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古代的桃符是什么意思(我国春节挂桃符有什么风俗说法)

古代的桃符是什么意思(我国春节挂桃符有什么风俗说法)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4079 更新时间:2024/1/26 1:12:40

桃木剑、桃木如意、桃木挂件、寿桃酒、桃花茶……走进桃乡肥城的中国桃文化博物馆,琳琅满目的桃文化展品充分诠释了何为“居不可无桃”。中国桃文化源远流长,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春节自然也少不了和桃有关的习俗。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北宋政治家王安石的七绝《元日》脍炙人口,古代春节门前挂桃符的民俗也因此为人所熟悉。

桃符又称桃板、桃符板,是将桃木剖成两半,上面写上祈福禳灾的话或画上神像,在春节时挂在门上,这一风俗魏晋时期已经流行。

南宋人陈元靓在《岁时广记》一书中说:“桃符之制,以薄木板长二三尺,大四五寸,上画神像、狻猊、白泽之属,下书左郁垒、右神荼,或写春联,或书祝祷之语。岁旦则更之。”

春节挂桃符是因为古人认为桃木有驱邪避恶功能,而这与神荼、郁垒的神话故事有关。

东汉思想家王充在《论衡》中引述《山海经》的记载说:“沧海之中,有度朔之山,上有大桃木,其屈蟠三千里,其枝间东北曰鬼门,万鬼所出入也。

上有二神人:一曰神荼,一曰郁垒,主阅领万鬼。恶害之鬼,执以苇索而以食虎。

于是黄帝乃作礼,以时驱之,立大桃人,门户画神荼、郁垒与虎,悬苇索以御凶魅。”在古人看来,神荼、郁垒是管理鬼的神,他们居住的桃树也因此具有了震慑恶鬼的功能。

到了唐代,桃符有了新的变化,人们渐渐用钟馗秦琼尉迟敬德的形象取代神荼、郁垒。五代十国时期,后蜀出现了在桃符上写“元、亨、利、贞”等吉祥语的习俗。

《宋史》记载,每到除夕,“帝辄命翰林为词题桃符,正点,置寝门左右”。桃符逐渐演化成了春联,贴春联的习俗一直延续至今。

除了桃符,古人春节时还会在门前悬挂桃梗,也有说法认为桃符是从桃梗演化而来。桃梗即桃木人,用于随身佩戴或置于门前,《晋书》记载:“岁旦,常设苇茭、桃梗、磔鸡于宫及百寺之门,以禳恶气。”

桃梗在汉代就已出现,许慎在注解《淮南子》时说:“今人以桃梗径寸许,长七八寸,中分之,书祈福禳灾之辞,岁旦插于门左右地而钉之,即其制也。”考古发现也印证了许慎的说法,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了36件桃木俑,三号汉墓也发现了6件桃枝小俑。

肥城人在春秋时期就已开始种植桃树,桃文化历史悠久。过春节时,肥城有门上插桃枝的习俗。“必须要用朝东南方向的桃枝。”肥城市世上桃源旅游度假区服务中心副主任姜正涛介绍说,这与当地的一个传说有关。

相传,肥城老县城西边有座陶山。“陶山72洞,洞洞出妖精。”每到晚上,山上的妖怪便进城作恶,肥城老百姓深受其害。

东海度朔山的神荼、郁垒二神听说此事后大怒,他们来到肥城,折下朝东南方向的桃枝作武器,一阵砍杀,将陶山上的妖怪全部消灭,从此以后朝东南方向生长的桃枝便有了灵气。

在饮食方面,古人有春节饮桃汤的习俗。《荆楚岁时记》一书记载说:“正月一日,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进椒柏酒,饮桃汤。”

桃汤以桃叶、桃枝、桃茎或荆桃、冬桃、概桃煮汤,或饮用,或用枝条挥洒,以驱鬼避疫。《太平御览》说:“元日服桃汤。桃者,五行之精,厌伏邪气,制百鬼。”

标签: 历史杂谈

更多文章

  • 传统节日清明节吃什么东西(中国清明节6种传统特色食物)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杂谈

    又是一年清明时节,今年也是非常特殊的一年,清明假期你都怎么过呢?有空多回家陪陪家人和父母。清明节的到来天气也一天天变热,夏天的脚步也不远了,过清明你们当地都有哪些习俗和饮食习惯呢。清明节有一些清明美食是不可错过的,除了大家都比较常见的青团之外,还有一些比较小众的清明美食也是不可错过的。清明节,这6种

  • 唐僧的原名叫什么(西游记唐僧原型的真名以及身世)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历史杂谈

    关于四大名著《西游记》的故事,很多小伙伴都是从小看到大的,对很多情节几乎都能如数家珍。86版的《西游记》更是被不少观众奉为经典神作,无可超越。后续有不少影视剧故事都是根据《西游记》的故事原型改编而来,有人超越经典,也有人创新出新的故事,当然,更多的还是一部有一部的扑街被人遗忘的故事。但是在一次又一次

  • 张良博浪沙刺秦是什么时候(博浪沙刺秦是谁的谋划)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杂谈

    秦始皇统一六国,造成了很多小国家的人民妻离子散,家破人亡。所以很多人都恨秦始皇,他们为了能报国仇家恨,此时就涌现了一些刺杀秦始皇的勇士。比如历史上最有名的荆轲刺秦王,其实刺杀秦始皇的人物不止荆轲一人,还有我们今天要说的主人公:“汉初三杰之一的张良,博浪沙刺秦皇。”张良,字子房,韩国贵族世家,家族身份

  • 马踏飞燕的典故发生在哪里(马踏飞燕的内容来历及含义)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历史杂谈

    马踏飞燕,是甘肃武威雷公台出土的文物珍品,造型独特,气魄非凡。交织起奔腾的四蹄,在天上踏住了轻盈的燕子,人间的大胆奇想。出土的岂仅是一匹天马?古代的武威地处河西走廊,汉初名为凉州。霍去病率汉军在这里击败匈奴后,朝廷将此地改为现名,以表彰其武功军威,并设郡治,与敦煌、酒泉、张掖并称“河西四郡”。很久以

  • 搜神记干宝是哪个朝代的(干宝所著的代表作书籍主要内容)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杂谈

    《搜神记》诞生于晋朝,它的作者是干宝。干宝字令升,出生于西晋太康5年(公元284年),逝世于东晋57年(公元351年),新蔡(今河南省新蔡县)人,东晋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干宝从少年开始勤学博览,晋元帝时,经王导推荐被诏为佐著作郎,奉命领修国史,后著成《晋纪》二十卷,被后人称为良史。后来,干宝参与镇

  • 抗美援朝英雄人物简介(抗美援朝战斗英雄资料及事迹)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杂谈

    抗美援朝中的英雄人物:1、李家发李家发(1934年-1953年7月13日),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1934年生,安徽省南陵县人。是明朝著名开国将领李文忠的22世孙,1951年6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任第67军第199师第595团第1连战士。1952年10月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在一次敌机空

  • 烛之武的生平及人物形象(烛之武退秦师讲了什么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杂谈

    提到烛之武,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特别是读过《左传》的人,都会对左丘明笔下的这个老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在《烛之武退秦师》中,他描写了一个老者如何凭借自己个人非凡的智慧,挽救了郑国的危亡。当时郑国面临什么处境呢?他面临春秋时的两大诸侯国:晋国和秦国的围攻。晋国、秦国都是“春秋五霸”,可见郑国的形式有多么危

  • 冯谖是个怎样的人(冯谖客孟尝君人物性格特点分析)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杂谈

    孟尝君养门客三千,各色人才汇聚门下,为孟尝君所服务。由于人数太多,其中不乏混饭吃的人物。冯谖最初加入孟尝君,主要是因为贫困。孟尝君收纳门客的标准比较低,往往只要有个会的事情,就能在他门下讨得一口饭。这个冯谖在初见孟尝君时,却自曝什么也不会,也没有什么爱好,连这样的人也被孟尝君收编。那些稍有一技之长的

  • 鲁仲连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历史上鲁仲连哪些品质让人敬佩)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杂谈

    战国名士千千万,唯独鲁仲连被后世誉为了“真国士”话说公元前258年,秦赵战争爆发,秦军长驱直入,围攻邯郸,赵军形势不容乐观。值此之际,魏国的军队按照约定,前往邯郸进行支援。然而,由于魏王根本不想打这场仗,在他的指使下,率兵的魏国将军在途中磨磨蹭蹭,故意拖延时间,以至于赵国迟迟等不到救援,战况愈发危机

  • 历史上陈轸是一个怎样的人(春秋战国陈轸的人物形象分析)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杂谈

    历史车轮行进到战国时期,原先春秋的140多个国家厮杀的只剩下七个大国,号称战国七雄,战国大战明面儿上每次动辄有数十万的军队展开火拼,暗地里也有众多纵横之士,也就是当时的外交家。在没有硝烟的战场纵横捭阖,如苏秦张仪等人,他们的一张嘴抵得上千军万马,他们所起的作用并不亚于白起李牧等人,苏秦张仪固然是纵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