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京族饮食 京族传统饮食大揭秘

京族饮食 京族传统饮食大揭秘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2628 更新时间:2023/12/10 8:26:11

一、糯米糖粥

京族人普遍喜欢甜食,特别喜欢糯米糖粥。其煮法很简单:将糯米淘净水煮,至将熟时,加糖再熬,至米烂水有胶质即成。若煮得,那糖粥亮晶晶、甜润润、香喷喷,很是诱人。逢年过节,京族人都要吃糯米糖粥;祭祀祖最不可少的祭品也是糯米糖粥;平时家中来客,人免不了要捧出糯米糖粥来招待,要是一时拿不出,也会将就一下,来一碗红薯糖、粉丝糖汤或绿豆糖水。

二、“吹糕”“白糍糕”

这是京族颇有风味的一种传统的粮食制品。“风吹糕”是用糯米浸泡使其发胀后,水磨成稀粉,然后用勺舀到直径40厘米左右的篾(现已多用薄铝制成)里,大火蒸熟成一面一面的薄粉膜,再撒一些熟芝麻,晾干后置于炭火上烘烤而成。因经过烘烤,它变得又薄又轻,几乎像透明的薄膜,风吹即飘起,故名。其味香脆爽口,是待客和探亲访友的上好风味食品。“白糍糕”也是先把糯米浸泡,水磨成稀粉,用布滤成半干,然后搓捏成一个个如鸡蛋大的汤圆,内包糖馅,用水煮至它浮上水面不久即熟。这大多是在每年除夕之夜,全家边守岁边做好煮熟,待新春到来时,先用以供神祭祖,后拿来和糯米糖粥一起吃,以示祝福:生活甜蜜人寿,偕老白头如“白糍糕”。

三、鲇汁

又称“鱼露”,是一种味道鲜美的上等鱼汁调味品,每年农历3—6月进行生产。其制法是:用一只洁净的大瓦缸,缸底凿一小孔,嵌入一根装有塞子的导汁管,缸内垫一层稻草或沙包作为过滤层,然后把洗净的鲇鱼(其他小鱼次之)和盐巴,按3:2的比例,一层鱼一层盐地叠入缸内,装满后压平缸面,并加盖密封。经一期后,将导汁管的塞子拔开,缸里的鲇汁就涌流出来了,每缸可分三次采汁。

标签: 京族京族饮食

更多文章

  • 京族文化 近代京族民间文学简介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京族,京族文化艺术

    京族民间文学的演进同时代的发展息息相关。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京族社会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各种矛盾的冲突日益加深。《渔工苦歌》、《十难歌》、《杜光辉的传说》和以计叔为中心的一系列机智人物故事,从不同的侧面反映纷繁复杂的近现代京族社会现实。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京族民间涌现出不少颇具才华的民间歌

  • 京族特有的独玄琴是怎样走向世界的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京族,京族文化艺术,独玄琴

    京族独弦琴,属弹拨类弦鸣乐器,因独有一根弦而被世人习称为独弦琴。事实上,独弦琴在京族民间称匏琴,或称独弦匏琴,京族语即直呼旦匏,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种古老乐器。那么,独弦琴是怎么来的呢?京族民间有两种不同的说法:或传说由海龙王的“如意琴”演变而来,那一根弦就是龙王七公主的头发变的;或认为是京族的先

  • 京族的春节是怎样过的?京族习俗简介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京族,京族民俗节日,春节

    除夕是指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它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部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是农历全年最后的一个晚上。故此期间的活动都围绕着除旧部新,消灾祈福为中心。周、秦时期每年将尽的时候,皇宫里

  • 京族乐器简介 京族乐器有何独特之处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京族,京族文化艺术

    京族人民使用的乐器,既有本民族固有的独弦琴,又有汉族地区传入的二胡、秦琴、笛子、鼓、锣、竹梆子、小竹板等。独弦琴是京族独有的乐器,又叫“一线琴”,由于它装有一个匏瓜状的扩音器,所以又叫“匏琴”。又由于它的音律主要表现出悲凉婉转,因此又叫“悲凉琴”。一琴多名,反映了京族人对独弦琴这种祖传乐器的珍爱。独

  • 六一 | 细说那些古代孩子们怎样过儿童节?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六一,儿童节,古代

    在中国古代,并没有专门的儿童节,但是在某些节日里,成年人有成年人的活动内容,儿童们有自己相对独立的过节形式,或者某些节日的活动内容更偏重于少年儿童,只不过这些节日他们和成年人共享,这就像如今搞一项大型活动,当中会分成很多单元,其中有一个版块就是为儿童专门所有。因此,这些节日可以看做是古代的“儿童节”

  • 走进广西壮族 揭秘吃立节的来历和习俗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广西,壮族,习俗

    吃立节是广西壮族的传统节日,吃立节是个历史并不是很悠久的节日,因为只是开始一百多年,最早是因为要对抗侵略者而不能及时过春节才开始这个节日的,到后来就成约定俗成的节日了。在中国虽然是以汉族为主体,但是各个少数民族之间在和汉族文化交流融合的过程中,依旧能保留自己民族的特性,这里面最主要的特征就是不同民族

  • 德昂族建筑 德昂族民居有何来历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德昂族,德昂族建筑

    和南方许多民族一样,德昂族喜居干栏式竹楼。这种竹楼多用木料做框架,其它部分,如椽子、楼板、晒台、围壁、门、楼梯等均用竹子为原料,房顶则覆盖茅草而成。德昂族的竹楼多依山而建,坐西向东。主要有正方形和长方形两种形制。比较典型而普遍的是以德宏地区为代表的一户一院式的正方形竹楼。这种竹楼分主楼和附房两部分。

  • 德昂族文化 德昂族古老而神秘的茶文化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德昂族,德昂族文化艺术

    德昂族崇拜、热爱茶的历史亘古绵远,被其他民族誉为“茶的民族”、“古老的茶农”。茶在德昂族道德中象征着诚实和信任,定亲交友,茶是信物和使者,一切真诚都在茶的甘苦回味之中。德昂族制茶方法与饮茶方式颇多,最具特色的便是德昂族的酸茶。其技艺有两种:一是土坑法。人类尚未发明使用陶器前,将鲜茶叶采摘回家后,用新

  • 德昂族习俗 德昂族婚俗大盘点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德昂族,德昂族民俗节日

    德昂族的青年在婚姻缔结上有一定的自主权。做父母的也比较尊重儿女心愿。依照德昂族的风俗习惯,德昂族的男女青年一旦爱情成熟。男方家则要请媒人去女方家提亲。届时,女方家也要请一个媒人坐陪。提亲时,男方家的媒人提一台芭蕉、一包茶叶、两条干咸鱼给女方家父母作开门礼。若女方的父母同意这门亲事,男方家还要提同样的

  • 德昂族冠盖式住房有着怎样的来源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德昂族,德昂族建筑

    冠盖式住房的来源关于它的来源,德昂族民间还流传着这样一个动人的故事:诸葛亮当年率兵南征来到德昂山寨。有一天突遭袭击,受伤遇险,幸得勇敢善良的德昂姑娘阿诺相救才得以化险为夷,转危为安。在短暂的接触中,二人产生了感情。当重任在肩的诸葛亮不得不辞别心上人的时候便将自己的帽子留给阿诺作为信物。痴情的阿诺苦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