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越王勾践是如何卧薪尝胆的?对此你怎么看?

越王勾践是如何卧薪尝胆的?对此你怎么看?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1651 更新时间:2024/1/21 20:56:47

十年生聚,十年教训,越王勾践在绝境中奋起,卧薪尝胆历经艰苦卓绝的奋斗,终于统帅越国军民一举战胜太湖流域的吴国,逆袭成功,成为春秋历史上最后一位霸主。

国人素来奉行实用主义原则,成王败寇的理念,越王勾践本来处于绝对劣势的人物,居然能凭借自己的努力反杀成功,由失败者一跃成为胜利者,既让人不可思议,又令人赞叹备至。而由此他成为几千年来励精图治的典型,不屈服于命运的标榜,甚至成了人们恢复故土,寄托壮志的精神符号。

勾践最后是赢了,在和吴王夫差耍计谋玩心机的博弈中,他彻底成了赢家,成就了自己后世的楷模,让夫差背负着徜徉温柔乡不能自拔,没有进取心,荒废国政以导致江山易手的骂名。

但事物如硬币有两面一样,按后代的普世价值观,他赢得无可厚非,不过按着春秋时期诸侯王贵族的做法,勾践在吴越之争中是属于不按常理出牌和不择手段的。吴王夫差之所以会放过勾践,让越国继续存在,是夫差还执著地追循齐桓公称霸的路子,认为“古之伐国者,服之而已,今以服,又何求耶”,那意思是越国已经投降了,吴国就没有必要赶尽杀绝。

吴三夫差作为周室泰伯,仲雍的后裔,多少会受到周礼文化的熏陶,他的战争行为保存着礼乐文明的印记。打败越国后,没有毁灭其宗庙,屠杀其人口并迁移其居住地,而允许其繁衍生息,在夫差看来是非常自然的事,是符合春秋时代大国之间的战争传统模式的,另外夫差的战略选择重点是称霸中原,彻底剪除越国不具有决定性意义。

而越国勾践“狼子野心”,他在战前战后所有的行为,都突破了当时的行为规范。两军阵前安排死囚列队自杀,趁他国国丧发起军事进攻,在吴国闹灾荒时把煮熟的稻种子借给吴国,要知道当初越国闹灾时,吴国没有乘火打劫,夫差可爽快地借稻种给越国的。

勾践没有任何“礼”的规范,他没有任何忌惮和思想负担,只要最后成功上位,任何手段都能为目的服务。在最后关头夫差求降,勾践断然拒绝,认为当初老天把越国赐给吴国,是吴国自己丧失机会,如今反过来,越国是不会不听天命的。

当然夫差的败亡,他自然得负主要责任,春秋末期,大国之间的战争目的已经从最初的实力震慑或降服对方,从而获得称霸的“虚名”,转变为彻底消灭对方军事力量占领别国领土。谁还抱着老观念过日子,谁就早晚会栽跟头,吴王夫差就是例子,越王勾践正是利用了夫差的战略失误,十年卧薪尝胆反击成功的。

(一家之言,欢迎指正。)

勾践卧薪尝胆的事迹耳熟能详。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越国。

越国,是大禹的后裔,是一个古老的封国,封地在会稽附近,到了春秋时期,它的经济还不发达,也比较原始,甚至还保持着纹身剪短发的习惯,这和现代文明社会不一样了,当时的纹身剪短发的习惯是表明蛮夷的身份,说明这些人不懂周礼,没素质,跟中原文化不是一个档次。

在越国的西北方向就是吴国,吴国在吴王阖闾之前,经济还十分落后,之后吴国的经济、军事的强化主要靠两个人,一个楚人,一个齐人,好伍子胥孙武。伍子胥是楚国的乱民,他的父亲伍奢参与政治斗争被陷害,牵连全家,伍子胥就逃到了吴国,从此和楚国结仇。吴王阖闾看他才华出众,整日与他谈论国家大事,每有发,遂叫他出山。在伍子胥的改革下,吴国出现了崭新的面貌,建设了自己的城池,军事力量稳步提升,过程中来了一个孙武的齐国人,伍子胥觉得他很有才,就推举给了好吴王阖闾,三人遂组成一个“小虎队”。

“小虎队”一路向西横扫,把昔日牛哄哄的楚王打的落花流水,落魄的楚王不得已靠秦王才挽回一点损失。之后,只要吴王阖闾一高兴,就是揉虐一下楚国,楚国从此一蹶不振。而在东南的越国那时候并不老实,吴国攻击楚国的时候,给越国发过一道出兵通知,然而,越王却执行。骄躁的吴王大怒,伐楚中途还搞过一次越国,破了携李。

吴王的这种行为让越国非常尴尬,越国觉得必须强大起来,否则吴国骄傲自大的吴国肯定会加兵越国。可是越王允常已经老了,不久就挂掉了。吴国看越王挂了,就打算过去威慑一下,哪知道越王允常的儿子勾践年轻气盛,说干就干,找了一帮不要命的跑到吴国部队前表演割脖子自杀的游戏。吴军大恐,呆若木鸡。而勾践的部队趁机发作,一拥而上。遂吴王阖闾败于携李,中黑箭而亡。阖闾临时前拉着儿子夫差让他好好干,将来为他报仇雪恨。夫差打了包票。

当时吴国虽然受挫,但综合实力还是很强,勾践也不敢轻举妄动。但夫差的奋发图强让他有点不安,他就冲动了起来。他的谋士范蠡劝他不停,遂两国又打了起来。这一次,越国败,这一败比较彻底,夫差一路追杀赶鸭子,勾践只好躲进了会稽山。

勾践本来想自己了结,但大臣们劝他留着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于是,他投降了了,自己提出建议去伺候夫差来赎罪。夫差不理伍子胥的劝告,也同意了。

于是,勾践、勾践老婆、范蠡等去了吴国当人质,家里的地就交给了文种,文种把地经营的很好,受到百姓的爱戴。勾践和他的夫人无怨无悔,表现出非常喜欢喂马、扫马粪的样子。吴王的大臣太宰因为收了勾践很多钱财,就趁机怂恿吴王放了勾践。吴王一高兴直说,放,放,放。

吴王放了勾践的原因是因为这七年之中,在他在对楚国和齐国的战争中,吴国已经基本奠定了霸主的地位了,小小的越国在他看来不值得一提,况且勾践扫了七年的马粪,喂了七年的马,没有丝毫表现出不满的情绪,一个没有斗志的君王还能对他构成什么危险。这个时候,伍子胥又来干扰吴王夫差的判断,夫差对他忍耐了很久,已经非常的不爽,加上太宰时不时的点拨一下,吴王夫差就更加怀疑了,很多次当众责备伍子胥。

越王勾践回到国中,天天早期晚睡,自己吃的自己种,做衣服的布让自己老婆织,与民同乐。在自己座位边上挂一个苦胆,每天尝一尝苦胆的味道,来提醒自己要坚强。

这个时候的吴国,伍子胥的好孙武已经离开了,他离开前规劝伍子胥早点走,免得杀身之祸。伍子胥当时没听进去。

吴王夫差放了勾践之后,伍子胥也觉得吴国的大事已去。之后夫差派他出使齐国,他就去了,顺带把自己的儿子也带去了。吴王招他回来的时候,才知道他已经将儿子托付给齐国的大臣了。这时候,太宰正好趁机上了一把火,联想到他之前背叛楚国的遭遇。吴王夫差一害怕,就赐剑让大功臣伍子胥自杀了。

在公元前482年,吴王夫差终于将要当霸主了,他率所有精兵到了黄池,彰显君威,跟晋国争盟主之位,国内只留了一些老弱看守。勾践趁机发难,端了他老窝。吴王夫差勉强当了盟主后匆忙回国,与勾践讲和。其实,这件事情在《吴越春秋》里还得怪孔子,当时齐国准备搞鲁国,鲁国就派孔子的学生子贡到处游说,当时吴王夫差还有担心越国造反,经过子贡去越国的探访之后,子贡回来保证越国不会谋反,其实子贡也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他的目的就是让吴国出兵,好让齐国对鲁国收手。那个时候周王的那个炸肉对齐国、晋国这样的发达国家已经没有任何吸引力的,但是对于吴国、越国这样的蛮夷国家还是有很大吸引力的。

可是吴国霸主的地位非常不稳当,首先黄池会盟上只有一些无关局势的小国家,鲁国和周王室的存在已经意义不大了。楚国和齐国这样的大国根本对此没兴趣。所以,黄池会盟之后,吴国还是要继续对抗齐国、楚国和晋国,吴国名义上虽然是盟主,其实质上就是孤家寡人,连年的用兵已经让吴国的子民十分的疲乏。

公元前478年,越王勾践兴兵,打败吴王夫差。吴王夫差希望勾践碍于之前放他一马的经历,向勾践请命这点恩情。然勾践不允,只给他甬东地区的一块地,再给他一百户食邑,叫他安心做个地主养老。霸主夫差失望而去,引剑自杀,遂吴国灭亡。

以上原创/牛在看你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成语东山再起的出处东山再起的主人公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

    东晋人谢安,年轻时曾做过官,后来辞去官职,跑到会稽东山隐居起来了。隐居后,他整天游山玩水,吟诗作画。朝廷屡次要他出山做官,他都不去。到了40岁时,谢安终于应召人朝,再度做官,直到任宰相之职。他曾是历史上有名的以八万军队抗击80万前秦军队,取得以少胜多的淝水之战的指挥者之一。这个成语原比喻隐退后再任要

  • 《史记》的美学价值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

    第一,建立杰出的通史体裁。《史记》是中国史学史上第一部贯通古今,网罗百代的通史名著。无论说它是古代中国史学史的最辉煌成就,还是说它是世界古代史学史的最辉煌成就,都毫不为过。这一点,只要将之与希罗多德的《历史》相比较,就会非常明白。正因为《史记》能够会通古今撰成一书,开启先例,树立了榜样,于是仿效这种

  • 《孔子传》的作者是谁,什么时候写的,简单介绍一下: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

    你应该讲的是最新的曹尧德、宋均平、杨佐仁写的那个版本。曹尧德是80年代开始的写文章颇多是历史人物传记的,美国名人院院士。以前写过5个人的传记被称作“曹氏五圣传”,评价很高。应该说是我们国家普及性历史读物的几个领头人之一吧……杨佐仁是孔子研究的专家……出过不少书,不过思想正统的很,想从他这里看到点新想

  • 指鹿为马指的是三国哪位人物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

    指鹿为马一词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相传赵高试图要谋权篡位,为了试验朝廷中有哪些大臣顺从他的意愿,特地呈上一只鹿给秦二世,并说这是马。秦二世不信,赵高便借故问各位大臣。不敢逆赵高意的大臣都说是马,而敢于反对赵高的人则说是鹿。后来说是鹿的大臣都被赵高用各种手段害死了。指鹿为马的故事流传至今,人们便用指

  • 马永贞是个什么样的历史人物?真实民国史上,有没有马永贞这个人?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

    真实历史上确实有马永贞这个人,但他不属于民国人物,马永贞死时民国还没有成立。准确来说他是清咸丰、光绪年间的人物。有关马永贞事迹的电视剧也不少,比如《争霸上海滩》、还有金城武、何家劲等人主演的《马永贞》。相信看过电视剧的年轻人比我更了解他。马永贞剧照我不知道历史上马永贞是否长得像金城武这么酷?但我相信

  • 襄萤映雪和凿壁偷光分别是那个历史人物的事迹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

    “囊萤映雪”这则成语的囊萤是晋代车胤,家贫,没钱买灯油,而又想晚上读书,便在夏天晚上抓一把萤火虫来当灯读书;映雪是晋代孙康冬天夜里利用雪映出的光亮看书。凿壁偷光描写的是西汉匡衡勤学苦读的故事,最终他成为了大学问家。凿壁偷光的主人翁叫匡衡,字稚圭,是西汉后期人。少年时家里穷,作为一个立志要出人头地他,

  • “凿壁偷光”是讲谁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

    是讲西汉大文学家匡衡的故事。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邻家有蜡烛,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在墙壁上凿了洞引来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读书。县里有个大户人家不怎么识字,但家中富有,有很多书。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但不要报酬。主人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什么这样,他说:“我希望读遍主人家的书。”主人听了

  • 写一篇以“让压岁钱更有意义”为主题的作文,题目自拟600字左右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

    压岁钱,我要这样用过年了,过年了,伴随着新年钟声的敲响,千家万户响起了此起彼伏的鞭炮声,此时的人们走亲访友,互相传递着新年的祝福。尤其是小孩子们,更是高兴得手舞足蹈,不仅是因为缤纷的焰火,丰盛的大餐,最重要的是孩子们又能收到长辈们发送的压岁钱了。别看压岁钱只由一个小小的红包装着,它的历史可悠久了!最

  • 四面楚歌这个故事的概括!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

    项羽和刘邦原来约定以鸿沟(在今河南荣县境贾鲁河)东西边作为界限,互不侵犯。后来刘邦听从张良和陈平的规劝,觉得应该趁项羽衰弱的时候消灭他,就又和韩信、彭越、刘贾会合兵力追击正在向东开往彭城(即今江苏徐州)的项羽部队。终于布置了几层兵力,把项羽紧紧围在垓下(在今安徽灵璧县东南)。这时,项羽手下的兵士已经

  • 我为什会有这种心理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

    其实你的这种心理不是说你的偏科问题,也并不是说别人没有你知道的多但是成绩却比你好,其实你的这种喜欢只是一种兴趣爱好的喜欢,并不能成为你真正去学习的内容,高中的只是,或者说一下高考并不是靠你喜欢就能行的,需要的是成绩,文科靠背,理科靠算,我建议你选择自己成绩较好的一面去选科,将来历史也可以作为你的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