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你觉得王东岳会成为划时代的大成就者吗?

你觉得王东岳会成为划时代的大成就者吗?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2911 更新时间:2024/3/26 3:36:18

先生的理论,现阶段肯定不会成为“划时代的集大成者”,以后不好说,但有可能。

王先生《物演通论》中的“递弱代偿”理论,明显受到道家“道法自然”、“无为而治”思想的影响。我很疑心王先生受欧,圣西门和傅立叶的“乌托邦社会主义”,也叫“空想社会主义”思潮的严重影响。空想社会主义将“原始社会”当作人类社会的“黄金时代”,以摒弃私有经济和阶级剥削为原则,建立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社会主义。

王先生的“递弱代偿”理论,在设论、演化和结论上,有其自然的内在逻辑和哲学思考逻辑,可以供人参考学习。王先生对中国文化的核心内容道、佛、儒也有一些新思考、新见解(新见解本身就是“异端”),给人以新的探索方

但王先生明明知道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人类的体质、思想以及表现形式,在演变中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在生物进化通道上是“定向”演进的,其理论就失去了现实的功用性,也即失去了理论再发扬的基石。

于是可以设想,目前“递弱代偿”理论必然边缘化,未来,或许被作为社会运作的底层逻辑,被人们广泛应用,或许永远沉沦。

我觉得这个问题非常值得深入探讨,首先表明一下自己的观点吧:王东岳先生肯定不会成为所谓的“划时代的集大成者”,但这并不代表王东岳先生不好,而是时代使然。因为在21世纪这个特殊的历史节点,并不需要哲学家的出现。

第一、王东岳其人是谁,他到底做了什么,为什么会引起很多争议?王东岳是谁?王东岳,男,笔名“子非鱼”,独立于任党派和学术机构之外,无固定职业,无确定职称,是一名靠演讲或讲课谋生的自由学者。讲过西方哲学,讲过《易经》、佛教等,著作有《物演通论》,最知名的观点就是“递弱代偿”理论,认为越是简单原始的物类其存在度愈高,越是后衍、复杂的物类其存在度愈低。

王东岳之所以会引起很多争议,大致有以下几个情况:

一、权威性争议:作为一名硕士学位的研究生王东岳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并没有获得多高的知名度,相反却将自己关在书斋之中一味的研究起了“哲学”,这种看似虚无缥缈的东西,并提出了很多新鲜的见解,不免令人质疑其权威性。

二、见解争议:王东岳是一名有自己独特见解的学者,特别是在讲传统文化、中医、佛教时,引入了很多西方的科学、理性思维。尽管他本人已经很小心的避免使自己陷入争议,但由于很多观点极具颠覆性,还是引起了很多的争议。譬如说他对《易经》“幼稚性”的评价,就让很多热爱传统文化的人就感到不可接受。

三、细节争议:王东岳的理论以哲学为主,而哲学在今天不仅高度成熟而且高度集成,涉及各个学科。所以在演讲过程中,王东岳不可避免的要引入其他很多学科的细节,难免会出现一些谬误,这也是公众对王东岳产生怀疑的重要原因。

第二、王东岳是一个划时代的思想家或者哲学家吗?先不谈王东岳是不是划时代的人物,王东岳首先自己就不承认是一个思想家或者哲学家。用他的话说:“(哲学家)思想家一定是一个上知天文地理下至世间人情,从自然规律推导出人类生存法则的人(注:原话不是如此,大致意思如此),不是什么阿猫阿狗都能称得上的!”

其实从王东岳所做的事情就可以看出,王东岳在学术上其实并没有非常特殊理论提出,即便是“递弱代偿”理论也只是老子观点的一些延伸,做的更多只是总结、科普、教育。他没有像佛祖、黑格尔、尼采、老子、孔子这些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一样,告诉人们该怎么看世界,怎么做人,只是对一些先哲的思想向更多的人进行了普及。

所以可以肯定,王东岳不会成为一个划时代的伟大人物,这一点连东岳先生自己也不否认。但这并不等于说东岳先生不好,而恰恰相反我认为东岳先生的出现非常具有现实意义。

第三、王东岳出现的历史意义?可以毫不客气的说,由于中国在地理上天然的封闭性,缺乏和其他文明的交流,和几千年封建社会控制人们思想的需要,独尊儒术、八股科考的禁锢,中国人对哲学、逻辑学是非常陌生的。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在中国人心中往往有“对”和“错”的观念。这一方面保证了中国社会的稳定,但另一方面也悄然的扼杀了人们的创新思想。以至于在近代600多年的时间里,所有重大的科学理论、发明创造都与中国人无关。

王东岳的出现并不能孤立的去理解,比如说今日传武特别是太极拳遭受的信任危机,中国文字改革(具体是去除一些多音字,譬如远上寒山石径斜xia,改为xie),传统读经热的落幕,狼性文化的崛起等等,当你把这些事实放到一块去看的时候就会发现,中国传统的文化价值观已经在悄无声息的发生改变。这是因为自19世纪以来,随着人类进入科学发展的快车道,封建农业社会逐渐被打破,各个国家各个民族激烈的竞争交锋,传统的思想已经很难或不足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因此每个国家都迫切需要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大胆创新,以适应现代文明发展,这是任何一个古老国家必有的过程。相对于日本、沙俄、土耳其等激烈的文化改革,由于历史的因素,中国一直没有进行一次全方位的、深彻的文化反思。王东岳融汇古今,揉和中西方思想,兼具科学实践和哲学思考的讲课,不仅帮助更多的人认识了西方和现代思想,也为现代人提供了一次难得的的从客观、理性角度审视自己传统文化的机会。

王东岳做这样的事情当然会引起争议,当然会被人说成哗众取宠,欺世盗名。但反过来说,让批评他的人在没有任何官方背景,没有资金来源的情况下也来一个哗众取宠、欺世盗名试试?做得到吗?因此仅凭此一项就可证明东岳先生有自己独到的地方,适应这个社会的发展,为很多人解决了自己的问题。

对小编个人而言,东岳先生几个观点对我震撼非常大,解释了我很长时间的疑惑。我在工作生活中能感受得到有些不对劲,但却无法具体的形容,听了他的讲座是茅塞顿开之感,我也分享一二给大家进行评判。注意不是东岳先生原话,只是思想总结,请不要刻意的咬文嚼字。

1、《易经》等传统文化之所以在古代很有用在现代没用,是因为古代是一个低信息量的社会,这些东西本来就是诞生服务于这样的社会。在现代没用是因为现代是一个高信息量社会,这些东西当然没用。

2、由于地理和文化的封闭性,中国传统文化有时间对自己进行精致的雕琢,是原始文化少年老成的体现。

3、中西方文化具有极性,是人类文明最具有代表性的两种文化,但相容性极差。

致力科学、科幻,专注深度,欢迎喜欢科幻的朋友关注:深度科幻!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若无孔子,中国还会有哲学吗?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

    孔老二就是愚民老百姓都变成傻子不就好管理了吗没人造反人人听说儒释道就是祸国殃民的东西这种东西在存在二个十年改天换地中国哲学体系的巅峰是老子的道家,跟孔子有什么关系?首先,古代的人并不比现在的人厉害,但是智力方面,几千年前的人未必比现在差。现在的人只是掌握了更多的知识和思维技巧。据我的观察和理解,人的

  • 《巴尔扎克葬词》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感情和深邃的哲理?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

    《巴尔扎克葬词》激情充溢,文采飞扬,即使现在,世界各国研究巴尔扎克的学者还常常在他们的论著中引用其中的论断。其中的一些语句,如“他的一生是短暂的,然而也是饱满的,作品比岁月还多”等等,已经成为评价巴尔扎克的名句,广泛地出现在各种论著和教科书中,由此可见,《巴尔扎克葬词》具有经久不衰的思想和艺术魅力。

  • 据说西方摒弃了地水火风的古代哲学,是真的吗?为什么中国还有人信奉阴阳五行呢?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

    以阴阳五行为基础的中国古代预测术,具有一定的准确性,他的理论基础是自然规律,逻辑上广泛使用归纳法,到现在也没有人提出他是伪科学的有力证据,不可否认他成为行骗的工具,也受预测者的水平限制,但不能一棍子打死,上千年的存在一定有其合理性,大部分相信是正常的,西方摒弃这个理论的原因也不全因为他的局限性或曰错

  • 古代的天文地理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古代文化目录序言:古代东方科技文明的起源1.天文地理古人说天论地古人观天万物起源天象记录日食流星新星和超新星彗星五星连珠太阳黑子石刻纪录历法历法成就治历方法节气中西比较《太初历》《大明历》《大衍历》《授时历》天文仪器圭表日晷漏刻浑仪浑天仪地动仪浑象简仪仰仪水运仪象台著名天文学家甘德落下闳张衡祖冲

  • 黄帝内经是属于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

    这个问题提得好,首先为提问者点赞!我没有看过《黄帝内经》,如果我现在就得出“《黄帝内经》是唯物主义或者唯心主义”的结论,那我就成了“唯心主义者”。所以,我对这个提问,现在不能做出回答,一定要等我看过这本内经之后,才有发言权。我看过《毛泽东选集》,而且受益匪浅。《毛泽东选集》属于典型的唯物主义著作,而

  • 庄子的哲学困境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

    庄子哲学思想之所成,源于其所思的困境。困境一,有无用之辩。《庄子内篇人间世》的最后一段说:“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而以下是《庄子外篇山木》:“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问其故,曰:“无所可用。”庄子曰:“

  • 为什么古代哲人很厉害,现在没有?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

    他们比我们早出世,该说的不该说的,都让他们说完了呗。哲学及哲学理念,从来都是后人评介的科学,从来就是提供观察事物的工具,发明“锄头镰刀”的哲人很“厉害”,发明“卫星火箭”的厉害当代哲人也很多。况且,老子当世一介山夫知人不多,孔夫子“丧家之犬”到处流浪传“仁”也。如大科学家钱学森就提出:《思维科学》观

  • 在古典传统里,和谐的反面是千篇一律:“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所以和谐的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

    B.差异是和谐的必要条件“所以和谐的一个条件是对于多样性的认同”,请注意关键词“所以”,这是在根据“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做结论了,可知,“和谐的一个条件是对于多样性的认同”一句就是本段的论点。接着以中国古代用不同(请注意“不同”一词,这就是“差异”之意,就是“多样性”之意。)乐器按照一定韵律

  • 关于哲学,你有什么看法?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

    哲学是人类精神的花朵的比喻听恰当关于哲学,首先得认识到什么才是真正的哲学,哲是哲思,也就是一种思想。那什么样的思想才是哲思呢,当然是智者的思想,智又不等于聪明,智是一种大的对社会对人生的一种总的看法,具有一定的概括性。比如孔子,古语有言: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就是这个意思。哲学是一种思想,是一种对

  • 古人为何常常“卖身葬父”?挖个坑埋了不行吗?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

    古人为何要“卖身葬父”?其实,这里面的原困很多,第一点是古人信奉死者为大,很重视殡葬仪式,因为儒家的孝道思想和周礼的延续,孝敬父母自然要严格遵循礼仪规范和伦理纲常,如果父母死后葬礼只是匆匆一埋,在当时就是有失孝道。第二点是想要挖坑埋人其实也很难,因为士地是一个大问题,是私人财产,大多数集中在大地主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