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乾隆是海宁陈阁老家换来的孩子吗(乾隆皇帝身世之谜)

乾隆是海宁陈阁老家换来的孩子吗(乾隆皇帝身世之谜)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1145 更新时间:2023/12/9 7:28:59

清朝乾隆是传说最多的皇帝,关于身世之谜,也是津津乐道,加上文学家的文笔如行云流水般的自然生动,故事情节也是跌宕起伏,因而十分投合市井小民的胃口。

在金庸《书剑恩仇录》中这样描述乾隆是“海宁陈阁老儿子”的传说在民间不绝于耳。由此,乾隆的身世便成了一个未解之谜!

那么,所谓的这个传说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乾隆是被“调包”的孩子

《清朝野史大观》记载:雍正在还是皇子的时候,就与海宁陈家交情甚密。据说,康熙五十年,胤禛府邸又添了一个女儿,恰好同一天,陈阁老夫人也生了一个儿子。

后来,胤禛派人将陈阁老的儿子抱进宫瞧瞧。于是,将自家女儿和陈阁老的儿子调包了,计谋得逞,养在家中,取名弘历。

那么,孩子被调包了,陈家会不知道?

其实,后来陈家发现后,碍于雍正是皇子,慑于雍正的权势,所以只好憋屈不敢声张。

再后来,雍正即位后,海宁陈家也因此飞青云直上,满门公卿。所以,这所谓“乾隆是陈阁老之子”这个传说,更是让人们深信不疑了!

弘历成年之后,自从知道自己的身世,便南巡到海宁,而且四次住陈家花园,所以,亲自题写“爱日堂”和“春晖堂”这两块牌匾,以示思亲之心。

“爱日”一词,喻为“孝子爱日”,出自于汉朝杨雄《孝至》的一文,后世当作孝敬父母的日子。“春晖”出自于唐代孟郊《游子吟》中“报得三春晖”的诗句一词,“春晖”一词,喻为“母爱”之意。

那么,如果乾隆不是陈阁老儿子,他为何要题写这样的两块匾额呢?

《清代外史》记载,乾隆在宫中经常穿着汉服,乾隆自认为自己是个汉人,不是满人,还问身边亲信自己是否像汉人。一位老臣就劝阻他,这样有失身份,乾隆就好作罢!

后来,弘历继承皇位,对海宁陈家更为关照。《清宫秘史》提到:由于奶妈失言透露了乾隆的身世,乾隆知道后,下决定六次下江南,目的就是为了去陈家见自己家人。因此,乾隆是海宁陈阁老儿子的说法,在民间就开始流传了,甚至说得神乎其神。

尽管如此,这个说法也存在很多疑点。从雍正子嗣情况来看,雍正虽然子息比较艰难,长子和次子早夭,但他的第三子还尚在,不至于去偷偷摸摸抱别人家小孩的地步。

学界们对乾隆身世是这样解释的

首先,乾隆出生时,雍正正身强力壮。而且雍正的第三子弘时还活得好好的,已经8岁,还有一个妃子正在怀孕临产,以雍正的精明和谨慎,他不可能冒着风险去偷梁换柱。

曾有学界者考证,乾隆虽然前两次下过江南,只是出巡游玩,并没有到海宁奔亲。所以,仅凭陈家与皇家关系密切,就证明乾隆就是陈阁老的儿子,这未免太牵强了!

后来,即便曾四次住到海宁陈家花园,也不足为怪。因为自康熙年间,康熙为了减少发生海潮倒灌的灾害,就开始展开对钱塘江两岸的海塘修建了。乾隆前两次出下江南,没有去海宁,是因为两次出巡海宁的潮灾害还没有十分严重。

之后海潮灾害日益严重,海塘工程建设日益紧迫,所以乾隆趁着南巡之时,到海宁了解海塘修建情况。

既到了海宁,总要找个住处,那么陈家花园自然就成了皇帝落脚的重要之地。再说,陈家花园在海宁条件算是最好的宅子,皇帝又是龙体,自然是住在陈家花园了。

当然,乾隆虽在陈家花园住过四次,但并未去过陈家宅,也没召见对陈家子孙,倘若真是陈家氏子孙,怎么会不去认自己的兄弟呢?

而且这园子本叫作“隅园”,乾隆在这里居住之时,临视海宁,确实是为了巡视海塘工程,所以亲自把它改名为“安澜园”。

其次,两块匾额是康熙所题写的。这两块匾额,陈家倒是确实有此物。陈家缘科举取士,中榜频频,陈阁老名陈元龙,康雍年间的重臣陈元龙。

有一次,康熙在政务之余召见各位翰林群臣,一时兴致极好,就问“你们家中各有堂名,不妨提出来我替你们写,当书一赐,何妨?”

这时候陈元龙就奏称,臣父亲年逾八十,我就想用“爱日堂”三个字制作牌匾送给他,以表孝心。康熙听着大有孝心,颇为感动,于是替陈元龙题写了“爱日堂”这个匾额。也就是说,陈元龙拟的匾额,只不过康熙代笔罢了。所以,以此证明乾隆是陈家之后,不合乎情理啊。

再看“春晖堂”匾额,这块匾额是在康熙五十四年题名的。陈邦彦的母亲黄氏、也就是陈元龙的侄子弟妹侍奉公婆寡居了四十一年。因此,康熙褒扬她“节孝”,并题写“春晖堂”这匾额恩赐于陈家,希望之子陈邦彦不要忘记母亲对他的养育之恩。

那么,这两块匾额说是乾隆以示思亲之心而题名的,完全是无稽之谈!据记载乾隆六年,陈世倌被乾隆当众斥“少才无能,实不称职”,原因是刚升任的陈世倌起草谕旨出错了。

如果二人属于父子关系,乾隆没理由如此不留情面啊!

再次,乾隆是钮祜禄氏所生。玉牒记载乾隆出生点是在雍和宫,而且乾隆这个儿子对钮祜禄氏极为孝顺,几乎每年都陪母亲到避暑山庄避暑,母亲爱旅游,就四处郊游,三游五台,三上泰山,四下江南。

在宫中,还让清宫造办用三千多两黄金做了一个金发塔给钮祜禄氏接掉发,并命宠臣福康安和珅督办。

倘若不是生母,很难想象乾隆能做到这份上!

最后,按清规皇家子女诞生要立刻报备。也就是说,皇孙诞生时,皇子要立刻派人禀报皇上,好为皇孙取名,然后再由宗人府记录在族谱中。在《皇室见闻录》也有记载着,言外之意:以雍正的睿智和英明,怎么可能任后宫以女易男之事发生!

若胤禛府邸当时已按时辰报生女儿,既然已经记载宗人府祖谱,定制十分缜密,又怎么能轻易就将女儿改为儿子呢?

只因陈家与皇家关系密切,而说乾隆是陈阁老儿子吧,这样的说法未免也过于牵强了。

写到最后

其实,要说乾隆的父亲是谁这个问题,只有一个陈阁老的备选答案,而乾隆的母亲是谁则更加复杂。传说乾隆的母亲是胤禛府邸的普通奴婢,此女在雍正生病时,日夜服侍,悉心照顾,病痊愈后,便受到宠幸,生下了乾隆。还传说在木兰围场,雍正喝完鹿血之后,冲动之下宠幸了一名长相奇丑的宫女而怀孕。后来康熙得知,只得命人将这宫女带到草棚生子,此子就是乾隆。

乾隆一直都强调自己是出生在雍和宫,但根据它自己的说法,雍和宫出生的日期和玉牒记载出生的日期是有殊途的。这样一来,关于乾隆出生地就变得疑点重重了,儿子嘉庆也对乾隆出生地产生了质疑,他认为父亲乾隆是出生于在承德避暑山庄。

所以说,不同史料之间有矛盾的,有些也是被后来人撰改,才俨然一副事实的样子。然而,清廷对乾隆生母的问题上闪烁其词,遮遮掩掩,试图欲盖弥彰,反而众口纷纭,乾隆的身世确实也就成了未解之谜!

标签: 乾隆陈阁身世海宁皇帝老家孩子

更多文章

  • 安史之乱李光弼哥舒翰夹击安禄山(哥舒翰投降安禄山)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舒翰,安史,光弼,安禄山,夹击安,投降

    盛唐精兵猛将都集中在帝国的西北和东北方向,安史之乱时,两强精兵猛在潼关之战中,激烈碰撞,却以哥舒翰的惨败而告终。是真的陇右、河西精兵,不敌范阳、平卢的精兵吗?叛乱前,安禄山已经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三镇兵力大至有十八万三千九百人。而当时全国总兵力有四十九万,叛军兵力已经占唐军总兵力的五分之

  • 雍正皇帝的熹贵妃是谁(熹贵妃是雍正最宠的贵妃吗)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贵妃,雍正,皇帝

    在清宫众多后妃中,熹贵妃是一个特殊的存在,电视剧《甄嬛传》让这个被历史湮没的女人又火了一把,使之家喻户晓。不过,剧中将熹贵妃描述为从一个不谙世事的少女成长为一个善于权谋的毒妇,斗倒华妃,扳倒皇后,最终母仪天下,获得无上尊荣,不过历史并非如此。历史上的熹贵妃,容貌普通,家世普通,资质平庸,并不像电视剧

  • 蜀汉灭亡后刘禅后代结局如何(刘禅投降后有后代活下来吗)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刘禅,后代,蜀汉,灭亡,投降,结局,下来,如何

    刘禅家族悲剧命运从他决定投降的那一刻就决定了。景耀六年,魏国大将邓艾在绵竹击败诸葛瞻蜀军主力,包括主将诸葛瞻父子在内的,如张飞之孙张遵,黄权之子黄崇,李恢之侄等蜀国二三代死于此役。此时,成都城内已经豪无战意,朝内文武群臣或言奔吴,或言南逃。光禄大夫谯周却对两种方案提出异议:魏大吴小,魏国吞并吴国,是

  • 三国时期东吴的四大都督(历史上东吴哪个大都督最厉害)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东吴,都督,时期,历史,厉害,三国,哪个

    西汉七国之乱是吴国、楚国、胶西国、胶东国、菑川国、济南国、赵国等七国反对削藩,起兵对抗中央朝廷的叛乱事件。西汉立国之时,本来封得都是异姓王,但是汉高祖刘邦对这些异姓王却并不十分信任,对韩信、彭越、英布等异姓王屠杀殆尽。但为了拱卫中央,又选择刘姓子弟封为同姓王,并在临死前立下白马之盟,与众臣约定非刘氏

  • 三国演义中哪位武将最厉害(三国中武艺最高的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武艺,武将,厉害,最高,三国演义

    界桥之战是袁绍与公孙瓒双方的一场决定性战役,在《三国演义》中也是赵云的出场之战。但是除了赵云主角光环之外,袁绍方面还有一位昙花一现的大将才是取得这场胜利的关键。这员大将就是麴义。在界桥之战中,袁绍和公孙瓒精锐尽出,颜良、文丑均在这场战役中出场,各自率领一千弓弩手位于左右两军。大将麴义则统率八百弓弩手

  • 李渊妃子为什么不巴结李世民(李世民和李渊关系好吗)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李渊,李世民,妃子,巴结,关系,为什么

    唐朝初年,东宫李建成和秦王李世民的明争暗斗日趋激烈,也波及到了李渊的后宫。李渊晚年身边美女如云,这些后妃争着交结李建成、李世民,来巩固自己未来的地位。但是后来嫔妃们却争相称赞李建成,打击李世民。其中原因:唐朝建国之初,秦王府实力强大,东宫为了自保,李建成主动结交后宫李渊称帝后,按照“立嫡以长”的原则

  • 英布为什么打不过刘邦(没韩信刘邦怎样打败英布的)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英布,刘邦,韩信,打败,怎样,为什么

    没有韩信的刘邦并不是一无是处,只不过是战场上碰到的是战神项羽,才会每战必败。英布造反是高估了自己,失败是必然的。下面我们来看一下,英布造反的前因后果。事情还要从刘邦建国前说起,当时刘邦被项羽在彭城打得大败,刘邦问张良,我可以把函谷关以东的地区分封出去,谁可以和我一起打天下?张良推荐了韩信、彭越、英布

  • 中国历史上坑杀降将的名将(历史上杀投降将领的将军)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坑杀,历史,名将,将领,将军,投降,中国

    古语云,杀降不祥。历史上很多杀死投降士兵的将领都死于非命。白起长平之战中,白起指挥秦军成功完成对四十万赵军的包围。赵军被围四十多天,主将赵括在突围中被秦军射杀。四十万赵军全部向秦军投降。秦主将白起看到赵军投降人数过多,害怕赵军作乱,于是下令将赵军全部坑杀,仅留下二百四十人老弱士兵放回赵国,宣扬秦军威

  • 赵云和诸葛亮谁岁数大(诸葛亮比赵子龙相差多少年纪)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诸葛亮,岁数,赵子龙,赵云和,相差,年纪,多少

    赵云和诸葛亮相比,应该是赵云年纪较大。诸葛亮的生卒年月是比较清晰的。他是建兴十二年八月去世,也就是公元235年去世,享年五十四岁。由此可以推出诸葛亮出生于公元181年,是东汉灵帝光和四年。赵云在史书上仅有去世时间,为建兴九年去世,也就是公元229年。《三国志》本属公孙瓒,瓒遣先主与田楷据袁绍。云遂随

  • 江充为什么敢害死汉武帝太子刘据(江充和刘据有什么仇)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江充,刘据,汉武帝,太子,为什么

    提到江充,就不得不提巫蛊之乱。汉武帝晚年时期,一场巫蛊事件掀起了腥风血雨,包括皇后、太子、丞相在内,被卷入其中而丧命的不计其数。江充正是这一事件的重要推手。江充是赵地人。早年在赵王刘彭祖处做门客。不知道什么原因得罪了赵国的太子,不得不逃出赵国。不过此事对于江充来说却是因祸得福,让他成为了大汉帝国的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