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古代柔然是现在哪个民族(古时的柔然是现在的什么族)

古代柔然是现在哪个民族(古时的柔然是现在的什么族)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4751 更新时间:2024/1/1 10:28:08

伴随着中原王朝兴盛衰败的过程,北方草原民族其实也有这么一个规律。秦汉时期的匈奴,魏晋时期的鲜卑,到了北魏,强大的柔然民族,便在漠北地区崛起。

五胡十六国,被鲜卑拓跋部所建立的北魏王朝统一的过程中,柔然也在漠北地区逐渐完成了他们的统一。

过去在北方混得风生水起的鲜卑人,南下以后,万万没想到,自己也有一天需要防备北方的对手。

在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眼里,柔然人智力低下,只懂得用蛮力打仗,因此赐了他们一个恶心人的名字:蠕蠕。

蠕蠕这玩意儿,就是虫子的意思,不用怀疑,纯粹就是拓跋焘瞧不起对方,所以给他们起了一个颇具侮辱性的名字。可问题是,柔然真的有这么不堪吗?

一、柔然还是相当善于学习的。

当北魏王朝在拓跋珪的带领下,南征扩大领土的同时,柔然也在不断壮大发展。柔然的丘豆伐可汗,发现北魏的那一套军法制度相当不错,果断抄了过来整顿自己的部队。

因此柔然压根就没有经历过中原王朝的改革阵痛,成绩不好就向成绩好的同学学习,压根不需要摸着石头过河,这路一样走得平坦。

所以北魏迅速扩张的同时,柔然也在迅速扩张,逐渐完成了北方草原的统一。其军事实力异常强盛,他们的目光自然就不仅限于草原地区了。

当初鲜卑人也是在北方混的,后来找到机会就到中原地区过上幸福美满的好日子了。如今他们柔然人怎么就不行呢?

为此柔然再次向鲜卑人学习,打算灭亡北魏,从而获取进军中原的机会。很显然,这是痴人说梦,毕竟此时北魏正是发展壮大时期,来了就是炮灰的命。

柔然和北魏经历过数次交锋以后,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于是他们便想了一个损招,那就是陆续联合后秦、北燕、北凉等北魏的死对头,一起来对付北魏。

这可真是阴险狡诈啊,这套路不就是咱们的老祖宗秦始皇玩剩下的远交近攻嘛!毕竟如果柔然借此灭了北魏,那这几个政权又会成为柔然新的攻伐目标。

可惜的是,柔然当时能挑的队友是真不行,压根就不是北魏的对手。

北魏捎带把手,就把这帮猪队友一个个给揍扁了。而柔然和北魏打了20多次,虽然没占到什么便宜,但却拖住了北魏进军中原的速度。

二、柔然总是被北魏摁在地上摩擦,可耐揍能力却很强。

柔然趁着北魏尚未完成北方统一的事业之前,基本上每年都要南下骚扰一下北魏。有时候派小部队过来抢点东西和百姓,有时候则大军压境,打算攻占几座城池。

可大家别忘了,北魏也是从北方寒冷的地方来的,人家也是长期过着茹毛饮血的日子,哪里能这么受欺负呢?因此北魏的还击也是相当猛烈的。

尤其是在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时期,几乎把柔然打得生活不能自理。这事儿还得从北魏迁都平城时期说起。

第一,不堪其扰,北魏迁都平城。

原本北魏的都城在盛乐,也就是内蒙古境内。可拓跋珪在南下试探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后院总是起火。

每次拓跋珪带兵南下,柔然人就趁机南下攻打北魏都城盛乐。这可把拓跋珪气坏了,可一时半会儿也解决不了柔然。

因此他为了解决后顾之忧,只好忍气吞声地把都城迁徙到了平城,也就是如今的山西大同境内。

第二,为雪云中被围之耻,拓跋焘分7次进军柔然。

北魏虽然迁都平城,可依旧没有放弃北方的防备工作。为了抵御柔然,北魏甚至修筑了一条连绵2000多里的长城,同时在北地设置各路军镇。

北魏明元帝拓跋嗣去世以后,柔然看准了机会,立刻出兵6万,攻打云中。云中是北魏故都盛乐的外围,没多久盛乐就被柔然给攻克了。

这下算是彻底惹怒北魏了,刚登基的太武帝拓跋焘,带着大军前来救援,结果又被柔然重重包围在云中,差点丢了小命。自此拓跋焘下定决心,一定要雪耻。

当太武帝拓跋焘攻克统万城,消灭大夏政权以后,曾经分7次北伐柔然。太武帝拓跋焘很会打仗。

他利用柔然善于跑路的特点,自己这边也轻装简行,以轻便的骑兵作为主力,打了柔然一个措手不及。这一战导致柔然各部归降北魏者多达30万人。甚至连高车也开始看不起柔然。

第三,惹不起,柔然还躲不起?真心躲不起!

被太武帝拓跋焘揍了一顿以后,柔然元气大伤,短时间内再也无法阻止一场南征。为此他们改变了战略,既然无法南下,那就西进好了。

公元460年,柔然大军吞并了西域的高昌国。公元470年,柔然又进军西域的于阗国。北魏只能干瞪眼啊,路太远了,跑去支援压根划不来。

尝到甜头以后,柔然越发猖狂,居然打算进攻敦煌。敦煌是北魏和西域的通商要地,这地方要是被占了,那丝绸之路就被柔然切断了。

北魏再也不能忍了,于是连续9次出兵讨伐柔然。结果一仗就把柔然给干趴下了,足足斩杀柔然5万大军。自此柔然见着北魏,都变得载歌载舞了起来。

三、柔然为何一蹶不振?要问问高车干了些什么!

打不过也躲不过,曲线救国也不行,留给柔然的出路似乎真不多了。为此柔然开始选择和北魏和和气气地做邻居。

尤其是北魏孝文帝元宏统治时期,柔然几乎不再南下骚扰北魏。为啥呢?因为柔然这个时候内部矛盾异常尖锐。

早年太武帝拓跋焘,把柔然揍了一顿以后,柔然各部都瞧不起他们的大汗,因此纷纷打算独立。这其中就有一个叫高车的部落。

高车是个很有意思的民族,名字是咋来的呢?因为他们使用的车轮子都比较高大,所以就被称之为高车族。在南朝,则称之为丁零,漠北也称之为敕勒。

他们看柔然不行了,果断带着10多万部众向西迁徙,在车师西北部建立了高车过。柔然一看,这小弟反了不是?二话不说就要灭了高车,因此双方开了长达30年的战争。

结果高车没收拾掉,柔然自己人却因为汗位的斗争,先发生了内讧。结果可想而知,高车是越战越勇,而柔然则节节败退,甚至还有人逃到北魏寻求支援。真的是一天不如一天了。

四、阿那瓌可汗时期,柔然还回光返照了一阵子。

北魏对衰败的柔然,采取的不是彻底消灭,而是分化其势力,以此牵制日益强大的高车。这一招够狠啊,阿那瓌可汗就被北魏安置在了怀朔镇北边。

寄人篱下的日子当然不好过,公元523年,阿那瓌看透了北魏的计谋以后,果断反叛北魏,带领30万大军公然和北魏叫板。同年,北魏爆发了六镇起义。

六镇起义爆发以后,北魏政权危如累卵,甚至选择向柔然求救。真是风水轮流转啊,阿那瓌看准时机,答应北魏平叛的同时,趁机攻占了大片土地,掠取了无数百姓,自此实力大增。

这个时候,北魏分裂成为东魏和西魏,而高车国也因为内乱一蹶不振。阿那瓌哈哈大笑,认为属于柔然的高光时刻,再次到来了!

  • 东魏的权臣高欢、西魏的权臣宇文泰,纷纷选择与柔然通婚。西魏文帝元宝炬,将宗室女嫁给了阿那瓌的弟弟,同时他本人又迎娶了阿那瓌的长女郁久闾氏为皇后。

  • 高欢一看,这不对啊,你们咋跟西魏好上了呢?因此他也十分给力,把常山王高骘的妹妹嫁给了阿那瓌的儿子庵罗辰。阿那瓌则将孙女嫁给了高欢的儿子高湛。高欢觉得还不够,又娶了阿那瓌的女儿为妻,将昔日正妻娄昭君变成了小妾。

  • 阿那瓌发现过去总是被北魏打压,如今却如同众星捧月一般,他心里别提多高兴了。不过他觉得这么做还不够,只有自身强大才行。因此阿那瓌也开始实行汉化政策。

  • 吸收先进的文化,才是一个王朝前进的动力。在阿那瓌的主持下,柔然逐渐开始融入中原文化。甚至开始和南朝搭上了关系。

    结局:柔然覆亡,突厥崛起。

    阿那瓌统治时期,柔然的确出现了回光返照的时候。可伴随着突厥部落的逐渐强大,柔然又撑不住了。上次被高车整得够呛,这回突厥又如法炮制。

    突然伊利可汗希望与阿那瓌联姻,可阿那瓌联姻的对象是强大的东魏和西魏,哪里轮得到你小小的突厥?因此阿那瓌果断拒绝了伊利可汗。

    突厥大怒,选择抄高车的作业,甚至与其联合一起对付柔然。阿那瓌安稳日子过久了,居然不会打仗了!一眨眼功夫就被人家给灭了。

    柔然因此一分为二,分别投靠北齐和西魏。可惜此时突厥实力强盛,东部柔然被其击溃瓦解,而西部柔然虽然投奔了西魏,却在突厥的压迫之下,被西魏歼灭。自此柔然宣告灭亡。

    更多文章

    • 国家为什么要禁鲁班书(鲁班书有真实害的案例吗)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国家为什么要禁鲁班书

      我国自古以来就人才济济,出现了一大批术业有专攻的有志之士。其中,著名的木匠大师鲁班就是鼎鼎有名的一位。鲁班的多种奇妙创造,不仅仅为当时的人们提供了生活上的便利,还为后人的发明提供了一定的基础。由此可见,鲁班造福了整个国家和社会。鲁班曾写过一本书,名为《鲁班书》,这是一本有关于土木建筑的奇著。一共分为

    • 西游记中菩提祖师最后去哪了(菩提祖师怎么消失了)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菩提祖师最后去哪了

      在《西游记》中,孙悟空能够大闹天宫,大闹地府。就是因为菩提祖师教会了他72变和筋斗云。那么菩提祖师到底是什么人物?他会七十二变吗?他能够长生不老吗?他为什么把孙悟空赶走,再也没有出现过?大家都知道,孙悟空是石头缝里变的,是无父无母的,不受任何人的管教。所以他是自由的,他在享受美好生活的同时,他发现自

    • 伊朗为什么不叫波斯了(古代伊朗原来叫波斯国吗)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伊朗为什么不叫波斯了

      今天的伊朗坐落于黑海与波斯湾之间,与土耳其、伊拉克、土库曼斯坦、巴基斯坦等国家接壤,和亚洲东部肥沃的土地比起来,这里的农业条件稍显逊色。但是,凭借丰富的石油储藏量,伊朗以及整个中东国家,仍旧牢牢把控着世界的经济命脉。历史上,伊朗和中国的往来就十分频繁,"伊朗Iran"起源于"雅利安Arayn"一词,

    • 宋太宗为什么非灭北汉(赵光义为什么攻打北汉成功)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宋太宗为什么非灭北汉

      北宋太宗时期爆发了北宋和辽国关键性的一次战役,也就是高梁河之战,此战是中原王朝结束五代十国动乱后,第一次和比方辽国的直接硬碰硬的对决,宋太宗意在夺回燕云十六州。自古,失岭北则必祸燕云,丢燕云则必祸中原,可以说宋太宗立志夺回燕云十六州没有错,但是错在了自已以一个军事外行的身份去主导这场有关国运的战役。

    • 历史上有没有穆桂英这个人物(故事事迹都是真实的吗)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上有没有穆桂英

      穆桂英在中国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但可惜的是,她却是一个完全虚构的人物,她是明代熊大木小说《杨家将》演义里创造出来的一个人物。穆桂英的故事很多,什么大破天门阵,穆桂英挂帅等,很多故事也都是传统戏曲的桥段,在民间有着很大的影响力。按理说,写故事写小说的人,编故事这本身没什么问题,但这本小说损就损在,他

    • 西汉如何走向灭亡(西汉灭亡的根因和直接原因)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西汉如何走向灭亡

      汉元帝刘奭从小多才多艺聪明好学,精通六经。而且性格柔和,为人和善,《汉书》描述太子刘奭“柔仁好儒”。可是在他还是太子的时候他的父亲汉宣帝刘询就指出“乱我家者,太子也!”似乎早就预料出西汉最终走向灭亡的命运。为什么如此优秀的太子会让宣帝发出这样的感慨呢?原因就在于太子过于精通六经,对儒学达到了痴迷的程

    • 古代经略相公是什么官职(水浒传中经略相公是几品官)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经略相公是什么官

      在《水浒传》中,“花和尚”鲁智深曾与“九纹龙”史进这样说道“……洒家听得说,他(王进)在延安府老种经略相公处勾当,俺这渭州却是小种经略相公镇守……”。鲁智深所说的“老种经略相公”和“小种经略相公”是谁?“经略相公”又是个什么官职?“经略”是北宋军职“经略安抚制置使”的简称。北宋的“经略”不仅仅是“掌

    • 琅琊榜的梁朝历史是什么朝代(琅琊榜是南朝梁吗)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琅琊榜的梁朝历史

      两年前的一部《琅琊榜》不知道牵动了多少观众的心,除了演员们的高超演技外,剧情的跌宕起伏,丰富多彩,也是一大看点。《琅琊榜》剧照最近,《琅琊榜》第二部《琅琊榜之风起长林》也正在热播当中,能否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期待呢,与第一部相比又怎么样?《琅琊榜之风起长林》剧照琅琊榜我们是了解了,里面高手云集,纷争并起

    • 历史上魏国是怎么灭亡的(三国演义魏国灭亡的原因)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魏国是怎么灭亡的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逐鹿,曹操在军阀混战中,势力逐渐增强,并且控制了东汉朝廷,为曹魏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曹操受封魏公时,治所在东汉时期魏郡所在地的邺,因此汉献帝封他为"魏公"、"魏王",因此国号为"魏"。延康元年(220年),曹丕逼迫汉献帝禅让,正式取代汉王朝,建立曹魏,定都洛阳,至咸熙二年(26

    • 羯族是现在的什么民族(五胡乱华中的羯族从哪里来)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羯族是现在的什么民族

      五胡乱华可能是中华文明史上最黑暗的一页,虽然现在学术界称当时为文明大融合的时代,但是,毫无疑问,当时的情景是非常残酷的,汉人与胡人,胡人与胡人进行了惨烈的厮杀。中华文明也到了危险的时候,毫不夸张的说,我国的文明当年差点就像其他世界三大文明一样中断了。五胡,是指匈奴、鲜卑、羌、氐、羯族等五族。前面四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