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能,只能是带着臭名隐身而去西山。西山垂沉是许家印最好的归宿。东山再起是不属于他。许家印一路上非常自负不凡,他凭银行贷款800万元获得了笫一桶金,打自开始许家印就非常自信,觉得大地的一切事物可任自己恣意操作,还觉得银行的钱都是自己“许家印”的。他开始漫无节制四处运营资本,从银行、金融公司、拼命货款,还向外进行伸张,大量发行债券,他有一个信念就是“贷钱少,他是银行的奴隶;贷钱多,他是银行的主人”。他成为了资本的“魔术师”,左移右挪,上翻下腾玩资金如股掌之中。现因四面资金坍塌,翻动不了,只能求救于政府和银行,另一大批购房者、建筑商却欲哭无泪,只能眼睁睁地“陪葬”。可见许家印罪恶滔天,致使整个中国房地产市场乌云笼罩。真的是一个可恶之人!
恒大不破产,天理难容。这样对人民极端不负责任的企业还有颜面活在世上吗?许家印和恒山东山再起肯定是不可能,葬身东山还是有机会的。愿许家印与恒大这块乌云尽快消失大家的脑海中。美好的世界呈现在大家的面前!
相信许家印可以东山再起
近日,恒大地产引发广泛关注。很多购房者、投资者、银行、政府都在密切注视恒大和许家印。我在1996年就认识了许家印,在他手下工作了一段时间,聊聊他最早怎么做房地产的,对很多人判断现在的恒大可能有参考价值。以前网上有很多许家印的发家故事,似乎多是道听途说。
许家印1992年从河南舞阳钢铁公司车间主任位置辞职,到深圳一家贸易公司任办公室主任。这家贸易公司当时的经营主体是一家不大的超市,老板从部队转业,刚创业不久。但这位潮汕籍的老板背景深厚,是某大领导的亲戚。据说老板创业的20万元,还是亲戚给的。
那时广东房地产刚萌芽。1994年,许家印带着老板给的40万元钱和一个人,主动请缨去广州搞房地产。
许家印在当时广州高档的五星级酒店远洋宾馆包了一间房,花20万元在广州日报上连续两天打出整版广告,宣称深圳某大型集团公司,斥资10亿元来广州开发房地产,求购国有企业土地。
果然钓到了鱼当时处于困境的广州铁丝厂正有意出卖土地。土地位于珠江中的二沙岛还是大沙岛(岛名记的不一定准确),当时位置还比较偏僻,交通不便,各种配套不足,其他开发商并不看好这块地,却被许家印一眼相中。
这时,许家印在深圳的老板发挥了作用,向银行贷款2000万元交给了铁丝厂,许家印注册的鹏达房地产公司拿到了200亩的土地红线图,公司再拿这200亩土地向银行贷款2000万元搞开发。1995年,许家印的第一个房地产产品珠岛花园横空出世。
当时广州房地产起步不久,房子才开工甚至还是图纸就能卖房,也没有什么景观概念。许家印反其道而行之,先不修房子,而是先整修周边道路,打造靠近大路边的景观,搞了小桥流水花园亭台古树绿荫,十分精致,让市民眼前一亮,从没见过这么漂亮的住宅小区景观。记忆中当时广州房价3000元左右,许家印将珠岛花园一期房价定为均价2000元,并打出大幅广告。好景观、低房价,一时轰动广州。房子还没动工,已有不少人排队订房。
许家印用购房者的预付款和更多的银行贷款,快马加鞭,同时开工几十栋楼,并创下了一天一层楼的“超深圳速度”。1995年8月珠岛花园动工,当年即盈利9000多万元。1996年,珠岛花园盈利近3亿元。1997年,珠岛花园盈利5亿多。
1995年许家印的工资为3000元,年终奖5万元,1996年工资为3500元(我那时是许家印手下一个中层,1995年工资2800元,1996年3000元),年终奖10万元。据说1996年底,许家印向老板要求工资涨到1万元,年终奖100万元,老板只同意工资涨到5000元,其他不同意。许家印决心自立门户。他还找我谈过话,希望我跟着他干。我那时的理想是当记者,没同意(我是不是错过了成亿万富豪的机会?)
1997年许家印带着七八个人,创立广州恒大房地产公司。许家印经珠岛花园一战,以40万元为本,两三年赚到几个亿,征服了众多银行大佬。在他没有任何抵押物的情况下,5家银行联合向他贷款4000万元。许家印自立门户的第一个作品金碧花园,营销模式和珠岛花园一模一样,同样大获成功。仅仅3年,恒大就进入广州房地产前五名,从此恒大走上了大跃进式的发展之路。失去了许家印的鹏达房地产公司,则很快销声匿迹。
恒大地产的基因,在珠岛花园已经烙下,并且几乎没有改变:极度大胆、重包装(为达目标可以不要诚信)、营销手法超前、效率第一等等。恒大地产目前的困局,也正是这些与生俱来的基因种下的。
但愿恒大能挺住。许家印的吃苦耐劳、坚韧、自律、对细节的追求,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相信他能挺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