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保安族节日 保安族节日大揭秘

保安族节日 保安族节日大揭秘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3531 更新时间:2023/12/4 19:42:18

尔德节。又称尔开斋节、肉孜节。“尔德”是拉伯语的译音,是回归及欢乐节日的意思,来源于宗教,是伊斯兰教徒封斋一月期满的标志。

尔德节是保安族群众最欢乐、愉快的节日,节日里保安族男女老少都穿上最好看的衣服,按照自己的传统习惯欢度佳节。他们家家户户炸“油香”、“馓子”、“果果”,男人们沐浴之后还到清真集聚,举行礼拜仪式,男女老少互道“色兰目”,祝愿生活如意、节日愉快。

尔德节头天破晓,家家互送“油香”,也有的到先辈坟前诵经烧香,缅怀先人。

法蒂玛亦译法图麦、法帖梅、哈其麦、穆罕默德之女,阿里之妻,被伊斯兰教什叶派信徒尊为圣母。相传于伊斯兰教历6月15日逝世,我国各族穆斯林妇女于这一天举行集体纪念活动,保安族则选在伊斯兰教历斋月的一个吉日举行。届时,妇女们去清真寺请阿訇讲述法蒂玛的高尚德行,并念经祈祷;参加者清真寺捐助财物,有的备置饭菜,邀请一些伊斯兰教的知名人士到家作客、讲经,以示对法蒂玛的缅怀。相传,法蒂玛与阿坦克成婚之时,阿里一贫如洗,家中只有一升大麦、一个手推小石磨一床破旧被褥。法蒂玛异伤心,哭着向穆罕默德诉说,而穆罕默得却不以为然,而心地开导女儿说:人生在世,要知足,有这点家当,就应该感谢真主。法蒂玛听罢遂转忧为喜,高高兴兴地与阿里结为夫妻。据说,保安族姑娘出嫁时,有的还以法蒂玛为榜样,不讲彩礼。

“尔德”是阿拉伯语的译音,是“回归及欢乐节日”的意思,又叫“开斋节”、“肉孜节”,是伊斯兰教的宗教节日。按照伊斯兰教的规定,每年伊斯兰教历9月,教徒要封斋30天,即1个月。在斋月里,教徒每天黎明之前吃早饭,然后整日不进食,连水都不能喝,只有等太阳落山,叫拜之后才能吃晚饭。也就是说在斋月里教徒每天只在日出前和日落后吃两顿饭。斋戒是教徒必行的“天命”功课,象征着内心负疚的穆斯林向安拉忏悔和赎罪,以此来培养教徒成为能够忍受饥饿、克已禁欲、畏主守法的人。开斋后过尔德节,节日清晨保安族的男人们沐浴之后,到清真寺集体做礼拜。节日期间,保安族男女老少都要穿上新衣服,互相拜节。节前家家户户还要炸油香、馓子、果果等节日食品。

更多文章

  • 保安族饮食 保安族最喜欢什么食物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保安族,保安族饮食

    保安人的主食偏重于面制品,经常食用馒头、花卷、煎饼、包子、汤面条、臊子面、馓子、凉面、浆水面、炒肉面、捏面筋、搅团等。小麦面做的面条多种多样,有面片、拽面、凉面等。其中“指甲面片”特色鲜明、色味俱全。土豆作为主食的吃法主要有盐水煮土豆、土豆泥煎成土豆饼,有时也用土豆泥加洋葱作成包子馅,口味清香、细腻

  • 京族饮食 京族传统饮食大揭秘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京族,京族饮食

    一、糯米糖粥京族人普遍喜欢甜食,特别喜欢糯米糖粥。其煮法很简单:将糯米淘净水煮,至将熟时,加糖再熬,至米烂水有胶质即成。若煮得好,那糖粥亮晶晶、甜润润、香喷喷,很是诱人。逢年过节,京族人都要吃糯米糖粥;祭神祀祖最不可少的祭品也是糯米糖粥;平时家中来客,主人免不了要捧出糯米糖粥来招待,要是一时拿不出,

  • 京族文化 近代京族民间文学简介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京族,京族文化艺术

    京族民间文学的演进同时代的发展息息相关。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京族社会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各种矛盾的冲突日益加深。《渔工苦歌》、《十难歌》、《杜光辉的传说》和以计叔为中心的一系列机智人物故事,从不同的侧面反映纷繁复杂的近现代京族社会现实。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京族民间涌现出不少颇具才华的民间歌

  • 京族特有的独玄琴是怎样走向世界的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京族,京族文化艺术,独玄琴

    京族独弦琴,属弹拨类弦鸣乐器,因独有一根弦而被世人习称为独弦琴。事实上,独弦琴在京族民间称匏琴,或称独弦匏琴,京族语即直呼旦匏,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种古老乐器。那么,独弦琴是怎么来的呢?京族民间有两种不同的说法:或传说由海龙王的“如意琴”演变而来,那一根弦就是龙王七公主的头发变的;或认为是京族的先

  • 京族的春节是怎样过的?京族习俗简介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京族,京族民俗节日,春节

    除夕是指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它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部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是农历全年最后的一个晚上。故此期间的活动都围绕着除旧部新,消灾祈福为中心。周、秦时期每年将尽的时候,皇宫里

  • 京族乐器简介 京族乐器有何独特之处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京族,京族文化艺术

    京族人民使用的乐器,既有本民族固有的独弦琴,又有汉族地区传入的二胡、秦琴、笛子、鼓、锣、竹梆子、小竹板等。独弦琴是京族独有的乐器,又叫“一线琴”,由于它装有一个匏瓜状的扩音器,所以又叫“匏琴”。又由于它的音律主要表现出悲凉婉转,因此又叫“悲凉琴”。一琴多名,反映了京族人对独弦琴这种祖传乐器的珍爱。独

  • 六一 | 细说那些古代孩子们怎样过儿童节?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六一,儿童节,古代

    在中国古代,并没有专门的儿童节,但是在某些节日里,成年人有成年人的活动内容,儿童们有自己相对独立的过节形式,或者某些节日的活动内容更偏重于少年儿童,只不过这些节日他们和成年人共享,这就像如今搞一项大型活动,当中会分成很多单元,其中有一个版块就是为儿童专门所有。因此,这些节日可以看做是古代的“儿童节”

  • 走进广西壮族 揭秘吃立节的来历和习俗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广西,壮族,习俗

    吃立节是广西壮族的传统节日,吃立节是个历史并不是很悠久的节日,因为只是开始一百多年,最早是因为要对抗侵略者而不能及时过春节才开始这个节日的,到后来就成约定俗成的节日了。在中国虽然是以汉族为主体,但是各个少数民族之间在和汉族文化交流融合的过程中,依旧能保留自己民族的特性,这里面最主要的特征就是不同民族

  • 德昂族建筑 德昂族民居有何来历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德昂族,德昂族建筑

    和南方许多民族一样,德昂族喜居干栏式竹楼。这种竹楼多用木料做框架,其它部分,如椽子、楼板、晒台、围壁、门、楼梯等均用竹子为原料,房顶则覆盖茅草而成。德昂族的竹楼多依山而建,坐西向东。主要有正方形和长方形两种形制。比较典型而普遍的是以德宏地区为代表的一户一院式的正方形竹楼。这种竹楼分主楼和附房两部分。

  • 德昂族文化 德昂族古老而神秘的茶文化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德昂族,德昂族文化艺术

    德昂族崇拜、热爱茶的历史亘古绵远,被其他民族誉为“茶的民族”、“古老的茶农”。茶在德昂族道德中象征着诚实和信任,定亲交友,茶是信物和使者,一切真诚都在茶的甘苦回味之中。德昂族制茶方法与饮茶方式颇多,最具特色的便是德昂族的酸茶。其技艺有两种:一是土坑法。人类尚未发明使用陶器前,将鲜茶叶采摘回家后,用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