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杜牧《秋夕》:作者意在写失意宫女生活的孤寂幽怨

杜牧《秋夕》:作者意在写失意宫女生活的孤寂幽怨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3240 更新时间:2024/1/24 22:49:42

杜牧(803年—852年),唐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字牧之。杜佑之孙。唐代文学家

、大和进士。其自负经略之才,诗、文均有盛名。文以《阿房宫赋》为最著,诗作明丽隽永,绝句诗尤受人称赞,世称小杜。与李商隐齐名,合称“小李杜”。代表作《泊秦淮》《江南春》《赤壁》《题乌江亭》等,脍炙人口。年轻时即好读兵书,曾注曹操所定《孙子兵法》十三篇。又著《罪言》《战论》《守论》《原十六卫》等文论当代兵事。那么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杜牧的《秋夕》,一起来看看吧!

《秋夕》

作者: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注解】:

1、画屏:画有图案的屏风。

2、轻罗:柔软的丝织品。

3、流萤:飞动的萤火虫。

4、天阶:露天的石阶。

5、牵牛织女星:两个星座的名字。

【韵译】:

秋夜,白色的烛光映着冷清的画屏;

我手执绫罗小扇,轻盈地扑打流萤。

天街上的夜色,有如井水般地清凉;

卧榻仰望星空,牵牛星正对织女星。

【评析】:

这是写失意宫女生活的孤寂幽怨。首句写秋景,用一“冷”字,暗示寒秋气氛,又衬出主人公内心的孤凄。二句写借扑萤以打发时光,排遣愁绪。三句写夜深仍不能眠,以待临幸,以天街如水,暗喻君情如冰。末句借羡慕牵牛织女,抒发心中悲苦。蘅塘退士评曰:“层层布景,是一幅着色人物画。只‘卧看’两字,逗出情思,便通身灵动。”

标签: 杜牧《秋夕》

更多文章

  • 辛弃疾的一首中秋词,堪称豪迈之作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辛弃疾,宋朝

    辛弃疾的一首中秋词,堪称豪迈,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辛弃疾是文武双全的南宋著名爱国词人,虽然他晚年长期闲居带湖,郁郁不得志,从而有了"而今识尽愁滋味……却道天凉好个秋"的无奈伤感,有了"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田园漫步,有了"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身前身后名"的壮志难酬,但是,

  • 苏轼最讽刺的一首词,你读过吗?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古代,宋朝

    苏轼最讽刺的一首词,你读过吗?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林语堂《苏东坡传》中的一个故事林语堂《苏东坡传》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苏轼任杭州通判时,曾经接手一个案子。案件与一个叫了然的和尚有关,身为和尚,了然却十分贪恋红尘,迷上了一个名叫秀奴的妓女,经常与她厮混。长此以往,了然的钱财都用

  • 张先《天仙子·水调歌头持酒听》:“空”字写出襟怀之寥落孤寂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张先,《天仙子·水调歌头持酒听》

    张先(990—1078),字子野,乌程(今浙江湖州)人。北宋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张先“能诗及乐府,至老不衰”(《石林诗话》卷下)。其词内容大多反映士大夫的诗酒生活和男女之情,对都市社会生活也有所反映,语言工巧。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张先的《天仙子·水调歌头持酒听》,一起来看看吧!水调歌头持

  • 张先《一丛花·伤高怀远几时穷》:写一位女子念远伤怀的情状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张先,《一丛花·伤高怀远几时穷》

    张先(990—1078),字子野,乌程(今浙江湖州)人。北宋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张先“能诗及乐府,至老不衰”(《石林诗话》卷下)。其词内容大多反映士大夫的诗酒生活和男女之情,对都市社会生活也有所反映,语言工巧。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张先的《一丛花·伤高怀远几时穷》,一起来看看吧!伤高怀远几

  • 柳永《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全词刻画出一个志诚男子的形象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柳永,《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

    柳永(约984年—约1053年),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柳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生于沂州费县(今山东费县),北宋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是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词人, 也是两宋词坛上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柳永大力创作慢词,将敷陈其事的赋法移植于词,同时充分运用俚

  • 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全词结构如行云流水般舒卷自如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柳永(约984年—约1053年),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柳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生于沂州费县(今山东费县),北宋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是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词人, 也是两宋词坛上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柳永大力创作慢词,将敷陈其事的赋法移植于词,同时充分运用俚

  • 晏几道《六幺令·绿阴春尽》:词人对歌女做了细腻微妙的刻画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晏几道,《六幺令·绿阴春尽》

    晏几道(1038年5月29日—1110年),北宋著名词人。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人。晏殊第七子。与其父晏殊合称“二晏”。词风似父而造诣过之。工于言情,其小令语言清丽,感情深挚,尤负盛名。表达情感直率。多写爱情生活,是婉约派的重要作家。有《小山词》留世。那么下面趣历

  • 晏几道《阮郎归·天边金掌露成霜》:此词写景洗练,写情转折起伏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晏几道,《阮郎归·天边金掌露成霜》

    晏几道(1038年5月29日—1110年),北宋著名词人。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人。晏殊第七子。与其父晏殊合称“二晏”。词风似父而造诣过之。工于言情,其小令语言清丽,感情深挚,尤负盛名。表达情感直率。多写爱情生活,是婉约派的重要作家。有《小山词》留世。那么下面趣历

  • 晏殊《木兰花·池塘水绿风微暖》:全词始欢终哀,读来令人恻然心酸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晏殊,《木兰花·池塘水绿风微暖》

    晏殊(991年—1055年2月27日 ),字同叔,江南西路抚州临川县(今江西临川)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晏殊以词著于文坛,尤擅小令,风格含蓄婉丽,与其第七子晏几道被称为“大晏”和“小晏”,又与欧阳修并称“晏欧”。后世尊其为“北宋倚声家初祖”;亦工诗善文,其文章又能“为天下所宗”。 原有文集,今已散

  • 晏殊《木兰花·燕鸿过后莺归去》:全词言外颇含愤世嫉俗之意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晏殊,《木兰花·燕鸿过后莺归去》

    晏殊(991年—1055年2月27日 ),字同叔,江南西路抚州临川县(今江西临川)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晏殊以词著于文坛,尤擅小令,风格含蓄婉丽,与其第七子晏几道被称为“大晏”和“小晏”,又与欧阳修并称“晏欧”。后世尊其为“北宋倚声家初祖”;亦工诗善文,其文章又能“为天下所宗”。 原有文集,今已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