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湘云长篇大套地说阴阳,有很深刻的含义。
下面联系《红楼梦》三十一回“撕扇子作千金一笑,因麒麟伏白首双星”整体解说。
一,“撕扇子作千金一笑”的内容和寓意。1、“撕扇子作千金一笑”内容简述。端午节家宴,众人都闷闷不乐,宝玉回到怡红院后,本来心情郁闷,正好晴雯把扇骨跌碎了,晴雯不服气,气得宝玉要撵她出去。
晚上宝玉喝酒回来,为逗晴雯开心,便拿扇子给她撕,麝月过来阻止,宝玉便将麝月的扇子也拿给晴雯撕了,二人大笑,宝玉说这叫“千金难买一笑”。
2、“撕扇子作千金一笑”的寓意。这个情节与夏末妹喜与夏桀的历史故事非常相似。妹喜是夏桀抢来的美女,年轻漂亮,无人能比,但从来没笑过,只有听到撕裂锦帛的声音时,脸上才会出现难得的喜色。所以,夏桀就让人拿出锦帛,一块块地撕扯,以博得美人一笑。后人便把此类行为称作是亡国之行经。
贾宝玉在端午节让晴雯“撕扇子作千金一笑”,与夏桀博妹喜一笑的做法如出一辙,其中寓意正是贾府被抄家衰落的前兆。
二,史湘云的阴阳论及其含义。1、史湘云的阴阳论简述。《红楼梦》第三十一回,丫鬟翠缕的瞎三话四,引出史湘云与翠缕大谈阴阳。
原文主仆二人亦庄亦谐,妙趣横生的对话,生动而又形象地阐释了阴阳学说的精髓。
史湘云说阴阳的主体内容是:
天地间万物都赋阴阳二气所生,都是阴阳顺逆,……“阴”“阳”两个字还只是一字,阳尽了就成阴,阴尽了就成阳,不是阴尽了又有个阳生出来,阳尽了又有个阴生出来。
这段话把阴阳一体、阴长阳消、阴消阳长、阴阳交替、阴阳转化的哲学思想,解释得十分通透。
2、史湘云长篇大套地说阴阳的含义。阴阳转化,由盛而衰,再到消亡。预示贾府从“千红一窟”到“千红一哭”,从“万艳同杯”到“万艳同悲”,“悲凉之雾,遍被华林”。后来必然是大故迭起,矛盾爆发,图穷匕首见,斗争惨烈,尸骨如山忘姓氏,无非公子与红妆。“树倒猢狲散”、“食尽鸟投林”,忽喇喇大厦倾,昏惨惨灯将近,落得一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大悲剧不可避免。
三,“因麒麟伏白首双星”的内容和寓意。1、“因麒麟伏白首双星”内容简述。史湘云和翠缕主仆二人,由讨论阴阳自然引出“因麒麟伏白首双星”。
翠缕猛低头看见湘云宫绦上的金麒麟,便提起来,笑道:“姑娘,这个难道也有阴阳?”湘云道:“走兽飞禽,雄为阳,雌为阴;牝为阴,牡为阳:怎么没有呢。”翠缕道:“这是公的,还是母的呢?”湘云啐道:“什么‘公’的‘母’的!又胡说了。”
二人边走边谈,刚到蔷薇架下,湘云道:“你瞧那是谁掉的首饰,金晃晃在那里。”翠缕听了,忙赶上拾在手里攥着,笑道:“可分出阴阳来了。”原来是一个比湘云的那个大些,也光亮些的金麒麟,显然这是只“公”的。
这只金麒麟是宝玉偶然得到准备送给湘云配成一对的,恰好被湘云拾到。
2、“因麒麟伏白首双星”的寓意。脂砚斋批:“后数十回,若兰在射圃所佩之麒麟,正此麒麟也,提纲伏线于此回中,所谓草蛇灰线,在千里之外。”小说明显是借这个情节来暗示湘云的婚姻。
“因麒麟伏白首双星”,“伏”,埋下伏线之意。“白首双星”是说湘云和卫若兰结成夫妻后,由于某种尚不知道的原因很快离异了,成了牛郎织女。这正好作宝钗“金玉良缘”的结局相同。
湘云的曲子“乐中悲”:“终久是云散高唐,水涸湘江。这是尘寰中消长数应当。”这里也出现了一个“尘寰中消长数应当”,是上文的阴阳消长,其实意义相同。贾府阴阳转化,由盛到衰,史府结局也是如此。《红楼梦》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一损俱损一荣俱荣,而史湘云就是史家的代表人物,史湘云的悲剧就是整个史家的悲剧。
《好了歌注》:“说甚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脂砚斋批注:“并提宝钗、湘云。”就是说,这是指她们两人。
所以,这里的伏线千里,其实伏下的更深层次的线,就是照应全书,预示四大家族的一损俱损。
结论:史湘云长篇大套地说阴阳,有很深刻的含义:暗示以史湘云的结局与薛宝钗的结局相同,以史湘云为代表的史家必然走向和贾府相同的败亡命运。
感谢您的邀请,史湘云长篇大套地说阴阳是有含义的。下面,我从三个方面回答“史湘云长篇大套地说阴阳,有什么含义”的问题。
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下史湘云说阴阳的内容。阴阳这个词在我国似乎是地摊上算命先生骗人的把戏,然而在韩国却是严肃的国旗标志。古代的阴阳学说似乎是很神秘的。如,红楼梦中的史湘云与丫头翠缕的谈话其实就是深入浅出的道出了阴阳的本质:翠缕道:“这么说起来,从古至今,开天辟地,都是阴阳了?”湘云笑道:“糊涂东西,越说越放屁。什么‘都是些阴阳’,难道还有个阴阳不成!‘阴’‘阳’两个字还只是一字,阳尽了就成阴,阴尽了就成阳,不是阴尽了又有个阳生出来,阳尽了又有个阴生出来。”翠缕道:“这糊涂死了我!什么是个阴阳,没影没形的。我只问姑娘,这阴阳是怎么个样儿?”湘云道:“阴阳可有什么样儿,不过是个气,器物赋了成形。比如天是阳,地就是阴,水是阴,火就是阳,日是阳,月就是阴。”翠缕听了,笑道:“是了,是了,我今儿可明白了。怪道人都管着日头叫‘太阳’呢,算命的管着月亮叫什么‘太阴星’,就是这个理了。”湘云笑道:“阿弥陀佛!刚刚的明白了。”翠缕道:“这些大东西有阴阳也罢了,难道那些蚊子,虼蚤,蠓虫儿,花儿,草儿,瓦片儿,砖头儿也有阴阳不成?”湘云道:“怎么有没阴阳的呢?比如那一个树叶儿还分阴阳呢,那边向上朝阳的便是阳,这边背阴覆下的便是阴。”翠缕听了,点头笑道:“原来这样,我可明白了。只是咱们这手里的扇子,怎么是阳,怎么是阴呢?”湘云道:“这边正面就是阳,那边反面就为阴。”翠缕又点头笑了,还要拿几件东西问,因想不起个什么来,猛低头就看见湘云宫绦上系的金麒麟,便提起来问道:“姑娘,这个难道也有阴阳?”湘云道:“走兽飞禽,雄为阳,雌为阴,牝为阴,牡为阳。怎么没有呢!”翠缕道:“这是公的,到底是母的呢?”湘云道:“这连我也不知道。”翠缕道:“这也罢了,怎么东西都有阴阳,咱们人倒没有阴阳呢?”湘云照脸啐了一口道“下流东西,好生走罢!越问越问出好的来了!”翠缕笑道:“这有什么不告诉我的呢?我也知道了,不用难我。”湘云笑道:“你知道什么?”翠缕道:“姑娘是阳,我就是阴。”说着,湘云拿手帕子握着嘴,呵呵的笑起来。翠缕道:“说是了,就笑的这样了。”湘云道:“很是,很是。”翠缕道:“人规矩主子为阳,奴才为阴。我连这个大道理也不懂得?”湘云笑道:“你很懂得。”。以上这些,就是史湘云长篇大套地说阴阳的基本内容。
其次,史湘云说阴阳道出了阴阳学说的实质和内涵。在史湘云看来,阴阳其实就是事物归类的两分法。阴阳的变化其实就是对立事物的相互影响和转化,如白天和黑夜,寒冷和炎热等等。世界上的万物有阴就有阳,人体的健康影响因素其实也就是阴阳转化的突变和表现。自然界的阴阳例子更为鲜明,黎明与黑暗,白天与黑夜,高山与水等等。就一个白天来说,有中午阳光四射的时候,又有晨曦微露和黄昏日落的时分;就人的生命来说,有朝气十足的青年,又有迟钝的暮年;就人的事业而言,有顺利的时候,又有处于逆境的时候等等。我们中国人普遍将诸如光明的、正面的、处于控制地位的力量概括为阳,将阴暗的、负面的、处于从属地位的力量概括为阴。
再是,史湘云的阴阳学说折射的是哲学思想和天地合一的理念,揭示与反映的是贾府的生存和发展变化的规律。在史湘云看来,世界的阴阳这两大势力是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的。没有阴,就没有阳,没有阴气的作用,光凭阳气是无法化生万物的。反过来也一样。二者之间是相互影响的,阳对于阴有吸引力,又有排斥力,阴对于阳也是如此。二者相互作用,宇宙间因此有了活力。阳气上升,阴气下降;阳气是开,阴气是合。一升一降,一开一合,构成了宇宙的动势。其实,阳和阴的本意就是一刚一柔、一动一静、一开一合的关系,一切变化的根源就来源于这二气的作用。史湘云在那个年代大篇幅的说道阴阳,这种阴阳学说是符合《周易》学理论的。如从乾卦中,提升出来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精神,从坤卦中,提升出“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精神。中国人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作为世世代代谨守的两句格言,一方面强调要有刚健进取的精神,另一方面又强调要宽厚包容,像天地那样,勇于承担。这也成了中国文化的基本特点。如中国兵法,其实就奠定在阴阳之法的基础之上,如静如处女、动如脱兔,讲的是一动一静、一张一弛的道理。再如中国书法有很多法则,归根到底只有一条,就是阴阳一法,阳就是快捷,阴就是迟滞,一疾一涩构成了中国书法的核心思想。
从以上的对史湘云大篇幅说阴阳的理解,我认为,史湘云的阴阳含义,主要说的是贾府的盛衰和发展与变迁的规律,贾府与人间世界的阴阳学说道理是一样的,有兴盛期,就会有衰败期,这符合红楼梦创作的理念和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