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王安石的名篇词作:赏析《桂枝香·金陵怀古》

王安石的名篇词作:赏析《桂枝香·金陵怀古》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1637 更新时间:2023/12/8 6:39:33

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王安石的《桂枝香·金陵怀古》原文及赏析,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宋代:王安石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归帆 一作:征帆)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译文

登上高楼凭栏极目,金陵的景象正是一派晚秋,天气刚刚开始索肃。千里奔流的长江澄沏得好像一条白练,青翠的山峰俊伟峭拔犹如一束束的箭簇。江上的小船张满了帆迅疾驶向夕阳里,岸旁迎着西风飘/拂的是抖擞的酒旗斜出直矗。彩色缤纷的画船出没在云烟稀淡,江中洲上的白鹭时而停歇时而飞起,这清丽的景色就是用最美的图画也难把它画足。

回想往昔,奢华淫逸的生活无休止地互相竞逐,感叹“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的亡国悲恨接连相续。千古以来凭栏遥望,映入眼帘的景色就是如此,可不要感慨历史上的得失荣辱。六朝的风云变化全都消逝随着流水,只有那郊外的寒冷烟雾和衰萎的野草还凝聚着一片苍绿。直到如今的商女,还不知亡国的悲恨,时时放声歌唱《后庭》遗曲。

注释

登临送目:登山临水,举目望远。

故国:旧时的都城,指金陵。

千里澄江似练:形容长江像一匹长长的白绢。语出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澄江,清澈的长江。练,白色的绢。

如簇:这里指群峰好像丛聚在一起。簇,丛聚。

去棹(zhào):往来的船只。棹,划船的一种工具,形似桨,也可引申为船。

星河鹭(lù)起:白鹭从水中沙洲上飞起。长江中有白鹭洲(在今南京水西门外)。星河,银河,这里指长江。

画图难足:用图画也难以完美地表现它。

豪华竞逐:(六朝的达官贵人)争着过豪华的生活。竞逐:竞相仿效追逐。

门外楼头:指南朝陈亡国惨剧。语出杜牧《台城曲》:“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韩擒虎是隋朝开国大将,他已带兵来到金陵朱雀门(南门)外,陈后主尚与他的宠妃张丽华于结绮阁上寻欢作乐。

悲恨相续:指亡国悲剧连续发生。

凭高:登高。这是说作者登上高处远望。

漫嗟荣辱:空叹什么荣耀耻辱。这是作者的感叹。

六朝:指三国吴、东晋、南朝宋、齐、梁、陈六个朝代。它们都建都金陵。

商女:歌女。

《后庭》遗曲:指歌曲《玉树后庭花》,传为陈后主所作。杜牧《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后人认为是亡国之音。

赏析

这是一首金陵怀古之词。上片写金陵之景,下片写怀古之情。一开头,用“登临送目”四字领起,表明以下所写为登高所见。映入眼帘的是晚秋季节特有的白练般清澈的江水和连锦不断翠绿的山峰。船帆飘动,酒旗迎风,云掩彩舟,白鹭腾空。这图画难述其美的江天景色使诗人极为赞赏也极为陶醉,同时也引起他深深的思考。换头之后写怀古:在金陵建都的六朝帝王,争奇斗胜地穷奢极欲,演出一幕幕触目惊心的亡国悲剧。千百年来,人们只是枉自嗟叹六朝的兴亡故事。但空叹兴亡,又有何益?诗人在这里表现了政治家深邃的思想和雄伟的气概。不仅批判了六朝亡国之君的荒淫误国,也批判了吊古者的空叹兴亡。六朝的往事都随水逝去,空余寒烟芳草。可悲的是,有些人如商女一般,不顾国家兴亡,还沉溺于享乐,吟唱着《后庭花》这样的亡国之曲。作为政治家的王安石反对“谩嗟”六朝兴废,在北宋这积贫积弱的现实面前,要汲取历史教训,从政治上进行改革,免致奢华靡费导致国力衰竭,重蹈六朝覆辙。

本词以壮丽的山河为背景,历述古今盛衰之感,立意高远,笔力峭劲,体气刚健,豪气逼人。多处化用前人诗句,不着痕迹,显示了作者深厚的功底。

此词抒发金陵怀古人之情,为作者别创一格、非同凡响的杰作,大约写于作者再次罢相、出知江宁府之时。词中流露出王安石失意无聊之时移情自然风光的情怀。

全词开门见山,写作者南朝古都金陵胜地,于一个深秋的傍晚,临江揽胜,凭高吊古。他虽以登高望远为主题,却是以故国晚秋为眼目。“正”、“初”、“肃”三个字逐步将其主旨点醒。

以下两句,借六朝谢家名句“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之意,点化如同已出。即一个“似练”,一个“如簇”,形胜已赫然而出。然后专写江色,纵目一望,只见斜阳映照之下,数不清的帆风樯影,交错于闪闪江波之上。细看凝眸处,却又见西风紧处,那酒肆青旗高高挑起,因风飘拂。帆樯为广景,酒旗为细景,而词人之意以风物为导引,而以人事为着落。一个“背”字,一个“矗”字,用得极妙,把个江边景致写得栩栩如生,似有生命其中。

写景至此,全是白描,下面有所变化。“彩舟”、“星河”两句一联,顿增明丽之色。然而词拍已到上片歇处,故而笔亦就此敛住,以“画图难足”一句,抒赞美嗟赏之怀,颇有大家风范。“彩舟云淡”,写日落之江天:“星河鹭起”,状夕夜之洲渚。

下片另换一幅笔墨,感叹六朝皆以荒淫而相继亡覆的史实。写的是悲恨荣辱,空贻后人凭吊之资;往事无痕,唯见秋草凄碧,触目惊心而已。“门外楼头”,用杜牧《台城曲》句加以点染,亦简净有力。

词至结语,更为奇妙,词人写道:时至今日,六朝已远,但其遗曲,往往犹似可闻。此处用典。“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此唐贤小杜于“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时所吟之名句,词人复加运用,便觉尺幅千里,饶有有余不尽之情致,而嗟叹之意,千古弥永。

创作背景

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王安石第一次任江宁知府,写有不少咏史吊古之作,这首词可能作于当时。还有一种说法是,此词大约作于王安石第二次被罢相、出知江宁府的时候,时间在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之后。

标签: 王安石北宋

更多文章

  • 历史上有哪些描写青春的诗作?蕴含着哪些特殊含义?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青春

    古代有不少描写“青春”的诗作,下面跟趣历史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吧。若说世间什么最美?一定是青春了。在最好的年华,有着最单纯的热情,最饱满的斗志,最瑰丽的梦想......啊,青春,光是听一听,就令人醉了,像开得正好的花,像酿好的美酒,它就是时光最珍贵的礼物。青春,是什么模样的呢?就算再普通的事物,一旦与青

  • 与白居易的《琵琶行》有异曲同工之妙:赏析晏几道的《菩萨蛮·哀筝一弄湘江曲》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晏几道,北宋

    下面趣历史小编带来晏几道的《菩萨蛮·哀筝一弄湘江曲》原文及赏析,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宋代:晏几道哀筝一弄湘江曲,声声写尽湘波绿。纤指十三弦,细将幽恨传。当筵秋水慢,玉柱斜飞雁。弹到断肠时,春山眉黛低。译文她拨响音色哀怨的筝,弹奏了如此凄美的一曲,一声声愁绪,仿如碧波荡漾的湘水。她的

  • 张先的代表词作:《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张先,北宋

    下面趣历史小编带来张先的《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原文及赏析,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宋代:张先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译文手执酒杯细听那《水调歌》声

  • 盘点:古代诗人赞扬梅花精神的那些古诗词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古代,唐朝

    梅花不畏寒冷,傲立雪中,也象征刚毅精神和崇高品格。古代诗人写梅花的8首名篇,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赞扬梅花精神品质古诗词1梅花李煜 〔五代〕殷勤移植地,曲槛小栏边。共约重芳日,还忧不盛妍。阻风开步障,乘月溉寒泉。谁料花前后,蛾眉却不全。失却烟花主,东君自不知。清香更何用,犹发去年枝。

  • 探索古人消暑的方式,诗作中是如何记载的?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王维,消暑

    古人是如何消暑的?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暑热蒸腾,我们禁不住纳闷,在没有空调和风扇的古代,人们如何度过难熬的炎夏?其实,古人消夏,或栖于深山树荫之下,或静坐竹林湖边,或倚靠亭台水榭,或远赴古寺寻幽。他们自有一份避暑智慧,去消融炎炎夏日里的心烦和躁动。隐于竹林竹子是降温效果极佳的植

  • 卢纶气势雄阔的五言绝句:《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三》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卢纶,唐朝

    下面趣历史小编带来卢纶的《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三》原文及赏析,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三(唐)卢纶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注释塞下曲:古时边塞的一种军歌。月黑:没有月光。单于(chán yú ):匈奴的首领。这里指入侵者的最高统帅。遁:逃走。将:

  • 历史上有哪些描写牵牛花的诗作?诗人眼中的牵牛花是怎样的?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牵牛花

    历史上有不少描写“牵牛花”的诗作,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牵牛花是旋花科牵牛属一年生缠绕野花草,没有人专意种植,它就在荒原上、矮墙边、篱架旁甚而碎石瓦砾堆里,悄没声息地生发开来,层层叠叠开满了乡村的角落。它的花儿酷似喇叭状,所以又称喇叭花。还因为它在清晨濡染着一层露珠盛开,烈阳当空

  • 《红楼梦》中人物所作的《咏白海棠》有着怎样的寓意?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咏白海棠》,红楼梦

    《咏白海棠》出自清代曹雪芹所著的《红楼梦》,是小说人物所作的七言律诗,下面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红楼梦》里“脂批”说作者曹公雪芹“作此书,亦有传诗之意”,又说写诗“此等才情,自是雪芹平生所长”。确然,红楼一书以诗开篇,书中不仅引用了历来许多的名家诗词,还引用了许多生僻、冷

  • 历史上有哪些脑洞大开、思路清奇的咏物诗?诗人想表达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咏物诗

    咏物诗是通过事物的咏叹体现作者的人文思想,是一种诗词题材,历史上的文人写过一些清奇的咏物诗,下面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文人墨客常常在作品中托物言志,将个人的高尚情操及美好品质与精心选择的“物”结合在一起,以此表现自己的远大志向和崇高的人生追求。或是把深刻的哲理寓意蕴含在“物

  • 古诗词鉴赏之:韩愈的《晚春二首·其一》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韩愈,唐朝

    下面趣历史小编带来韩愈的《晚春二首·其一》原文及赏析,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晚春二首·其一(唐)韩愈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注释不久归:将结束。杨花:指柳絮榆荚:亦称榆钱。榆未生叶时,先在枝间生荚,荚小,形如钱,荚花呈白色,随风飘落。才思: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