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京族特有的独玄琴是怎样走向世界的

京族特有的独玄琴是怎样走向世界的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1668 更新时间:2023/12/9 8:05:05

京族独弦琴,属弹拨类弦鸣乐器,因独有一根弦而被世人习称为独弦琴。事实上,独弦琴在京族民间称匏琴,或称独弦匏琴,京族语即直呼旦匏,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种古老乐器。那么,独弦琴是怎么来的呢?京族民间有两种不同的说法:或传说由海龙的“如意琴”演变而来,那一根弦就是龙王七公主的头发变的;或认为是京族的先民出海打鱼时,发现系在桅杆上的绳索,伴随船的摇摆用橹碰击则发出奇妙的声音,受此发而模仿制作的。但关于独弦琴的字记载,我国的历史典籍却可追溯到殷代。其中《新唐书》具体描述的就有两处,或曰“独弦匏琴,以斑竹为之,不加饰,刻木为虺首,弦无轸,以弦系顶”,又曰“复以半匏,皆彩画之,加上铜瓯,为琴,作虺文横其上,长三尺,头曲如拱,长两寸,以条系腹穿瓯及匏木”,可见京族独弦琴有很深的历史文化渊源。

在京族三岛,我见过的传统独弦琴,都是用竹木制作的:琴身长约一米,宽、厚分别约十厘米、八厘米,其一端打一楔子用以固定琴弦,另一端则凿洞插入厚竹片做摇杆;琴弦只有一根,古时用麻绳或用竹篾代替,弦的一头固定在琴身的右端,另一头则系在琴身左端的摇杆上。

演奏时,右手用贝壳或短竹片弹拨琴弦,令其发出震颤的声音,左手则同时扶摇竹竿,使声音袅袅颤变以形成旋律。但传统的独弦琴由于琴弦与琴身的共震共鸣效果差,通只能给哈妹歌舞时伴奏或自唱时击节奏。

进入现代社会以后,独弦琴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得到了全面的改进。在我看来,最明显的进步至少有三个方面:一是麻绳竹篾替换成钢丝弦,独弦琴的音色变得厚实而悠扬,音域也变宽阔而稳定了。

正是音色音域得到改善,已故京族艺人苏善辉在五十年代末,首创实现以独奏的形式把独弦琴搬上舞台。二是独弦琴有了乐谱,使独弦琴音乐得到了普及和推广。

六十年代初,当时的东兴民族歌舞团,开始系统收集整理京族曲谱,使口耳相传的独弦琴音乐第一次有了成套的乐谱,为独弦琴从民间登入大雅之堂创造了条件。

三是独弦琴的科技含量提高,艺术表现力和可观赏性增强。近些年来,音乐家们经反复的实验,他们成功地用红木、紫木或棕木取代竹筒做琴身,用牛角替换竹片制摇杆,同时给琴弦装上拾音器,再给拾音器配置扩音设施,从而使独弦琴的音色变得更柔美更典雅,而声音也更清朗、更悠扬、更悦耳了。

新式的独弦琴,造型仍旧朴实简单,琴盘之上还是那一弦一杆,但质感却很精致古雅。尤其它那优美柔和的音色,更是极富表现力:既能细腻地描绘自然景象,又能淋漓尽致地展现人的思想感情和内心世界。

欣赏独弦琴的表演,但见指弹手扶间,且闻中琴声悠悠,你自然会沉浸入不同的音乐境界:或风平浪静,海阔天空;或潮起潮落,波逐浪涌;或柔情似水,袅绕动人……

更多文章

  • 京族的春节是怎样过的?京族习俗简介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京族,京族民俗节日,春节

    除夕是指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它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部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是农历全年最后的一个晚上。故此期间的活动都围绕着除旧部新,消灾祈福为中心。周、秦时期每年将尽的时候,皇宫里

  • 京族乐器简介 京族乐器有何独特之处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京族,京族文化艺术

    京族人民使用的乐器,既有本民族固有的独弦琴,又有汉族地区传入的二胡、秦琴、笛子、鼓、锣、竹梆子、小竹板等。独弦琴是京族独有的乐器,又叫“一线琴”,由于它装有一个匏瓜状的扩音器,所以又叫“匏琴”。又由于它的音律主要表现出悲凉婉转,因此又叫“悲凉琴”。一琴多名,反映了京族人对独弦琴这种祖传乐器的珍爱。独

  • 六一 | 细说那些古代孩子们怎样过儿童节?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六一,儿童节,古代

    在中国古代,并没有专门的儿童节,但是在某些节日里,成年人有成年人的活动内容,儿童们有自己相对独立的过节形式,或者某些节日的活动内容更偏重于少年儿童,只不过这些节日他们和成年人共享,这就像如今搞一项大型活动,当中会分成很多单元,其中有一个版块就是为儿童专门所有。因此,这些节日可以看做是古代的“儿童节”

  • 走进广西壮族 揭秘吃立节的来历和习俗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广西,壮族,习俗

    吃立节是广西壮族的传统节日,吃立节是个历史并不是很悠久的节日,因为只是开始一百多年,最早是因为要对抗侵略者而不能及时过春节才开始这个节日的,到后来就成约定俗成的节日了。在中国虽然是以汉族为主体,但是各个少数民族之间在和汉族文化交流融合的过程中,依旧能保留自己民族的特性,这里面最主要的特征就是不同民族

  • 德昂族建筑 德昂族民居有何来历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德昂族,德昂族建筑

    和南方许多民族一样,德昂族喜居干栏式竹楼。这种竹楼多用木料做框架,其它部分,如椽子、楼板、晒台、围壁、门、楼梯等均用竹子为原料,房顶则覆盖茅草而成。德昂族的竹楼多依山而建,坐西向东。主要有正方形和长方形两种形制。比较典型而普遍的是以德宏地区为代表的一户一院式的正方形竹楼。这种竹楼分主楼和附房两部分。

  • 德昂族文化 德昂族古老而神秘的茶文化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德昂族,德昂族文化艺术

    德昂族崇拜、热爱茶的历史亘古绵远,被其他民族誉为“茶的民族”、“古老的茶农”。茶在德昂族道德中象征着诚实和信任,定亲交友,茶是信物和使者,一切真诚都在茶的甘苦回味之中。德昂族制茶方法与饮茶方式颇多,最具特色的便是德昂族的酸茶。其技艺有两种:一是土坑法。人类尚未发明使用陶器前,将鲜茶叶采摘回家后,用新

  • 德昂族习俗 德昂族婚俗大盘点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德昂族,德昂族民俗节日

    德昂族的青年在婚姻缔结上有一定的自主权。做父母的也比较尊重儿女心愿。依照德昂族的风俗习惯,德昂族的男女青年一旦爱情成熟。男方家则要请媒人去女方家提亲。届时,女方家也要请一个媒人坐陪。提亲时,男方家的媒人提一台芭蕉、一包茶叶、两条干咸鱼给女方家父母作开门礼。若女方的父母同意这门亲事,男方家还要提同样的

  • 德昂族冠盖式住房有着怎样的来源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德昂族,德昂族建筑

    冠盖式住房的来源关于它的来源,德昂族民间还流传着这样一个动人的故事:诸葛亮当年率兵南征来到德昂山寨。有一天突遭袭击,受伤遇险,幸得勇敢善良的德昂姑娘阿诺相救才得以化险为夷,转危为安。在短暂的接触中,二人产生了感情。当重任在肩的诸葛亮不得不辞别心上人的时候便将自己的帽子留给阿诺作为信物。痴情的阿诺苦盼

  • 景颇族乐器 景颇族“洞巴”是怎样一种乐器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景颇族,景颇族文化艺术

    洞巴,景颇族双簧气鸣乐器。“洞巴”是景颇族景颇支系语音译,为汉语带牛角的管笛之意。载瓦支系语称比切或比克。流行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潞西、盈江、陇川、瑞丽等地。形制与唢呐近似,由管身、簧哨、芯子和喇叭口组成。规格大小不一,常见者全长5 2厘米左右。管身用质地较软的木料或铜制,民间多采用当地所产

  • 为何说景颇刀是景颇民族精神的象徵物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景颇族,景颇族文化艺术

    在景颇人的生产 生活当中,总是离不开长刀。他们砍山打猎,要用长刀;结交朋友,要赠长刀;男女恋爱,要送长刀;木脑纵歌,要舞长刀,……长刀是景颇人的劳动工具生活用具战斗武器,是景颇男子的装饰品,是景颇民族精神的象徵物。景颇族有这样两句谚语:“景颇山上的路是长刀砍开的,赤脚踩亮的”,“男子不会耍长刀,他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