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名词解释--天人合一

名词解释--天人合一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630 更新时间:2024/4/15 5:39:20

“天人合一”的思想概念最早是汉代儒家思想家董仲舒发展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并由此构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宇宙自然是大天地,人则是一个小天地。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故一切人事均应顺乎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和谐。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代表“道”、“真理”、“法则”,“天人合一”就是与先天本性相合,回归大道,归根复命。天人合一不仅仅是一种思想,而且是一种状态。天人合一,或称天人合德、“天人相应”,天人合一并非中国文化所独有的观念,在世界很多高级宗教中都有这类观念,并且有详细系统的修行方法。儒、道、释三家均有阐述。其基本思想是人类的生理、伦理、政治等社会现象是自然的直接反映。最早起源于春秋战国孔子,汉朝董仲舒引申为天人感应之说,程朱理学引申为天理之说。标志着中国医学由经验医学上升为理论医学的新阶段的医学典籍——《内经》主张“天人合一”,其具体表现为“天人相应”学说。《内经》反复强调人“与天地相应,与四时相副,人参天地”(《灵枢·刺节真邪》),“人与天地相参也”(《灵枢·岁露》、《灵枢·经水》),“与天地如一”(《素问·脉要精微论》)。认为作为独立于人的精神意识之外的客观存在的“天”与作为具有精神意识主体的“人”有着统一的本原、属性、结构和规律。因此,《内经》的天人合一观是《黄帝内经》天道观的目的所在。《内经》“天人相应”学说,可以从两方面来探讨:一是从大的生态环境,即天地(大宇宙)的本质与现象来看天人合一的内涵;一是从生命(小宇宙)的本质与现象来看天人合一的内涵。

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思想核心与精神实质。它首先指出了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其次表明,人类生生不息、则天、希天、求天、同天的主义和进取精神;第三,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世界观、价值观的思维模式的全面性和自新性。天人合一的思想无处不在。以仁为核心,礼为外观表现的儒学可以说是一种人学,提出血浓于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等。在天人合一价值成就系统中,天人合一是描述了事物的矛盾变化以及反应进程与指向的观察工具、思维模式。天与人各代表了万物矛盾间的两个方面,即内与外、大与小、静与动、进与退、动力与阻力、被动与主动、思想与物质等等对立统一要素。我们用天和人来代表万事万物中的矛盾,其主要原因是,如无人,一切矛盾运动均无法觉查;如无天,一切矛盾运动均失去产生的载体;唯有人可以运用万物的矛盾;唯有天可以给人运用矛盾的资源!总之,以天与人作为宇宙万物矛盾运动的代表,才能最透彻的表现天地变迁的原貌和功用。天人合一的根本表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段话概括了天体运行的变化之微妙,万物并不感到突然而适应,而仁人志士应效仿其规律,所作所为被认同而不出现异议,即为: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构成了人类社会中最根本矛盾对立统一体,在万物诸矛盾中,又按照由内到外的顺序,存在着四大层级矛盾!而人类活动的一切起点、指向与归宿,又全在这天人合一的四大矛盾运动之中!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阴阳哲学原理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展开1全部阴阳是一个简朴而博大的中国古代哲学。阴阳哲理自身具有三个特点:统一、对立和互化。在思维上它是算筹(算数)和占卜(逻辑)不可分割的玄节点。自然界中生物的基因,人工智能中的二进制都充分彰显了阴阳的生命力。阴阳是中国古代文明中对蕴藏在自然规律背后的、推动自然规律发展变化的根本因素的描述,是各种事

  • 阴阳五行理论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展开3全部阴阳五行学说,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哲学思想。阴阳源于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认为万物都有阴阳两个对立面,以阴阳来解释自然界的各种现象,例如天是阳,地是阴;日是阳,月是阴。阴阳的对立和统一,是万物发展的根源。凡是旺盛、运动、强壮、外向、功能性的,均属阳;相反,凡是宁静、寒冷、抑制、内在、物质性的,均

  • 什么是哲学?有什么特征?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

    什么是哲学?试作如下回答:一、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这里的世界观是一种传统的说法,其实际是指宇宙观。人类对于宇宙的看法,包括如下一些认识:1、对立统一规律,2、矛盾运动规律,3、物质不灭定律,4、内因外因论。除此之外还有静与动,有与无,变与不变等等的一些对运动的基础的矛盾理解概念。这些认识与概念构

  • 谈谈你对中国哲学中天人关系的认识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

    在天人关系上,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都有相应的思考。天人关系,也是现实与彼岸,主体与客体,普遍与终极性问题。中国哲学文化,关心的重点不同,哲学思想也就不同。对天(大自然)的关心就是道家,对人的关心就是儒家,对天人都不关心,就是佛家。中国古哲为什么会关注天人关系?因为这涉及到人的价值和意义,人在宇宙当中的

  • 阴阳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

    展开1全部阴阳的概念,源自古代中国人民的自然观。古人观察到自然界中各种对立又相联的大自然现象,如天地、日月、昼夜、寒暑、男女、上下等,以哲学的思想方式,归纳出“阴阳”的概念。早至春秋时代的易传以及老子的道德经[1]都有提到阴阳。阴阳理论已经渗透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包括宗教,哲学,历法,中医,书

  • 天人合一的文化内涵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

    “天人互泰”自然观是指天与人、人与自然彼此保持安定太平、和谐美好的常态关系,即天人统一的共同体关系。它辩证地阐明了天人彼此之先后秩序、包容关系、和谐原则、中庸法度及变化规律。强调人的主观能动,呼吁人的自律与反思,唤醒人的德性良知。“天人互泰”是一种现代辩证的哲学理念,是在古代朴素哲学思想“天人合一”

  • 如何理解传统文化里的阴阳概念呢?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

    展开3全部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而逐渐总结出关于政治经济艺术宗教等方面的意识。所以我国的传统文化分支是非常广泛的,既包括物质文化,也包括非物质文化。而在众多的传统文化当中存在一个关于阴阳的概念。对于一般人来说,阴阳最常见的解释就是太极。另一方面阴阳也是一个相反的概念词,例如我们所说的白天就是阳,黑

  • 阴阳学是什么?古代中国人民创造的一种哲学思想?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

    展开3全部中国的思想还有派别古代有很多,比如孔子的儒学,还有墨家,道教等等,而在中国的历史上有这么一个学派很是独特,这就是阴阳派,内容就是宇宙间一切事物都是由互相对立又互相依存的两个方面构成的,而确实是古代中国人民创造的一种哲学思想,我们来具体看看。首先我们都看过太极图片,一阴一阳,和世界上的分布一

  • 阴阳指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

    展开1全部在我国古代哲学中,对于世间一切事物的属性,都要用阴阳五行来加以概括。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人们逐渐认识自然界众多事物的种种变化,无不具有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而这两个方面的内在联系,相互作用和不断的运动,正是世界万事万物得以生长、变化、消亡和重新生长的根源。“老子”说:物负阴而抱阳,冲气

  • 中国古代太极文化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

    太极这一概念影响了儒学、道教等中华文化流派。《易纬乾凿度》和《列子》谈到太易、太始、太初、太素、太极宇宙五阶段说法。宋儒周敦颐在《太极图说》开篇就说:“无极而太极。”这把《老子》中提到的无极一词注入了理学含义。也就把无极的概念与太极联系在一起。清代乾隆年间太医院汇编的《医宗金鉴》则采用了五阶段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