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柳永所作的《昼夜乐·洞房记得初相遇》,写出懊悔和无尽的思念之情

柳永所作的《昼夜乐·洞房记得初相遇》,写出懊悔和无尽的思念之情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1511 更新时间:2024/2/6 3:03:58

柳永,原名三变,后改名柳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是北宋婉约派词人,是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词人。柳永一生放浪形骸,他的词多为市井阶层男女之间的爱情,具有平民化、大众化的特点。下面跟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柳永所作的《昼夜乐·洞房记得初相遇》吧。

昼夜乐·洞房记得初相遇

柳永 〔宋代〕

洞房记得初相遇。便只合、长相聚。何期小会幽欢,变作离情别绪。况值阑珊春色暮,对满目、乱花狂絮。直恐好风光,尽随伊归去。

一场寂寞凭谁诉。算前言、总轻负。早知恁地难拚,悔不当时留住。其奈风流端正外,更别有,系人心处。一日不思量,也攒眉千度。

及注释

译文

记得初次相遇时的洞房情景,就只想应该永远在一起。谁知道短短的幽会欢好,竟会变成分离前的最后情爱,又恰好是在阑珊的暮春。对着满眼乱飘的柳絮,心里恐慌着这美好的春光将全部随他的离去而消释了。

一场情爱最终寂寞,又跟谁说呢?想起以前的海誓山盟,被轻易辜负了。早知道如此难受,后悔当初不把他留住。奈何他除了长得风流端正,更还有让人朝思暮想的地方。一天不想他就要皱千次眉了,更何况想他呢?

注释

昼夜乐:词牌名,《昼夜乐》调名之曰“乐”,乃快乐之“乐”,与《齐天乐》、《永遇乐》之出于乐章,为乐府之“乐”不同;义盖彻昼彻夜行乐狂欢之意也。吴均词:“式号式呼,俾昼作夜”即属此意。至李白诗:“行乐争昼夜,自言度千秋”,调名即本斯义以创焉。

洞房:深邃的住室。后多用以指妇女所居的闺阁。

只合:只应该。

小会:指两个人的秘密相会。幽欢:幽会的欢乐。离情别绪:分离前后惜别、相思的愁苦情绪。

阑珊:将残、将尽之意。

春色暮:即暮春,春天最后一段时间,指农历三月。

满目:充满视野。

伊:为第三人称代词,此词的“伊”亦指男性。

凭谁诉:人诉说。

前言:以前说过的话。轻负:轻易地辜负了昨日的誓言。

恁(nèn)地难拚:这样地难过。恁地:如此。难拚:指难以和离愁相拼。

攒(cuán)眉千度:皱眉一千遍,形容整天愁眉紧锁。攒眉,愁眉紧锁。

赏析

词以抒情女主人公的语气叙述其短暂而难忘的爱情故事。她从头到尾,絮絮诉说其无尽的懊悔。作者以追忆的方式从故事的开头说起,不过省略了许多枝节,直接写她与情人的初次相会。这次欢会就是他们的初次相遇。初遇即便“幽欢”,正表现了市民恋爱直捷而大胆的特点。这样的初遇,自然给女性留下特别难忘的印象,她一心认定“便只合,长相聚”。但事与愿违,初欢即又是永久的分离。

暮春时节所见到的是“乱花狂絮”,春事阑珊。春归的景象已经令人感伤,而恰恰这时又触动了对往日幽欢幸福与离别痛苦的回忆,愈加令人感伤了。“况值”两字用得极妙,一方面表示了由追忆回到现实的转换,另一方面又带出了见景伤情的原因。“直恐好风光,尽随伊归去”之“伊”为第三人称代词,既可指男性,也可指女性。柳永的俗词是供女艺人演唱的,故其中的“伊”一般都用以指男性,此词的“伊”亦指男性。女主人公将春归与情人的离去联系起来,美好的春光她的感受中好象是随他而去了。“直恐”两字使用得很恰当,事实上春归与人去是无内联系的,她所作的主观怀疑性的判断,将二者联系起来纯是情感的附着作用所致,说明思念之强烈。“一场寂寞凭谁诉”,词情的发展中具有承上下的作用。

“一场寂寞”是春归人去后最易感到的,但寂寞和苦恼的真正原因是无法向任何人诉说的,也不宜向人诉说,只有深深地埋藏自己内心深处。于是整个下片转入抒写自身懊悔的情绪。作者“算前言,总轻负”,是由于她的言而无信,或是损伤了他的感情,这些都未明白交代,但显然责任是女方;于是感到自责和内疚,轻易地辜负了他的情意。再讲“早知恁地难拚,悔不当时留住。”可以看出她当初未考虑到离别后情感上竟如此难于割舍。他不仅举措风流可爱,而且还品貌端正,远非一般浮滑轻薄之徒可比,实是难得的人物。而这个人“更别有、系人心处”,写说她才能体验到的好处,也是她“难拚”的最重要的原因。

结句“一日不思量,也攒眉千度”,非常形象地表现了这位妇女悔恨和思念的精神状态。攒眉即愁眉紧锁,是“思量”时忧愁的表情。意思是,每日都思量,而且总是忧思千次的,可想见其思念之深且切了。这两句的表述方式很别致,正言反说,语转曲而情益深。不思量已是攒眉千度了,则每日思量时又将如何,如此造语不但深刻,而且俏皮,十分传神。

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描绘的是柳永自己的短暂而难忘的爱情故事。柳永因懊悔和无尽的思念之情而作此词。

标签: 柳永北宋

更多文章

  • 张炎《南浦·春水》:全词笔调细腻,绘景出彩,过渡自然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张炎,《南浦·春水》

    张炎(1248-约1320),字叔夏,号玉田,又号乐笑翁。临安(今浙江杭州)人,祖籍秦州成纪(今甘肃天水),南宋末元初著名词人。张俊六世孙。他主张好词要意趣高远、雅正合律、意境清空,并以所作为论词的最高标准,但是他把辛弃疾、刘过的豪放词看做“非雅词”,则反映了他偏重形式的艺术特点。书中所论词的做法,

  • 张炎《湘月·行行且止》:这首词苍凉激楚,即景抒情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张炎,《湘月·行行且止》

    张炎(1248-约1320),字叔夏,号玉田,又号乐笑翁。临安(今浙江杭州)人,祖籍秦州成纪(今甘肃天水),南宋末元初著名词人。张俊六世孙。他主张好词要意趣高远、雅正合律、意境清空,并以所作为论词的最高标准,但是他把辛弃疾、刘过的豪放词看做“非雅词”,则反映了他偏重形式的艺术特点。书中所论词的做法,

  • 曹植所作的《公宴》,是诗人生活欢乐的真实写照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曹植,曹魏

    曹植,字子建,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是三国时期著名文学家,是建安文学的集大成者,与曹操和曹丕合称三曹。下面跟趣历史小编一起了解一下曹植所作的《公宴》吧。公宴曹植 〔两汉〕公子敬爱客,终宴不知疲。清夜游西园,飞盖相追随。明月澄清景,列宿正参差。秋兰被长坂,朱华冒绿池。潜鱼跃清波,好鸟鸣高枝。神飚接

  • 皮日休《馆娃宫怀古五绝》:表达了对世事沧桑、国事兴衰的慨叹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皮日休,《馆娃宫怀古五绝》

    皮日休(约838—约883年),字袭美,号逸少,曾居襄阳鹿门山、号鹿门子,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晚唐诗人、文学家。皮日休与陆龟蒙齐名,世称“皮陆”。他的诗文兼有奇、朴二态,且多同情民间疾苦之作,对于社会民生有深刻的洞察和思考。著有《皮日休集》《皮子》《皮氏鹿门家钞》等。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

  • 李煜所作的《乌夜啼·昨夜风兼雨》,是作者降宋后生活实况和囚居心境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李煜,南唐

    李煜,五代十国时期南唐末代君主,唐元宗李璟的第六子。李煜是个失败的皇帝,是个被皇位耽误的艺术家,他精通诗书音画,其中以词的成就最高,他的词继承了温庭筠、韦庄等花间派词人的传统,对后世词坛影响很深。下面跟趣历史小编一起了解一下李煜所作的《乌夜啼·昨夜风兼雨》吧。乌夜啼·昨夜风兼雨李煜 〔五代〕昨夜风兼

  • 李煜所作的《虞美人·风回小院庭芜绿》,蕴含对现实的不满和愁怨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李煜,南唐

    李煜,五代十国时期南唐末代君主,唐元宗李璟的第六子。李煜是个失败的皇帝,是个被皇位耽误的艺术家,他精通诗书音画,其中以词的成就最高,他的词继承了温庭筠、韦庄等花间派词人的传统,对后世词坛影响很深。下面跟趣历史小编一起了解一下李煜所作的《虞美人·风回小院庭芜绿》吧。虞美人·风回小院庭芜绿李煜 〔五代〕

  • 李煜所作的《忆江南·多少泪》,以乐来反衬苦,坦吐内心愁恨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李煜,南唐

    李煜,五代十国时期南唐末代君主,唐元宗李璟的第六子。李煜是个失败的皇帝,是个被皇位耽误的艺术家,他精通诗书音画,其中以词的成就最高,他的词继承了温庭筠、韦庄等花间派词人的传统,对后世词坛影响很深。下面跟趣历史小编一起了解一下李煜所作的《忆江南·多少泪》吧。忆江南·多少泪李煜 〔五代〕多少泪,沾袖复横

  • 李煜所作的《喜迁莺·晓月坠》,将寂寞深情表现的伤感而优美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李煜,南唐

    李煜,五代十国时期南唐末代君主,唐元宗李璟的第六子。李煜是个失败的皇帝,是个被皇位耽误的艺术家,他精通诗书音画,其中以词的成就最高,他的词继承了温庭筠、韦庄等花间派词人的传统,对后世词坛影响很深。下面跟趣历史小编一起了解一下李煜所作的《喜迁莺·晓月坠》吧。喜迁莺·晓月坠李煜 〔五代〕晓月坠,宿云微,

  • 秦观的断肠之作:《减字木兰花·天涯旧恨》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秦观,宋朝

    下面趣历史小编带来秦观的《减字木兰花·天涯旧恨》原文及赏析,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减字木兰花·天涯旧恨(宋)秦观天涯旧恨,独自凄凉人不问。欲见回肠,断尽金炉小篆香。黛蛾长敛,任是春风吹不展。困倚危楼,过尽飞鸿字字愁。注释减字木兰花:词牌名。此调将《偷声木兰花》上下阕起句各减三字,故名

  • 朱敦儒最激荡人心的一首词:《减字木兰花·刘郎已老》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朱敦儒,宋朝

    下面趣历史小编带来朱敦儒的《减字木兰花·刘郎已老》原文及赏析,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减字木兰花·刘郎已老(宋)朱敦儒刘郎已老。不管桃花依旧笑。要听琵琶。重院莺啼觅谢家。曲终人醉。多似浔阳江上泪。万里东风。国破山河落照红。注释刘郎:指唐诗人刘禹锡。他曾被贬至南方连州、朗州等地。作者因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