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海公大红袍全传第四十二回:施辣手药犯灭口供

海公大红袍全传第四十二回:施辣手药犯灭口供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3159 更新时间:2024/2/11 11:04:41

《海公大红袍全传》,清代白话长篇历史演义小说,六十回。题“晋人义斋李春芳编次”。此系假托,实为清人撰,未详姓氏。成书于清嘉庆年间。描写了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清官海瑞一生的遭际,刻画了一个忠于职守、无私无畏、敢于锄强诛暴、关心百姓疾苦、清廉耿介的清官形象。全书除个别情节有一定史料依据外,绝大部分故事都是以传说较闻教演而成的,不能视之为海瑞的文学传记。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四十二回 施辣手药犯灭口供

却说当下陈春被捉,口称是张后、太子所使,又供冯保所荐,侍卫等即将缘由奏闻。帝沉吟未答,自思:“青宫索来仁慈,未必敢行此不轨之事,况且太子年纪尚幼,又无别个兄弟,恐致别立,此事却有疑难之处。”又思:“张皇后并无亲眷在京,且已正位昭阳,未必有此。”故特发下三法司会勘实情具覆。

此刻众侍卫得了旨意,即时将陈春拥簇到廷尉衙内收管,听候三法司提讯。严嵩早已知道,故意不出。及人至报陈春行剌皇上,今奉旨着三法司并太师会勘,严嵩故作惊愕之色道:“岂有此理,可曾究出主使之人否?”从者道:“事关内院主使,案情重大,故特旨命太师会勘!”严嵩即时吩咐打轿,来到法司衙门,那三法司早已在此等候。你道三法司是谁?就是这三位:刑部尚书赵文华,太常寺正聊张居正,兵部给事中都察院监察御史胡正道。

当下三人见了严嵩,各各见礼。赵、张二人自是一党,自然会意,惟胡正道不与同心。当时严嵩对三人道:“此案情节重大,三位大人当如何审判?”赵文华道:“此乃内院之事,你我自当秉公研讯。”随即升堂。

少顷,将陈春提到,当堂跪下。严嵩问道:“你是哪里人氏?”陈春道:“小的是山东青州人氏,姓陈名春。”严嵩道:“是山东青州,怎么在这里犯事呢?”陈春道:“只因小的来京贸易,折了本钱,无可生计,就在大街上卖拳为生。”严嵩道:“你既是流落的人,怎么反与内监相识?”陈春道:“那冯公公与小的本不相识,只因小的在街上卖拳,冯公公看见小的生得魁伟,两胁有力,蒙他唤到酒楼谈心,说起无依之苦。蒙冯公公施济,认为相知,与了我一百两银子,在大街上寻了一个旅店住下,不时将些酒肉来与小的畅饮。彼此往来,共有半载,遂成莫逆之交。前月冯公公偶然与小的说起:‘欲做官否?’小的道:‘世上谁不欲富贵?’冯公公便向小的说道:‘你欲要富贵,但只肯依我一件,即便立可得官。’此际小的便问他有甚事务。冯公公道:‘如今正宫皇后与太子意欲寻一个有胆有识的人,去行刺皇上,若是事成之后,可做大官。’此时小的哪里便敢应承。冯公公道:‘只管去做,自有我与太子担承。’再三相求。小的看见他如此恳切,又有恩惠于小的身上,只得依允。次日,冯公公便领小的到东宫去见太子。蒙太子赏金帛酒饭,并蒙太子当面吩咐,许小的做一将军职衔,此际小的不合应允。过了几日,太子复召小的进宫商议,他说皇上一连数日不曾御殿,明日届当朔望之期,必然御殿,随令小的身怀利刃,藏在复道,待等驾到突出行刺。小的应允,蒙太子赏刀一把,黄金二十锭,并以酒食相馈。而小的既感太子与冯公公之深恩,虽赴汤蹈火,自无不允。继蒙娘娘召小的进昭阳正院,特赐以金珠翡翠等物。所以小的不得已,随时就从冯公公到复道中藏躲。及见圣驾,此时小的事出不已,即便趋前行凶是真。求列位大人开恩则个。”

严嵩大怒,拍案骂道:“皇宫内院,岂是别人进得去的?难道宫门外都没有人守的么?且问你,你是昨夜进宫,还是预早进宫的?”陈春道:“小的是前月初九,蒙冯公公带进宫去,直住到此时的。”严嵩怒道:“皇后贤淑,太子仁孝,天下共知。你何妄思诬捏,以卸己罪?可即从实招来,如有半句支吾,我这里刑法重得狠呢!”陈春道:“小的今日既已被获,哪敢说谎?此是确言,求爷详察。”赵文华在旁插嘴道:“不肯招认,就要用刑。你还是招不招?”陈春道:“小的一概都是真言,再没一毫谎诬的了。”赵文华道:“不打如何肯招?”吩咐下去:“重打四十大板,看他招不招?”左右答应,一声险喝,如鹰拿虎捉一般,把陈春簇下。

此时陈春只道勉强过便可以过去,也不言语,随着众人下阶,被众人按在地下,叫声“行杖”!赵文华吩咐:“取头号板子,与我重打!”左右即将头号板子重重打将下去。五板之后,陈春就不能叫喊了,打到四十板之后,竟不能动弹,几致失声。

赵文华晚令以冷水浇其面。少顷,方才醒来。陈春此时虽则复苏,然痛极心迷,不知人事矣。文华叱令复拖上堂来,又问:“到底此是外边甚么人主使呢?快些说来!不然,复使三木矣。”

陈春只是昏昏沉沉,不闻上面说话,又恐再用极刑,只得点头,以冀免打。严嵩道:“此人句句确供,似无遁饰,亦不必苛求根株矣。”立即吩咐左右,仍带往廷尉处收管,听候再讯。胡正道在旁说道:“如此供词,岂足凭信?当细心鞫之,方能澈其泾渭。”严嵩道:“彼已昏去,容当再讯。”于是各各散去。

是日,严嵩回府,即请赵文华、张居正二人过府商议。严嵩道:“今日虽然陈春这般口供,且看胡正道之言,似不深信的言语。倘若再究真情,如何是好?”居正道:“这却容易,今夜杀之以灭其口,则可以无忧矣!”严嵩道:“怎的能够杀他?还望赐教。”居正道:“待座下今晚自往狱中杀之,明日敬来覆命就是。”严嵩致谢道:“全仗驾上。”

居正即便拜辞而出,回到府中,令家人立即办下酒席一桌,以便应用。旋又令家人到外边,取了毒药为末,然后将酒席抬了出来,居正已暗将毒药搅在酒内,旋着人抬到刑部狱中而来。

时赵文华早已在狱门等候,居正一到,即便开门放入。来到狱中仓神亭上,提出了陈春。居正道:“你怎的受了这般的苦楚,自己放心,我自有处。”陈春道:“小的有死无异,老爷再休见疑。”居正道:“这个我自有主,却念着你自到此地,未尝不饱衣足食。如今困在牢里,只恐茶饭不敷,今待办些酒饭在此,你可饱餐,且莫愁闷。”命从人将酒饭抬到陈春面前,说:“见你向日是穿吃惯的,如今在狱,诸事掣肘,我恐怕你饿了,所以把些酒饭来与你吃了。一面放开心事,不过旬日之问,便可以了局的了。”陈春叩谢讫,文华令人将他的刑具松了,等他好去吃酒吃饭。那陈春哪里得知就里,遂放开量大嚼一顿。此时酒饭肉餍,好生快活,竟自睡了。张居正、赵文华一齐来到相府回覆,自不必说。

再说那张皇后正在深宫,忽见冯保气喘喘的急奔而来,说道:“祸事到了!”张后是个受过惊恐的人,听了这一句说话,吓得魂不附体,急问道:“到底为着甚么?快些说来。”冯保道:“如天大事,难道娘娘还不知道么?”张后道:“我在这深宫内院,知道甚么来?有话快说,免得狐疑!”冯保道:“今早圣驾在娘娘这里出宫,刚出到复道,突遇刺客走来,幸喜侍卫官捉住。这人姓陈名春,乃是山东青州人氏,供称曾与奴才相好,因而娘娘、太子与伊相议,教他伺便弑君,一一说出。如今皇上将这陈春发往三法司会勘去了。但不知究是何人所使,致累内院,此特来报知。”

张后听得此言,吃惊不小,指着苍天说道:“那个天杀的,这般狠毒,要害我母子性命!”冯保道:“这也不妨。如今娘娘何不领着太子,一同前往,到万岁爷跟前问个明白,却不是好?”

张后点头称善,即令冯保到青宫来请太子。

太子听得母后传宣,即便趋赴。比及见了娘娘,娘娘说道:“你的大祸临身,你可知否?”

太子听了这一句,却不知话从哪里说起,呆了好一会,复问道:“母后,到底为着什么,说起这话来?”张后道:“你只晓得在青宫诵诗,却不知这祸事呢!”遂将冯保所言,备细说知。太子听了,吓得三魂飘渺,七魄悠扬,自思:“这桩罪案,却也不小,似此则我母子无活命矣!”乃向张后而泣。

冯保在旁也觉不安,进曰:“娘娘、殿下,且止悲泪,事当从长计议才是。”太子道:“你有何策,可解此危?”冯保道:“亦无别策,惟殿下与娘娘即当诣皇上面剖是非,庶或皇上恩爱不究,也未可知。”张后点头,乃携着太子望着帝处而来。

于路十分惊惧,冯保亦不离左右。

帝恰好在焚椒阁内,独自一人坐着。张皇后母子进阁,俯伏于地面泣。帝令平身,问道:“卿与我儿何故如此?”张皇后与太子、冯保皆免冠奏道:“臣等死罪,今突遭诬陷,因来匍叩金阶,历表清白,伏惟陛下察之。”帝随道:“卿乃朕之内助,儿乃国之储贰,岂不深爱耶?且起来说话。”张皇后与太子、冯保谢过了恩,起来侍立帝侧。帝道:“你们所忧者,不过因陈春之事而已,然朕虽不读书,亦颇明理,岂有受嘱切而一口便说某人所嘱者?朕未之信也。但该陈春口口声称与冯保交好,辗转传言,然亦在理者。此事当细研讯之,务得其实。”

太子复奏道:“臣蒙荣养之恩,于令一十有余见,然时时躬侍圣躬,又何暇得与别人排徊?此事还望圣上详察。”皇上笑道:“令据陈某所供,干累内院,朕固不信。然以弑逆大罪,不得不发与法司会勘。你且回宫,朕自有处。”太子山呼叩谢,回宫而去。张皇后甚属不安,冯保亦甚惶恐。帝皆叱令各回所处:“朕已明白了,决不为你等害也。”张皇后与冯保各各谢恩,便即退回,正是:君命无妄僭,子孝父已宽。

毕竟皇上打发三人去后,还有何说,下文分解。

标签: 海公大红袍全传

更多文章

  • 古典文学名著《陶庵梦忆》:卷六·菊海 全文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陶庵梦忆》,菊海

    《陶庵梦忆》,明代散文集。为明朝散文家张岱所著。该书共八卷,成书于甲申明亡(1644年)之后,直至乾隆四十年(1775年)才初版行世。其中所记大多是作者亲身经历过的杂事,将种种世相展现在人们面前。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卷六·菊海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兖州张氏期余看菊,去城五里。余至其

  • 红楼梦中贾府最后的下场与太上皇之间有何联系?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贾府,清朝

    读过《红楼梦》的人,谁都知道贾府被抄这一主要内容。说到这个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贾家从宁荣二公开始就是朝廷重臣,到贾代化、贾代善仍旧位高权重,当时的皇帝对贾家非常宠幸,贾代善死前上本,皇帝不但下旨让贾赦袭爵,还赐了贾政主事官职,让他入部学习。贾代化死后,宁国府把持两代的京营节度使由于贾敬不愿意袭爵,贾珍

  • 水浒传中鲁智深武松不支持招安,那为何不与宋江撕破脸?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招安,宋朝

    《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以白话文写成的章回小说。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了解吧!梁山一百单八将排完座次后,很快就召开了“重阳节菊花大会”。宋江之所以这么着急又这么隆重地办派对,实际是投石问路:“望天王降诏早招安,心方足!”如果招安论调得到一致响应,那么宋江下一步

  • 红楼梦中薛姨妈一家为何会搬离梨香院?原因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梨香院,清朝

    梨香院《红楼梦》中,梨香院原是“当日荣公暮年养静之所”。 宝钗初入贾府时,便住在梨香院。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细按薛家三口的生存处境,当年初进京都,本是要投奔娘家,即金陵王家,因王子腾升了九省统制,奉旨出都查边,最终薛姨妈带着一儿一女来到了荣国府,跟姐姐王夫人住在了一起。薛宝钗一

  • 古典文学名著《论衡》:卷二十六·实知篇 全文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论衡》,实知篇

    《论衡》一书为东汉王充(27-97年)所作,大约作成于汉章帝元和三年(86年)。《论衡》是王充的代表作品,也是中国历史上一部不朽的无神论著作。现存文章有85篇(其中的《招致》仅存篇目,实存84篇)。该书被称为“疾虚妄古之实论,讥世俗汉之异书。”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卷二十六·实知篇的详细

  • 古典文学名著《论衡》:卷二十六·知实篇 全文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论衡》,知实篇

    《论衡》一书为东汉王充(27-97年)所作,大约作成于汉章帝元和三年(86年)。《论衡》是王充的代表作品,也是中国历史上一部不朽的无神论著作。现存文章有85篇(其中的《招致》仅存篇目,实存84篇)。该书被称为“疾虚妄古之实论,讥世俗汉之异书。”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卷二十六·知实篇的详细

  • 世说新语·文学篇·第六十七则讲了一个什么道理?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世说新语,南北朝

    《世说新语》是南朝宋文学家刘义庆撰写的文言志人小说集,那么其中世说新语·文学篇·第六十七则表达了一个什么道理呢?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原文魏朝封晋文王为公,备礼九锡①。文王固让不受。公卿将校当诣府敦喻,司空郑冲驰遣信就阮籍求文。籍时在袁孝尼②家,宿醉扶起,书札为之,无所点

  • 红楼梦中尤二姐和尤三姐,是如何进入贾府这个贵族圈的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尤二姐,清朝

    尤二姐和尤三姐都是尤氏继母的女儿,尤氏和这两姐妹没有半分血缘关系。这是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红楼梦》中有几个闯进贵族圈的穷孩子,今天讲讲闯进贵族圈的平民姑娘,尤二姐和尤三姐。平民姑娘跟着改嫁的娘,闯进顶级贵族圈。秦钟和邢岫烟虽然很穷,但是他们都是官宦后代,身上流淌着官宦的血脉。

  • 古典文学名著《太平御览》:皇王部·卷十八 全文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太平御览》,卷十八

    《太平御览》是宋代著名的类书,为北宋李昉、李穆、徐铉等学者奉敕编纂,始于太平兴国二年(977)三月,成书于太平兴国八年(983)十月。《太平御览》采以群书类集之,凡分五十五部五百五十门而编为千卷,所以初名为《太平总类》;书成之后,宋太宗日览三卷,一岁而读周,所以又更名为《太平御览》。全书以天、地、人

  • 红楼梦史湘云为什么没有搬出大观园,而是住进了稻香村?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红楼梦,史湘云

    《红楼梦》,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通行本共120回。这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情小说、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其作者以“大旨谈情,实录其事”自勉,只按自己的事体情理,按迹循踪,摆脱旧套,新鲜别致,取得了非凡的艺术成就。下面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