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杵声齐·砧面莹》的原文是什么?这首词该如何赏析呢?

《杵声齐·砧面莹》的原文是什么?这首词该如何赏析呢?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4429 更新时间:2023/12/7 21:31:29

【原

砧面莹,杵声齐。捣就征衣泪墨题。寄到玉关应万里,戍人犹在玉关西。

【译文】

捣衣石的表面因年长日久的使用,早已光洁平滑,杵声协调、齐整。捣完制成衣服给丈夫寄去,可是在题写姓名、附就家信时却止不住涕泣连连。寄到玉门关已是万里之外了,可是戍守边关的人还在玉门关的西边。

【注释】

砧(zhēn)﹕捶衣服的垫石。莹:光洁、透明。

杵(chǔ):捶衣服的木棒。

泪墨题:泪和着墨汁写信。

玉门:古通西域要道。

戍(shù)人:守卫边疆之军人。

【作者简介】

贺铸(1052~1125)

词人。字方回,号庆湖遗老。汉族,卫州(今河南卫辉)人。宋太祖贺皇后族孙,所娶亦宗室之女。自称远祖本居山阴,是唐贺知章后裔,以知章居庆湖(即镜湖),故自号庆湖遗老。

词人是一位对人民疾苦深怀同情的文学家,面对这种残酷的社会现实,他创作了《捣练子》组词,代思妇征夫们诉说他们的痛楚。原词共有六首,第一首已经残缺,其五首题依次为《夜捣衣》、《杵声齐》、《夜如年》、《剪征袍》、《望书归》。

标签: 宋朝贺铸

更多文章

  •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的原文是什么?这首词该如何赏析呢?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宋朝,苏轼

    【原文】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时见 一作:谁见)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译文】弯弯的勾月悬挂在疏落的梧桐树上;夜阑人静,漏壶的水早已滴光了。有谁见到幽人独自往来,仿佛天边孤雁般飘渺的身影。黑夜中的它突然受到惊吓,骤然飞起,并频频回头,却总

  • 《水调歌头·游览》是哪位诗人的作品?这首词的原意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宋朝,黄庭坚

    【原文】瑶草一何碧,春入武陵溪。溪上桃花无数,枝上有黄鹂。我欲穿花寻路,直入白云深处,浩气展虹霓。只恐花深里,红露湿人衣。坐玉石,倚玉枕,拂金徽。谪仙何处?无人伴我白螺杯。我为灵芝仙草,不为朱唇丹脸,长啸亦何为?醉舞下山去,明月逐人归。【译文】瑶草多么碧绿,春天来到了武陵溪。溪水上有无数桃花,花的上

  • 讽刺古诗的经典之作,这首《题临安邸》你读过吗?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林升,宋朝

    孔子最早评价诗歌的功能,给予了“兴观群怨”四种功能。而其中的“怨”就是着重讲的诗歌的讽喻功能。也就是说写诗表达出讽刺,帮助统治者有所改进。这应该是文学作品重要的功能所在。《诗经》当中本身就有很多表达讽刺意义的诗篇,最著名的莫过于《硕鼠》。这样的文学传统,在诗歌史上也得到了继承和发展。今天的这首古诗就

  • 工部尚书带美人出游,写出一首经典宋词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宋祁,北宋

    说到春天的唐诗宋词,必然会有人提到著名的“红杏枝头春意闹”。这一个“闹”字向来是中学阶段对诗词语言进行分析的重点。在王国维看来,这一个“闹”境界全出,这一种观点一直到今天依然得到很多人的认同。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因为他写出了春天杏花簇拥开放的热闹劲儿。“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

  • “桃李满天下”出自哪里?这首诗你读过吗?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白居易,唐朝

    古典诗词当中出现成语并不奇怪。因为无论是成语还是古典诗词,都是汉语凝练性特点的典范。限于字数,他们必须要让每一个字词展现出最大的表现力。所以在很多的诗词当中,就出现了在后续得到广泛使用的凝练性极高的成语。比如唐诗“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里面就包含了“春风得意”和“走马观花”两个成语。下面

  • 白居易写春风的一首诗,展现了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古代,唐朝

    美丽的春天总是值得讴歌的,而春天到来的最早讯息都是春风送来的。春风吹过,柳枝吐新绿,百花齐盛开。春风是温暖的,同时又是最公平的。它不光带来了春回大地,不光带来了百花争艳,连地上的青草也都随之探出了脑袋,一片勃勃生机。白居易一首并不知名的唐诗,更是夸赞了春风最有魅力的存在。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

  • 《清平乐·别来春半》的原文是什么?这首词该如何赏析呢?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南唐,李煜

    【原文】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柔肠断 一作:愁肠断)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译文】离别以来,春天已经过去一半,映入目中的景色掠起柔肠寸断。阶下落梅就像飘飞的白雪一样零乱,把它拂去了又飘洒得一身满满。鸿雁已经飞回而音信毫无依凭,路途遥远

  • 《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的写作背景是什么?该怎样去理解呢?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南唐,李煜

    【原文】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译文南唐开国已有四十年历史,幅员辽阔。宫殿高大雄伟,可与天际相接,宫苑内珍贵的草木茂盛,就像罩在烟雾里的女萝。在这种奢侈的生活里,我哪里知道有战争这

  • 《思帝乡·春日游》的原文是什么?这首词该如何赏析呢?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宋朝,韦庄

    【原文】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译文春日踏青郊游,风吹杏花满头。田间路上是谁家少年,青春如花真风流。我想以身相许嫁给他,一生一世就此休。纵使他薄情无义抛弃我,也不后悔也不害羞。注释题解:《思帝乡》又名《万斯年曲》,本是唐玄宗时教坊曲名,后用作词

  • 《浣溪沙·红蓼渡头秋正雨》的写作背景是什么?该怎样去理解呢?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宋朝,薛昭蕴

    【原文】红蓼渡头秋正雨,印沙鸥迹自成行,整鬟飘袖野风香。不语含嚬深浦里,几回愁煞棹船郎,燕归帆尽水茫茫。【作者简介】薛昭蕴,字澄州,河中宝鼎(今山西荣河县)人。王衍时,官至侍郎。擅诗词,才华出众。《北梦琐言》:薛澄州昭蕴即保逊之子也。恃才傲物,亦有父风。每入朝省,弄笏而行,旁若无人。好唱《浣溪沙》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