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中国道教的辉煌历史都有什么?

中国道教的辉煌历史都有什么?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2045 更新时间:2024/3/10 17:20:59

中国道教的辉煌历史有很多例如:道教在“唐朝”与“明朝”时期都被称为国教,下面我们仔细说一下“道教的辉煌历史”。中国道教的辉煌历史,要从道教的三位祖师开始说起,所以再说道教的辉煌历史之前,先给大家说一下道教的三位祖师,道教有三位祖师“道教‘始祖黄帝’,道教‘道祖老子’,道教‘教祖张道陵’。”三位祖师分别是道教的创始人,道教的发扬人与道教的立教人。

道教“始祖黄帝”的辉煌历史道教是中国本土宗教,现如今很多人不了解道教,道教起源于5000年前的黄帝时期,可能很多人不知道“道教”,但是大家一定都知道黄帝,因为我们中国人也向来以“炎黄子孙”自称,但是大家可能还不知道,黄帝就是“道教的始祖”。黄帝在一统天下之后,便前往崆峒山修道,后来黄帝修道有成,被称为道教始祖。也就是道教的创始人。

这个时期这就是道教最辉煌的历史,因为当时一统天下的君王“黄帝”就是道士。而一直到现在,大家还是以“炎黄子孙”自称,可见道教“始祖黄帝”对中国的影响是巨大的。而黄帝留下的道医书籍《黄帝内经》也被称为中医十大经典之一。

道教“道祖老子”的辉煌历史道教第二个“辉煌时期”是在唐朝。唐朝的开国皇帝李渊,奉“道教为国教”,独尊道教,这一切都要归功于道教的“道祖老子”。因为当时唐朝时期的统治者李渊,李世民,两位皇帝认“道祖老子”为祖,在唐朝时期,几乎所有的达官贵人都会送孩子去修道。那时候,是整个道教的第一个巅峰时期。而道祖老子留下的道教无上经典《道德经》,被世界称为东方第一哲学。

道教“教祖张道陵”的辉煌历史道教的“教祖张道陵”是道教的立教人,大约在距今1800年前,道教的“教祖张道陵”开创了道教的第一个门派“正一派”,从此开始了传承1800年的道教祖庭“龙虎山嗣汉天师府”,而张道陵也被称为“祖天师”,“嗣汉天师府”一直由张天师的后人担任天师,一直到今天的现代天师张金涛,都是“道教教祖张道陵”的后代,你说辉煌不辉煌。

道教在明朝时期的辉煌历史你知道吗?在明朝时期,曾经有一位皇帝在山中修道几十年不理朝政,而后修道有成之后,奉“道教为国教”率领朝中大臣一起修道,那时候大臣上朝要带道冠上朝,还让大臣们一起写青词写修道感悟,这个皇帝就是明朝嘉靖皇帝。当时的皇帝与满朝大臣都是道士,是道教极其辉煌的历史。

综上所述:道教在五千年来的辉煌历史有很多,尤其在唐朝与明朝的辉煌已经达到了巅峰。

宋代皇帝赵佶为何称徽宗?

皇帝的名字不是随便起的除了自己的名字,还要有年号、庙号、谥号,部分皇帝野史还给上了外号。皇帝的名字除了年号都不是自己起的,赵是祖宗给的,佶是老爹赐的,徽是儿子上的!赵佶简历:祖训:要想生活过得去,就得按时交岁币!

外号:找鸡皇帝(不夸张、不冤枉),国足队长,书协歪长,国画院长,玩石叫兽!

庙号:徽宗

谥号:圣文仁德显孝皇帝

年号:建中靖国、崇宁、大观、重和、宣和、靖康

经历:生于富贵中,长在春风里,天上掉下的皇位

遗产:瘦金体《清明上河图》

后代:被俘之前32个儿子、22个女儿,被俘之后19个孩子(5个不知父亲是谁)

被煞神附体的倒霉孩子赵佶生于1082年五月初五,神宗第11个孩子,每当非凡之人必有非凡出身,汉高祖刘邦是其母和大蛇交合而生,明太祖朱重八出生时红光冲天,天神护体,然而这位徽宗皇帝的出生却没那么霸气,他的爹爹既没有看到龙气,也没感到天神降临,给他爹带来的竟是晦气。第一,出生日期晦气,古人没有剖腹产,不能选择何日降生(当皇帝后改为农历十月十日)。第二,“祥瑞不详”在他出生的前夜,那位只求红袖添香的亡国之君南唐后主李煜来到了他爹梦里,不用周公来解梦就知道他与皇位无缘了!晦气,大大的晦气!当然,这只是与皇位无缘,并不影响他锦衣玉食,富贵堂皇的生活,老爹赐名“佶”,意思就是,不求有多大功绩,只求健健康康的成长(可怜天下父母心,皇家也一样)。

脑袋与屁股错位的皇子1100年,一个不被历史重视的日子,却改变了宋朝的国运。这一天,25岁的哲宗皇帝驾鹤西游,人死了钱没有花完,就要找个人继续来完成大业,有儿子的找弟弟(太宗、钦宗)没儿子更要找弟弟,在大把候选人中一个原本在皇位继承路上判了死刑的煞神被推到了风云际会的档口,人在晦气的时候喝凉水都塞牙,可当狗屎运来临的时候,猪也能上天!这位被煞神附体的倒霉孩子成了平衡朝廷各种政治势力的砝码,被推上了皇位,请记住,这时不叫宋徽宗,全称是大宋建中靖国皇帝,为了去煞,生日五月五日被改为十月十日。这位煞神,从小就没有被培训过如何治国安天下,更没有体会过人间百味,按照现在时髦的说法,是一位脑袋与屁股错位的皇子!

塞翁失马的天子《淮南子》中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倒霉孩子用自己的一生验证了真理的重要性!1082年五月初五倒霉日期出生了倒霉孩子1100年倒霉孩子成为向太后的傀儡天子1101年成为大宋真龙天子1125年成为有实权的太上皇1127年北上牧马1135年在五国城牧马其间冻死。教人成功的X安之专家说,人生千万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牧马天子告诉你,草泥马,没有大的屁股架不住好的脑袋!

完美的一生,残缺的人生徽宗的一生,是完美的一生,因为他经历了从万人膜拜到万人唾弃的人间故事!

徽宗的一生,是马虎的一生,稀里糊涂的一生,他的一生马马虎虎,得过且过!

徽宗的一生,是残缺的人生,对国家不负责任,对人民不负责任,对子女不负责任!

一生留下73个子女,只管生不管养,何谈教育?以至于他的儿子高宗赵构,在他活着的时候宁愿杀岳飞、割土地、送金银,也不愿把他接回来。套马的汉子威武雄壮,牧马的皇帝狗且偷生何况人乎?

人死未留污名,盖棺尚无定论1135年,倒霉的孩子牧马归天了,难宋的赵构,不管开心还是伤心,哭一下总归要的,祭祀还是要搞的,牌位还是要进宗庙的,进宗庙是要有牌位的,排位上要写名字的,写啥呢?“大宋昏德公”,不行这是敌国的叫法,再昏再无德,自己人不能这么叫,更何况是自己老爹!中国人有个传统,死者为大,为逝者讳!这是有讲究的,想来想去想到了这些词“善良”“仁德”“美好”,“善良”,没踩死过一只蚂蚁(当皇帝他也见不到蚂蚁),佛系皇帝!“仁德”,一生致力于和平,没招过灾没惹过祸,别人打我右脸,我把屁股也给你打!“美好”,“瘦金体”美不美?“清明上河图”美不美?师师美不美?从这几点来看,好像找不出毛病吧?再查一查中国皇家字典《谥法》,嗯,就他了,“徽”。字典都说了徽者,善也,元德充美曰徽。

午后龙城关注原创,支持原创,讲历史也可以这样,喜欢就加关注吧!更多内容与你分享!更多历史邀您品鉴:

下面我就这个问题为您作一个详细的回答。

一、“徽宗”庙号之由来。

绍兴十二年,公元1142年8月,宋金根据《绍兴和议》,金国将宋高宗赵构的生父宋徽宗赵佶的灵柩和他的生母韦氏送回了南宋。宋朝向金国纳贡称臣,两国休战。直到1161年,金海陵王完颜亮撕毁《绍兴和议》,大举南侵伐宋,两国才又重燃战火。

赵构将宋徽宗的遗骸运回了绍兴,葬于永佑陵,上尊谥圣文仁德显孝皇帝,立庙号“徽宗”。那么,“徽宗”的含义是什么呢?根据《逸周书谥法解》:

肇敏行成曰真,道德应物曰英,民无能名曰神,明知渊深曰哲,元德充美曰徽,克慎成宪曰钦。

这就是真宗、英宗、神宗、哲宗、徽宗、钦宗庙号的含义。

“元德”是指有大德。“充美”除了有美、善的含义之外,还寓意了发扬圣德。

又据《尔雅释诂》:“徽,善也”。另据《诗小雅》称:“君子有徽猷”。意思是:君子有美善之道。古代又有徽州,其大部在现在的安徽省黄山市辖区。在这里,“徽”都是褒义,美善的意思。

由此可以看出,这个庙号的含义是:宋徽宗不仅有圣德,而且还很善良。是一个既有德行,又有美善品行的的好皇帝。这就和金人封其为“昏德公”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照。

“徽宗”的庙号是在他死后安葬时,他的儿子宋高宗给他上的。宋徽宗虽然是个亡国之君,但他儿子给他的评价还是相当的高

人们提起宋徽宗,就想起那个靖康之耻中被掳到金国去的太上皇,还有《水浒传》中那个风流糊涂、追求享乐、宠幸奸臣的天子。总之对他的评价很负面。

那么,赵佶当不当得起“徽宗”这个庙号?这个庙号是不是实事求是?我们知道,庙号是给先皇帝的一个盖棺定论,肯定有美化的成分,但这种美化一般来讲,它要建立在一种有事实依据的基础上,如果完全罔顾事实,指鹿为马,是要被人笑话的,老百姓也不会服气。我们下面就来看看宋徽宗究竟有什么“圣德”,有什么“美善”?

二、宋徽宗关注民生,有其“爱民”的一面。

宋徽宗不是一个称职的皇帝。不过就他的为人来讲,他倒不是一个坏人,更不是一个暴君,他甚至可以称得上是一个仁君。根据《宋史卷四百七十五刘豫传》记载,金国废除伪齐政权时,刘豫和达懒有这么一段对话:

豫求哀,达懒曰:“昔赵氏少帝出京,百姓然顶炼臂,号泣之声闻于远迩。今汝废,无一人怜汝者,何不自责也。”

金将达懒对刘豫说:当初宋朝皇帝出京,老百姓都悲痛欲绝,哭成了一片,而如今你被废,谁也不可怜你。你不应该感到自责吗?

也就是说,北宋皇帝被掳,老百姓非常伤心,这说明老百姓对宋朝还是有感情的。在宋徽宗、宋钦宗的统治下,老百姓总体上生活还过得去。虽然皇帝被金国掳走了,但赵氏的正统地位还是无人可以取代,这也是张邦昌坚决不敢当皇帝、宋高宗赵构在亡国之后,能够很快利用自己的皇子的身份,组织起自己的一套班子,与金国对峙的原因。

宋朝的皇帝都比较注重关注民生。宋徽宗在其任内,着力帮助贫困百姓解决居住问题。崇宁二年,徽宗赵佶诏令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居养院和安济坊。一是设立廉租房。专门设立了收养救济贫病之人的“安济坊”。并下调公房租金,要求私有房的业主也要降租,如果遇到旱灾水灾,租客的吃饭问题都得不到保证时,政府免收租金;二是设立特困保障房。地方政府出钱,在全国各城市和大集镇建造“居养院”,给没钱租房的贫苦家庭免费居住。

他从建章立制、完善制度上入手,为鳏寡孤独、贫病无依者饥中送饭、病中送医,其社会救济手段很有创造性,并成为后来行政救助的模板,一直沿用至清代。据南宋绍兴《地方志》记载,徽宗时期的居养院设施齐全,非常人性化:

冬为火室给炭,夏为凉棚,什器饰以金漆,茵被悉用毡帛,妇人小儿置女及乳母,有司先给居养安济等用度,而兵食顾在其后。

冬天用炭火取暖,夏天搭建凉棚。室内装修还不错,用上了“金漆、毡帛”。物资由政府供应,连婴幼儿哺乳这种小事都考虑到了。

安济坊最早是苏东坡在杭州任上建立,最初的功能是为贫穷的病患者“给医药”。徽宗把安济坊这一制度推广到全国。最终形成政府的廉租房制度。可谓是“善莫大焉”。

崇宁三年春二月,宋徽宗又诏令在全国建立“漏泽园”,也就是免费的国家公墓了。据《宋史》记载,漏泽园的功能是“殡死而无归之士”。对因贫苦而死无人安葬的人员,由政府统一予以安葬,让其入土为安。所有建筑费用由财政拨款。漏泽园每个墓地长达3.2米,宽有2.2米,通常都建在寺庙后面,日常由僧人维护管理。

根据陆游《老学庵笔记》记载:

已而置居养院、安济坊、漏泽园,所费尤大。

宋徽宗的这几项支出,耗费了大量的财政资金。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宋徽宗任期内,虽然他追求风流快活,生活奢靡,但总体上对老百姓还不错,其政治上经济上都比较开明,而且比较注重民生,社会保障工作在封建王朝里算是很不错的。即使放到现在看,其理念也不落后。

在他的统治下,汴京城成为十二世纪初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人口达到了137万,经济文化空前繁荣,百姓总体上安居乐业。1101年,张择端作的《清明上河图》,真实反映了宋徽宗统治时期汴梁城的繁华景象。同时,张择端也向徽宗展现了当时的社会顽疾,如:军力懈怠、消防缺失、城防涣散、商贾囤粮、酒患成灾等场景,以画曲谏。该画作收入御府后,赵佶明知张择端含义,也不责备,在卷首题上五签,并加盖上双龙小印。

三、宋徽宗待人谦恭,有其勤政的一面。

宋朝是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表现在宋徽宗身上,他除了很好玩,自己对待臣属真的是一点架子都没有。和他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后世的乾隆皇帝,那是乾纲独断,是绝对的权威。两相比较,宋徽宗有时甚至就不像个皇帝。

宋徽宗还是王爷时,就毫无骄娇之气,待人接物非常谦恭,能够给人以如沐春风之感,他的人缘非常不错。后来他贵为天子,对大臣也很谦虚。

大观元年(公元1107年),给事中陈禾因看不惯宋徽宗宠幸的童贯、黄经臣等奸臣弄权,上书弹劾童贯、黄经臣。并当着宋徽宗的面,骂了很长时间。到了中午,宋徽宗肚子饿了,想要去吃饭。对陈禾讲:你说的这个事,我知道了,我们以后再谈,先去吃饭行不行?陈禾说不行,今天这事你不让我说完还就不好走!

那么宋徽宗对此是什么表现呢?根据南宋王明清的《挥麈后录》记载:

论奏未终,上拂衣起。禾引上衣,请毕其说。衣裾落,上曰:“正言碎朕衣矣。”禾言:“陛下不惜碎衣,臣岂惜碎首以报陛下?此曹今日受富贵之利,陛下他日受危亡之祸。”言愈切,上变色曰:“卿能如此,朕复何忧:?”内侍请上易衣,上却之曰:“留以旌直臣。”

宋徽宗见他说的没完没了,实在忍不住了,到了饭点肚子又很饿,起身就要强行离开。陈禾一把拽住他,直接就把龙袍扯破了。这种事如果放在清朝,那简直就不敢想象。像乾隆皇帝那样的天威难测,大臣在他面前简直气都不敢多喘一口,更不要谈去拽袖子了。

可是徽宗呢?不仅没有发怒,反而把撕破的衣服收藏起来,留着以后警示自己。

这是他对待大臣。他对待政务又是怎样呢?别看宋徽宗琴棋书画、诗词歌赋玩得欢,可他每天的公务也没落下,尤其是在他继位之初,处理公务到深夜也是常有的事情。只不过随着他皇帝时间当长了,越来越追求享受,逐渐荒废了政务。

徽宗酷爱艺术,他将画家的地位提得非常高。成立了翰林书画院,作为宫廷画院。并把绘画作为科举考试的一门,甚至经常自己亲自担任主考官。又常以诗词为题,鼓励创作出不落俗套、有灵感的作品。常以此与大臣们同乐。他强调作品要形神并举,提倡诗、书、画、印结合,是工笔画的创始人,擅长创作花鸟、山水、人物、楼阁等作品。其创作的瘦金体书法,自成一派。据明代于慎行《谷山笔麈》评价:

宋徽宗时,立书、画、算学,当时留心艺文,厚昭忮巧,故缥缃翰墨至今珍之,亦一时之盛也。

四、为什么会亡国?

两宋的亡国,不是因为自己内部统治出了大问题而导致,都是由于外敌入侵而亡。而之所以造成这种后果,一大半是宋廷自找的。这就是“联金击辽”和“联蒙击金”。

宋徽宗虽然治国能力不强,北宋本来倒也不会因此被金国所灭,可是宋徽宗错误的选择了“联金击辽”,企图通过联合金国灭掉辽国,夺回被辽国占领的燕云十六州故地。辽国被灭后,北宋失去了辽这个屏障,直接面对刚刚崛起的金国。而长期的和平,平时又缺乏有效的管理,导致北宋军备松懈,部队战斗力很差,没有能力抵御金国的侵略。这是北宋亡国的直接的、也是最主要的原因。

到了南宋末年,没有吸取北宋灭亡的教训,朝廷竟然再次“联蒙击金”。企图通过联合蒙古灭掉金国,夺回被金国占领的中原故土。最终导致失去了金国这个屏障,直接面对强大的蒙古,从而亡国。

元朝脱脱对宋徽宗有一个中肯的评价,他说:

宋徽宗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耳!

就是说:宋徽宗这个人各方面都还不错,让他干啥都行,就是不能让他当皇帝。

宋徽宗是宋神宗的第十一子。他从小就养尊处优,形成了轻佻浪荡的性格。宋神宗对他也没有过多的培养,因为本来根本轮不到他当皇帝。元符三年(1100年),25岁的宋哲宗病死,哲宗无子,宰相章主张立哲宗的同母弟简王赵似。但当时掌权的向太后担心如此一来,钦成皇后朱氏(宋哲宗的母亲)就成了两个皇帝的母亲,自己将来的地位就不稳了,因此最终立了端王赵佶为帝。章虽然反对说:“端王轻佻,不可以君天下”,但也无可奈何。

因此,让宋徽宗当皇帝,他一天都没有接受过治国理政的培训,自己玩都玩不过来。皇帝当不好也就不奇怪了。

此外,宋徽宗虽然采取了诸多保障民生的措施。但由于他不善于管理、监督各级官员。常常是上面的政策很好,而下面的歪嘴和尚念错了经。

比如,徽宗下诏拨款在全国建居养院。这本是一件大好事。各级官员和各地的老百姓都夸徽宗的仁德。北宋在每个州都建起了居养院。但在有的地方,居养院虽然建成了,却成为了形象工程,没有真正发挥作用。

比较突出的是和州、真州等处。和州、真州人口都有十几万,但和州的居养院只建了十六间房屋,真州的居养院也只建了二十五间房屋,最多只能救济几百个贫困人口,根本不能满足实际需要。

同样,安济坊和漏泽园的情况也是大同小异,建是建了,只能解决少部分人的问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社会贫富差距拉大,贫困人口增多的问题。加之由于管理不善,财政为此拨款的专项资金,又被有些腐败的官员贪污挪用。从而使这项好的民生工程,实际效果不佳。

由于诸多因素,北宋末年,贫富差距、地区差距进一步拉大。而宋徽宗着力倡导的一些民生工程起的作用又不大,这就导致在宋徽宗的任期内,不少地方发生了农民起义。如大家熟知的宋江、方腊等人的起义。这也是加剧北宋灭亡的一个因素。

主要参考资料:《宋史》、《逸周书》、《谷山笔麈》、《挥麈后录》、南宋绍兴《地方志》、《老学庵笔记》。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元明时期传统人物感人故事500字以上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

    【原文】元李忠、晋宁人。幼孤。事母至孝。大德七年八月。地大震。郇保山移。所过居民庐舍。皆摧压倾圮。被坏房屋一万八百区。人民压死。不可胜数。惟将近忠家。分为二行。五十余步复合。忠家独全。地震而至山移。大劫也。况被灾之区。有一万八百区乎。庐舍生命。所伤无算。惟至孝者所居无恙。历观孝子传。辟疫辟水辟火辟风

  • 求5篇历史人物能屈能伸的故事,急求!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张良----黄石公三试张良,方传兵书。韩信-----受胯下之辱,成一代名将司马迁-----受宫刑,写《史记》越王勾践-----忍辱偷生,卧薪尝胆孙膑----智斗庞涓,著孙子兵法胡适(字适之,1891年12月17日-1962年2月24日)。生于上海。1917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历任国立

  • 历史中三国赵云个人经历?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

    赵云(?-229),三国常山真定(今河北正定南)人,字子龙。初从公孙瓒,后归刘备。曹操取荆州,刘备败于当阳长阪,他力战救护甘夫人和备子刘禅。刘备得益州,任为翊军将军,从攻汉中这个问题很严谨,曹操的确不是三国时期的人物。曹操是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死的时候正式身份是东汉末年汉献帝刘协的

  • 药王孙思邈是怎么成为道教会的重要人物的?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

    医道一家,孙思邈享年141岁,又说享年101岁。知道药王的名由来吗?唐王夜梦蛇入谷道钻入腹内,得了大病,不思食,日惭病重。唐王昭书天下,谁能医好病,以王让位。孙思邈揭了皇榜,进宫珍,开药治病,守候皇上,侍候皇上大便时偷放条死蛇入便池。唐王一看排下死蛇,心开大喜病全愈。吃么么香龙心大悦。咋办呢,皇帝金

  • 为什么《三国志》的人物,比如荀、袁绍、董卓、刘表等,在《后汉书》中也有他们的传记呢?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

    要回答这个问,先得把这两本书记叙的时间弄清楚,我来说说我的个人观点:三国志1、两书的记叙时间《三国志》是三国分立时期结束后文化重新整合的产物。此书完整地记叙了自汉末汉灵帝中平元年(公元184年)至晋初(公元280年)近百年间中国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历史全貌。《后汉书》是一部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全书

  • 历史上葛洪最大的贡献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

    千年之后,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在研制青蒿素过程中受到葛洪制药方法的启发,最终获得了成功。20世纪60年代,在氯喹抗疟失效、人类饱受疟疾之害的情况下,在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任研究实习员的屠呦呦于1969年接受了国家疟疾防治项目“523”办公室艰巨的抗疟研究任务。屠呦呦担任中药抗疟组组长,从此与中药抗疟

  • 电视剧中有哪些厉害的道教真人?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

    首先很荣幸回答您的问题。在电视剧中的道门高人:一:老子出现的影视剧:《老子传奇》《老子说》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阳,或曰谥伯阳,春秋时期人,生卒年不详,籍贯也多有争议。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在道教中被尊为始祖,称“太上老君”。在唐朝,被追认为李姓始祖。曾被奉为世界文化名人,世

  • 明代一代道教宗师陆西星有怎样的传奇故事呢,你怎么看?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其思想源流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在中国大陆历经了数千年的发展得以有今天的声望与规模。明代也是中国道教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下面笔者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位道教历史上开宗立派的大人物陆西星。陆西星画像陆西星,字长庚,号潜虚,又号方壶外史,南直隶兴化县(今江苏兴化市)人。生于明前

  • 古代方士都有哪些著名人物?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

    其实这个问题很难去回答,首先我们要知道何谓方士?1、古代自称能访仙炼丹以求长生不老的人,名曰方士。胡天雄《素问补识》:“方术之士,好以长生不死之术以说人君,盖古代神仙家之流,秦之徐福,汉之辛垣平、李少君皆是。”2、周朝官名,掌王城四方采地的狱讼,名曰方士。《周礼》谓秋官司寇所属有方士,设中士十六人,

  • 历史上有哪些很牛的道士?都有什么事迹?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

    轩辕黄帝:建立华夏,主持发明文字,发明百工技术,发明车,发明多种生产生活所需器物,改进青铜冶炼技术,升级文明。最迟于战国时期,黄帝就被尊为道家始祖。后人常将黄帝与老子并称,以“黄老”代指道家,并且总结黄帝语录而成《黄帝四经》尧舜禹:上古华夏圣王,同时也是大巫师。古时巫师,就是道士、儒生的前身。姬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