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可不是抽象的,而是具象的实事求是的。进行抽象的和虚化的就是玄学了。
哲学追求的就是:这是什么?从哪来?有什么功能?会干什么?有什么用?将来还要去哪里?还会有什么用?还可怎么用?等等。
所以哲学的十大终极追溯是: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怎么来到这里?我来这里干什么?我会做什么?我可做什么?我还将往哪里去?我去那里干什么?我去会做什么?
现实里面就是见到陌生人,或者是陌生人到了自己所在的地方都会问:你是谁?你叫什么名字?你从哪里来?你来这里干什么?或者是你找谁?你会做什么你还可以干什么?你往哪里去?你要往哪里走?你还要去哪里?等等等等。
只不过熟人相见面的时候就会打招呼的说,你好啊,要去哪里啊?要去那里干什么呀?等等等等。
因此哲学就是寻找认识或者是寻找方法。从而哲学的定义是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总和。
从而哲学凌驾于任何一个学科之上。
用现代的语言说就是:发现发明创造,把一个事物弄明白了,可以操作制造。
玄学是对人们的认识和方法进行再追溯。也就是把已有曾有的知识和技术进行反思。所用的方法就是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的?无限的追索下去。
因此顶级的玄学就是:先有蛋还是先有鸡。
稍微吃一点级别的玄学是:自己的母亲和自己的媳妇同时掉到水里了,先捞哪一个?
一般的玄学是:这个事情是这样的,那么后来怎么样呢?后来的后来又怎么样呢?再后来的后来怎么样呢?再再后来怎么样了呢。等等等等,无限的追问下去。
一般常用的玄学就是说武松用拳头打死了老虎,武松有点笨,为什么不先打老虎的眼睛呢?老虎瞎了以后不任由摆布了吗?他不知道自己如果遇见老虎还没有反应过来,就叫老虎一口咬死了。
所以顶级的玄学大师,就是坐在屋里头看录像,见到大洪水来了,就说赶快跑到山上去,自己就没危险了。见到山体滑坡了,就说应该向方反方向跑去,就可以脱离危险了。见到有小偷偷东西并且被偷走了,就说应该赶快报警,叫警察把他们抓起来,也可以把赃物给要回来。见到汽车撞架了,就说应该注意车速和道路安全。凡此等等他永远是最聪明的,永远是不会受危险危害的。因为他的注意力高,他的反应灵敏度大,比别人警惕性强。但是这一切都是坐在屋里面的。如果走到陌生地的大街上会迷路的,不知道怎么走路的。一个人到荒山野岭去找不到食物会饿死的。可是坐在屋里说他就是万能的了,比神还厉害呢。
可见玄学是对已发生后的事件,进行评述和应对的办法的提出。
哲学是对未知的事物,进行有知的建立和办法的寻找。从而玄学就是抄哲学的后路,对哲学的结论,进行反思和无限的追思追索追问下去,以及感觉上的办法的创新和更改。因此显得比哲学人要聪明灵敏的多。
所以最常见的玄学大师是:这事如果是我做,总会比他做的好。但是这个事情是人家已经做成做好了,他可以提出新的方案和方法来。如果开头就让他做,他不知道怎么下手的。也就是必须有先成功的事例,而后他在模仿这个事例,并进行一些小改小革,也可以把这件事情做成做好的,如果没有这个事例,他就不知道怎么做了。
可见哲学是没有认识没有方法的条件下,自己建立起认识和方法。也就是创造一个模式。
玄学是仿照模式进行小改小革,也可以把相同的事情做成做好的。
通常情况下可以见到的是:自己到事物当中去,了解与考察总结出了解和考察的结果结论写出一本书来。这个人就是哲学人。
而读了这本书,再对这本书的内容内涵及意思意事与意义意味等,进行解释诠释注释,就是玄学人了。
悟空问答看后咱也在上面留上点啥。
你每天睁开眼睛看到了什么丶听到了什么丶嗅到了什么丶感知感觉到了什么吧?这个你弄得懂吧!
“哲学”就是告诉你以上这些是何物,为什么,怎么来的。
而在“哲学”产生前呢?西方有“上帝”说,即“上帝”创造了这一切。
到“商”丶“周”二代形成“阴阳”说,即“物质世界”由“阴”丶“阳”二元素构成。到春秋战国时,老子创造“道家学术”,著《道德经》,无名氏(即不知谁所创)创“五行学术”,即“金木水火土”五行理论,到秦汉时形成完整的“阴阳五行”理论学术,成为中国古代“哲学”思想。
而西方“哲学”起源于古希腊,同样经历了“神创论”到“四元理论”再到“原子丶分子”物质观这样一个发展过程,形成了现代“哲学”理论。
所以,“哲学”就是你对这个世界最基本的看法:是“神创”的?是“阴阳”论?还是“物质观”?
这就是“世界观”,你确立什么样的世界观,形成什么样的“思想”,决定什么样的行为方式,这就是“方法论”。
比如,你信“上帝”,信“菩萨”,则必然敬神丶拜服于“神佛”丶“菩萨”足下。
信“阴阳”则万事以“阴阳”论道,成为你生活和处事方式。
信仰无神论的“辩唯物主义”,则以物质观看世界,探索丶发现自然,发展科技改造自然,从而改变生活方式,创建人类自已的“世外桃源”或“伊甸园”。这就是学习哲学的全部价值和意义,理解不?“玄奥”不?
当然,信“神”最简单,把一切交给“神”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