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新加坡语言是什么语种(新加坡的四种官方语言和文字)

新加坡语言是什么语种(新加坡的四种官方语言和文字)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3054 更新时间:2024/1/26 1:12:54

新加坡总理显龙发表关于抗疫的演讲,喝一次水换一次语言,一场讲话下来,用了三种新加坡官方语言,被网友戏称也想拥有喝口水就有换种语言的能力。

新加坡作为华人占比75%以上的国家,许多人以为它的官方语言是中,作为移民国家和多民族国家,其实新加坡有四种官方语言,分别为:英语、中文、马来语、泰米尔语,其中英语是第一通用语,而马来语是国语。

一般的国家官方语言只有一种,比如英语系国家官方语言就是英语,我国的官方语言是中文,而新加坡作为国土面积很小的一个国家,为有四种官方语言呢?

  • 1、地理位置

  • 在抗日战争期间,南洋华人为抗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南洋并不是特指某个国家,而是明清民国时期对东南亚的统称,新加坡便位于南洋,即现在的东南亚地区,直至现在新加坡仍有非厉害的南洋理工大学。

    新加坡是一个典型的城市国家,国土面积非常小,只有714.3平方公里,比香港(1106.34平方公里)还小,仅相当于中国的一个县城面积。国土中除了新加坡岛以外,还有周围的63个小岛,是名副其实的岛国,因为地方太小,它还有一个别称——狮城。

    新加坡位于马来半岛末端,毗邻马六甲海峡的南口,它的北面与马来西亚隔着一道柔佛海峡,但是建立有长堤与马来西亚相连,南面是印度尼西亚,中间隔着新加坡海峡,与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隔着一道马六甲海峡。

    新加坡位于东南亚各种人种和民族的包围之下,离之最近的马来西亚通用马来语,印尼通用英语,离中文地区更是隔着遥远的南海,显而易见中文在东南亚地区没有肥沃的土壤。

    虽然华人占据主要人口,但一方面华人并不是最初的土著居民,另一方面华人在东南亚政治上并没有非常有力的话语权,语言地位受制于政治地位,因此中文无法成为第一语言。

  • 2、独立历史

  • 新加坡全称新加坡共和国,因连续两代领导人为李光耀李显龙父子,又被网民戏称为“李家坡”。

    新加坡最早主要人口并不是华人,在18世纪之前不断处在被争夺中,18世纪到1824年,新加坡被柔佛国所统治,1824年由英国不列颠东印度公司的托马斯·斯坦福·莱佛士接管,新加坡成为英属殖民地。

    在莱佛士手中,新加坡得到了迅猛发展,直至现在,新加坡的一些地标仍以他的名字命名,比如东华大学莱佛士国际设计学院、莱佛士广场、莱佛士书院等。

    1941年,日军开始攻击新加坡,仅用时两个月就击败英军完全占领,英军总司令宣布无条件投降,自此直到1945年,新加坡进入日据时期,被日本占领的三年,对新加坡华人来说是灾难的三年,为了报复新加坡华人对中国抗日的支持,日军在新加坡大肆屠杀华人,史称新加坡大屠杀。

    1945年日本战败,英国重新接管新加坡,并将新加坡作为英国的直属殖民地,然而经过战争和世界各地去殖民化运动的影响,新加坡民众的想法已经有了很大改变。

    他们希望得到更大的自治权,岛内对独立和自治的呼声越来越高,1963年,李光耀当选新加坡第一任总理,同年经过公投,新加坡脱离英国正式加入马来西亚。

    新加坡加入马来西亚之后,因为种族、经济等原因,与马来中央政府嫌隙日渐增大,马来政府为削弱华人对马来政治的影响力,决定将以华人为主的新加坡割裂出去,因此1965年,新加坡又被踢出了马来西亚,从此以后成为完全独立国家。

    在新加坡独立的历史中,随着早期华人的繁衍和新的华人加入,华人渐渐成为新加坡第一大人种,直至今日,已占据新加坡总人口的75%以上。

  • 3、经济环境

  • 新加坡的经济模式很有趣,既不同于我国的社会主义,与西方的资本主义又不完全类似,它的经济模式称之为“国家资本主义”,核心领域由国家掌控。

    由于国土面积的原因,新加坡无法像马来西亚一样发展种植业,幸运的是它位于作为世界重要海峡之一的马六甲海峡的入口,依靠马六甲海峡发展了三大经济支柱:国际贸易、金融业、旅游业,其中尤以国家贸易为重。

    新加坡的经济发展得益于国际贸易的红利,便利的地理位置和开放的政策使之成为亚洲最重要的金融、服务和航运中心,和纽约、伦敦、香港一起并称为世界四大金融中心。

    国际贸易、金融和旅游业,每一项都离不开英语,20世纪中叶中文在全球有一定的局限性,英语成为第一官方语言就成为必然,新加坡英语普及率非常高,学校的官方教学用语也是英语。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同样,经济支柱决定语言方

  • 4、语言环境

  • 新加坡属于多民族国家,在新加坡的华人最早从明代就开始在东南亚谋生,郑和七次下西洋为东南亚带去第一批华人移民潮,其中大多来源于福建、广东、海南等地,因此闽南语和客家话是早期新加坡华人的主要使用语言。

    在新加坡刚独立时期,许多华人使用中文,甚至大部分的华人学校也是中文教学,后来在新加坡国父李光耀的“努力”下,一系列抑制中文的运动被发起。

    直至1980年唯一的中文教学大学南洋大学被停办,中文教育彻底退出新加坡教学,从此以后中文在新加坡境遇每况愈下,由社会主流语言变为一门外语,英语成为新加坡主流用语和第一官方语言。

    现在的新加坡看到了中国的发展,把中文作为了学校教育的选修课,然而华人的年轻一代,英语比中文流畅许多。

    同时为了平衡国内各种民族,马来语和印度语也被列为官方语言。

  • 5、中文的繁简体

  • 中文的书写语分为大陆推行的简体字、中国香港的粤语繁体字和中国台湾的繁体字。

    值得一提的是,新加坡两任总理都是非常务实的领导人,在建国之初他们根据国家发展实际需要推广英语,而中国发展起来后,又本着方便务实的原则,在1977年将简体字定为新加坡中文的官方书写语言,同样马来西亚华人学习的也是大陆简体字。

    所以,社交平台上写简体字的不一定是中国人,还有可能是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人。

    新加坡是除中国之外唯一一个华人占主要人口和掌握政权的国家,然而,新加坡与中国1990年才正式建交。而且新加坡国内的中文环境也在日渐削弱,多少让人有点惋惜。

    参考资料:

    【1】《海外华人社会中汉语(华语)教学的若干问题——以新加坡为例》,作者郭熙

    【2】《新加坡概况》源自网络

    标签: 历史杂谈

    更多文章

    • 古代的桃符是什么意思(我国春节挂桃符有什么风俗说法)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杂谈

      桃木剑、桃木如意、桃木挂件、寿桃酒、桃花茶……走进桃乡肥城的中国桃文化博物馆,琳琅满目的桃文化展品充分诠释了何为“居不可无桃”。中国桃文化源远流长,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春节自然也少不了和桃有关的习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北宋政治家王安石的七绝《元日》

    • 传统节日清明节吃什么东西(中国清明节6种传统特色食物)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杂谈

      又是一年清明时节,今年也是非常特殊的一年,清明假期你都怎么过呢?有空多回家陪陪家人和父母。清明节的到来天气也一天天变热,夏天的脚步也不远了,过清明你们当地都有哪些习俗和饮食习惯呢。清明节有一些清明美食是不可错过的,除了大家都比较常见的青团之外,还有一些比较小众的清明美食也是不可错过的。清明节,这6种

    • 唐僧的原名叫什么(西游记唐僧原型的真名以及身世)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历史杂谈

      关于四大名著《西游记》的故事,很多小伙伴都是从小看到大的,对很多情节几乎都能如数家珍。86版的《西游记》更是被不少观众奉为经典神作,无可超越。后续有不少影视剧故事都是根据《西游记》的故事原型改编而来,有人超越经典,也有人创新出新的故事,当然,更多的还是一部有一部的扑街被人遗忘的故事。但是在一次又一次

    • 张良博浪沙刺秦是什么时候(博浪沙刺秦是谁的谋划)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杂谈

      秦始皇统一六国,造成了很多小国家的人民妻离子散,家破人亡。所以很多人都恨秦始皇,他们为了能报国仇家恨,此时就涌现了一些刺杀秦始皇的勇士。比如历史上最有名的荆轲刺秦王,其实刺杀秦始皇的人物不止荆轲一人,还有我们今天要说的主人公:“汉初三杰之一的张良,博浪沙刺秦皇。”张良,字子房,韩国贵族世家,家族身份

    • 马踏飞燕的典故发生在哪里(马踏飞燕的内容来历及含义)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历史杂谈

      马踏飞燕,是甘肃武威雷公台出土的文物珍品,造型独特,气魄非凡。交织起奔腾的四蹄,在天上踏住了轻盈的燕子,人间的大胆奇想。出土的岂仅是一匹天马?古代的武威地处河西走廊,汉初名为凉州。霍去病率汉军在这里击败匈奴后,朝廷将此地改为现名,以表彰其武功军威,并设郡治,与敦煌、酒泉、张掖并称“河西四郡”。很久以

    • 搜神记干宝是哪个朝代的(干宝所著的代表作书籍主要内容)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杂谈

      《搜神记》诞生于晋朝,它的作者是干宝。干宝字令升,出生于西晋太康5年(公元284年),逝世于东晋57年(公元351年),新蔡(今河南省新蔡县)人,东晋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干宝从少年开始勤学博览,晋元帝时,经王导推荐被诏为佐著作郎,奉命领修国史,后著成《晋纪》二十卷,被后人称为良史。后来,干宝参与镇

    • 抗美援朝英雄人物简介(抗美援朝战斗英雄资料及事迹)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杂谈

      抗美援朝中的英雄人物:1、李家发李家发(1934年-1953年7月13日),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1934年生,安徽省南陵县人。是明朝著名开国将领李文忠的22世孙,1951年6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任第67军第199师第595团第1连战士。1952年10月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在一次敌机空

    • 烛之武的生平及人物形象(烛之武退秦师讲了什么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杂谈

      提到烛之武,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特别是读过《左传》的人,都会对左丘明笔下的这个老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在《烛之武退秦师》中,他描写了一个老者如何凭借自己个人非凡的智慧,挽救了郑国的危亡。当时郑国面临什么处境呢?他面临春秋时的两大诸侯国:晋国和秦国的围攻。晋国、秦国都是“春秋五霸”,可见郑国的形式有多么危

    • 冯谖是个怎样的人(冯谖客孟尝君人物性格特点分析)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杂谈

      孟尝君养门客三千,各色人才汇聚门下,为孟尝君所服务。由于人数太多,其中不乏混饭吃的人物。冯谖最初加入孟尝君,主要是因为贫困。孟尝君收纳门客的标准比较低,往往只要有个会的事情,就能在他门下讨得一口饭。这个冯谖在初见孟尝君时,却自曝什么也不会,也没有什么爱好,连这样的人也被孟尝君收编。那些稍有一技之长的

    • 鲁仲连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历史上鲁仲连哪些品质让人敬佩)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杂谈

      战国名士千千万,唯独鲁仲连被后世誉为了“真国士”话说公元前258年,秦赵战争爆发,秦军长驱直入,围攻邯郸,赵军形势不容乐观。值此之际,魏国的军队按照约定,前往邯郸进行支援。然而,由于魏王根本不想打这场仗,在他的指使下,率兵的魏国将军在途中磨磨蹭蹭,故意拖延时间,以至于赵国迟迟等不到救援,战况愈发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