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那部评书最让你难忘?

那部评书最让你难忘?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2202 更新时间:2024/3/10 17:21:21

我本人提出这个问题时,就感到为难!

很多听过的评书会浮现在脑海里。

很多!确实很多!每个人的认知不同,所喜欢的评书也不尽相同!

我最喜欢的评书是袁阔成先生的《三国演义》!

而最让我难忘记的是!袁先生讲的第337回,诸葛丞相病逝五丈原,这回书,我已听过多次,每次都是听着听着,就会泪流满面!

袁先生那种略带沙哑且有磁性的声音,会让你进入角色,特别是讲到诸葛丞相临终前,姜维用低沉的声音叫唤“丞相醒来,丞相醒来”,袁先生沙哑颤抖满怀感情的声音,瞬间让你眼泪夺眶而出!

袁先生评书里讲到,后人有诗赞孔明:出师未捷身先死,长逝英雄泪满巾。

西蜀建兴12年秋8月23日,公元234年,诸葛丞相病逝五丈原,享年54岁。

诸葛亮病逝下葬定军山时,百姓全都倾城而出,送行者达百里以上,袁先生低沉而感情深重的讲述,怎么不会让你泪洒胸前!

我们去听评书,学习评书中的那些为国尽忠的人物,学习他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去教育自己的后人!

您听过什么评书,印像最深的评书是那一部?

单田芳、袁阔成、田连元哪个是中国评书界的泰斗?

1公认的评书泰斗是袁阔成先生,他算是一书封神的典范。

袁先生的《三国演义》,称为袁三国,是紧跟小说,《三国演义》贴合的一部评书。其实三国演义以前很多人讲过,比方说姜存瑞的三国还有录音在网上能找到。

但是老先生们说三国有一个问题,就是任意发挥的东西太多,比方说花关索,这个《三国演义》中没有的人物。故事恨不得比正史人物还多。

而袁阔成的《三国演义》紧贴原著讲的,有的地方甚至直接说原文,然后再解释。在说舌战群儒时。袁阔成就说一段原文,然后再解释一段。

比方的陆郎怀橘,在《三国演义》中只是一笔带过,袁阔成却把这个故事的前因后果,很仔细的讲了出来。

而且他的在评书中塑造人物也不是扁平化的,像曹操就是他就没有直接说成个大白脸的奸臣。

他讲的曹操也是很有层次很有立体感的一个人物,曹操去世以后,袁阔成用一回书的时间回顾了曹操整个一生的历程,听了让人很是感慨。

袁阔成用评书让人们领略了才子书的魅力。

袁阔成能说新书也能说老书,在评书界地位也高,是公认的泰山北斗式的人物。

2

单田芳的评书,可以说是影响了一代人。他说的书记多且杂,各种领域的都有,有现代的也有古代的袍带书和短打书。

单田芳是最早把评书商业化的人。当别的老先生还在纠结一回书和电台要多少钱的时候,他却已经开始免费给电台供书了。

这大约是最早的互联网思维吧。

单先生人无比勤奋,和那些一辈子只说一本书的评书艺人比起来,他真的太能说了,单田芳这辈子说过的书据统计有100多部,所以数量决定质量。

数量多了自然精品也多。

因为免费,天台也爱用他的书,他一个人撑起来那个年代中国的电台评书的半壁江山,甚至是多半壁。

凡有井水处,皆听单田芳,这很能看出他的厉害。商业手段是一方面,评书艺人还是要用作品说话的,单田芳在这方面,硕果累累。

很多80后90后成长中都曾是听着单田芳长大的。

一些评书行内专业听众觉得单田芳,不如那些老先生们好,因为他既说黄天霸又说窦尔敦,一般老先生在解放前都不这么说。

那时候老先生们都是一本书吃一辈子,在书馆里说书,一本书说三个月,然后改换了地方,还从头开始讲这本书,但是电台时代却不能这么这么干,很容易饿死。

这就像郭德纲的相声,专业听众也以贬损他为荣。

单田芳说的太多了,难免会有一些套路化的东西,就像我们看武侠小说,这人掉山涧里了,别担心,他要升级了。

所以瑕不掩瑜,像白眉大侠,乱世枭雄等评书都曾经影响了一代人。

单田芳,我觉得也是一代评书大师,艺术成就仅次于袁阔成先生。

3

田连元的评书以刻画人物见长,紧张中又有幽默。

他对评书进行了后期的加工,喜欢把现代元素揉入他的评书艺术之中。

在电视评书时代,田连元把戏曲上的身段动作用在了评书表演上,肢体动作丰富,干净利落。很具有观赏性。

田连元善于刻画人物,有自己独家特色。如杨家将中的寇准,被他刻画得栩栩如生。

以人物带故事,情节紧凑,故事抓人。

虽然评书总量上田连元远远不如单田芳多,但是胜在部部经典。

可以说,田连元天生就是适合说书的

======================

文:薛白袍

欢迎点赞,欢迎讨论,谢谢关注

如果说中国评书界的泰斗,较有争议的是在袁阔成先生和单田芳先生两个人之间纠结,不关其他人什么事儿。比如题主列及的田连元,他没资格同两位先生竞争。

袁阔成先生,是传统评书的嫡传正宗,这方面单田芳先生完全没有可比性。

如果是按照说书量来计算,那单田芳先生绝对可以登顶。因为单先生上下五千年都涵盖在了他的评书之内,可谓是上穷碧落下黄泉,林林总总五千年。

但这种表演艺术,并不以数量的多寡取胜,而是要靠扎实的传统评书功底,说起来既精彩又传神,既有长枪大马的热血贲张,又有细致入微的含情脉脉,还有义薄云天的忠肝义胆,更有博古通今的引经据典。

就这一点来说,无疑是袁阔成先生做得最好,也最深得人心,更能体现出袍带书、短打书或者现代书的特色。是融汇兼具了各色曲艺表演形式的袁氏风格说书表演,抛开了面前的一张案台,既可以站着比划一招一式,又可以坐下来娓娓道来绘声绘色,这样的评书表演,实在堪称一代宗师,当今中国还没有人能够与之交臂同肩。

故而今人普遍赞曰:古有柳敬亭,今有袁阔成。这不惟是对袁阔成先生的空前肯定与称颂,也是最普遍的评书观众对袁先生的一致评定,更是曲艺界对袁先生精彩艺术人生的精当概括,以及对袁先生对于评书事业所做的杰出贡献的充分认定。

仅就这一点来说,哪怕是单田芳先生,也无法望其项背。更遑论田连元先生了。

袁阔成先生十四岁就登台表演,十八岁上就已名满京华,成为评书界最年轻的新锐派代表人物。这在古今若干评书表演艺术家来说是绝无仅有的,也最能体现袁先生的评书表演成就。而且,纵观袁先生一生,都是在不断学习、总结、提升、再学习、再总结、再提质的评书表演实践中行进的,执着的,加上先生得天独厚的表演天分和表演技巧,更是将评书表演这一曲艺表演形式推向了极致,可谓是炉火纯青,登峰造极,无可比拟。

所以,袁阔成先生才是名副其实的当代评书表演艺术的泰斗,一代评书表演宗师。

图片来自网络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经常纸质报刊、电脑屏幕上的文字看久一会就回头晕犯困,理解能力下降,像是阅读困难症似的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

    我也有,都市人通病,视觉疲劳症,医生建议,做眼保健操,尽量少用眼,可以多听。上《呱呱听书网》用耳朵听书,从此眼睛不再疲劳,内容挺多,免费的。人物传记、历史、小说、诗词、纪实、童话、教育、英语都有。1.易卫华著。《名人传记--伍子胥:奇谋战圣》,长江文艺出版社2003年9月出版;2.司马迁.《伍子胥列

  • 道教究竟有没有鸿钧老祖?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

    鸿钧道人这个神唯独见于明代小说《封神演义》当中,除此之外,在别的文献中尚找不到有关他的记载,不知道是作者许仲琳(关于《封神演义》的作者是谁其实有争议,这里暂用许仲琳)凭空捏造出来的,还是从哪里得来的。当然,他也不存在于道教当中。道教的最高领袖是三清,依照地位从高到底的顺序: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

  • 介绍一篇名人传记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

    《名人传》《巨人三传》本书由罗曼罗兰(法国)著《名人传》,又称《巨人三传》,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音乐家、小说家、剧作家、社会活动家罗曼罗兰写的,它包括《贝多芬传》、《托尔斯泰传》、《米开朗琪罗传》三部“英雄传记”。传记里的三人,虽然一个是音乐家,一个是雕塑家兼画家,另一个

  • 道教的创始人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道教大概是不存在创始人这这种说法的,因为道教不是一个像基督教、伊斯兰教那种亚伯拉罕诸教(一神教)一般追求唯一性的宗教。道教的产生和演化过程,充满了中华文明多元化的特点。道教到底是怎么形成的?道教的起源最早可以追述到春秋战国时期的方仙道,一个崇拜多神明的多神教原生宗教形式,这些人的宗教宗旨是追求长生不

  • 评书有着怎么样历史? [相声小品]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

    评书,也叫评词,流行于华北、东北、西北一带。在江南则称为评话。它历史悠久,早在春秋时代就有人说书。它是我国劳动人民创造的一种口头文学。战国时,诸子百家游说诸侯,经常旁征博引,用故事做比喻,后来形成许多脍炙人口的成语,象怒发冲冠、刻舟求剑、滥竽充数等,实际上这就是早期的评书。在北京流行的评书,相传是明

  • 中国道教的辉煌历史都有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道教的辉煌历史有很多例如:道教在“唐朝”与“明朝”时期都被称为国教,下面我们仔细说一下“道教的辉煌历史”。中国道教的辉煌历史,要从道教的三位祖师开始说起,所以再说道教的辉煌历史之前,先给大家说一下道教的三位祖师,道教有三位祖师“道教‘始祖黄帝’,道教‘道祖老子’,道教‘教祖张道陵’。”三位祖师分

  • 元明时期传统人物感人故事500字以上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

    【原文】元李忠、晋宁人。幼孤。事母至孝。大德七年八月。地大震。郇保山移。所过居民庐舍。皆摧压倾圮。被坏房屋一万八百区。人民压死。不可胜数。惟将近忠家。分为二行。五十余步复合。忠家独全。地震而至山移。大劫也。况被灾之区。有一万八百区乎。庐舍生命。所伤无算。惟至孝者所居无恙。历观孝子传。辟疫辟水辟火辟风

  • 求5篇历史人物能屈能伸的故事,急求!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张良----黄石公三试张良,方传兵书。韩信-----受胯下之辱,成一代名将司马迁-----受宫刑,写《史记》越王勾践-----忍辱偷生,卧薪尝胆孙膑----智斗庞涓,著孙子兵法胡适(字适之,1891年12月17日-1962年2月24日)。生于上海。1917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历任国立

  • 历史中三国赵云个人经历?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

    赵云(?-229),三国常山真定(今河北正定南)人,字子龙。初从公孙瓒,后归刘备。曹操取荆州,刘备败于当阳长阪,他力战救护甘夫人和备子刘禅。刘备得益州,任为翊军将军,从攻汉中这个问题很严谨,曹操的确不是三国时期的人物。曹操是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死的时候正式身份是东汉末年汉献帝刘协的

  • 药王孙思邈是怎么成为道教会的重要人物的?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

    医道一家,孙思邈享年141岁,又说享年101岁。知道药王的名由来吗?唐王夜梦蛇入谷道钻入腹内,得了大病,不思食,日惭病重。唐王昭书天下,谁能医好病,以王让位。孙思邈揭了皇榜,进宫珍,开药治病,守候皇上,侍候皇上大便时偷放条死蛇入便池。唐王一看排下死蛇,心开大喜病全愈。吃么么香龙心大悦。咋办呢,皇帝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