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江西萍乡有哪些历史名人?

江西萍乡有哪些历史名人?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713 更新时间:2024/3/12 19:33:24

江西是革命老区,战争年代,很多人为革命流血牺牲,为新中国的成立做出了贡献,今天介绍几位萍乡走出来的开国将军,以缅怀功勋,激励后人。朱辉照:开国中将朱辉照(19111964),江西省萍乡市莲花县人。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6军团连政治指导员,红2方面军第4师政治部主任、师政治委员等职,参加过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20师358旅715团政治处主任、团政治委员,晋绥军区第6军分区政治委员,晋绥野战军独立第1旅政治委员等职,参加过百团大战等战役。

解放战争时期,曾任西北野战军第4纵队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第1野战军3军政治委员等职,参加过解放西北等战役。

新中国成立后,曾任西北军区干部管理部副部长,军委民航局局长等职。1955年被授中将军衔。

甘祖昌:开国少将甘祖昌(19051986),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江西省萍乡市莲花县人,被称为“将军农民”。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曾任湘赣军区红军兵工厂任副科长,红6军团工人连司务长,参加过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曾任八路军第120师第359旅供给部军需科科长、供给部副部长,领导修械所、纺织厂、鞋袜厂等军需工厂,开展大生产运动,保障军饷军需供应。

解放战争时期,曾任晋绥军区359旅供给部部长,西北野战军第2纵队后勤部部长、第1野战军2军后勤部部长,参加过保卫陕甘宁边区、解放大西北等战役战斗。

新中国成立后,曾任新疆军区后勤部副部长、部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57年,辞去新疆军区后勤部部长职务,带家人回乡,此后有29年的“农民生涯”。吴烈:开国少将吴烈(19152001),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人,1927年参加过安源煤矿工人罢工、安源保卫战。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曾任中国工农红军总前委特务队队长,国家政治保卫大队大队长,国家政治保卫团营长等职。参加过苏区一至五次反“围剿”和长征。长征途中,完成保卫党中央、中央军委的任务,到达陕北后,参加过直罗镇、定边、东征、西征等战役战斗。

抗日战争时期,曾任中央警备团团长兼政委兼延安北区卫戍司令员等职,为保卫党中央、保卫延安和陕甘宁边区做出贡献。

解放战争时期,曾任军分区司令员、师长、中国人民公安中央纵队司令员等职,参加过热河、辽西、锦州、辽沈、平津等战役。

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北京卫戍区司令员,北京军区副政委兼北京卫戍区政委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罗桂华:开国少将罗桂华(19071984),江西省萍乡市上栗县人。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曾任红1军团2军7师21团机炮连指导员、福建军区独立9团营长、团政委等职。参加过苏区反“围剿”和闽西游击战争。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罗桂华任红1军团2军7师21团排长、机炮连指导员、福建军区独立9团营长、团政委。参加了中央苏区反“围剿”和闽西叁年游击战争。

抗日战争时期,曾任南通警卫团副团长、东南警卫团团长兼政委等职。

解放战争时期,曾任华东野战军6纵18师副师长、第3野战军卫生部副部长等职。参加过孟良崮等战役。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东北军区后勤部油料部部长,总后勤部西安办事处政委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耀南:开国少将王耀南(19111984),江西省萍乡市上栗县人。曾任晋察冀军区工兵主任,解放军工程兵司令部副参谋长,工程兵副司令员等职,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兵的创始人之一。有“工兵王”、“地雷王”、“爆破王”等称号,1955年9月,被授予工程兵少将军衔。

况开田:开国少将况开田(19121983),江西省萍乡市莲花县人。曾任晋察冀军区供给部政委、第十九兵团后勤部政委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江勇为:开国少将江勇为(19132008),江西省萍乡市莲花县人,曾任海军后勤部副政治委员,福州军区214指挥部副政治委员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胡登高:开国少将胡登高(19141991),江西省萍乡市莲花县人,曾任第四野战军卫生部政治委员、中南军区高干班政委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王六生:开国少将王六生(19171995),江西萍乡市上栗县人,曾任武汉军区第一政委、军委工程兵政治委员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朱云谦:开国少将朱云谦(19191989年,江西省萍乡市莲花县人,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副主任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黎新民:开国少将黎新民(19101980),江西省萍乡市上栗县人。曾任广州军区后勤部副政治委员等职,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

龙炳初:开国少将龙炳初(19141975)江西省萍乡市莲花县人。曾任八路军120师359旅719团政治委员,甘肃省军区第二政治委员等职,1961年晋升为少将。

萍乡名人还有哪些,欢迎补充。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指鹿为马的赵高,书法不比李斯差,为什么不被人提起?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谢邀。中国的审美哲学历来都与中国的理哲学相联系系在一起。早在先秦时代古人就提出了“修辞立其诚”的人品论,而汉朝杨雄“书为心画”的理论提出,正式把文学艺术与人品合二为一作为审美依据,来品鉴有艺术才华和成就的人物。做为“指鹿为马”而在历史上大出其名的赵高,虽然在当朝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至现还有《爰历篇

  • 江西萍乡有那些历史名人啊?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战国至秦朝吴芮汉朝徐稚、晋朝陶渊明、陶侃、许逊隋朝林士弘唐朝綦毋潜、来鹄、王贞白、郑谷五代十国董源宋朝王安石、欧阳修、曾巩、晏殊、晏几道、黄庭坚、姜夔、杨万里、朱熹、陆九渊、文天祥、洪迈、京镗、石孝友、刘过、张潜、曾几、刘敞元朝虞集、揭斯、汪大渊、周德清明朝解缙、宋应星、汤显祖、杨士奇、黄子澄、况钟

  • 中外人物传记杜甫按时间概括文章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

    或许,他并没有诗仙李白的洒脱豪放,也没有陶渊明的悠然自得,他的眼神中似乎只有愁苦,心系祖国,他甚至“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谈起杜甫,我甚至不愿提起他“诗圣”的称号,在我眼中,他更是一位“心同百姓,思寄祖国”的爱国者。忧国,是杜甫诗中的灵魂主干,他的所有诗作中,多数都透露出对祖国山河破碎的感叹和愁

  • 想学习中国历史,大家平时有什么好的历史书籍可以推荐吗?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

    关于中国历史的书籍可谓浩如烟海,即便是中国历史经典名著也不少。不具体地说想读哪个朝代的历史,或者是想了解中国历史的哪一方面,这么笼统地问,有点难以作答。讲古代历史的有《左传》《国语》《战国策》《汉书》《史记》《资治通鉴》,其中,《左传》《史记》尤其值得一读,堪称中国史学上的两大巅峰之作。《资治通鉴》

  • 水浒传6个主要人物传记300字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

    《水浒传》里的人物传记宋江人称“及时雨”,为天魁星,又称“呼保义”宋江,早先为山东郓城县押司,整日舞文弄墨,书写文书,是一刀笔小吏。武松排行第二,江湖上人称武二郎,为天伤星,清河县人。景阳冈借着酒劲打死老虎,威震天下,做了阳谷县步兵都头。鲁智深梁山泊第十三位好汉,十员步军头领第一名,为天孤星。后投奔

  • 古代历史上出名的纸上谈兵人物都有哪些?为什么他们的才华会有这样的缺陷?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

    当然最典型的就是赵括了。纸上谈兵这个典故就是讲的赵括。赵括是赵奢的儿子。赵奢本身也是一代名将。出生在这样的家庭,耳濡目染,赵括自然在也是对军事很是熟悉,常常和朋友们一起讨论,而且博采众长,说的都头头是道。就当长平之战陷入焦灼的时候,秦军进退维谷之际,秦军散播出谣言,说就怕赵括,离间赵王和廉颇。因为战

  • 有哪些中外名人故事书籍,推荐?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

    说到名人传,这4本书非常值得推荐|(深度好书)第1本:《林肯传》林肯可以说是20世纪最伟大的人生导师、不断创造“人类出版史上奇迹”的戴尔卡耐基的传记作品。书里描述了林肯这位平民总统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困苦的童年岁月、坎坷的求学之路、不幸的婚姻生活、忍辱负重的白宫生涯……真实地再现了一个神情忧郁、始终

  • 三国时期司马懿是个很厉害的人物,为何《三国志》中没有司马懿传?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当下有句话叫做“宁在宝马车里哭,不在自行车上笑。”说得是时下有些女人比较现实,不要求名分,不管是小三、小四还是小N,只要有钱花,物质上得到满足就可以了,其他都是浮云。豹眼无意去评价这是世风日下,还是新朝时尚,只是想说在古时候却不是这样。古代更看重于名分,宁愿普通家族为妻,不入

  • 有没有什么好的书籍介绍下励志成功人物传记方面的?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

    人物传记是通过对著名或某一领域知名人物的生平进行系统讲述的一种文学作品形式。反映的是人物特征和其蕴含的内在深层精神的表达。按传记的人物身份类型进行分类:政治类:领袖、政治家、政治人物、革命家,如罗斯特里尔著《毛泽东传》文艺类:文学家、艺术家、哲学家、教育家;如林语堂著《苏东坡传》科技类:科学家、院士

  • 纸上谈兵的赵括,是被无数人误解的将军吗?历史的真相究竟是怎样的?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

    少荃经史屋,不一样的读史角度。赵括,一个了不起的人物,以生命为代价来诠释“纸上谈兵”的含义。要说是否对赵括存在“误解”,多少也有些依据。因为“纸”这个东西是到了东汉时期才发明的,距离长平之战有超过300年的跨度,而纸要逐渐代替书简成为新的信息载体,还需要一段时间过渡。由此可以推断,赵括“纸上谈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