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暑旱苦热》作者是谁?该如何赏析呢?

《暑旱苦热》作者是谁?该如何赏析呢?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胖次 访问量:3200 更新时间:2024/3/9 12:04:50

暑旱苦热

令 〔代〕

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翅飞上山。

人固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

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遗寒。

不能手提天下往,忍身去游其间?

清风没有力量驱赶暑天的炎热,那西坠的太阳仿佛生了翅膀,飞旋在山头,不肯下降。

人们个个担心这样干旱江湖大海都要枯竭,难道老天就不怕耿耿银河被晒干?

高高的昆仑山有常年不化的积雪,遥远的蓬莱岛有永不消失的清凉。

我不能够携带天下人一起去避暑,又怎能忍心独自一个,到那儿去逍遥徜徉?

注释

屠:屠杀。这里意为止住、驱除。

着翅:装上翅膀。这里形容太阳腾空,久久不肯下山。

昆仑:昆仑山,中国西部高山,传说为擎天柱,是神仙东王公、西王母居住的地方。

蓬莱:传说中海中三仙岛之一。遗:留存。

鉴赏

此诗的开篇便不同凡响:“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翅飞上山。”前句写“清风”,凉爽的风对驱暑显得无能为力,是指清风小而无力驱暑,用“清风无力”来衬托暑旱之甚,酷热难当。这句中的“屠”字下得尤为精妙。“屠”,是杀掉的意思。“屠得热”,即使“热”人格化了,又有力地表现了诗人恨暑热的情感。给读者描绘了一个美丽的画面:时值酷暑,大旱不雨,小河干涸了,土地龟裂了,禾苗枯萎了,而太阳又偏偏不肯下山,炎气蒸腾,热得人们坐立不安。

“人固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这里的“天”著上了人的感情色彩,它不痛惜“河汉”(指银河)干涸,这与人害怕江海枯竭的心理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字里行间渗透了诗人对老天爷的憎恨之情。可见,“人固已惧江海竭”还包含的潜台词:人们最害怕的还不是江海枯竭,而是因暑旱酷热自然灾害所带来的无力解决的生计问题。紧扣住了诗题“暑旱苦热”中的“苦”字。“河汉干”诸语,想象瑰奇,令人拍案叫绝。

这首诗的前四句主要是写暑旱酷热,反映诗人憎恨“热”、“天”之情,后面四句重在发抒诗人愿与天下共苦难的豪情,显示其博大的胸襟。

“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昆仑”是中国西部的高山,上有终年不化的积雪;“蓬莱”是古代传说中渤海三座神山之一。这些都是诗人心目中无暑旱酷热之苦的清凉世界。诗人由“暑旱苦热”想到昆仑、蓬莱等现实与传说中的清凉世界,这是极其自然的。如此清凉世界对饱尝暑旱酷热之苦的诗人产生的吸引力之大也是可想而知的。

“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间?

”,不能将整个世界拎在手里同去,又怎忍心只身独往那清凉世界昆仑蓬莱山呢?诗人尽情抒发了愿与天下人共苦难的豪情,显示了其博大的胸襟。“手提天下”诸语,想象奇特,气魄宏伟,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在王令的诗集中,此相类的诗句:“长星作慧倘可假,出手为扫中原清”(《偶闻有感》),“终当力卷沧溟水,来作人间十日霖”(《龙池二绝》其一)。

标签: 宋朝王令

更多文章

  • 《雨后池上》原文是什么?应该如何理解?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宋朝,刘攽

    雨后池上刘攽 〔宋代〕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译文骤雨过后,蓄满水的池塘平静无波;清澈的池水犹如一面明镜,映照出屋角檐楹。东风忽然吹起,下垂的柳条袅娜起舞,柳枝上的水珠洒向池中的荷叶,发出一片清脆悦耳的声音。注释池上:池塘。一雨池塘:一处雨后池塘。淡磨:恬静安

  • 《夜坐》作者是谁?该如何赏析呢?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宋朝,张耒

    夜坐张耒 〔宋代〕庭户无人秋月明,夜霜欲落气先清。梧桐真不甘衰谢,数叶迎风尚有声。译文寂静的前庭空无一人,只有秋月仍旧明亮,夜霜还未落下秋气已先清冷、萧瑟。梧桐树矗立在庭前,也不甘就此衰落,仅剩的几片树叶迎着秋风却仍在飒飒作响。注释夜坐:夜间月下独坐,在思考人生。庭户:庭院。夜霜欲落:古人认为霜是从

  • 《春日》原文是什么?应该如何理解?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宋朝,晁冲之

    春日晁冲之 〔宋代〕阴阴溪曲绿交加,小雨翻萍上浅沙。鹅鸭不知春去尽,争随流水趁桃花。译文弯弯曲曲的小溪与岸上的绿树交相辉映,蒙蒙细雨打在水中浮萍上,浮萍翻出细嫩的小叶,叶上沾了一层细碎的水珠,好像撒上了细细的沙粒。鹅鸭不知道春天即将过去,争相追逐着那些漂浮在水上的桃花。注释阴阴:草木繁盛。趁:追逐。

  • 史达祖当时适值深秋,又逢送别友人,遂作《秋霁》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史达祖,《秋霁》

    史达祖(1163~1220?年),字邦卿,号梅溪,汴(河南开封)人。一生未中第,早年任过幕僚。韩侂胄当国时,他是最亲信的堂吏,负责撰拟文书。韩败史受黥刑,死于贫困中。史达祖的词以咏物为长,其中不乏身世之感。他还在宁宗朝北行使金,这一部分的北行词,充满了沉痛的家国之感。今传有《梅溪词》。存词112首。

  • 刘克庄为了借写海棠花来暗指自身经历,遂作《摸鱼儿·海棠》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刘克庄,《摸鱼儿·海棠》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县(今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词人,江湖诗派诗人。刘克庄的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

  • 《横塘》作者是谁?该如何赏析呢?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宋朝,范成大

    横塘范成大 〔宋代〕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年年送客横塘路,细雨垂杨系画船。译文春天到来的时候,这满塘的水就绿了,但水上的石桥和水边的红塔旧色依然。在每年送朋友上路的横塘里,蒙蒙细雨中,即将远行的画船栓在岸边的垂杨柳上。注释南浦:泛指送别之处。赏析这首诗写送别朋友时的情景,表达了与朋友间的深

  •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原文是什么?应该如何理解?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宋朝,范成大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范成大 〔宋代〕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惟 通:唯)译文初夏时节,金黄的梅子挂满枝头,杏子也变得鲜亮饱满,田里麦穗扬着白花,油菜花差不多落尽正在结籽。白天变长了,大家都在田间忙碌,篱落边无人经过,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注释杂兴

  • 《莺梭》作者是谁?该如何赏析呢?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宋朝,刘克庄

    莺梭刘克庄 〔宋代〕掷柳迁乔太有情,交交时作弄机声。洛阳三月花如锦,多少工夫织得成。译文春天,黄莺飞鸣迅速,穿梭于园林之间,时而在柳树上,时而在乔木上,似乎对林间的一切都有着深厚的情感。黄莺的啼叫声就像踏动织布机时发出的声音一般。洛阳三月,百花争奇斗艳,竞相开放,犹如锦绣。你看那些辛勤的黄莺正忙碌于

  • 《落梅》原文是什么?应该如何理解?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宋朝,刘克庄

    落梅刘克庄 〔宋代〕一片能教一断肠,可堪平砌更堆墙。飘如迁客来过岭,坠似骚人去赴湘。乱点莓苔多莫数,偶粘衣袖久犹香。东风谬掌花权柄,却忌孤高不主张。译文每一片飘零的梅花都教人触目愁肠,更哪堪残缺的花瓣凋落如雪片,铺满了台阶又堆上了墙头呢?飘零的梅花就像匆匆过岭的迁客,坠落的梅花犹如不得已赴湘的骚人。

  • 严仁将春景和美人的娇颜、春怨写出,遂作《醉桃源·春景》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严仁,《醉桃源·春景》

    严仁(约公元1200年前后在世)字次山,号樵溪,邵武(今属福建)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宁宗庆元末前后在世。好古博雅。杨巨源诛吴曦,安丙惎而杀之,仁为作长愤歌,为时传诵。与同族严羽、严参齐名,人称“三严”。仁工词,有《清江欸乃集》不传,《文献通考》行于世。存词30首。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严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