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古典哲学是指18世纪末至19世纪上半叶的德国资产阶级哲学。创始人为康德,黑格尔为集大成者,费尔巴哈为最后的代表。德国古典哲学的主要成就是黑格尔辩证法中的“合理内核”与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我们现在都已经知道,所谓“合理内核”即指辩证法,而“基本内核”即指唯物主义,这二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极其重要和直接的理论来源。
在马克思主义产生前,辩证法在德国古典哲学中得到了最详尽而全面的探究,虽然这种辩证法是建立在唯心主义基础上的。德国古典哲学的最大成就,是从世界观的高度用辩证法代替了形而上学。
而道家是指先秦时期的一个思想派别,以老子、庄子为主要代表。道家的思想崇尚自然,有辩证法的因素和无神论的倾向,同时主张清静无为,反对斗争。
道家思想的核心是“道”,认为“道”,是宇宙的本源,也是统治宇宙中一切运动的法则。老子曾在他的著作中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老子》第25章)。所以,从现今的哲学观点来看,道家思想总体思想是客观唯心的,其世界本原为“道”。
如果要问德国古典哲学与我国的道家思想是否有联系,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并无直接的关联性。无论从产生到演绎,还是从源头到流变,尤其是从应用范围和思想旨趣上来讲,二者是毫无关联的。
但是,从一些更为广泛的意义上来讲,两者是有一定的联系性的。这样的联系性,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二者都是人类文明之树上的奇葩,只是一个成长在西方,一个成长在东方。
其二、二者对自身所在国度的文化影响力都是不可估量的。德国古典哲学在本国的巨大影响力,可以说最突出的就是养育了马克思、恩格斯两位哲学大师,但事实上,在此之前,德国古典哲学就已经因为其深厚的内涵征服了整个西方世界,使德国成为西方哲学的圣地,然后,随着近现代人类文明的全球传播,使德国长久地成为世界近现代哲学的圣地。至于道家,虽然没有德国古典哲学那样的影响力,但是,美学家无一不认为,儒释道三家思想是中国文明的核心,可以说,对于中国文人而言,儒家是根骨,释家是态度,而道家则是灵魂了,可见道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其三、二者都在继续散发着其无穷的魅力。
其四、在思想上,德国古典哲学的最大成就,也即其得名原因,辩证法的思想,在道家也有一定程度的体现。甚至,从某种意义上来讲,道家思想在辩证法的演绎上要比德国古典哲学演绎得更深。
原因在于,德国古典哲学中的辩证法,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辩证法,虽然将矛盾视为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却不能将辩证法与世界本原的论述进行严格地体系化。譬如马克思主义,无论从任何时候都可以看出,辩证法与物质概念似乎不具备统一性。
而在道家思想中,世界本原是“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其中“一”一般解释为太极,“二”一般解释为阴阳,“三”一般解释为天地人,或三清等等。但总体说来,从“一”到“二”是一个从同一到对立的过程,而反思从“二”到“一”,又说明统一性是事物的另一种发展倾向。并从这种演变中,道家无意中传达了一个信息,即,从万物本体回归道的办法。
至于其他的联系,应该还有,这里笔者就不殚精竭虑来思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