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指鹿为马典故有关的历史人物是?

指鹿为马典故有关的历史人物是?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2281 更新时间:2024/2/24 22:05:52

赵高

赵高是战国末年的赵国人,为人精通法律,诡计多端,被掳至秦国,任命中车府令。

公元前210年,秦王带儿子胡亥及丞相李斯巡游,秦王突发重病,急命赵高给长子扶苏发诏书。诏书未发,秦王在归京途中病死。

赵高恐正直的扶苏,登基后对自己不利,便协同胡亥、李斯修改遗诏,立胡亥为帝。赵高的扶持深得胡亥信任,任命中书令。为了消除异己,怂恿胡亥杀害皇室兄弟,并设计李斯,夺取了丞相之位,但仍不满足,进而还想篡取皇位。

可不知朝堂上有哪些人支持,赵高命人在朝堂上牵来一只鹿,跟秦二世胡亥说进献的是一匹好马。胡亥疑惑不解,但赵高坚持说是马。秦二世将信将疑反问,马为什么有角?

赵高便提议让众多大臣来评论,胆小人低头不语,怕赵高日后算计;正直拥护朝廷的人,一致坦言是鹿;而奸臣小人向秦王直言,这就是马。事后,赵高将不顺意自己的人全都出除掉。

扩展资料

赵高相关经历:

赵高本为秦国宗室远亲,他的母亲因触犯刑法遭到处刑后身体残缺,被收入秦朝官府专门设立的收容刑满释放人员工作的隐官,赵高兄弟皆出生于此。

秦始皇听说他为人勤奋,又精通法律,便提拔他为中车府令掌皇帝车舆,还让他教自己的少子胡亥判案断狱。由于赵高善于观言察色、逢迎献媚,因而很快就博得了公子胡亥的赏识和信任。

有一次,赵高犯下重罪,蒙毅不敢阿法,要按律处他死刑,赵高巧言令色,最终使秦始皇赦免了他并复其原职。

赵高指鹿为马,揭示了人性的什么?

解密了对公众进行夸张的、直接的刺激最为有效。

用指鹿为马作为分析:

首先是名人效应,如果是王老三和小白还有他们的邻居,这件事情充其量就是个笑话。

但是发生在赵高和胡亥还有群臣身上,这个故事就一下子不一样了,无论是深度还是高度,都有了升华。

第二,夸张的说词,更加吸引观众。人们的生活是平淡无奇的。

如果一本小说写的是王老三每天起床吃饭睡觉,没有人会去看。

但是指鹿为马将赵高的影响无限的夸张,他的权势滔天!到了人们无法企及的地步,所以对公众的吸引,也无限的放大。

第三,最简单的刺激。每个人都能立刻理解这个故事,胡亥说是鹿,赵高说是马,说鹿的群臣被视为赵高的爪牙,反之被除掉了。

要是故事以赵高某天贪污多少银子,暗地里卖官鬻爵,然后那个那个臣子跟他做斗争最后失败了。

这个故事就太长切不好理解了,也体现不出来他的权势滔天。

第四,社会认知,既然秦朝灭亡了,肯定要有人出来背锅。不然好好的起义做什么。

最好的背锅侠就是赵高的权势滔天和胡亥的昏庸无能了。

一个好的故事,一定是简洁的,符合公众需求的!才能流传千古。

谢邀。妙色莲花来回答:赵高指鹿为马,揭示了人性的什么?

揭示了人性的黑暗面。这里面包含了很多人性黑暗面的东西,要想讲清楚,必须弄清楚始末。请看分析:

1、赵高是什么人?

历史对赵高的评价是赵高是一个玩弄阴谋的高手,当世可以说无人能敌。赵高如果盯上谁,谁必然被赵高铲除。此人厚颜无耻,心狠手辣,可谓是把人性的黑暗面发挥到相当程度的人。

2、赵高有什么特长?

这是很值得研究的。赵高首先有文化,这个非常厉害。秦始皇是什么人?非常的有大志和手腕,手段。赵高能在嬴政身边服侍多年,本身就说明了赵高能力非凡。换句话说,当时秦朝只有一个人能压制赵高,那就是秦始皇。即便如此,赵高依然犯下了罪,被秦始皇下令斩首,只是在最后关头,又被秦始皇给放回来了。这是秦始皇统御大臣的能力。可是,秦始皇最终不杀赵高,还是因为赵高有以下几点能力:

1)、赵高非常的聪明。

历史记载赵高服侍嬴政,非常的得嬴政喜爱。几乎达到了没有赵高,别人都服侍不了的地步。原因自然是赵高聪明,可以揣测嬴政的心思,喜好,甚至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办法。赵高曾陪伴嬴政度过了吕不韦当政时期,嬴政无实权的日子。某种程度上和嬴政亦师亦友。

2)、赵高记忆力惊人。

历史记载赵高对《大秦律》了若指掌。可以说是一本会移动,随时可以查询的法律词典。秦国又是以律法治国的,可见律法的重要性。既然如此,那赵高对其它的事情,也具有惊人的记忆力,比如陈年旧事,边关将军姓名,看过的账目,后宫的琐事等等,都可以过目不忘。这给嬴政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3)、赵高善于掌握时机。

赵高对时机有一种先天的警觉,能很快在混乱的局面中看清楚问题的本质。从而给秦始皇做有用的提醒。并且他掌握了什么时候该说,什么时候不该说的火候,成为了嬴政非常得力的助手,相当于内相的地位。这都是和赵高的才能分不开的。

可是,赵高还有秦始皇看不到的一面,或者秦始皇看到了,只是觉得并不能脱离自己的掌控,才没有对赵高下手。秦始皇的一生,完全败在最后的骄傲上,他根本没有想到他那么快的离开人世。

4)、赵高是一个贪婪的人。

电影《秦颂》中有一句非常有意思的话:秦始皇问赵高听说你又娶了一房媳妇,寡人搞不明白,你娶来有什么用?赵高答:就是多一个说话的。历史记载赵高人高大伟岸,很有气概。可是因为获罪而被宫刑当了太监,其实他是有抱负的。在嬴政手下的赵高依然敢于做出违法乱纪的事,可见此人的贪婪,如果不是被秦始皇压制,不知道会膨胀到什么程度。后来赵高竟然想当皇帝,再次证明了这一点非常重要。

5)、赵高是个心理变态的人。

太监的心理,自然和常人不同。尤其是有权有势的太监,这是落下的病根。太监对健全人有一种莫名的仇恨,喜欢以折磨人为乐。总体来说,太监们干的好事不多,而坏事做绝,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心理背景。

说完这些,我们再来看指鹿为马事件。在这个事件中,很多人忽视了秦二世胡亥的作用。关于这一点,妙色莲花妍也有几点分析:

1、胡亥是怎么上位的?他自己非常清楚。可是要说胡亥是像猪一样的笨,是不符合历史实情的。胡亥和赵高之间的关系,本质上是互相利用的关系。

2、秦国的国君都有一个特点,就是非常的能忍。在时机不利于自己的时候,往往装的很平庸,可是时机一旦成熟,立马变得很强势,很有作为。这是从秦二世往上数几代国君都是如此。包括秦始皇一开始也是如此。所以胡亥在即位之初,满朝能倚重的只有赵高。李斯等大臣,兄弟,将军,甚至王族,都不站在他这一边。他只有纵容赵高弄权,清除政敌。

这一点在陈胜吴广起义军攻进函谷关后很好的体现出来,当时秦二世胡亥召开了大臣的廷议,来应对这次危机,全程并不见有赵高发言的记载。可见在决定军国大事上,实权还在胡亥手里。而且当时的少府章邯站出来说自己有办法,秦二世当机立断,给了章邯实权,让他去处理。结果章邯打败陈胜吴广,逼得两人自杀。说明胡亥相当的有魄力,敢于用人。要知道少府章邯连个武将都不是,此前根本没有带过兵,如果你是皇帝,你敢用这样的人吗?

也正因为如此,让赵高生出了警惕,原来胡亥并不是那个自己认为的只是花天酒地的人,才起了毒杀胡亥的心思。

3、胡亥的上位是有争议的,很多人说民心都在公子扶苏身上,胡亥只是被赵高利用的人,是幸运才当的皇帝。这一点我不赞同。扶苏被贬到边关,是秦始皇的决定,带着胡亥出游,也是秦始皇的决定。也就是在选择继承人这事上,秦始皇有自己的考虑。一个是认为自己尚在壮年,不想有一个威胁自己皇权的太子存在。另一个必然好选一个忠厚孝顺的,但又不能太有能力,也不能没有能力的人来作为储备。胡亥无疑是这样的人。我们还是要相信秦始皇的眼光的。胡亥绝没有那么不堪。赵高在后期有抹黑胡亥的行为,起了很大的作用。

说完这两个关键人物,再来看看指鹿为马事件,您会有一个重新的认识。胡亥早在跟随秦始皇出游的时候,就一定是知道什么是马的。可是鹿知不知道?不确定。这次事件,是一次明显的赵高试探他自己权威的事件。在这个事件当中,胡亥并没有坚持,或者他认为此时不易与赵高撕破脸。而群臣也并不是惧怕赵高到那种地步,只是因为皇帝都没有坚决,自己也装聋作哑罢了。

本质上来说,这次事件在君臣眼里,只是一个小小的插曲,并没有那么严重。换句话说,只是在开玩笑。实际上,包括赵高和胡亥在内,都是在试探群臣的反应。胡亥看到群臣没人吭声,他也只能选择隐忍下去。继续他的吃喝玩乐。而赵高,显然因为此事件而膨胀了,以后变本加厉,做出了更多阴毒的事情,在慢慢的失去人心。如果不是刚好有各种起义,我可以断定,时机成熟,胡亥处理赵高,是非常容易的事情。

从后面的子婴杀赵高来看,赵高终究弄不过皇权。毕竟仪轨和制度是早就深入人心的,谋朝篡位,是相当困难的。赵高也不过如此,轻易的就被除掉了。

总结一下:赵高此人,可谓一手毁掉了大秦帝国。然而这个人,正是秦始皇一手重用起来的。从这方面说,秦始皇不是没有识人之明,而是过于刚愎自用了。而赵高人性丑恶的一面,也在历史上展露无疑。成为了奸臣有名的代表,为后世所唾骂。

赵高没有辉煌几年,就像魏忠贤一样,有一定的能力和权谋,可是也没有蹦几年。历史就像一面镜子,真的可以教会我们做人。做什么人?其实你看得很清楚。中国人讲留名青史。有句话叫:要么名垂千古,要么遗臭万年。可是真正来说,没有几个人会选择遗臭万年,除非是心理变态的“死太监”!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闻鸡起舞故事里的主角后来怎么样了?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

    成语“闻鸡起舞”听到鸡啼就起来舞剑,后来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即时奋起。同时比喻意志坚强,有毅力有耐心的有志之士。《晋书祖逖传》记述:东晋时期著名将领祖逖年轻时就很有抱负,每次和好友刘琨谈论时局,总是慷慨激昂,满怀义愤,为了报效国家,他们在半夜一听到鸡鸣,就披衣起床,拔剑练武,刻苦锻炼。我们今天就说说这个

  • 思想的名言警句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不可能的字在愚人的字典里才可以翻出。拿破仑【法】本领加信心是一支战无不胜的军队。赫伯特【英】对于凌驾于命运之上的人来说,信心是命运的主宰。海伦凯勒【美】骄傲是盲目的,自信则是清醒的。陈彪你要在内心的深处坚信,你必能成就一翻事业。乔佩特诺【美】缺乏自信常常是性格软弱和事业不能成功的主要原因。索洛雏契克

  • 你读过的最经典的历史人物传记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

    我读过最经典的历史人物传记是司马迁的《史记刺客列传》。《史记》被称为“无韵之离骚”,我喜欢把她当做是文学作品而非史书来读。《刺客列传》是《史记》众多列传中的一类。之所以认为它经典,是因为刺客列传中的曹沫、专诸、豫让、聂政、荆轲五个刺客在中国已经家喻户晓,每个刺客及其故事都被搬上了银幕,成为人们茶余饭

  • 与祖逖一起“闻鸡起舞”的刘琨后来怎么样了?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

    晋朝时期的祖狄和刘琨,为了实现自己的宏图大志,刻苦练习武艺,经常很早就开始锻炼身体,“闻鸡起舞”的美名从此远扬。刘琨与祖逖,曾经都担任司州主簿,友谊颇深,不仅常常同床而卧,同被而眠,而且都有着成为国家栋梁之才的共同理想。某次半夜,祖逖听到鸡叫,叫醒刘琨说:“此非恶声也。”意思是,这是上天在激励我们要

  • 关于道德的中国古代名言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於道。居

  • 闻鸡起舞的历史人物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晋代的祖逖是个胸怀坦荡、具有远大抱负的人。可他小时候却是个不爱读书的淘气孩子。进入青年时代,他意识到自己知识的贫乏,深感不读书无以报效国家,于是就发奋读起书来。他广泛阅读书籍,认真学习历史,于是就发奋读起书来。从中汲取了丰富的知识,学问大有长进。他曾几次进出京都洛阳,接触过他的人都说,祖逖是个能辅佐

  • 有哪些有用,深刻,有价值的古人名言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

    1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吴玉章2生活的价值在于创造。高尔基3人生最宝贵的是生命,人生最需要的是学习,人生最愉快的是工作,人生最重要的是友谊。斯大林4三十功名尘与土。岳飞5人生惟一理论的目的,是在地上建筑人间天堂。希尔泰我思故我在存在即合理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

  • 江西萍乡有哪些历史名人?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

    江西是革命老区,战争年代,很多人为革命流血牺牲,为新中国的成立做出了贡献,今天介绍几位萍乡走出来的开国将军,以缅怀功勋,激励后人。朱辉照:开国中将朱辉照(19111964),江西省萍乡市莲花县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6军团连政治指导员,红2方面军第4师政治部主任、师政治委员等职,参加过长征。抗日战

  • 指鹿为马的赵高,书法不比李斯差,为什么不被人提起?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谢邀。中国的审美哲学历来都与中国的理哲学相联系系在一起。早在先秦时代古人就提出了“修辞立其诚”的人品论,而汉朝杨雄“书为心画”的理论提出,正式把文学艺术与人品合二为一作为审美依据,来品鉴有艺术才华和成就的人物。做为“指鹿为马”而在历史上大出其名的赵高,虽然在当朝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至现还有《爰历篇

  • 江西萍乡有那些历史名人啊?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战国至秦朝吴芮汉朝徐稚、晋朝陶渊明、陶侃、许逊隋朝林士弘唐朝綦毋潜、来鹄、王贞白、郑谷五代十国董源宋朝王安石、欧阳修、曾巩、晏殊、晏几道、黄庭坚、姜夔、杨万里、朱熹、陆九渊、文天祥、洪迈、京镗、石孝友、刘过、张潜、曾几、刘敞元朝虞集、揭斯、汪大渊、周德清明朝解缙、宋应星、汤显祖、杨士奇、黄子澄、况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