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蓬莱三殿侍宴奉敕咏终南山应制》的作者是谁?该如何理解呢?

《蓬莱三殿侍宴奉敕咏终南山应制》的作者是谁?该如何理解呢?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1020 更新时间:2023/12/9 9:18:37

蓬莱三殿侍宴奉敕咏终南山应制

杜审言 〔唐代〕

北斗挂城边,南山倚殿前。

云标金阙迥,树杪玉堂悬。

半岭通佳气,中峰绕瑞烟。

小臣持献寿,长此戴天。

北斗星挂在长安城边,终南山好像依靠在蓬莱三殿前。

山上华丽的宫殿耸入云端,精美的楼阁在树梢上高悬。

半山腰漂浮着清新的瑞气,山峰中环绕着祥瑞的云烟。

小臣我持酒皇帝祝寿,愿永远生活在太平盛世中间。

创作背景

这是借咏终南山来歌颂皇帝的应制诗。唐中宗李显诞辰,于内殿宴请群臣,命以终南山为题咏诗助兴。杜审言因作此诗。

赏析

此诗一开始就气度不凡。首联以北斗星高挂宫城边,巍峨的终南山都倚立在蓬莱三殿之前来映衬皇宫的宏伟高峻。这是借北斗、南山来歌颂长安城的壮观。“北斗挂城”还有一层隐意。据《三辅黄图》卷一记载,汉高祖修长安城,“城南为南斗形,城北为北斗形”。隋唐长安城虽然对秦汉都城的设计作了较大的突破和创新,但是使宫城、皇城和郭城三重相依,由北向南同用一道北城垣这一点并没有变。这样就突出了皇帝所居之处,宫城象征北极星周围的紫薇垣,皇城则象征着地平线上以北极星为圆心的天象,而郭城则象征着周天之内。这种以群星环拱北极星的设计思想,是皇权和专制思想在建筑学上的形象反映。所以,作者说“北斗挂城边”不仅是一个夸张性的描写,而且也是对长安城形制的一个象征性说明。

中间两联接着说,皇宫高耸,穿破云层,整个终南山中都缭绕着祥云瑞烟。颔联正面写终南山的宫观殿宇高入云表的壮观。颈联以终南山瑞云缭绕,和朝廷的兴旺之气相通,进一步以终南山景物来加以歌颂。

尾联直接颂扬皇帝寿比南山,治国有如尧舜。有了前面的描写,最后的称颂赞美就水到渠成。这一联连用两个典故,但从文意上看都很贴切,没有生硬拉扯的感觉。

诗人以北斗、南山、金阙、玉堂写宫殿的高峻雄伟、金玉满堂,以终南山的瑞气、祥云,如在仙境,形容皇宫有如天上宫阙,最后祝圣上寿比南山,愿永受圣统治。诗人的这种赞颂,在战乱频仍、祸患不绝、人命危浅的古代社会实际上是一种很善良的愿望。而作者所生活的唐代前期,国力强大,声威远播,经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封建社会的盛世理想。但是,这种颂歌自古迄今几被所有的文人唱过,已成为陈套陋习,近于套话、门面话,凝定为一个迄今仍被沿用的歌颂模式,并没有什么新奇之处。杜审言写出这样虽富丽堂皇而无真挚个性的作品,实是功力和才情的一种浪费。

标签: 唐朝杜审言

更多文章

  • 《咏归堂隐鳞洞》该如何理解?创作背景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宋朝,王汝舟

    咏归堂隐鳞洞王汝舟 〔宋代〕先生名利比尘灰,绿竹青松手自栽。拟把一竿盘石上,幅巾闲过峡山来。清时通退一何忙,抚志山西汉仲长。静觉眼根无俗物,翛然一室自焚香。隐德家声累世闻,考盘幽涧作闲人。夭红过眼随荣谢,菊秀兰香自占春。种竹淇园远致君,生平孤节负辛勤。需贤侧席非无意,地远言轻岂易闻。注释咏归堂:位于

  • 《咏蕙诗》的作者是谁?该如何理解呢?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晋朝,繁钦

    咏蕙诗繁钦 〔魏晋〕蕙草生山北,托身失所依。植根阴崖侧,夙夜惧危颓。寒泉浸我根,凄风常徘徊。三光照八极,独不蒙余晖。葩叶永雕瘁,凝露不暇晞。百卉皆含荣,己独失时姿。比我英芳发,鶗鴂鸣已衰。译文蕙草生长在大山的北面,无依无靠,孤苦伶仃。蕙草生长在背阳的高峰上,日夜担忧唯恐坠落下来。冰冷的泉水浸泡着我的

  • 刘长卿创作的《过贾谊宅》好在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唐朝,刘长卿

    刘长卿创作的《过贾谊宅》是一首凭吊汉代作家贾谊的七律,那么这首诗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呢?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感兴趣的朋友就一起看看吧。刘长卿《过贾谊宅》三年谪宦此栖迟②,万古惟留楚客悲③。秋草独寻人去后④,寒林空见日斜时⑤。汉文有道恩犹薄⑥,湘水无情吊岂知⑦。寂寂江山摇落处⑧,怜君何事

  • 刘长卿创作的《听弹琴》抒发了什么感情?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唐朝,刘长卿

    刘长卿创作的《听弹琴》抒发了什么感情?诗人通过慨叹古调受冷遇,不为世人看重,以抒发怀才不遇的悲愤之情,舒解世少知音的遗憾,今天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详细鉴赏。听弹琴【原文】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译文】七弦琴奏出曲调悠扬起伏,静听就像那滚滚的松涛声。我虽然很喜爱这古时曲调,可惜

  • 《中秋月》的原文是什么?该如何鉴赏呢?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唐朝,齐己

    中秋月齐己 〔唐代〕空碧无云露湿衣,群星光外涌清规。东楼莫碍渐高势,四海待看当午时。还许分明吟皓魄,肯教幽暗取丹枝。可怜半夜婵娟影,正对五侯残酒池。译文天空澄澈无云,清露湿衣。在星光外一轮圆月升腾而起。渐渐升高,东面的高楼也不能遮蔽它,当行于天际之时,四海之内都可看见。清光自可让人吟咏,月中桂影却不

  • 《观第五泄记》该如何理解?创作背景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明朝,袁宏道

    观第五泄记袁宏道 〔明代〕从山门右折,得石径。数步闻疾雷声,心悸。山僧曰:“此瀑声也。”疾趋,度石罅,瀑见。石青削,不容寸肤,三面皆郛立。瀑行青壁间,撼山掉谷,喷雪直下,怒石横激如虹,忽卷掣折而后注,水态愈伟,山行之极观也。游人坐欹岩下望,以面受沫,乍若披丝,虚空皆纬,至飞雨泻崖,而犹不忍去。暮归,

  • 《桂枝香·观木樨有感寄吕郎中》的原文是什么?该如何鉴赏呢?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宋朝,陈亮

    桂枝香·观木樨有感寄吕郎中陈亮 〔宋代〕天高气肃。正月色分明,秋容新沐。桂子初收,三十六宫都足。不辞散落人间去,怕群花、自嫌凡俗。向他秋晚,唤回春意,几曾幽独。是天上、余香剩馥。怪一树香风,十里相续。坐对花旁,但见色浮金粟。芙蓉只解添秋思,况东篱、凄凉黄菊。入时太浅,背时太远,爱寻高躅。译文天高气肃

  • 《咏湖中雁》该如何理解?创作背景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南北朝,沈约

    咏湖中雁沈约 〔南北朝〕白水满春塘,旅雁每迥翔。唼流牵弱藻,敛翮带馀霜。群浮动轻浪,单泛逐孤光。悬飞竟不下,乱起未成行。刷羽同摇漾,一举还故乡。鉴赏这首诗的写作时间较难确定,清吴淇认为可能作于齐粱替革之际,但缺少确凿有力的证据。《礼记·月令》:“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上冰,鸿雁来。”春天到了,江南湖

  • 《江城子·嫩黄初染绿初描》的原文是什么?该如何鉴赏呢?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宋朝,谭宣子

    江城子·嫩黄初染绿初描谭宣子 〔宋代〕嫩黄初染绿初描,倚春娇,索春饶。燕外莺边,想见万丝摇。便作无情终软美,天赋与、眼眉腰。短长亭外短长桥,驻金镳,系兰桡。可爱风流,年纪可怜宵。办得重来攀折后,烟雨暗,不辞遥。译文杨柳初染上嫩黄,刚描绘出翠绿,凭着娇好的姿色,又向春天索要更多美丽。燕子在它旁边飞舞,

  • 《金缕曲·疏影临书卷》的原文是什么?该如何鉴赏呢?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清朝,纳兰性德

    金缕曲·疏影临书卷纳兰性德 〔清代〕疏影临书卷。带霜华、高高在下,粉脂都遣。别是幽情嫌妩媚,红烛啼痕休泫。趁皓月、光浮冰茧。恰与花神供写照,任泼来、淡墨无深浅。持素障,夜中展。残釭掩过看逾显。相对处、芙蓉玉绽,鹤翎银扁。但得白衣时慰藉,一任浮云苍犬。尘土隔、软红偷免。帘幕西风人不寐,恁清光、肯惜鹴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