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江南行》唐代张潮所作,表现了细腻感人的情怀

《江南行》唐代张潮所作,表现了细腻感人的情怀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1486 更新时间:2023/12/8 8:38:14

潮,生卒年、字号、生平介不详,唐朝时期诗人,《全唐诗》中存诗仅5首。下面跟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张潮所作的《江南行》吧。

思念是个坏东西,就像风捉摸不定,就像云变幻不停,狠狠地折磨着人的心灵。在这深夜里,不知是你,也不知是我,更不知是他或她,常面对夜色无端沉吟,内心隐匿多少真诚,不许自己有半分虚情和假意。

与相思有关的古诗,流传下来的有许多,唐朝诗人张潮写过一首《江南行》,里面把一位商人“留守”妻子的情怀表现得细腻感人,毫不逊色于大诗人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所写:“商人重利轻别离”。

《江南行》

【唐】张潮

茨菰叶烂别西湾,

莲子花开犹未还。

妾梦不离江水上,

人传郎在凤凰山。

张潮流传下来的诗作不多,大约有十首左右。除了那首《采莲词》是写采莲女的,其的都是描写商人妇的思想情感。据此,不少专家认为,张潮的诗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广为受到南方民歌的影响。

“茨菰叶烂别西湾,莲子花开犹未还”,茨菰,又名“慈姑”,多年生草本植物,生于水田,叶如箭,开白花,地下有球茎,可以吃。西湾,一说地名,一说江边地方。莲子花开,即荷花开。还,音huán,回来。

从开头就可以看出,诗人受到民歌很大的影响。在这里,诗人使用符合时令的植株,“茨菰”和“莲子”,让时间变得十分形象,不再是枯燥乏味的数字。“茨菰叶烂”,当是秋天末尾之季,而莲子花开,则是夏天之时。时间上的跨度,正好将近一年。

诗歌中,主人公是一个思念丈夫的妇人,其和丈夫的分别,应该是在上一年的秋天;而双方肯定是有约定的,但是丈夫却爽约,到第二年的夏天还没有回来。或许,分别的地点带有虚构,但其中的真情实意却分外深厚。

此外,有一点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就是第二句中的“莲子花开”。“莲”经常拿来和“怜”谐音,以此表达爱情中的含蓄,即对另一方的思念之情。妇人的想念像花开似的葳蕤与茂盛,与丈夫“犹未还”的行为相对比,则显得尤其可贵,外带几分凄凉。

“妾梦不离江水上,人传郎在凤凰山”,妾,古时女子的谦称。水上,一作“上水”。人传,人们传闻。凤凰山,地名,前面既然说是传闻,此处自然可以不必当作实指。

丈夫没有遵守约定,凭空放了妻子的“鸽子”,但是妻子却仍然望穿秋水,念念不忘,甚至在梦中都守望在丈夫归来的路线上。可是,注定是失望多于希望。因为根据大家传回来的讯息,丈夫不知为跑到凤凰山那里去了。

“妾梦”和“人传”成为很是明显的对比,前者充满了深情,把一个盼望丈夫归来的妻子形象,塑造得栩栩如生;而后者则把丈夫行踪不定,模糊不清的样貌呈现。在对比之下,我们既为妻子寂寞难诉的哀婉而动情,又隐隐包含着丝丝怀疑,不断地询问着丈夫的忠诚。

本诗承接民歌传统,站在妇人的角度,以其哀切的口吻描述着自己的内心世界,因其语言质朴,所以节奏更显明快自然。而在梦境和现实之间,诗人故意营造出一个巨大的落差,从而加深妇人自我情感的厚度,愈加显得其细腻而逼真,益发余韵无穷,耐人寻味。

标签: 张潮唐朝

更多文章

  • 李颀《听安万善吹觱篥歌》:风格不同,却有一脉相通之处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李颀,《听安万善吹觱篥歌》

    李颀(690年~751年),汉族,郡望赵郡(今河北省赵县),河南颍阳(今河南省登封市)一带人 ,唐代诗人。开元二十三年中进士,曾任新乡县尉,后辞官归隐于颍阳之东川别业 。李颀擅长七言歌行,边塞诗,风格豪放,慷慨悲凉,与王维、高适、王昌龄等人皆有唱和。主要作品《李颀集》。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

  • 李贺《示弟》:诗中悲愤的情怀愈显得深沉激越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李贺,《示弟》

    李贺(790~816) ,字长吉。河南府福昌县昌谷乡(今河南省宜阳县)人,祖籍陇西郡。 唐朝中期浪漫主义诗人, 与诗仙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后世称李昌谷。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 有“太白仙才, 长吉鬼才”之说。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李贺的《示弟

  • 《溪居》唐代裴度留守东都时所作,抒发了怎样的心境?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裴度,唐朝

    裴度,字中立,中唐杰出政治家、文学家,在文学方面颇有建树,受人敬重,与白居易、刘禹锡等人交好。下面跟趣历史小编一起了解一下裴度所作的《溪居》吧。唐宪宗时期,由于宰相武元衡坚决支持削藩政策,被节度使李师道派人杀害,当时一同上朝的裴度,也被连刺三剑,幸好身子掉落排水沟中,方才逃得一条性命。正是因为藩镇们

  • 王维《杂诗三首》:以时序递进与物候变化,加深情感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王维,《杂诗三首》

    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河东蒲州(今山西永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画家。王维参禅悟理,精通诗书音画,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因笃诚奉佛,有“诗佛”之称。 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著有《王右丞集》《画学秘诀》

  • 历史上有哪些描写夏日水畔的诗作?诗人描绘了哪些景色?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夏天

    历史上有不少描写夏日戏水的诗作,下面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火热的夏天,什么地方最令人向往?那一定是有水的地方,无论是江湖,还是小小池塘,泛动的碧波,不仅为夏日风光增添了灵气,更带来了怡人的清凉。无论是看风景,还是乘凉避暑,水畔都是绝佳的去处。乳鸭池塘水浅深,熟梅天气半晴阴。

  • 历史上有哪些描写槐花的诗作?诗人描绘的槐花有多美?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槐花,诗作

    槐花,又名洋槐花,具有良好的观赏价值,古代有很多与槐花相关的诗作,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国槐花,是开在夏天的花儿。安静的槐花隐在青翠槐叶间,夏天的暑热都似减了几分。槐花不疾不徐地,开了又落了,一个夏天就过去了。国槐古代已有种植,国槐的花儿,也就有了数千年岁月积淀之美。虽纤

  • 王维《过始皇墓》:诗人比较重视视觉印象的代表作品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王维,《过始皇墓》

    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河东蒲州(今山西永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画家。王维参禅悟理,精通诗书音画,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因笃诚奉佛,有“诗佛”之称。 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著有《王右丞集》《画学秘诀》

  • 王安石《壬辰寒食》:只能借诗抒怀,不能付诸于实际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王安石,《壬辰寒食》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 ] -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省抚州市)人 。中国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 累赠为太傅、舒王,谥号“文”,世称王文公。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王安石的《壬辰寒食》,一起来看看吧!壬辰寒食王安石〔宋代〕客思似杨柳,春

  • 唐代诗僧贾岛的诗作之一:《寻隐者不遇》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贾岛,唐朝

    下面趣历史小编带来贾岛的《寻隐者不遇》原文及赏析,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寻隐者不遇(唐)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注释寻:寻访。隐者:隐士,隐居在山林中的人。古代指不肯做官而隐居在山野之间的人。一般指的是贤士。不遇:没有遇到,没有见到。童子:没有成年的人,小

  • 周邦彦思乡的代表作:《苏幕遮·燎沉香》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周邦彦,北宋

    下面趣历史小编带来周邦彦的《苏幕遮·燎沉香》原文及赏析,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苏幕遮·燎沉香(宋)周邦彦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注释燎(liáo):烧。沉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