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生查子·软金杯》该如何理解?创作背景是什么?

《生查子·软金杯》该如何理解?创作背景是什么?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3006 更新时间:2023/12/9 7:04:06

生查子·软金杯

金章宗 〔金朝〕

风流紫府郎,痛饮乌纱岸。柔软九回肠,怯玻璃盏。

纤纤白玉葱,分破黄金弹。借得洞庭春,飞上桃花面。

注释

①紫府:道家称仙人所居。这里泛指宫廷。

②玉葱:形容美女之手。

③洞庭春:名酒。亦名“洞庭春色”。

赏析

这首咏物小词,写得很有特色。上片写仙郎风流痛饮,金杯柔软可爱。下片写纤手斟酒,一杯“洞庭春”,飞上桃花面。全词柔细腻,曲折有致。

金章宗

完颜璟(公元1168-1208年),小字麻达葛,世宗完颜雍孙,完颜允恭子,世宗病死后继位。章宗统治前期,金朝国力强盛,后期由盛转衰。在位19年,病死,终年41岁,葬于道陵(今北京市房山县大房山东北)。

标签: 金朝金章宗

更多文章

  • 《满江红·仙姥来时》的作者是谁?该如何理解呢?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宋朝,姜夔

    满江红·仙姥来时姜夔 〔宋代〕仙姥来时,正一望、千顷翠澜。旌旗共、乱云俱下,依约前山。命驾群龙金作轭,相从诸娣玉为冠。向夜深、风定悄无人,闻佩环。神奇处,君试看。奠淮右,阻江南。遣六丁雷电,别守东关。却笑英雄无好手,一篙春水走曹瞒。又怎知、人在小红楼,帘影间。译文当神姥出现时.一望千顷的巢湖上,碧波

  • 《喜迁莺·暑风凉月》该如何理解?创作背景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宋朝,辛弃疾

    喜迁莺·暑风凉月辛弃疾 〔宋代〕谢赵晋臣敷文赋芙蓉词见寿,用韵为谢。暑风凉月。爱亭亭无数,绿衣持节。掩冉如羞,参差似妒,拥出芙蓉花发。步衬潘娘堪恨,貌比六郎谁洁?添白鹭,晚晴时,公子佳人并列。休说,搴木末;当日灵均,恨与君王别。心阻媒劳,交疏怨极,恩不甚兮轻绝。千古离骚文字,芳至今犹未歇。都休问,但

  • 《蓬莱三殿侍宴奉敕咏终南山应制》的作者是谁?该如何理解呢?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唐朝,杜审言

    蓬莱三殿侍宴奉敕咏终南山应制杜审言 〔唐代〕北斗挂城边,南山倚殿前。云标金阙迥,树杪玉堂悬。半岭通佳气,中峰绕瑞烟。小臣持献寿,长此戴尧天。译文北斗星挂在长安城边,终南山好像依靠在蓬莱三殿前。山上华丽的宫殿耸入云端,精美的楼阁在树梢上高悬。半山腰漂浮着清新的瑞气,山峰中环绕着祥瑞的云烟。小臣我持酒向

  • 《咏归堂隐鳞洞》该如何理解?创作背景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宋朝,王汝舟

    咏归堂隐鳞洞王汝舟 〔宋代〕先生名利比尘灰,绿竹青松手自栽。拟把一竿盘石上,幅巾闲过峡山来。清时通退一何忙,抚志山西汉仲长。静觉眼根无俗物,翛然一室自焚香。隐德家声累世闻,考盘幽涧作闲人。夭红过眼随荣谢,菊秀兰香自占春。种竹淇园远致君,生平孤节负辛勤。需贤侧席非无意,地远言轻岂易闻。注释咏归堂:位于

  • 《咏蕙诗》的作者是谁?该如何理解呢?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晋朝,繁钦

    咏蕙诗繁钦 〔魏晋〕蕙草生山北,托身失所依。植根阴崖侧,夙夜惧危颓。寒泉浸我根,凄风常徘徊。三光照八极,独不蒙余晖。葩叶永雕瘁,凝露不暇晞。百卉皆含荣,己独失时姿。比我英芳发,鶗鴂鸣已衰。译文蕙草生长在大山的北面,无依无靠,孤苦伶仃。蕙草生长在背阳的高峰上,日夜担忧唯恐坠落下来。冰冷的泉水浸泡着我的

  • 刘长卿创作的《过贾谊宅》好在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唐朝,刘长卿

    刘长卿创作的《过贾谊宅》是一首凭吊汉代作家贾谊的七律,那么这首诗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呢?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感兴趣的朋友就一起看看吧。刘长卿《过贾谊宅》三年谪宦此栖迟②,万古惟留楚客悲③。秋草独寻人去后④,寒林空见日斜时⑤。汉文有道恩犹薄⑥,湘水无情吊岂知⑦。寂寂江山摇落处⑧,怜君何事

  • 刘长卿创作的《听弹琴》抒发了什么感情?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唐朝,刘长卿

    刘长卿创作的《听弹琴》抒发了什么感情?诗人通过慨叹古调受冷遇,不为世人看重,以抒发怀才不遇的悲愤之情,舒解世少知音的遗憾,今天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详细鉴赏。听弹琴【原文】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译文】七弦琴奏出曲调悠扬起伏,静听就像那滚滚的松涛声。我虽然很喜爱这古时曲调,可惜

  • 《中秋月》的原文是什么?该如何鉴赏呢?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唐朝,齐己

    中秋月齐己 〔唐代〕空碧无云露湿衣,群星光外涌清规。东楼莫碍渐高势,四海待看当午时。还许分明吟皓魄,肯教幽暗取丹枝。可怜半夜婵娟影,正对五侯残酒池。译文天空澄澈无云,清露湿衣。在星光外一轮圆月升腾而起。渐渐升高,东面的高楼也不能遮蔽它,当行于天际之时,四海之内都可看见。清光自可让人吟咏,月中桂影却不

  • 《观第五泄记》该如何理解?创作背景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明朝,袁宏道

    观第五泄记袁宏道 〔明代〕从山门右折,得石径。数步闻疾雷声,心悸。山僧曰:“此瀑声也。”疾趋,度石罅,瀑见。石青削,不容寸肤,三面皆郛立。瀑行青壁间,撼山掉谷,喷雪直下,怒石横激如虹,忽卷掣折而后注,水态愈伟,山行之极观也。游人坐欹岩下望,以面受沫,乍若披丝,虚空皆纬,至飞雨泻崖,而犹不忍去。暮归,

  • 《桂枝香·观木樨有感寄吕郎中》的原文是什么?该如何鉴赏呢?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宋朝,陈亮

    桂枝香·观木樨有感寄吕郎中陈亮 〔宋代〕天高气肃。正月色分明,秋容新沐。桂子初收,三十六宫都足。不辞散落人间去,怕群花、自嫌凡俗。向他秋晚,唤回春意,几曾幽独。是天上、余香剩馥。怪一树香风,十里相续。坐对花旁,但见色浮金粟。芙蓉只解添秋思,况东篱、凄凉黄菊。入时太浅,背时太远,爱寻高躅。译文天高气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