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十大历史文化名人:
谢灵运(385433)
中国山水诗鼻祖,永嘉太守,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后移居会稽始宁(今浙江上虞)
叶适(11501223)
宋代思想家永嘉学派主要代表字正则,号水心温州市区人
刘基(13111375)
明朝开国元勋著名政治家字伯温,文成南田人
高则诚
卓越的剧作家,南曲之祖,瑞安阁巷镇柏树村人
孙诒让(18481908)
朴学大师,字仲容,瑞安城关人
夏承焘(19001986)
词学宗师,字瞿禅,温州市区人
方介堪(19011987)
著名篆刻艺术家,字溥如,温州市区人
苏步青(1902)
中科院院士著名数学家教育家平阳腾蛟人
王季思(19061996)
著名文史家戏剧史学家。学名王起,瓯海梧埏人,抗战期间,王季思和夏承焘执教于浙江大学龙泉分校。
夏鼐(19101985)
现代中国考古学奠基人之一,字作铭,温州市区
谁知道温州名字的来历
温州的由来
温州古为瓯,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在这里劳作生息。战国时属越国,秦朝设置闽中郡,汉惠帝三年封越王勾践后裔驺摇为东海王,建都东瓯,故有称温州为“东瓯”。汉顺帝永和三年,置永宁县,东晋明帝太宁元年,设永嘉郡,唐高宗上元二年改置州,因气候温暖,故名温州。
温州有海陆天气所以都是温带
所以起名叫温州,呵呵温州是个好东西欢迎大家来所谓人杰地灵
温州的来源?
温州城区的许多地名非常古老,虽经岁月风雨的洗刷,城市概貌已今非昔比,然而从那些古老的地名中,我们可清晰寻找到温州古城发展的历史轨迹。仔细品味这些特色鲜明、风雅幽默、形神兼备、历史悠久的地名,从中领略古城温州所特有的历史风采,不仅使人惊叹、令人叫绝。
温州街巷里弄的名称虽然看起来包罗万象,名目繁多,令人眼花缭乱,但如果追根溯源,认真分析起来,还是有其自身内在的规律。
司马迁发明了什么?
《史记》。他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五史”之首。纪传体,东亚史书的一种形式,以为人物立传记(皇帝的传记称纪,一般人的称传,特殊情形的人物称载记,记载制度、风俗、经济等称志,以表格排列历史大事称表)的方式记叙史实。司马迁的《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以前的史书多以编年体记述),中国的官方正史二十四史及其他史书,都依照《史记》体例,以纪传体编纂而成。扩展资料:创作背景东周时期王道废弛,秦朝毁弃古代文化典籍,以致明堂、石室的珍贵图书典籍散失错乱。汉朝建立后,萧何修订法律,韩信申明军法,张苍制立章程,叔孙通确定礼仪,品学兼优的文学之士逐渐进用,《诗》《书》等被毁弃的古书亦不断在各地被爱好文学的人士搜寻并献出。取材《史记》取材相当广泛。当时社会上流传的《世本》、《国语》、《秦记》、《楚汉春秋》、诸子百家等著作和国家的文书档案,以及实地调查获取的材料,都是司马迁写作《史记》的重要材料来源。特别可贵的是,司马迁对搜集的材料做了认真的分析和选择,淘汰了一些无稽之谈,如不列没有实据的三皇,以五帝作为本纪开篇,对一些不能弄清楚的问题,或者采用阙疑的态度,或者记载各种不同的说法。由于取材广泛,修史态度严肃认真,所以,《史记》记事翔实,内容丰富。参考资料:搜狗百科-司马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