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李白《送范山人归泰山》:再现了初唐送别诗三部式结构

李白《送范山人归泰山》:再现了初唐送别诗三部式结构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451 更新时间:2023/12/22 14:11:08

(701年—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那么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李白的《送范山人归泰山》,一起来看看吧!

送范山人归泰山

李白〔唐代〕

鲁客抱白鹤,别余往泰山。

初行若片云,杳在青崖间。

高高至天门,日观近可攀。

云山望不及,此去时还。

“鲁客抱白鹤,别余往泰山”,范山人自身的色彩本不鲜明,但诗人让他“抱”上一只“白鹤”,这样就引人注目了。于是,李白的目光随着这片白色的行进泰山移去。“初行若片雪”,了然在目;“杳在青崖间”,距离远了,看上去更小,但因为出现了青色(“青崖”)作为衬托,仍很清晰;“高高至天门,日观近可攀”,更高了,更远了,更小了,这时,诗人又巧妙地使用红色(“日”暗藏着红色)作底,所以还依稀可见;最后,“云生望不及”,“白鹤”终于被飘浮的云朵遮住了,范山人的身影看不见了,伫立送行的诗人不禁油然而生惆怅之情:“此去何时还”?

此诗完整再现了初唐送别诗三部式的结构。首先,诗人用首联“鲁客抱白鹤,别余往泰山”介绍了送别事件以及友人的去处。其次,诗人用中间两联按时间顺序进行风景的描写,友人离开初期是“初行若片云,杳在青崖间。”接下来是“高高至天门,日观近可攀。”最后,诗人用尾联抒发别情。从诗人对这一片白色的依依不舍的目送中,直到“云生望不及”,表达出李白对范山人的一片深情。

更多文章

  • 《江南行》唐代张潮所作,表现了细腻感人的情怀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张潮,唐朝

    张潮,生卒年、字号、生平介不详,唐朝时期诗人,《全唐诗》中存诗仅5首。下面跟趣历史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张潮所作的《江南行》吧。思念是个坏东西,就像风捉摸不定,就像云变幻不停,狠狠地折磨着人的心灵。在这深夜里,不知是你,也不知是我,更不知是他或她,常常面对夜色无端沉吟,内心隐匿多少真诚,不许自己有半分虚情

  • 李颀《听安万善吹觱篥歌》:风格不同,却有一脉相通之处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李颀,《听安万善吹觱篥歌》

    李颀(690年~751年),汉族,郡望赵郡(今河北省赵县),河南颍阳(今河南省登封市)一带人 ,唐代诗人。开元二十三年中进士,曾任新乡县尉,后辞官归隐于颍阳之东川别业 。李颀擅长七言歌行,边塞诗,风格豪放,慷慨悲凉,与王维、高适、王昌龄等人皆有唱和。主要作品《李颀集》。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

  • 李贺《示弟》:诗中悲愤的情怀愈显得深沉激越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李贺,《示弟》

    李贺(790~816) ,字长吉。河南府福昌县昌谷乡(今河南省宜阳县)人,祖籍陇西郡。 唐朝中期浪漫主义诗人, 与诗仙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后世称李昌谷。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 有“太白仙才, 长吉鬼才”之说。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李贺的《示弟

  • 《溪居》唐代裴度留守东都时所作,抒发了怎样的心境?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裴度,唐朝

    裴度,字中立,中唐杰出政治家、文学家,在文学方面颇有建树,受人敬重,与白居易、刘禹锡等人交好。下面跟趣历史小编一起了解一下裴度所作的《溪居》吧。唐宪宗时期,由于宰相武元衡坚决支持削藩政策,被节度使李师道派人杀害,当时一同上朝的裴度,也被连刺三剑,幸好身子掉落排水沟中,方才逃得一条性命。正是因为藩镇们

  • 王维《杂诗三首》:以时序递进与物候变化,加深情感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王维,《杂诗三首》

    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河东蒲州(今山西永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画家。王维参禅悟理,精通诗书音画,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因笃诚奉佛,有“诗佛”之称。 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著有《王右丞集》《画学秘诀》

  • 历史上有哪些描写夏日水畔的诗作?诗人描绘了哪些景色?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夏天

    历史上有不少描写夏日戏水的诗作,下面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火热的夏天,什么地方最令人向往?那一定是有水的地方,无论是江湖,还是小小池塘,泛动的碧波,不仅为夏日风光增添了灵气,更带来了怡人的清凉。无论是看风景,还是乘凉避暑,水畔都是绝佳的去处。乳鸭池塘水浅深,熟梅天气半晴阴。

  • 历史上有哪些描写槐花的诗作?诗人描绘的槐花有多美?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槐花,诗作

    槐花,又名洋槐花,具有良好的观赏价值,古代有很多与槐花相关的诗作,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国槐花,是开在夏天的花儿。安静的槐花隐在青翠槐叶间,夏天的暑热都似减了几分。槐花不疾不徐地,开了又落了,一个夏天就过去了。国槐古代已有种植,国槐的花儿,也就有了数千年岁月积淀之美。虽纤

  • 王维《过始皇墓》:诗人比较重视视觉印象的代表作品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王维,《过始皇墓》

    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河东蒲州(今山西永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画家。王维参禅悟理,精通诗书音画,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因笃诚奉佛,有“诗佛”之称。 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著有《王右丞集》《画学秘诀》

  • 王安石《壬辰寒食》:只能借诗抒怀,不能付诸于实际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王安石,《壬辰寒食》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 ] -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省抚州市)人 。中国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 累赠为太傅、舒王,谥号“文”,世称王文公。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王安石的《壬辰寒食》,一起来看看吧!壬辰寒食王安石〔宋代〕客思似杨柳,春

  • 唐代诗僧贾岛的诗作之一:《寻隐者不遇》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贾岛,唐朝

    下面趣历史小编带来贾岛的《寻隐者不遇》原文及赏析,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寻隐者不遇(唐)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注释寻:寻访。隐者:隐士,隐居在山林中的人。古代指不肯做官而隐居在山野之间的人。一般指的是贤士。不遇:没有遇到,没有见到。童子:没有成年的人,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