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盘点十首关于中元节的诗作,表达了诗人的哀思

盘点十首关于中元节的诗作,表达了诗人的哀思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713 更新时间:2023/12/22 19:50:48

历史上有不少关于中元节的诗作,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农历七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祭祀节日——“中元节”,这一天人们纷纷祭祀自己的祖先,设食祭祀、诵经作法等活动,也祈祷祛除疾病和保佑一家平安

古代诗人创作了不少的千古佳作,既体现了中元节传统节日的精神,又表达了自己的哀思,纪念祖先之意,以诗寄情。

《中元前一夕泊石门闻岸上作浮屠事泫然有感》

明-猷定

石门陌巷柳青青,旧日铙声此夜听。

枕上有魂招不得,秋风肠断语儿亭。

《盂兰会》

清-郑用锡

中元肆赦事荒唐,点鬼如岁岁忙。

变幻岂真有地狱,人心险恶即桁

《凉夜中元望雨》

清-鹏翮

澹澹秋容媚晓山,垂垂珠露满田间。

最宜虚室清凉夜,知是云龙带雨还。

《兰城中元》

清-乌竹芳

殽果层层列此筵,纸钱焚处起云烟。

满城香烛人依户,一路歌声月在天。

明灭灯光随水转,辉煌火炬绕街旋。

鬼馀争食齐环,跳跃高台欲夺先。

《满庭芳-中元感赋》

清-苏穆

几日新秋,西风向晚,又吹新月团圆。

画楼人静,衣袖觉轻寒。

漫道萦帘细雨,良宵也、别样辛酸。

平池上,流萤露草,何处接荒原。

凭栏。

看弱柳,丝丝都是,飞絮芳年。

奈纤影而今,不到莺边。

此际魂销灞岸,归期早、尚隔霜天。

伤心处,一声梧叶,和露坠窗前。

《水调歌头-中元夜偕子彰踏》

清-杨葆光

明月客中好,云气洗长天。

他乡风景依旧,圆缺数频年。

秋草染成深绿,但见流萤闪火,清极不知寒。

傍水更零乱,倒影碧波间。

泥良夜,携俊侣,不须眠。

人间好事,但愿修到月长圆。

删尽悲思惊恐,铲尽繁华尘俗,清福此身全。

问月月无语,相对更娟娟。

《金缕曲-中元闻梵》

清-熊琏

梵阁流离敞,绕经筵、万盏红灯,莲花夜放。

指点浮生都是幻,几处灵幡飘荡。

罗蔬果、馨香供养。

渺渺白杨荒草外,料孤魂、寂寞无依傍。

当此际,应来飨。

三更月照松梢亮。纸灰寒、佛号高宣,钟声齐响。

纵使绣帷鸳鸯好,未免惊回枕上。

何况是、穷愁景况。

庭空形伴影,步荒阶、听彻邻鸡唱。

多少事,频回想。

《中元家祭》

近现代-张朝墉

蛱蝶临风不可寻,一盂麦饭荐松林。

纸钱真伪谁知得,凭仗仁人孝子心。

《七月望泊饶州》

近现-胡雪

大好中元夜,归帆小滞留。

清辉连万户,凉梦压千舟。

月下攒溪树,星明近水楼。

江山静人语,远笛一丝秋。

《点绛唇-中元月夜于祁阳县》

现代-陈逸云

独自凭栏,月明依旧长廊畔。

凄清无限。又觉低声叹。

树影萧疏,添上心情懒。

天涯远。谁传离怨。愁问初秋雁。

标签: 中元节诗作

更多文章

  • 李白《白田马上闻莺》:通俗易懂,但构思上却独具匠心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李白,《白田马上闻莺》

    李白(701年—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李白的《白田马上闻莺》,一起来看看吧!白田马上闻莺李白〔唐代

  • 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心情的变化是贯串全诗的主线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谢灵运(385年~433年),名公义,字灵运,小名客儿,陈郡阳夏县(今河南省太康县)人,东晋至刘宋时期大臣、佛学家、旅行家,山水诗派鼻祖,秘书郎谢瑍之子,母为王羲之的外孙女刘氏。谢灵运年少好学,博览群书,工诗善文。其诗与颜延之齐名,并称“颜谢”,是第一位全力创作山水诗的诗人。兼通史学,擅长书法,翻译

  • 范仲淹《苏幕遮·怀旧》:与一般婉约派的词风有所不同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范仲淹,《苏幕遮·怀旧》

    范仲淹(989年10月1日-1052年6月19日),字希文。祖籍邠州,后移居苏州吴县。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教育家。范仲淹文武兼备,政绩卓著,文学成就突出。他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对后世影响深远。有《范文正公文集》传世。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

  • 杜牧《山行》:这首诗展现出了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杜牧,《山行》

    杜牧(803年—852年),唐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字牧之。杜佑之孙。唐代文学家 、大和进士。其自负经略之才,诗、文均有盛名。文以《阿房宫赋》为最著,诗作明丽隽永,绝句诗尤受人称赞,世称小杜。与李商隐齐名,合称“小李杜”。代表作《泊秦淮》《江南春》《赤壁》《题乌江亭》等,脍炙人口。年轻时即好读兵

  • 柳永《少年游·长安古道马迟迟》:有一种“秋士易感”的哀伤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柳永,《少年游·长安古道马迟迟》

    柳永(约984年—约1053年),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柳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生于沂州费县(今山东费县),北宋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是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词人, 也是两宋词坛上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柳永大力创作慢词,将敷陈其事的赋法移植于词,同时充分运用俚

  • 刘禹锡《秋风引》:主要表达了羁旅之情和思归之心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刘禹锡,《秋风引》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籍贯河南洛阳,生于河南郑州荥阳,自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 ,其先祖为中山靖王刘胜(一说是匈奴后裔) 。唐朝时期大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留下《

  • 姜夔的《鹧鸪天·正月十一日观灯》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姜夔,南宋

    下面趣历史小编带来姜夔的《鹧鸪天·正月十一日观灯》原文及赏析,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鹧鸪天·正月十一日观灯(南宋)姜夔巷陌风光纵赏时。笼纱未出马先嘶。白头居士无呵殿,只有乘肩小女随。花满市,月侵衣。少年情事老来悲。沙河塘上春寒浅,看了游人缓缓归。注释鹧鸪天:词牌名。双调,五十五字,押

  • 李清照的冷门词作:《鹧鸪天·寒日萧萧上锁窗》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李清照,宋朝

    下面趣历史小编带来李清照的《鹧鸪天·寒日萧萧上锁窗》原文及赏析,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鹧鸪天·寒日萧萧上锁窗(宋)李清照寒日萧萧上锁窗,梧桐应恨夜来霜。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秋已尽,日犹长,仲宣怀远更凄凉。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注释萧萧:凄清冷落的样子。原为象声词

  • 南宋词人苏庠的佳作:《鹧鸪天·枫落河梁野水秋》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苏庠,南宋

    下面趣历史小编带来苏庠的《鹧鸪天·枫落河梁野水秋》原文及赏析,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鹧鸪天·枫落河梁野水秋(宋)苏庠枫落河梁野水秋。淡烟衰草接郊丘。醉眠小坞黄茅店,梦倚高城赤叶楼。天杳杳,路悠悠。钿筝歌扇等闲休。灞桥杨柳年年恨,鸳浦芙蓉叶叶愁。赏析该词上阕写旅途风景、词人醉梦情景,下

  • 辛弃疾的一首《鹧鸪天·和昌父》表达了什么感情?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辛弃疾,南宋

    下面趣历史小编带来辛弃疾的《鹧鸪天·和昌父》原文及赏析,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鹧鸪天·和昌父(宋)辛弃疾万事纷纷一笑中。渊明把菊对秋风。细看爽气今犹在,惟有南山一似翁。情味好,语言工。三贤高会古来同。谁知止酒停云老,独立斜阳数过鸿。赏析这是一首抒情词,是抒写自己归隐情趣的。它以“三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