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名人传记……

名人传记……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3585 更新时间:2024/2/3 14:21:08

名人传记分很多种,有的是自传,就是自己写的,有的是别人写的,比如司马迁史记中的一些传记,另外还有一些属于野史性质的,比如唐代的一些传奇,如《柳毅传》,现在还有一些评传,还有一些“正传”,如《阿Q正传》。所以不都是名人自己写的。

2000字的唐朝历史,事件越小越好。急!急!急!

杭州下城有座仙林寺。仙林寺光有大殿,前面少了个山门。这座不尴不尬的寺院,据说是唐太宗时候造下的。

唐太宗小时候多灾多病,他老子怕他养不大,就让他拜一个名叫仙林的和尚做师父。后来,唐太宗打出天下,做皇帝啦。仙林和尚听说杭州地方风景好,就要唐太宗在杭州造一座顶大的寺院,让他养老。

唐太宗碍着师父的面子,不好推托,便答应下来。还差大元帅尉迟恭到杭州来,监造这座顶大的寺院。

仙林和尚跟尉迟恭到了杭州,两人便商量这座顶大的寺院到底要造多么大。仙林和尚说:“这寺院是皇帝的师父养老的,非同小可,至少也得圈它五里地皮!”

尉迟恭一听火起来:“谁见过五里大的寺院呀!我没当大元帅时候,和七八个徒弟做生活,家里打铁的工棚炉房也不过五丈见方!你一个老和尚,除了吃饭、困觉、念经,又不做别样生活,要那么大的地方做啥?给你圈五十丈地皮造寺院,也算碰顶啦。”

仙林和尚漫天计价,尉迟恭就地还钱,两个人从早晨争到天黑,没有结果。

第二天一早,仙林和尚差人请尉迟恭再去商量。尉迟恭到了仙林和尚门口,刚刚跨下马鞍,只听仙林和尚在屋里大喝一声:“圣旨下!”尉迟恭一听圣旨下,只好趴在地下磕头。仙林和尚笃定站在屋里念圣旨,一字一板,拖长声调慢慢来,几十个字的圣旨,足足念了半个时辰,念了一遍又一遍,念了一遍又一遍,一直从清早念到响午。尉迟恭是个又黑又粗的大块头,你叫他驰马上阵,三日三夜也不会吃力的;如今却叫他跪着半日不动,真累得满头大汗,腰酸背疼,差点爬都爬不起来了。仙林和尚念罢圣旨,笑嘻嘻地问尉迟恭:“大元帅,这回听清楚了吧?圣旨上讲的明明白白,要造一座顶大的寺院给我养老。顶大的寺院嘛,方圆五里地少得了吗?”

尉迟恭仍旧摇摇头,说:“圣旨上只讲造一座顶大的寺院,却没有讲要造五里大。我是钦差监造寺院的,说一无二,还是顶多五十丈!”

两个人又争了一天,还是没有结果。过了一夜,仙林和尚又差人去请尉迟恭。尉迟恭心想:这刁和尚叫我跪了半天,我也要叫他尝点味道!就从箱子里翻出一柄碧玉如意,藏在怀中,骑着马去了。他刚在门口下了马,仙林和尚的老办法又用上啦“圣旨下!”这一回,尉迟恭不慌不忙地走进屋里去,往正中太师椅上一坐,摸出碧玉如意,喝道:“太上皇恩赐如意在此,下跪宣读圣旨!”原来这柄如意唐太宗的老子给尉迟恭的,因为尉迟恭打天下的功劳大,应该让他事事如意。仙林和尚没料想他会有这一着,只好跪下来,急急忙忙把圣旨念了一遍,直直腰板想要起身。哪知尉迟恭说:“慢着,慢着,我耳朵不好,还没听清楚哩!”仙林和尚只好跪下再念一遍,尉迟恭还是说没有听清楚。念了一遍又一遍,念了一遍又一遍,从清早念到夜快边,念得仙林和尚差点断了气。尉迟恭看看差不多了,才让他起来。仙林和尚触了这回霉头,知道自己拗不过尉迟恭,便乖乖地答应只造五十丈方圆的“仙林寺”。

仙林寺造后,尉迟恭骑上乌骓马回京去了。仙林和尚想想不甘心,便骑了一头秃驴,“的嗒的嗒”一路追赶上来,一直追到海宁县地界才追上尉迟恭。仙林和尚在后面大喊:“大元帅慢点走呀!还有一桩事要商量哩!”

尉迟恭勒住乌骓马,问他还有什么事情。仙林和尚说:“大元帅还不曾造山门哩,你倒说说看,天下哪有没山门的寺院呀!”

尉迟恭想想也是的,就答应再给他十丈地皮,在寺前补造一个山门。本来,这事情就好了结;可是仙林和尚偏偏节外生枝,说要把山门造出五里路以外去。尉迟恭问他:“这又是为什么?”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如何评价黎元洪?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

    艳齐说正史:黎元洪是中国民主进程中的一个试验品。帝制被推翻之后,中国的民主格局究竟应是一个什么模样,没有谁能给出准确的回答。黎元洪等于是被历史的潮流推至前列的。他没有推让,而是挺身担当,这本身就是需要勇气的。好在他就任大总统期间,丝毫没有独裁气息,这倒给后继者留下了一个榜样。纵观民国前期经过,还真没

  • 提供10个人物传记的素材,每个大约200字左右,谢谢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后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鲁国人。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提出了“仁”的思想,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经其终生倡导和历代儒家的发展,使中国儒家学说成为中华文化的主流,作为中国人的指导思想逾两千余年。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德治主义,他执著

  • 咨询下萍乡市赤山镇赤山桥历史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

    上栗县辖镇。1959年置赤山公社,1961年属福田区,1962年分置赤山、楼下两公社,1966年复置赤山公社,1984年改乡,1995年改镇。位于县境东南部,镇府驻宝塔岭,距县府26公里。面积91.2平方公里,人口5.4万。319国道过境。赤山交通优势突出,地理位置优越,商贸活跃,信息灵通。赤山物华

  • 为什么袁世凯临终前,没有指定段祺瑞和袁克定来接班,而选择了黎元洪?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

    1916年6月5日,袁世凯传命徐世昌、段祺瑞、王士珍及长子袁克定、表弟张镇芳交代后事。徐世昌问及继承人时,袁世凯只说“约法”二字。有心接班的袁克定急问:金匮石屋?袁世凯微微点头。袁世凯既然已经退位,自然就不再是皇帝了,而是民国的总统。既然是总统,就要按照约法来。早先南京临时政府的约法规定:总统不能行

  • 讲讲三顾茅庐的历史?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

    刘备听说诸葛亮很有才识,带着礼物到隆中卧龙岗去请他出山辅佐。这天恰巧诸葛亮不在,只能失望而回。不久,刘备又和关羽、张飞冒着大风雪第二次去请。不料诸葛亮又出外闲游去了。过了一些时候,刘备吃了三天素,准备再去请诸葛亮。关羽说诸葛亮也许是徒有一个虚名,未必有真此才实学,不用去了。张飞却主张由他一个人去叫,

  • 孙传庭在明王朝末期舍身力保国家、奋战疆场,为何大明江山仍保不住?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

    孙传庭是明朝末年兵部尚书(国防部长)、钦命剿匪统帅(督师),轮到他有机会掌握兵权发挥时,却天时、地利、人和尽失,时不我予了!大明天下已经是危如累卵,随时会坍塌!孙传庭做兵部尚书当然晓得李自成军队的战斗力,那是骑兵,来去如风,动作迅猛,所以能够到处闯杀,李自成自称“闯王”!要对付李自成的骑兵部队,孙传

  • 当年赵高指鹿为马,秦二世看不出来吗?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

    赵高指鹿为马之时,就是用自己的权利清除异己之时。秦二世、赵高以及所有的大臣,当然知道赵高指的就是鹿,但是这个要人站队的暗号实在是太明显了,所以明确站在赵高一方的,自然就顺从赵高的意思,把鹿说成马。在之前文章中,国史君(国史通论)讲到,赵高很有可能是有篡位的打算的。第一,在“沙丘政变”中,赵高选择了宠

  • 指鹿为马的主人公是谁的,答案?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

    指鹿为马的主人公是赵高。指鹿为马的意思是:指着鹿,说是马。比喻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典故:秦始皇死后,奸宦赵高做了宰相仍不满足,日夜盘算着要篡夺皇位。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准备试一试自己的威信,同时也可以摸清敢于反对他的人有多少,都有谁。上朝时,赵高让人牵来一只鹿,对秦二世说:“陛下,我献给您一匹

  • 谁看过写曾国藩事迹的历史人物传记书?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

    曾国藩家书曾国藩家书很有教育意义,他是取材于曾国藩和亲人写的信,里面言辞恳切,谆谆教诲。曾国藩全集新编的《曾国藩全集》正是依据大陆和台湾保存的这些资料,参照有关书籍整理而成,它的总字数约1500万字,大大超过了以前的《曾文正公全集》,是迄今为止我国出版的最大的一部名人全集。曾国藩传论述了曾国藩生平功

  • 三国鼎立的奠基人谁?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

    三国鼎立的奠基人是谁?熟悉三国演义的人不一定知道。有人说是诸葛亮,有人说是刘备,有人说是周瑜,有人说是因为郭嘉早死才有三国鼎立,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还有,历史上的赤壁之战与三国演义描写的赤壁之战也有天壤之别!赤壁之战其实是一场遭遇战,交战双方都没有很多准备的。说到三国鼎立的奠基人,众所周知,是赤壁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