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高中历史:历史上中外文化交流(东学西渐、西学东渐)

高中历史:历史上中外文化交流(东学西渐、西学东渐)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胖次 访问量:3062 更新时间:2024/2/24 23:48:58

东学西渐是一个西学东渐互相补充的东西方化交流的过程。但在一百多年的“西学东渐”潮流之前,即16至18世纪,世界上却发生着与之相反的交流,即“东学西渐”。东学西渐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对世界文化的发展有十分深远的影响。“东学西渐”的过程,是和欧洲的社会变革过程统一的。他们逐步完成了对中国文化、哲学、社会制度的引进,进行了社会变革和改造。欧洲也由此而发达。因此,泰戈尔说“东方教会了西方一切”!公元16、17世纪以前的欧洲,在文明的发展中与中国有很大的差距。他们中国文明的学习先从科学技术开始,这不仅包括造纸、印刷、火药、指南针“四大发明”,还包括陶瓷、园林、冶金、造船、桥梁、纺织、文学、哲学、兵法、音乐、中医学、行政管理、军事技术和兵法等。之后,又逐步深入到文化,即价值观、思想和道德,再就是哲学,进而对中国社会制度的理性思考。当时的欧洲,封建领主制的统治本身,已出现了矛盾,一方面,各诸侯国之间开始争夺霸权。为了争霸,就必须加强实力,但欧洲诸国的办法不像中国历史上诸侯那样,以“耕战”发展农业为主,而片面发展商业为主;另一方面,则是针对天主教罗马教廷的“宗教改革”,强调教徒的个性和自由,反对教廷及其分支机构的统治。西方在这种情况下开始的“东学西渐”,就有了内在的驱动力,他们想通过学习中国的先进文明,以增强国力,并冲破天主教的专制。中国是创造了先进文明的大国,后因自身的保守而处于衰落之中。从郑和的既无军事又无经济目的的航行以后,中国的明清两代四五百的时间内,由巩固集权官僚制度而生的保守势力,严重抑制了社会的变革,文明基本上停滞不前。直到在社会变革中吸纳、改造从中国引入的文明和制度因素而发达了的欧洲列强,又反过来以武力侵略中国时,中国人才被动地意识到自己的衰落,并由一部分先进分子倡导变革,开始向西方学习,中国才从停滞中走向新的进步。这就是“西学东渐”的发端和过程。西学东渐是指近代西方学术思想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其虽然亦可以泛指自上古以来一直到当代的各种西方事物传入中国,但通而言是指在明末清初以及晚清民初两个时期之中,欧洲及美国等学术思想的传入。在这段时期中,中国人对西方事物的态度由最初的拒绝、排斥,到逐渐接受西学甚至要求“全盘西化”。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由来华西人、出洋华人、各种报刊、书籍、以及新式教育等作为媒介,以澳门、香港、其它通商口岸以及日本等作为重要窗口,西方的哲学、天文、物理、化学、医学、生物学、地理、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法学、应用科技、史学、文学、艺术等大量传入中国,对于中国的学术、思想、政治和社会经济都产生重大影响。最值得一提的是,最近二十多年的“西学东渐”,是真正促使中国全面走向富强的过程。而且,这个过程是融合了新的“东学西渐”而进行的。以上,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德国的古典哲学和我国的道家思想有联系吗?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

    德国古典哲学是指18世纪末至19世纪上半叶的德国资产阶级哲学。创始人为康德,黑格尔为集大成者,费尔巴哈为最后的代表。德国古典哲学的主要成就是黑格尔辩证法中的“合理内核”与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我们现在都已经知道,所谓“合理内核”即指辩证法,而“基本内核”即指唯物主义,这二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 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哪些方面相同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

    曾经有人说:“黑格尔哲学同中国哲学有相同之处”.在这个世界上,不论是什么观点,只要有人说,也就会有人信.於是乎也就有人引经据典地谈论起来,将中国古典哲学与黑格尔哲学相比较.那么,中国的古典哲学是否与黑格尔的哲学有相同之处呢?我们的回答是否定的.在政治、经济、文化呈现全球性相互交流、相互激荡、相互借鉴

  • 《黄帝内经》是中国古代的一本中医经典著作,现在看有哪些不足和错误吗?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

    黄帝内经的错误在于:黄帝问岐伯说:这本书几千年以后还会有人喜欢看吗?那时候的人都喜欢看网红抖音,还会有人关心天人合一吗?岐伯回答说:看与不看是他们的事情,写与不写是大王的事情,所以我看大王还是写吧!如果不写咋对得起黄帝的称号!黄帝问:后人会不会有人说“黄帝内经”有很多错误?还要问错在哪里?那我要是写

  • 什么是学术背景啊?谢谢!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

    学术背景是指过去从事的学术活动以及取得学术成果。一般包括发表的论文,承担的课题,参与的科研项目,发明创作以及获得的专利等等。学术是指系统专门的学问,也是学习知识的一种,泛指高等教育和研究,是对存在物及其规律的学科化。出自《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史记张仪列传》。1755年费城学院学术及慈善学校是第一次

  • 朱熹的理学思想对中国历史发展有什么影响?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朱熹的集国民极端自私劣根性,极其虚伪,懦弱无能,内斗,残忍,冷血于一身的伪学歪理邪说,对中国的影响极其恶劣败坏之!后代独裁者借其歪理邪说,成为治民依据,极大的阉割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更进一步抽空了民族的骨气,使这个民族变的更加无自信,无骨气,无民族精神?一个人面兽心的扒灰理学家,道貌岸然的伪君子,却得

  • 皇帝内经的内在优点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

    【简介】《黄帝内经》是我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也是第一部冠以中华民族先祖“黄帝”之名的传世巨著,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是研究人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和药物学的医学巨著。在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

  • 怎样辨别中医里的证和症?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

    证:中医所特有的一种名称.证,既证候.是指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个阶段的病理属性的概括.中医将人体分为阴阳气血,又将病因分为风寒暑湿燥热痰及虚实等。证型就是由不同的病因引起阴阳气血的不同变化导致人体的不同疾病状态。症:疾病过程中机体内的一系列机能、代谢和形态结构异常变化所引起的病人主观上的异常感觉称为症

  • 我国古代的和平思想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

    《易经》思想中的这一阴一阳,相对相反,并不对立相克;而是相互错综变化不已,并在变化中生成发展,和谐与统一。我国古代传统思想中的,不主张斗争,和为贵,正渊源于此。哲学是对于整个时代成果与精神的概括,哲学精神是塑造时代精神的匠心与灵魂。概括为以下方面:1、联系的文明。终极理性保持消除矛盾、避免危机、塑造

  • 现代意义的社会治安有什么特点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

    隆重推荐:(一点心寒等)当代学者专业观点:研究中国古代管理思想旨在揭示中国社会管理实践、理论、学派和方法的具体过程及其发展规律;阐明诸家管理理论和思想流派历史嬗变的轨迹;探讨中国古代史中各个管理流派和思想发展过程中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关系;挖掘和研讨各个历史时期管理理论和思想状况与特征,同时,进行与

  • 什么是情景交融及呈现方式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

    指文艺作品中环境的描写、气氛的渲染跟人物思想感情的抒发结合得很紧密,情与景融合浑然一体。情景交融,是我国古典文学中的重要文艺理论,以情景交融构成的意境是我国古代文学作品成为上乘佳作的重要因素。它是意境创造的表现特征。呈现方式:景中藏情式、情中见景式、情景并茂式。扩展资料描绘景物往往离不开抒情。运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