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历史上指鹿为马的赵高到底是不是太监?

历史上指鹿为马的赵高到底是不是太监?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4659 更新时间:2024/2/24 22:05:56

提起赵高,很多人都以为他是一个太监,只会搅乱宫廷,十足的卑鄙小人。实际上,不论是影视剧《秦时明月》系列里面的赵高,还是历史上真实的赵高,都是个霸气十足的男人,并且无论是智谋还是武力,都是首屈一指的人才!

众所周知,赵高在秦王朝内担任的职务是一名“宦官”,现在人们可能习惯于将宦官和太监划等号,实际上,宦官其实相当于是内臣,并且到了东汉时期才有了宦官必须阉割的条件,所以在秦朝的时候宦官并不是必须要阉割的,也就是说赵高其实就是秦王的”亲近之臣“,并不是阉人。

那秦朝王宫里面到底有没有阉人呢?当然是有的,但是都是一些犯了大错的人,这种人是得不到重用的,在宫里还会被宫女取笑,生不如死的刑罚。

而著名的《秦时明月》系列动画里面,则将赵高刻画成为了一个”神人“。秦始皇第一宠臣,秦始皇面前的大红人,官拜中车府令。同时也是罗网刺客团的首领,身边常跟六剑奴。表面忠于大秦,对秦相李斯毕恭毕敬,实则城府极深,抱着自己不为人知的目的。

他从一名小小的宦官起家,却在秦王朝最后的几年统治中翻云覆雨,整个天下曾离他不过一步之遥。他一手将秦帝国千秋万代的帝国大梦引向破灭,也将自己一并埋葬在了滚滚的历史洪流之中。他真的只是个被机遇捧到世界顶端的跳梁小丑吗?那双深不见底的眼眸之下,究竟隐藏着怎样一种真实呢?

的确,从一个小小的宦官,短短几年就能够在帝国之中翻云覆雨,如果只是秦王朝里面的一个”阉人“,那这个能量岂不是太大了一些。

谁给说说历史上指鹿为马的典故?

故事发生在秦朝末年,“指鹿为马”这是一次试探也是一次政治博弈

话说自沙丘政变后赵高一步步扶持胡亥为帝,此时赵高以权倾朝野,丞相李斯也在这场博弈当中命丧黄泉。随着赵高日益增长的权利欲望于是就有了这场指鹿为马的政治博弈。

话说有一天大家一块上班赵高牵了一头鹿见到二世说到:陛下呀,我有一匹宝马想要献给您。具司马迁先生的旷世巨作《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赵高笑嘻嘻的答到:这就是一匹马呀,二世答到:马怎么会长角呢?赵高:陛下可以问问其他大臣呀。此时赵高笑嘻嘻的脸在面对群臣之时突然阴险,群臣好像突然明白了。因为这是在试探谁支持我谁反对我,要是以后我想当皇帝了看你们谁敢阻拦。当然跟赵高同志唱反调的同学们在以后的日子里陆续被吏法给拿下了,人家赵高就是玩吏法的人家就是靠这个发的家呀。

经此一役编者认为二世彻底的成为木偶皇帝了,可怜的二世到此时还不明白此时朝野上下已经不是他说了算的呀。当秦末农民起义之后,二世皇帝在面对赵高要杀他时一再降低标准只希望自己能活着,可怜的二世还是被赵高杀害只恨他自己当年糊涂呀!!

以上内容是编者的观点不足请予以指正,喜欢请关注谢谢

文|读历史鉴古今

指鹿为马这个成语大家都很熟悉,字面上也好理解。就是指着鹿说它是马,大伙一定觉得怎么可能啊!开什么玩笑,鹿就是鹿,马就是马!但历史往往就是你意想不到!今天我带大家来认识一下指鹿为马的始作俑者赵高。并发掘一些赵高鲜为人知的事!

赵高:嬴姓,赵氏,这就说明赵高是皇室宗亲,至少是远亲,秦始皇也是赢姓!所以秦始皇很信任他,赵高跟随秦始皇鞍前马后,也甚是乖巧,秦始皇在世时他也没能去做太多的坏事,因为他没有机会,秦始皇是个很霸道的帝王,他得小心服侍,万一有个差错那就脑袋搬家啦!赵高此人知识丰富,是个书法大家,也有朋友问我他跟李斯的书法谁高,我个人的看法李斯应该更高。我可以从几个方面去考证。据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序》云:“赵高作《爰历篇》,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北魏王情《古今文字志目》中卷列秦、汉、吴三朝书法家五十九人中有赵高。那说明赵高是书法大家,他的书法跨越三朝都得到褒扬,足可以见证他的书法功底!南朝宋羊欣《采古来能书人名》谓赵高“善大篆”。唐张怀《书断》卷上《大篆》日:“赵高善篆。教始皇少子胡亥书。”著有《爰历篇》六章。那李斯呢?我们来看看《泰山封山刻石》、《琅琊刻石》、《峄山刻石》三个著名石碑都是李斯篆刻的,最有名的是李斯在传国玉玺上刻的八个字“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可谓万世帝王所传之宝,而且不论从名气还是功底,赵高都比李斯要差一点,当然这是我的个人看法。但足可以说明李斯跟赵高都是书法大家!

其实历史总是在不经意中改变了方向,大家看过三国演义就知道,诸葛亮火烧上方谷的时候,司马懿绝望拔剑要自杀,这时天降大雨,把大火浇灭了!司马懿得以逃脱,才开创了大晋时代!这是天意吗?我想说有点!那我们来看看秦朝的命运,秦始皇三十七年即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死于他第五次东巡途中的沙丘宫(今邢台广宗)。此时的赵高就做出了改变秦朝命运的决定。赵高发动沙丘政变,他与丞相李斯合谋伪造诏书,逼秦始皇立的太子扶苏自杀,另立秦始皇的次子胡亥为帝,史称秦二世,赵高亲自任命自己为郎中令,从而一步步巩固了他在朝中的地位,慢慢的不把大臣放在眼里,独揽大权,结党营私,秦朝更加腐败,苛捐杂税更加繁重,统治更为残暴。胡亥因名不正处处迁就赵高。公元前208年赵高设计害死李斯父子,直到临死时李斯后悔不已,但为时已晚,一代名相落了个惨死的下场!悲哉!李斯死后,赵高又自封为秦朝丞相,此后更加肆无忌惮!公元前207年赵高逼秦二世胡亥自杀,立扶苏之子(也有学者认为是秦始皇的弟弟)子婴为秦王,子婴在继位的第5天就设计诛杀了赵高,并灭三族!

赵高本是一名宦官,同时他也是胡亥的老师,在权力欲望的驱使下,依仗着秦二世胡亥对他的宠信,一步步把秦朝推向了灭亡!当然今天我们不能把秦朝的灭亡全部责任都推到赵高的身上,但他的所做所为确实加速了秦朝的灭亡。陆贾曾叹曰:“秦任刑法不变,卒灭赵氏(指秦朝灭亡)”而《战国策》的编者刘向更是直言不讳:“秦信同姓(即宗室,这里指赵高)以王,至其衰也,非易同姓也,而身死国亡。故王者之治天下在于行法,不在于信同姓。”。这些话的意思我们可以从两方面去理解。其一秦朝统治的根基已经动摇了。其二秦朝的残暴已经令人发指。秦亡是必然的!

纵观历史,我们用今天的眼光来分析一下赵高。秦王赢政二十五年(即公元前222年),秦灭赵,赵高被掳往秦国。秦始皇听说他身强力大,又精通法律,便提拔他为中车府令掌皇帝车舆,还让他教自己的少子胡亥判案断狱。由于赵高善于观言察色、逢迎献媚,因此很快就获得了秦始皇和胡亥的赏识和信任。在秦始皇至高无上的权威与自己卑微阿谀奉承之间形成极大的反差,慢慢的赵高开始迷恋权力,权力让他有了存在感,陷害扶苏,立胡亥就是他驾驭权力的最好时机。胡亥是他的学生,本来学生对老师就很尊敬。但当他做到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时候。赵高的内心深处更希望自己登上帝位!于是我们就不难理解他指鹿为马的苦心。下面我们来看看指鹿为马这个故事:赵高做了宰相以后,随着欲望的膨胀,开始觊觎胡亥的皇位。但他不知道多少人会支持他,赵高很有心机,为人阴险狡诈。他知道自己出身低下,怕朝中大臣不服他。为了测试大臣们对他的支持度,一场精心策划的游戏开始啦!一日,赵高让人把一只鹿装进笼子,抬到朝廷上,当着众大臣的面对胡亥说:“陛下!笼子里有一匹微臣千方百计寻得的好马,陛下喜欢就收下!”胡亥大笑:“丞相这是什么马?分明是一头鹿哇,哪里是好马?”赵高并不理会二世的话,却叫胡亥问众大臣是什么,有人说是马,也有人说真话说是鹿非马。结果,说是鹿的都被赵高设计杀害了!

指鹿为马是一个非常考智商的问题,也就是说这是一种命运的选择,选择生死!人往往在生与死的抉择时都会胆怯!再说面对一个荒淫残暴毫无原则的胡亥,大臣们谄媚赵高也不是没有可能!指鹿为马其实直指人性,赵高也正好利用了人性,所以他处处得手,一步步把秦朝和自己推向死亡!

今天我们说指鹿为马都觉得好笑,其实可笑的并不是鹿或者马,因为它们都是无辜者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指鹿为马典故有关的历史人物是?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

    赵高。赵高是战国末年的赵国人,为人精通法律,诡计多端,被掳至秦国,任命中车府令。公元前210年,秦王带儿子胡亥及丞相李斯巡游,秦王突发重病,急命赵高给长子扶苏发诏书。诏书未发,秦王在归京途中病死。赵高恐正直的扶苏,登基后对自己不利,便协同胡亥、李斯修改遗诏,立胡亥为帝。赵高的扶持深得胡亥信任,任命中

  • 闻鸡起舞故事里的主角后来怎么样了?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

    成语“闻鸡起舞”听到鸡啼就起来舞剑,后来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即时奋起。同时比喻意志坚强,有毅力有耐心的有志之士。《晋书祖逖传》记述:东晋时期著名将领祖逖年轻时就很有抱负,每次和好友刘琨谈论时局,总是慷慨激昂,满怀义愤,为了报效国家,他们在半夜一听到鸡鸣,就披衣起床,拔剑练武,刻苦锻炼。我们今天就说说这个

  • 思想的名言警句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不可能的字在愚人的字典里才可以翻出。拿破仑【法】本领加信心是一支战无不胜的军队。赫伯特【英】对于凌驾于命运之上的人来说,信心是命运的主宰。海伦凯勒【美】骄傲是盲目的,自信则是清醒的。陈彪你要在内心的深处坚信,你必能成就一翻事业。乔佩特诺【美】缺乏自信常常是性格软弱和事业不能成功的主要原因。索洛雏契克

  • 你读过的最经典的历史人物传记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

    我读过最经典的历史人物传记是司马迁的《史记刺客列传》。《史记》被称为“无韵之离骚”,我喜欢把她当做是文学作品而非史书来读。《刺客列传》是《史记》众多列传中的一类。之所以认为它经典,是因为刺客列传中的曹沫、专诸、豫让、聂政、荆轲五个刺客在中国已经家喻户晓,每个刺客及其故事都被搬上了银幕,成为人们茶余饭

  • 与祖逖一起“闻鸡起舞”的刘琨后来怎么样了?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

    晋朝时期的祖狄和刘琨,为了实现自己的宏图大志,刻苦练习武艺,经常很早就开始锻炼身体,“闻鸡起舞”的美名从此远扬。刘琨与祖逖,曾经都担任司州主簿,友谊颇深,不仅常常同床而卧,同被而眠,而且都有着成为国家栋梁之才的共同理想。某次半夜,祖逖听到鸡叫,叫醒刘琨说:“此非恶声也。”意思是,这是上天在激励我们要

  • 关于道德的中国古代名言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於道。居

  • 闻鸡起舞的历史人物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晋代的祖逖是个胸怀坦荡、具有远大抱负的人。可他小时候却是个不爱读书的淘气孩子。进入青年时代,他意识到自己知识的贫乏,深感不读书无以报效国家,于是就发奋读起书来。他广泛阅读书籍,认真学习历史,于是就发奋读起书来。从中汲取了丰富的知识,学问大有长进。他曾几次进出京都洛阳,接触过他的人都说,祖逖是个能辅佐

  • 有哪些有用,深刻,有价值的古人名言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

    1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吴玉章2生活的价值在于创造。高尔基3人生最宝贵的是生命,人生最需要的是学习,人生最愉快的是工作,人生最重要的是友谊。斯大林4三十功名尘与土。岳飞5人生惟一理论的目的,是在地上建筑人间天堂。希尔泰我思故我在存在即合理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

  • 江西萍乡有哪些历史名人?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

    江西是革命老区,战争年代,很多人为革命流血牺牲,为新中国的成立做出了贡献,今天介绍几位萍乡走出来的开国将军,以缅怀功勋,激励后人。朱辉照:开国中将朱辉照(19111964),江西省萍乡市莲花县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6军团连政治指导员,红2方面军第4师政治部主任、师政治委员等职,参加过长征。抗日战

  • 指鹿为马的赵高,书法不比李斯差,为什么不被人提起?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谢邀。中国的审美哲学历来都与中国的理哲学相联系系在一起。早在先秦时代古人就提出了“修辞立其诚”的人品论,而汉朝杨雄“书为心画”的理论提出,正式把文学艺术与人品合二为一作为审美依据,来品鉴有艺术才华和成就的人物。做为“指鹿为马”而在历史上大出其名的赵高,虽然在当朝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至现还有《爰历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