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优钵罗花歌》的作者是谁?又该如何鉴赏呢?

《优钵罗花歌》的作者是谁?又该如何鉴赏呢?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2057 更新时间:2023/12/10 13:51:07

优钵罗花歌

岑参 〔唐代〕

参尝读佛经,闻有优钵罗花,目所未见。天宝景申岁,参忝大理评事,摄监察御史,恋伊西北庭度支副使。自公多暇,乃刀府庭内,栽树种药,为山凿池。婆娑乎其间,足以寄傲。交河小吏有献此花者,云得之于天山之南。其状异于众草,势巃嵸如冠弁。嶷然上耸,生不傍引,攒花中折,骈叶外包,异香腾风,秀色媚景。因赏而叹曰,尔不生于中土,僻在遐裔,使牡丹价重,芙蓉誉高,惜哉!夫天地无私,阴阳无偏,各遂其生,自物厥性,岂以偏地而不生乎,岂以无人而不芳乎?适此花不遭小吏,终委诸山谷,亦异怀才之士,未会明主,摈于林薮邪!因感而为歌,歌曰:

白山南,赤山北。

其间有花人不识,绿茎碧叶好颜色。

叶六瓣,花九房。

夜掩朝开多异香,何不生彼中国兮生西方。

移根在庭,媚我公堂。

耻与众草之为伍,何亭亭而独芳。

何不为人之所赏兮,深山穷谷委严霜。

吾窃悲阳关道路长,曾不得献于君

在天山的南面,火山的北面,

那里有一种花,人们都不曾见识,它长着绿色的茎,碧绿的枝叶十分美丽。

它有六片叶子,花开时成九瓣;

夜里花瓣合拢,早晨开放,多有奇异的香味。

如今它被移植在庭堂之下,令我的府邸大增光彩。

想必你一定是不耻于同媚俗的花草们为伍,才如此孤独高傲地自个开放于僻静之处!

为何得不到人们的赏识呢?在深邃的山坳谷地里饱受寒霜的摧残而凋折。

我暗自悲伤阳关一带道路漫长,我无法将你进献给君王。

创作背景

关于创作背景,诗人所撰序载之甚明。天宝十五载(756年),诗人岑参当时在北庭都护府任职,有个小吏献上此花,诗人惊讶于此花的高贵秀美,不禁感叹它虽委诸山谷,未能生长于内地,反使牡丹、芙蓉价重誉高,可惜之至。进而由花及人,拟之以怀才之士未预明主,有感而歌。

赏析

优钵罗花即岑参所认定的印度梵语中的雪莲花,按照作者在序言中的说法,优钵罗花这个名字他最早是从佛经里读到的。唐代的西域居民多把优钵罗花想象成神山圣域里罩有灵光圈的小佛像。

“白山南,赤山北,其间有花人不识,绿茎碧叶好颜色。”四句写在天山南部、火山北部,一种人未曾识的奇花异草生长于其间,其茎干、叶片皆晶莹玉润,浓绿如翡翠,亭亭匀秀,美丽婀娜。

“叶六瓣,花九房,夜掩朝开多异香,何不生彼中国兮生西方。”四句写此花碧叶六片,翦翦如齐,花瓣有及,色如凝脂,夜晚掩合如羞,清晨幽心静放,笑对骄阳,其香清幽淡雅,沁人心脾,叹此花为何生于寒荒西域,而不生于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中原大地,使有道之士、高洁君子但有知音之赏、惺惺相惜,而不能植于静室,相濡以沫。

“移根在庭,媚我公堂,耻与众草之为伍,何亭亭而独芳?何不为人之所赏兮,深山穷谷委严霜。”这几句写将此花移于官署,使其高情逸态、淡放幽香涤尽官署锈染浊蚀的纷纭伧俗气,增其恬淡,秀其玉色,也使诗人日日得以耳濡目染,声气相求。叹此花高洁秀逸,幽香独放,亭亭静植,不蔓不枝,有君子澹泊明净之心,有贞女沉静清淑之态。耻于与众草为伍,择地而居,深山幽谷,冰霜侵逼,抱寒寂对幽亦淡定自若,无怨无艾,不因无人而不芳,不为孤影而自怜。如握瑾怀瑜的君子啸傲林薮,抱道自持,也绝不同流合污,光同尘。

“吾窃悲阳关道路长,曾不得献于君王”二句写诗人叹此花清雅高洁,如高尚其志的隐士,定是佐王的股肱大才,必当献于君王以其光明和德化布于天下,怎奈山长水阔,阳关路远,君王难致。

此诗长短不拘,随情感的波动而蜿蜒前进,显示了诗人高超的文学技巧和精湛的表现手法。全诗以花自喻,以花独居僻壤,喻自己穷居塞外;以花种类奇特,喻自己胸怀大略;以花的独自开放,喻自己的洁身自好、特立独行;以花的罕为人知,喻自己的怀才不遇;以花因路途遥远无法上闻帝王,喻自己远戍边塞,晋身无阶。古人以物喻人者为数不少,但像此诗这样切合得丝丝入扣,以至有花与诗人简直融为一体、难分彼此之感的则并不多见。这首诗堪称唐代以物咏志的边塞诗中物我融合较为完美的一首。

此诗为歌行体,形式灵活自如,多用散句,穿插变化,以韵调、用意来调节字句,流畅和谐,调如辘轳,而圆转自如。词不妩媚,而清秀淡朴、婉转有致,也颇合于诗的内容和格调。

标签: 唐朝岑参

更多文章

  • 《银山碛西馆》的原文是什么?该如何理解呢?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唐朝,岑参

    银山碛西馆岑参 〔唐代〕银山碛口风似箭,铁门关西月如练。双双愁泪沾马毛,飒飒胡沙迸人面。丈夫三十未富贵,安能终日守笔砚。译文银山碛口狂风好似利箭,铁门关西明月有如白练。双双愁泪沾湿战马皮毛,飒飒风沙扑打行人脸面。男儿三十未能建功立业,怎能终日死守笔墨纸砚!创作背景天宝八载(749),岑参为右威卫录事

  • 《送四镇薛侍御东归》的作者是谁?又该如何鉴赏呢?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唐朝,岑参

    送四镇薛侍御东归岑参 〔唐代〕相送泪沾衣,天涯独未归。将军初得罪,门客复何依?梦去湖山阔,书停陇雁稀。园林幸接近,一为到柴扉。译文我送你东归,相别之时,泪水沾湿了衣襟戍守天涯的人只我一个没有回归。封将军兵败被削官,我又将依靠谁呢?梦里来到一片湖水山光十分开阔之处,家书写好了,却难觅凭寄的大雁。幸好你

  • 《西亭子送李司马》的原文是什么?该如何理解呢?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唐朝,岑参

    西亭子送李司马岑参 〔唐代〕高高亭子郡城西,直上千尺与云齐。盘崖缘壁试攀跻,群山向下飞鸟低。使君五马天半嘶,丝绳玉壶为君提。坐来一望无端倪,红花绿柳莺乱啼,千家万井连回溪。酒行未醉闻暮鸡,点笔操纸为君题。为君题,惜解携。草萋萋,没马蹄。译文高高亭子位于郡城以西,直上千尺与那浮云相齐。顺着山崖向着山顶

  • 《忆江南》创作背景是什么?该如何赏析呢?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唐朝,白居易

    忆江南白居易 〔唐代〕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译文江南好,我对江南的美丽风景曾经是多么的熟悉。春天的时候,晨光映照的岸边红花,比熊熊的火焰还要红,碧绿的江水绿得胜过蓝草。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创作背景刘禹锡曾作《忆江南》词数首,是和白居易唱和的,所以他在小序中说

  • 《卖炭翁》的作者是谁?又该如何鉴赏呢?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唐朝,白居易

    卖炭翁白居易 〔唐代〕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 《邯郸冬至夜思家》创作背景是什么?该如何赏析呢?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唐朝,白居易

    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 〔唐代〕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译文居住在邯郸客栈的时候正好是冬至节,而我只能抱膝坐在灯前,与自己的影子相伴。想到家中亲人今日也会相聚到深夜,还应该会谈论着我这个离家在外的人。赏析此诗描写了冬至夜晚作者在邯郸驿舍的所思所感,表达了作者的孤

  • 《采莲曲》的作者是谁?又该如何鉴赏呢?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唐朝,白居易

    采莲曲白居易 〔唐代〕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译文菱叶随着水波飘荡,荷叶在风中摇曳;荷花深处,采莲的小船轻快飞梭。采莲姑娘碰见自己的心上人,想跟他说话却低头羞涩微笑,哪想头上的玉簪掉落水中。赏析《采莲曲》,乐府旧题,为《江南弄》七曲之一。内容多描写江南一带水国

  • 姜夔的《一萼红》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宋朝,姜夔

    姜夔的《一萼红》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全词脉络分明,章法井然,造语奇丽,蕴藉深婉。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一萼红丙午人日 ① ,余客长沙别驾之观政堂 ② 。堂下曲沼,沼西负古垣 ③ ,有卢橘幽篁,一径深曲。穿径而南,官梅数十株,如椒如菽,或红破白露,枝影扶疏。著屐苍苔细石间,

  • 姜夔《八归湘中送胡德华》的原文是什么?怎么翻译?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宋朝,姜夔

    姜夔《八归湘中送胡德华》的原文是什么?怎么翻译?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八归湘中送胡德华芳莲坠粉,疏桐吹绿,庭院暗雨乍歇。无端抱影销魂处,还见筱墙萤暗 ① ,藓阶蛩切 ② 。送客重寻西去路,问水面、琵琶谁拨?最可惜、一片江山,总付与啼鴂。

  • 《鹅赠鹤》的作者是谁?又该如何鉴赏呢?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唐朝,白居易

    鹅赠鹤白居易 〔唐代〕君因风送入青云,我被人驱向鸭群。雪颈霜毛红网掌,请看何处不如君?译文鹤借助风力飞入青天自由翱翔,鹅却命运不济被迫和鸭子为伍。我鹅长有雪白的脖颈、洁白的羽毛和红红的脚掌,哪一点比不上鹤?简析白居易感叹命运的不济,同样是禽类,鹤可以一飞冲天,鹅却只能与鸭群为伍,同样的才华,有人被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