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朱熹的生平简介(朱熹一生的主要作品以及成就有哪些)

朱熹的生平简介(朱熹一生的主要作品以及成就有哪些)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4078 更新时间:2023/12/17 11:54:03

朱熹,字元晦,一字仲晦,祖籍徽州婺源(今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他的先祖朱师古在唐朝末年躲避战乱从吴郡(今苏州)迁居到了徽州歙县篁墩村,次子朱环又迁居婺源朱家庄(今熹园)。

朱熹的家族是儒学世家,祖父朱森、父亲朱松,皆为经世大儒。朱熹的外祖父祝确是徽州富商,笃信佛法,有一独女,名祝五娘,嫁与朱松,生了两个儿子,皆夭折,又生了三个女儿。

朱松曾任尤溪(今福建尤溪)县尉,因金人南下,于建炎四年(1130年)举家迁居尤溪。同年九月十五午时,朱松的妻子祝五娘在尤溪县城水南郑义斋馆舍(今南溪书院)生下了朱熹。

朱熹出生时,房屋前后的两座山上同时起了大火,因此他父亲给他取名为“熹”,意为“喜火”。他的相貌也非常奇特,右眼角旁长有七颗黑痣,宛若北斗七星。

朱熹从小就想象力丰富,四岁时,他的父亲教他认物,指天说:“天也。”朱熹问:“天上是什么?”朱熹的父亲不像别的父亲表现出不耐烦,而是给予鼓励,他说:“这个父亲也不知道,有待于你以后去解答。”

有一次,朱熹和小朋友们在沙滩上玩耍,他独自在沙滩上作画,画完后,小朋友们都来观赏,看他画的这些道道不知是什么。朱熹说:“这是八卦。”这一幕被他父亲看在眼里,心里感觉这个孩子不简单。

朱熹从小就立志作圣人,十岁时读《孝经》,在书额题字自勉:“若不如此,便不成人。”读到《孟子》:“至圣与我同类。”更是手舞足蹈,喜不可言。

朱熹十三岁的时候,他的父亲病逝。把他托付给了好友刘子羽,并让朱熹认其为义父。又写信给刘子翚、刘勉之、胡宪三位学问深厚的朋友教育朱熹。

刘子羽视朱熹为己出,在自己老家建州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武夫里府前村的舍旁为朱熹一家修建了房舍安顿下来,取名紫阳楼,朱熹的号“紫阳先生”就来自于此。

屋前有半亩方塘,在这里他写下了那首著名的诗《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十八岁时在乡试考取贡生,十九岁时,绍兴十八年(1148年)正月,他的老师刘勉之看到他聪明过人,十分笃学,于是将自己的女儿刘清四嫁给了他。

同年三月,朱熹告别新婚燕尔的妻子,进京赶考,中王佐榜第五甲第九十名,赐同进士出身。朱熹与妻子相濡以沫,相敬如宾,先后育有三男五女。

二十二岁时,朱熹被授予同安县(今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主簿,任职三年。

刚做官的朱熹血气方刚,对同安县的不良社会风气作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朱熹在为官期间,看透了官场的作为,厌恶官场的丑恶,毅然辞官不作。而后,拜二程夫子传人,理学大师李桐为师,奠定了他理学思想的基础。

朱熹三十九岁时,母亲祝氏去世,他在守墓时,潜心研学、著述。朱熹一生著作颇丰,多达两千多万字,主要有《四书章句集注》、《周易本义》、《楚辞集注》、《近思录》、《家礼》等。

宋孝宗继位后,力图扭转朝堂风气,广开言路。四十三岁的朱熹上书皇帝要亲贤臣远小人;推广格物致知之学,罢黜佛老异端;反对议和,力主抗金。但是未被采纳。虽然宋孝宗没采纳他的意见,但是欣赏他的学识,任命他为国子监武学博士,朱熹坚辞不就。

淳熙二年(1175年)夏,朱熹与心学大师陆九渊在信州(今江西上饶)鹅湖寺因思想的不同而进行了激烈的辩论,史称“鹅湖之会”。二人谁也没有辩过谁,不欢而散,但并未有老死不相往来。此后二人检讨了自己的不足,并努力学习对方的长处。

朱熹四十七岁时,陪伴了她二十八年的妻子因病去世。朱熹悲痛万分,于第二年,为妻子唐石里(今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黄坑)后塘大林谷,并发誓:“生不同时,死同穴”,此后,朱熹再也未娶。

四十九岁时,被宋孝宗任命为知南康军,临行前,他特意去祭奠了妻子。刚一到任就发生了大旱。于是他着手兴修水利,安顿灾民,并上书免除了灾民的钱粮。

在任期间修复了久复盛名白鹿洞书院,并制定了《白鹿洞书院揭示》,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提出书院教育的目的和培养人才目标的教育章程。朱熹在职其间,看到贪污腐败横行,他也无能为力,于是又请辞,但是宋孝宗不同意,只好被迫接受。

朱熹丰富和发展了二程(即程颐程颢)夫子的理学思想,因此世人又称理学为“程朱理学”。

他认为理是万物的本源,气是万物的材料。理超然于宇宙之上,广大无边,在人世的具体表现就是“仁、义、礼、智、信”,是永恒不变的。而朱熹的思想争议最大的是他提出的“存天理,去人欲。”

其实朱熹有解释:“饮食,天理也,山珍海味,人欲也;夫妻,天理也,三妻四妾,人欲也。”其实这里的人欲指的是过度的欲望。另外,朱熹从来不反对寡妇改嫁,他任地方官时,明确规定,寡妇可以改嫁。

朱熹对自然科学也颇有研究,小时候就烦恼天地四方之外还有何物,常读张衡的《灵宪》和沈括的《梦溪笔谈》。比如当时许多人都认为日月食是因为天狗把太阳、月亮吃了,而朱熹则认为是有一物把日月光给挡住了。

朱熹登山时看到海洋生物的化石,他就断定,高山曾经是大海,大地是运动变化的。他有许多超前的科学认识,比西方都早几百年。朱熹认为,对宇宙万事万物都值得研究。

晚年的朱熹陷入党争,宋宁宗继位后,任命赵汝愚为右丞相,和时任枢密都程旨的韩侂胄素来不和。于是韩侂胄弹劾赵汝愚,致使赵汝愚被贬,不久暴亡。

由于赵汝愚支持理学,韩侂胄对理学进行全面清算,斥之为“伪学”,罗列了理学门人五十九人为逆党,并禁止科举考试出现理学内容。

监察御使沈继祖更是列出理学魁首朱熹十大罪状,什么勾引尼姑为妾,给儿媳妇肚子搞大等,这朱熹简直就是表里不一,说一套做一套的人。朱熹竟然都承认了,说:“我猜你们都是细心考证的,那就是了。”朱熹为什么不抗争,这也是一个千古未解之谜。于是宋孝宗将朱熹贬官,罚没俸禄。

朱熹被贬官后,隐居在建阳考亭(今福建建阳考亭村)。此时的朱熹身患重病,右眼近乎失明,左眼已经失明,就在这种情况下,仍笔耕不辍,仿佛精力更加旺盛。

庆元六年(1200年)三月初六,朱熹修改了《大学•诚意章》和《楚辞集注》中的一段,这是他人生最后一次动笔。三月初九午时初刻,朱熹端坐了起来,感觉头巾有点歪,于是他整理一下头巾,就在这时,他双手一垂,停止了呼吸,走完了他七十一年的人生。

十一月廿一,朱熹归葬于唐石里后塘大林谷,与二十四年前先葬于此的发妻永远相伴。这一天,前来送葬的队伍达上千人,朝庭禁止也是束手无策。

这其中就包括朱熹政敌韩侂胄的学生辛弃疾,并留下了千古悼亡诗:“所不朽者,垂万世名。孰谓公死,凛凛犹生!”

朱熹去世六年后,得到平冤昭雪,追谥为“文”,世称“朱文公”,后又被追封为信国公和徽国公。淳佑元年,宋理宗下诏,朱熹从祀孔庙。

宋度宗时,朱熹和弟子的对话《朱子语类》得以出版。元明清三代朱熹的学说成为官方学问,《四书章句集注》成为科举必考内容。

清康熙五十一年,朱熹上升到儒家最高殿堂——孔庙大成殿,成为十哲之次,也就是第十一哲,乾隆时期,增加有若,朱熹为第十二哲。十二哲之中,只有朱熹不是孔子亲传弟子。孔子和朱熹,相隔一千六百年的两个人物,走到了一起。

标签: 朱熹生平简介作品一生成就哪些主要以及

更多文章

  • 中国改革开放是哪年开始的(我国从什么时候实行改革开放)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改革,开放,实行,中国,我国,时候,开始,什么

    在20世纪中国发生了许许多多的大事,而最重要的有两件,一个是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结束了长达百余年的战乱与落后,终于赢得了国家和民族的独立。第二件事情就是实施改革开放,中国从此开始摆脱贫穷落后,走上民族复兴的创业之路,而这件伟业的起点就在1978年。1978年被称为中国改革开放元年,那

  • 莎士比亚四大悲剧分别是什么(四大悲剧的故事简介)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悲剧,莎士比亚,简介,故事,分别,什么

    威廉·莎士比亚出生于英国,他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剧作家,在欧洲文学史上有着极其特殊的地位。马克思称他为“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恩格斯也十分喜欢他的戏剧。莎士比亚的代表作正剧有《罗密欧与朱丽叶》,历史剧有《亨利二世》《亨利五世》《查理二世》等。他共著有37个剧本、2部长诗以及154首十四行诗。其中《

  • 古代的回文是什么意思(关于回文修辞手法句子及例子)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回文,修辞,手法,例子,句子,意思,古代,关于,什么

    回文,是汉语中特有的一种使用词序回环往复的修辞方法,文体上称之为“回文体”。这种修辞方法,充分利用了汉语的语音和词语结构特点,通过循环往复的组合形式,达到语句和语意绵延不绝的效果,让人感到曲折蜿蜒,意犹未尽,回味无穷。人们首先将回文的形式用于诗歌。回文诗早在魏晋时期就已经出现了。但直到唐代,回文诗才

  • 一衣带水里面的水指的是什么河(一衣带水的水是湘江吗)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一衣带水,湘江,里面,什么

    “一衣带水”作为汉语成语,意思是一条衣带那样狭窄的水,出自《南史·陈纪下》。如今常用来形容虽有江河湖海相隔,但地域相近仅隔一衣带宽,不足以限制交往。泛指地域相近,仅隔一条水。以上意思已经从最初的原意扩大了,如果真正读懂“一衣带水”的原本出处,就会觉得,“一衣带水”的背后,有一种“志在天下一统”的霸气

  • 中国的楷书什么时候出现的(楷书最早起源形成于什么时期)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楷书,起源,时期,形成,中国,时候,出现,什么

    汉字演变的顺序,我们一般对小篆、隶书和草书这三种字体的先后出现没有疑问。但是,关于行书和楷书到底是哪一个先出现的,书法界一直存在着争议。探究汉字演变的顺序,对于书法学习的先后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这个问题上所有的学书者不可不予以重视。关于是行书还是楷书哪个先出现的。历来就有两种说法:一、行书产生于

  • 小李杜指的是什么指的是谁(唐代小李杜是哪两位诗人合称)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小李杜,合称,诗人,唐代,什么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这句诗我们很小的时候就念过,不管新不新鲜,都不能否认李杜在历史上的成就。在人才辈出的李唐时期,文人骚客留下了众多诗歌佳作和生平事迹,大小李杜分别都是指谁?他们又发生了哪些逸闻趣事?今天让我们走进大小李杜的世界。一般我们说到李杜,指的都是唐朝著名的诗人“诗仙”李白和

  • 庆余年陈萍萍是好还是坏(陈萍萍为什么总是帮助范闲)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余年,陈萍萍,范闲,帮助,为什么,还是,总是

    第一点:陈萍萍究竟是好人还是坏人?对于看过原着的朋友,这点就不用多说了,不过在剧版的制作中,对陈萍萍的心机也十分的深沉,对于他是站在庆帝这边,还是站在范闲这边都无法言说,毕竟剧版可能对于人物进行比较大的改动。至少从第一部中,陈萍萍做出的那些事情,看起来都没有站在范闲这边,因为大多数对于范闲不利,但让

  • 中国哪个省靠近俄罗斯(中国离俄罗斯最近的地方是哪)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俄罗斯,中国,靠近,地方,最近,哪个

    中国地域辽阔,边境线漫长。在这些边境城市中,有些边境城市代表着这一方文化和方位,今天我们来看下最靠近俄罗斯的边境省会城市,你去过吗?哈尔滨位于中国的东北地带,是东三省最北的一个省份的省会,被誉为亚欧大陆的明珠,是第一条欧亚大陆桥和空中走廊的重要枢纽,也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热点旅游城市和国际冰雪文化名

  • 羌族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什么地区(羌族主要居住在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地区,分布,居住,我国,哪里,主要,什么,羌族

    羌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四川阿坝藏羌自治州,人口30多万,与汉族、藏族混居,仍保留着独特的民族服饰,节日、婚庆、祭祀、丧葬也有自己的民族习惯。从成都陆路去九寨沟,经过汶川、松潘,路边崖壁上可以看到古栈道遗迹,据说有些就是羌人开凿的,说明羌族在西南地区生活的久远。其实,现在的羌族源于古羌,确

  • 明朝朱棣的生母是谁(燕王朱棣是马皇后的亲生儿子吗)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朱棣,燕王,生母,马皇后,儿子,明朝,亲生

    明太祖朱元璋草根出身,但却凭借自己的努力,推翻了元朝的残暴统治,建立了大明王朝。虽然他一生因杀功臣而遭后人诟病,但不可否认,他是一位英明神武的皇帝。原本按照朱元璋的计划,他用雷霆手段扫平朝野障碍,然后将国家交给仁慈的长子朱标治理。但朱标的突然离世,令他方寸大乱。他没有再立太子,而是将储君定为了朱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