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国家为什么要禁鲁班书(鲁班书有真实害的案例吗)

国家为什么要禁鲁班书(鲁班书有真实害的案例吗)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2373 更新时间:2024/1/25 14:13:49

我国自古以来就人才济济,出现了一大批术业有专攻的有志之士。其中,著名的木匠大师鲁班就是鼎鼎有名的一位。

鲁班的多种奇妙创造,不仅仅为当时的人们提供了生活上的便利,还为后人的发明提供了一定的基础。由此可见,鲁班造福了整个国家社会。

鲁班写过一本书,名为《鲁班书》,这是一本有关于土木建筑的奇著。一共分为上下两册,上册主要和道术有关,下册则是和解法与医疗法术有关。

不过,让人觉得奇怪的是,这里面的法术除了医疗法术有明确介绍了练习方法外,其他的法术都只是留下了咒语和符。

也就是说在这本书中,前半部分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仔细读一读就知道这是一本读起来让人赞不绝口的书,能够教会自己很多手艺方面的知识。

而下半部分就没有那么简单了,它仿佛有一股很神秘的力量,还被人们称为禁书,甚至还被烧毁了。人们对这本书的下半部分敬而远之,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原来,这本书的下半部分有一句警告语,它写道读这本书的人,不管今后是否从事这一职业,日后都会断子绝孙。

这对于十分重视传宗接代的古人来说,实在难以接受,所以它被禁掉也是理所应当的。有人说这本书中暗含天机,而这天机一旦被泄露,所看之人自然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也就是说,假如有人参透了天机,那么这些人就需要“缺一门”。所谓“缺一门”,指的就是人们要在孤、寡、孤、独、残中任选一样。

要么断子绝孙,要么自己残废。虽然这只是民间传说,但这依旧给人们留下了很可怕的印象,大家也都知道泄露天机是不会有好下场的。

此外,虽然大多数人表示这本书有上下两册,但是也有人认为鲁班书实际上是分上中下三册。

至于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后人也没有进行太多的追究,毕竟以前的书早就被烧毁了,完整版早就遗失了,大家都没办法证实自己的观点。

不过,除去天机的部分,大家没事的时候学学工匠技艺也是很不错的,毕竟对我们的生活很有帮助

在这里顺便再提一下下半部分,如果说上半部分对生活有益,那么下半部分则画风诡异。总而言之,这本书的下半部分的内容都是害人害己、天理难容的。

所以大家为了避免自己遭殃,一般不会去触碰。只有那些少数不信邪的人,才会因为好奇心害了自己。

有些人曾记录了这本书中一些法术的名字,比如“滑油令”就是让别人摔跤,怎么都站不稳的法术,“红孩儿”就是给人止血的法术,“化骨水”则是用来化鱼刺的法术。

听到这里大家是不是对这本书十分好奇,想要一探究竟,这些虽然有些骇人听闻,但也敲响了人们的警钟

要想学会鲁班书上的法术,就要接受“缺一门”的代价。而这本书的大部分法术,只需要练习七七四十九天就可练成。

而这样一种速度,让练习者付出难以承受的代价,简直是天上掉馅饼。那这样的话,岂不是人人都去练习了?

也许这就是和法术的交换,这也并不意味着当你学习了法术之后不做坏事,自己就不会倒霉,它有可能会给你身边的人带来灾难。

而这一观点的依据和鲁班妻子的一个传说有关。当时鲁班的妻子怀孕了,可鲁班刚好在外地谋生。

由于鲁班异思念自己怀孕的妻子,便施法做了一个叫做“木鸢”的法术飞行器,他只需要念念咒语就可以往来于千里之外。这样既可以缓解自己的相思之苦,也能照顾一下怀孕的妻子。

他的妻子发现了这个飞行器后,也偷偷记住了咒语,想坐上这个飞行器到空中玩耍

鲁班的妻子也为她这一鲁莽的行为付出了代价,她在凌空的时候突然临盆,孩子生下来的血滴到了飞行器上,这便使飞行器一下子失去了效用

母子二人便从高空中坠落,鲁班最后也没有将她们救活。自此以后,鲁班便下了诅咒,以后学习这本书的人,都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当然这只是传说,也不知道究竟是真是假。

更多文章

  • 西游记中菩提祖师最后去哪了(菩提祖师怎么消失了)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菩提祖师最后去哪了

    在《西游记》中,孙悟空能够大闹天宫,大闹地府。就是因为菩提祖师教会了他72变和筋斗云。那么菩提祖师到底是什么人物?他会七十二变吗?他能够长生不老吗?他为什么把孙悟空赶走,再也没有出现过?大家都知道,孙悟空是石头缝里变的,是无父无母的,不受任何人的管教。所以他是自由的,他在享受美好生活的同时,他发现自

  • 伊朗为什么不叫波斯了(古代伊朗原来叫波斯国吗)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伊朗为什么不叫波斯了

    今天的伊朗坐落于黑海与波斯湾之间,与土耳其、伊拉克、土库曼斯坦、巴基斯坦等国家接壤,和亚洲东部肥沃的土地比起来,这里的农业条件稍显逊色。但是,凭借丰富的石油储藏量,伊朗以及整个中东国家,仍旧牢牢把控着世界的经济命脉。历史上,伊朗和中国的往来就十分频繁,"伊朗Iran"起源于"雅利安Arayn"一词,

  • 宋太宗为什么非灭北汉(赵光义为什么攻打北汉成功)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宋太宗为什么非灭北汉

    北宋太宗时期爆发了北宋和辽国关键性的一次战役,也就是高梁河之战,此战是中原王朝结束五代十国动乱后,第一次和比方辽国的直接硬碰硬的对决,宋太宗意在夺回燕云十六州。自古,失岭北则必祸燕云,丢燕云则必祸中原,可以说宋太宗立志夺回燕云十六州没有错,但是错在了自已以一个军事外行的身份去主导这场有关国运的战役。

  • 历史上有没有穆桂英这个人物(故事事迹都是真实的吗)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上有没有穆桂英

    穆桂英在中国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但可惜的是,她却是一个完全虚构的人物,她是明代熊大木小说《杨家将》演义里创造出来的一个人物。穆桂英的故事很多,什么大破天门阵,穆桂英挂帅等,很多故事也都是传统戏曲的桥段,在民间有着很大的影响力。按理说,写故事写小说的人,编故事这本身没什么问题,但这本小说损就损在,他

  • 西汉如何走向灭亡(西汉灭亡的根因和直接原因)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西汉如何走向灭亡

    汉元帝刘奭从小多才多艺聪明好学,精通六经。而且性格柔和,为人和善,《汉书》描述太子刘奭“柔仁好儒”。可是在他还是太子的时候他的父亲汉宣帝刘询就指出“乱我家者,太子也!”似乎早就预料出西汉最终走向灭亡的命运。为什么如此优秀的太子会让宣帝发出这样的感慨呢?原因就在于太子过于精通六经,对儒学达到了痴迷的程

  • 古代经略相公是什么官职(水浒传中经略相公是几品官)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经略相公是什么官

    在《水浒传》中,“花和尚”鲁智深曾与“九纹龙”史进这样说道“……洒家听得说,他(王进)在延安府老种经略相公处勾当,俺这渭州却是小种经略相公镇守……”。鲁智深所说的“老种经略相公”和“小种经略相公”是谁?“经略相公”又是个什么官职?“经略”是北宋军职“经略安抚制置使”的简称。北宋的“经略”不仅仅是“掌

  • 琅琊榜的梁朝历史是什么朝代(琅琊榜是南朝梁吗)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琅琊榜的梁朝历史

    两年前的一部《琅琊榜》不知道牵动了多少观众的心,除了演员们的高超演技外,剧情的跌宕起伏,丰富多彩,也是一大看点。《琅琊榜》剧照最近,《琅琊榜》第二部《琅琊榜之风起长林》也正在热播当中,能否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期待呢,与第一部相比又怎么样?《琅琊榜之风起长林》剧照琅琊榜我们是了解了,里面高手云集,纷争并起

  • 历史上魏国是怎么灭亡的(三国演义魏国灭亡的原因)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魏国是怎么灭亡的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逐鹿,曹操在军阀混战中,势力逐渐增强,并且控制了东汉朝廷,为曹魏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曹操受封魏公时,治所在东汉时期魏郡所在地的邺,因此汉献帝封他为"魏公"、"魏王",因此国号为"魏"。延康元年(220年),曹丕逼迫汉献帝禅让,正式取代汉王朝,建立曹魏,定都洛阳,至咸熙二年(26

  • 羯族是现在的什么民族(五胡乱华中的羯族从哪里来)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羯族是现在的什么民族

    五胡乱华可能是中华文明史上最黑暗的一页,虽然现在学术界称当时为文明大融合的时代,但是,毫无疑问,当时的情景是非常残酷的,汉人与胡人,胡人与胡人进行了惨烈的厮杀。中华文明也到了危险的时候,毫不夸张的说,我国的文明当年差点就像其他世界三大文明一样中断了。五胡,是指匈奴、鲜卑、羌、氐、羯族等五族。前面四个

  • 瓦岗英雄46人排名(隋唐英雄传瓦岗兄弟实力排行)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瓦岗英雄46人排名

    隋朝末年,由于隋炀帝的无道,中华大地烽烟四起。在这种形势之下,李密、徐懋功、单雄信、王伯当等英雄在河南瓦岗山举起了义旗。之后,瓦岗军屡次击破隋军主力,可谓是反隋势力的中流砥柱。在瓦岗义旗的感召下,天下英雄纷纷来投,秦叔宝、程咬金、牛进达、李孟常、魏征、罗士信、裴行俨等人纷纷成为瓦岗军的一员。但在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