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刘长卿创作的《听弹琴》抒发了什么感情?

刘长卿创作的《听弹琴》抒发了什么感情?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2428 更新时间:2024/4/6 1:56:02

长卿创作的《听弹琴》抒发了什么感情?诗人通过慨叹古调受遇,不为世人看重,以抒发怀才不遇的悲愤之情,舒解世少知音的遗憾,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鉴赏。

听弹琴

【原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译文】

七弦琴奏出曲调悠扬起伏,静听就像那滚滚的松涛声。我虽然很喜爱这古时曲调,可惜现今的人们多已不弹。

【鉴赏】

因古琴有七根弦,“七弦”就成为琴的代称,首句点明了所咏的意象。“泠泠”原用于形容山泉击石所发出的清越响声,此处用以描摹琴音,清越之外有一种澄明清澈之感,古时上品的琴音用高山流水来形容,可见古调之超俗清逸。松为高洁品性的象征,古来多有隐者士人于山间卧听松声。“松声”相较于“泠泠”的水声,少一分婉转圆润,多几分凄清肃杀,若是“松涛”则更雄浑豪迈了。以“静听”连缀声调清越、骨气清健的古乐,描摹出听者的专注,此外,“静”也暗含了孤独之意。琴曲中,有曲调名为《风入松》,或为双关,语义高妙。

以头两句描摹音调为基础,后两句转入抒发情感。因汉魏六朝多战乱,民族融合,胡乐渐兴,仅南方清乐尚用琴瑟。至唐,音乐变革,“燕乐”变为主流,主曲演奏以西域传入的琵琶为主。胡乐是更能表达世俗欢快心声的新乐,它有民歌的纯真热烈,又不乏绮丽悠扬,因此受到民众欢迎。如松风的古乐虽美妙,而今却只是“古调”了。“虽自爱”表现出诗人曲高寡的孤独感与遗憾,“多不弹”则确证了古调广泛意义上的衰落。推而广之,即不仅自己知音难求,世上爱古调的人都寥寥可数了,借古调的衰落表达了怀才不遇、知音难觅的慨叹。

整首诗穿着诗人对高雅高尚高洁的赞美、自己孤独的坚持及坚持背后的遗憾与清寂,读来令人动容。

标签: 唐朝刘长卿

更多文章

  • 《中秋月》的原文是什么?该如何鉴赏呢?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唐朝,齐己

    中秋月齐己 〔唐代〕空碧无云露湿衣,群星光外涌清规。东楼莫碍渐高势,四海待看当午时。还许分明吟皓魄,肯教幽暗取丹枝。可怜半夜婵娟影,正对五侯残酒池。译文天空澄澈无云,清露湿衣。在星光外一轮圆月升腾而起。渐渐升高,东面的高楼也不能遮蔽它,当行于天际之时,四海之内都可看见。清光自可让人吟咏,月中桂影却不

  • 《观第五泄记》该如何理解?创作背景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明朝,袁宏道

    观第五泄记袁宏道 〔明代〕从山门右折,得石径。数步闻疾雷声,心悸。山僧曰:“此瀑声也。”疾趋,度石罅,瀑见。石青削,不容寸肤,三面皆郛立。瀑行青壁间,撼山掉谷,喷雪直下,怒石横激如虹,忽卷掣折而后注,水态愈伟,山行之极观也。游人坐欹岩下望,以面受沫,乍若披丝,虚空皆纬,至飞雨泻崖,而犹不忍去。暮归,

  • 《桂枝香·观木樨有感寄吕郎中》的原文是什么?该如何鉴赏呢?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宋朝,陈亮

    桂枝香·观木樨有感寄吕郎中陈亮 〔宋代〕天高气肃。正月色分明,秋容新沐。桂子初收,三十六宫都足。不辞散落人间去,怕群花、自嫌凡俗。向他秋晚,唤回春意,几曾幽独。是天上、余香剩馥。怪一树香风,十里相续。坐对花旁,但见色浮金粟。芙蓉只解添秋思,况东篱、凄凉黄菊。入时太浅,背时太远,爱寻高躅。译文天高气肃

  • 《咏湖中雁》该如何理解?创作背景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南北朝,沈约

    咏湖中雁沈约 〔南北朝〕白水满春塘,旅雁每迥翔。唼流牵弱藻,敛翮带馀霜。群浮动轻浪,单泛逐孤光。悬飞竟不下,乱起未成行。刷羽同摇漾,一举还故乡。鉴赏这首诗的写作时间较难确定,清吴淇认为可能作于齐粱替革之际,但缺少确凿有力的证据。《礼记·月令》:“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上冰,鸿雁来。”春天到了,江南湖

  • 《江城子·嫩黄初染绿初描》的原文是什么?该如何鉴赏呢?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宋朝,谭宣子

    江城子·嫩黄初染绿初描谭宣子 〔宋代〕嫩黄初染绿初描,倚春娇,索春饶。燕外莺边,想见万丝摇。便作无情终软美,天赋与、眼眉腰。短长亭外短长桥,驻金镳,系兰桡。可爱风流,年纪可怜宵。办得重来攀折后,烟雨暗,不辞遥。译文杨柳初染上嫩黄,刚描绘出翠绿,凭着娇好的姿色,又向春天索要更多美丽。燕子在它旁边飞舞,

  • 《金缕曲·疏影临书卷》的原文是什么?该如何鉴赏呢?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清朝,纳兰性德

    金缕曲·疏影临书卷纳兰性德 〔清代〕疏影临书卷。带霜华、高高在下,粉脂都遣。别是幽情嫌妩媚,红烛啼痕休泫。趁皓月、光浮冰茧。恰与花神供写照,任泼来、淡墨无深浅。持素障,夜中展。残釭掩过看逾显。相对处、芙蓉玉绽,鹤翎银扁。但得白衣时慰藉,一任浮云苍犬。尘土隔、软红偷免。帘幕西风人不寐,恁清光、肯惜鹴裘

  • 《晚风二首·其二》的作者是谁?该如何理解呢?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宋朝,杨万里

    晚风二首·其二杨万里 〔宋代〕晚风不许鉴清漪,却许重帘到地垂。平野无山遮落日,西窗红到月来时。译文晚风不许水面平静如镜照人影,却允许帘幕重重垂落在地。空旷的原野没有山遮不住夕阳余辉,西窗被映成红色持续到明月东升时。注释鉴清漪(yī):以水为镜照影。鉴,镜,此作动词,照镜。漪,本意为细细波纹,这里泛指

  • 《纸鸢》的原文是什么?该如何鉴赏呢?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宋朝,王令

    纸鸢王令 〔宋代〕谁作轻鸢壮远观,似嫌飞鸟未多端。才乘一线凭风去,便有愚儿仰面看。未必碧霄因可到,偶能终日遂为安。扶摇不起沧溟远,笑杀鹏抟似尔难。译文谁制作了纸鸢来使远方景色更加壮观,好像是嫌弃飞鸟的花样不够多端。(纸鸢)才凭借着一条线乘风飞去,就有愚人仰头观看。碧霄应该不太可能到达,偶然能断掉绳子

  • 《虞美人影·咏香橙》该如何理解?创作背景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宋朝,吴文英

    虞美人影·咏香橙吴文英 〔宋代〕黄包先著风霜劲。独占一年佳景。点点吴盐雪凝。玉脍和齑冷。洋园谁识黄金径。一棹洞庭秋兴。香荐兰皋汤鼎。残酒西窗醒。鉴赏《虞美人影》,即《桃源忆故人》。“香橙”,常绿乔木,果圆形,越冬成熟。果皮香厚,黄橙色,瓢皮似雪而粗糙,叶似柑叶而较大,瓢液微甘而酸,可作调味品及醒酒之

  • 《石塘濑听猿》的原文是什么?该如何鉴赏呢?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南北朝,沈约

    石塘濑听猿沈约 〔南北朝〕噭噭夜猿鸣,溶溶晨雾合。不知声远近,惟见山重沓。既欢东岭唱,复伫西岩答。译文夜晚,那噭噭的猿声不断传来;清晨,那蒸腾弥漫的雾气笼罩了山野。那猿声忽此忽彼,简直弄不清它们的远近;只见那层层山峦,像叠摞在一起一般。听到那东岭的猿歌,已经够喜欢的了,还想静立久等待,倾听那西岩猿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