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同是通俗演义,《东周列国志》为什么比《三国演义》更有历史含金量?

同是通俗演义,《东周列国志》为什么比《三国演义》更有历史含金量?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4116 更新时间:2024/2/6 6:29:58

论文学影响力,冯梦龙的《东周列国志》远不及罗贯中的《三国演义》。若论两部书所对应的历史,则“东周”的历史影响大大重于“三国”。

《三国演义》是以史书《三国志》为蓝本,讲述了东汉末年群雄逐鹿、三国争斗,最后三国归晋的故事,时间跨度为90余年。

从大历史的视角看,三国历史只是一个大分裂时代的开篇。这个大分裂时代从东汉崩溃开始,历经三国纷争、西晋短暂统一、南北朝十六国,直至隋唐大一统。

从历史影响来看,“割据与争斗”是三国时代的主题。魏、蜀、吴三国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并没有划时代重大建树,远不及东周时代。

即使是军事谋略,三国与东周相比,也只是“小巫见大巫”。《东周列国志》讲述了从西周末年到秦国一统的历史故事,主要篇幅是春秋战国。时间跨度长达五百多年,是三国时代的数倍,也大于明清两朝之和。

如果说夏、商、西周是华夏文明的“童年”,那么东周时代(春秋战国)就是华夏文明的“青春期”,它是中国文化的奠基期与第一个高峰。

我们耳熟能详的很多成语,譬如狐假虎威、假途灭虢、朝秦暮楚、田忌赛马、完璧归赵、图穷匕现都出自于东周时代。

载入军事史的许多经典战例,譬如城濮之战、围魏救赵、马陵之战、长平之战等也出自于东周时代。

影响国家命运的改革试验,如魏国李悝变法、秦国商鞅变法、赵国胡服骑射也发生在东周时代。

三国时代涌现了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司马懿等许多杰出人物,但东周时代的风云人物更多,有“春秋五霸”,有改革家管仲、商鞅、赵武灵王,有军事家孙武、吴起、白起、廉颇,有纵横家苏秦、张仪、范雎等。

更为重要的是:

东周时代涌现出一大批灿若群星的思想家,如老子、孔子、庄子、孟子、墨子、韩非等。这就是影响后世两千年的“先秦诸子百家争鸣”。

所以,从历史意义上讲,《东周列国志》的“含金量”远远超过《三国演义》。

当然我们要清楚:历史小说不是历史本身,文学鉴赏有别于历史研究。

谢邀。工作后,购买并用闲暇时间细看了两遍《东周列国志》,很喜欢这套书。

这个问题是《东周列国志》比《三国演义》历史含金量更高,此说虽不严谨,但说得通。

1.如以公认说法“《三国演义》七分真,三分假”比较,《东周列国志》则是九分真,一分假。后者更符合贴近史实记载。

2.《三国演义》由《三国志》为蓝本改编,体裁是小说,有大量虚构内容,尊刘抑曹,作者个人观念倾向性明显,直接引导读者喜好。

《东周列国志》素材基本取自《春秋》《公羊》《谷梁》等,体裁类似传记体,尊重采用了上述史料,该书笔法质朴而又生动形象,绝佳的展现了春秋战国波澜壮阔的宏大历史画面。无明显作者个人意识倾向,读者可以自己感悟善恶忠义。

3.无论历史含金量,或作品优秀程度,我认为两者都是各有千秋,相对而言,《东周列国志》需要的古文阅读功底可能更深厚些,当然,这只是一家之言。

围魏救赵简短历史典故围魏救赵的主人公是谁?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涉及人物:孙膑庞涓

围魏救赵

齐:田忌、田婴、孙膑

魏:庞涓、魏惠王、庞葱

赵:赵成侯、丕选

战国时(公元前353年)魏国围攻赵国都城邯郸。赵国求救于齐国。齐将田忌、孙膑率军救赵,趁魏国都城兵力空虚,引兵直攻魏国。魏军回救,齐军乘其疲惫,于中途大败魏军,遂解赵围。事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此种战略后来常为兵家所采用,称为“围魏救赵”法。

围魏救赵,三十六计当中对齐,魏一场战争的解释(参见桂陵之战)。围魏救赵是三十六计中相当精彩的一种智谋,它的精彩之处在于,以逆向思维的方式,以表面看来舍近求远的方法,绕开问题的表面现象,从事物的本源上去解决问题,从而取得一招致胜的神奇效果。出自《史记》卷六五《孙子吴起列传》。

事件《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是讲战国时期齐国与魏国的桂陵之战。公元前354年,魏惠王欲释失中山的旧恨,便派大将庞涓前去攻打。这中山原本是东周时期魏国北邻的小国被魏国收服,后来赵国乘魏国国丧伺机将中山强占了,魏将庞涓认为中山不过弹丸之地,距离赵国又很近,不若直打赵国都城邯郸,既解旧恨又一举双得。魏王从之,欣欣然似霸业从此开始,即拨五百战车以庞涓为将,直奔赵国围了赵国都城邯郸。赵王急难中只好求救于齐国,并许诺解围后以中山相赠。齐威王应允,令田忌为将,并起用从魏国救得的孙膑为军师领兵出发。这孙膑曾与庞涓同学,对用兵之法谙熟精通。魏王用重金将他聘得,当时庞涓也正事奉魏国。庞涓自觉能力不及孙膑,恐其贤于己,遂以毒刑将孙膑致残,断孙两足并在他脸上刺字,企图使孙不能行走,又羞于见人。后来孙膑装疯,幸得齐使者救助,逃到齐国。这是一段关于庞涓与孙膑的旧事。

且说田忌与孙膑率兵进入魏赵交界之地时,田忌想直逼赵国邯郸,孙膑制止说:“解乱丝结绳,不可以握拳去打,排解争斗,不能参与搏击,平息纠纷要抓住要害,乘虚取势,双方因受到制约才能自然分开。现在魏国精兵倾国而出,若我直攻魏国。那庞涓必回师解救,这样一来邯郸之围定会自解。我们再于中途伏击庞涓归路,其军必败。田忌依计而行。”果然,魏军离开邯郸,归路中又陷伏击与齐战于桂陵,魏部卒长途疲惫,溃不成军,庞涓勉强收拾残部,退回大梁,齐师大胜,赵国之围遂解。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围魏救赵”的故事。又后十三年,齐魏之军再度相交于战场,庞涓复又陷于孙膑的伏击自知智穷兵败遂自刎。孙膑以此名显天下,世传其兵法。这个典故是指采用包抄敌人的后方来迫使它撤兵的战术。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如何评价《东周列国志》?能与《三国演义》相比吗?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两部作品各有千秋,切入点不同,演绎的故事不同,反映的历史也不同,在文学史上定位也不同,不能拿正来类比。简单说,列国志,大体是春秋战国到秦统一时的历史,概括了左传,国语,战国策等先秦诸子文献,甚至把后来的《搜神记》倒加进去,再加后来的传说,神话等,错综而成!国别多,人物众,情节短,有的人物事件,几句话

  • 与围魏救赵相关的历史人物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

    战国时(公元前353年)魏国围攻赵国都城邯郸。赵国求救于齐国。齐将田忌、孙膑率军救赵,趁魏国都城兵力空虚,引兵直攻魏国。庞涓率魏军回救,齐军乘其疲惫,于中途大败魏军,遂解赵围。事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此种战略后来常为兵家所采用,称为“围魏救赵”法。涉及人物:齐:田忌、田婴、孙膑魏:庞涓、魏惠王、庞

  • 对你影响最大的人物传记是哪个?为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

    对我影响最大的一本书,就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是以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自己为原型的自传体小说,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其实就作者自己。里面的很多生活细节和故事情节、人物命运,都是真实的。主人公保尔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战争中,造成身体的严重残疾以及疾病,但是保尔在战争结束后的生产和建设时期,身残志坚,以钢铁般

  • 有哪些重要的古代历史人物传记值得细细品读?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英雄记》其一:王粲的《英雄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专门记载“英雄”的传记.该书全书已佚,存在书名讹误、材料真伪与具体写作时间等问题.据史料分析,其主体部分当写成于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九月,作者归曹前,反映了曹操统一北方以前汉末群雄割据时代最宽泛的“英雄”概念.《英雄记》曹操曹操与刘备密言,备

  • 中国古代有没有双胞胎或多胞胎名人?或者有没有此类的传奇传记?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

    我是汗青行者,我来回答。中国古代有名的双胞胎有赵飞燕赵合德姐妹、李世民李元霸兄弟等。赵飞燕是汉成帝刘骜的第二任皇后。独创“掌上舞”,以美貌著称于史书,与杨玉环合称“环肥燕瘦”。赵合德是赵飞燕的同胞妹妹,她与姐姐同侍汉成帝,是汉成帝的宠妃。她们姐妹二人是中国古代历史上颇具传奇和神话性质的美女,在历代文

  • 历史上,西厢桃花别样红,蒋星煜有哪些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

    蒋星煜先生,作家、戏曲史(理)论家、有名学者、有名戏曲史家、《西厢记》研究大家、有名的中国戏曲史专家、文化学者、当代戏曲研究的泰斗。他自己生活上面一个特点呢,就是对任何事情都感觉兴趣。外事原则,他言:“自己有一个原则,不开心的事情,当时不开心,忘记掉,不要受这个影响,一辈子不开心自寻苦吃,犯不着”。

  • 乐不思蜀是关于谁的事?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

    这个成语出自《三国志蜀书后主禅传》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三国时期,刘备占据蜀地,建立蜀国。他死后,儿子刘禅继位。刘禅昏庸无能,在那些有才能的大臣死后,公元263年,蜀国就被魏所灭。刘禅投降后,魏王曹髦(máo)封他一个食俸禄无实权的“安乐公”称号,并将他迁居魏国京都许昌居住。魏王自己也无实权,掌大

  • 什么是本纪.世家.列传各记载了什么人?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

    本纪是皇帝传记,世家是诸侯王的传记,列传是有影响力的臣子的传记。1、本纪或简称纪,是东亚纪传体史书中帝王传记的专用名词,始于司马迁的《史记》。2、列传,中国纪传体史书的体裁之一。司马迁撰《史记》时首创,为以后历代纪传体史书所沿用。简而言之,是各方面代表人物的传记,是记载历史上重要人物的一种题材。3、

  • 深圳市有哪些著名的历史人物?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

    黄舒字展公,晋代南粤孝子、深圳黄氏祖先、深圳有史料记载的第一人。从小家境贫寒,父母躬耕为业,没钱上私塾,跟随父母在田地干活。黄舒干活从不偷懒,回到家里,一定是穿戴整齐侍候父母吃饭,没有一丝怨言。黄父死后,他背起篮筐为父亲运土造坟,并在坟边搭建了一方草棚,为父守孝。白天劳作,晚上则住在草棚,放声痛哭,

  • 中国古代园林萌芽于神么时期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文人园林最初萌芽于魏晋,并将中国古典园林带向寄情山水园境界。因为受魏晋风流隐逸思想的影响。到了唐代出现了文人造园家,文人园林发展起来,出现了士流园林。宋朝,文人园林全面发展,出现了“壶天之隐”等概念,文人园林的兴盛标志古典园林的成熟知行合一:是指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关于道德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