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历史上有哪些描写牵牛花的诗作?诗人眼中的牵牛花是怎样的?

历史上有哪些描写牵牛花的诗作?诗人眼中的牵牛花是怎样的?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2697 更新时间:2023/12/8 8:32:16

历史上有不少描写“牵牛花”的诗作,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

牵牛花是旋花科牵牛属一年生缠绕野花草,没有人专意种植,它就在荒原上、矮墙边、篱架旁甚而碎石瓦砾堆里,悄没声息地生发开来,层层叠叠开满了乡村的角落。它的花儿酷似喇叭状,所以又称喇叭花。还因为它在清晨濡染着一层露珠盛开,烈阳当空时花儿羞答答闭合,故又有“朝颜花”之名。

北宋婉约派词人秦观在《牵牛花》一诗云:

银汉初移漏欲残,步虚人倚玉阑干。

仙衣染得天边碧,乞与人间向晓看。

在玉漏更尽的黎明,孤独的道人倚栏静思,忽然看见道观篱架上的牵牛沐浴朦胧的霞晖盛开了,烂漫的花朵像仙女的衣裳,把天边渲染得一片明丽。

牵牛像个顽皮的小孩子,它总是攀爬得那么高,缠缠绕绕从东家的屋檐下爬到西家的墙头上,看花人需要仰起脸儿才能望见。有感于此,南宋诗人汪应辰咏道:

叶细枝柔独立难,谁人抬起傍阑干。

一朝引上檐楹去,不许时人眼下看。

牵牛花在乡村的夏日蔓延,那种清新宁静的风情令诗人们诗性盎然。宋代诗人陈宗远也写有一首《牵牛花》,诗曰:

绿蔓如藤不用栽,淡青花绕竹篱开。

披衣向晓还堪爱,忽见晴蜓带露来。

竹篱旁的牵牛不用栽植,如藤萝的绿蔓爬满了栅栏,淡青色的花儿一簇簇点缀其间。红蜻蜓、绿蜻蜓飞来了,停歇在一只只带露的小喇叭上,让披衣而起的诗人看也看不够。

牵牛花的花期很长,从盛夏一直开到深秋,在凝重的霜寒里给人们带来一丝丝暖意。南宋诗人李谦写有《秋怀五首》,其中有一首是写秋日牵牛花的:

离离牵牛花,萦蔓绕业棘。

秋风一披拂,苒苒弄寒色。

南宋末诗人董嗣杲在《牵牛花》诗里说:

篱笆雨过晚阳红,碧衬秋空点染工。

河鼓星高钟异卉,铢衣烟靓袅西风。

他笔下的牵牛花经了秋雨的洗礼,更添风姿,宛若衣袂飘飘的仙子,在西风里翩翩起舞。元末明初画家、诗人倪瓒五十余岁时,漫游四海,飘泊无定,他在客居之地偶见窗外的牵牛花绽放,感慨万千,赋诗曰:

小盘承露净铅华,玉露依稀染碧霞。

弱质幽姿娱我老,傍人篱落蔓秋花。

秋天的牵牛花洗尽铅华,开得恣意开得烂漫,染靓了绚丽的朝霞。这柔柔弱弱的小野花,令我心情愉悦,充满了那么多诗情画意啊!

南宋大诗人陆游晚年乡居近十年,一直爱着乡野的小花小草,他对寻常可见的牵牛花也倾注了满满的爱心。夏末秋初之际,牵牛花一茬茬开得蓬蓬勃勃,诗人仿佛能听到它们笑语喧哗,载歌载舞呢:

啄木矜奇服,牵牛蔓碧花。

一樽虽草草,笑语且喧哗。

——《秋晚村舍杂咏》

他写有一首《浣花女》,歌咏农家美少女的勤劳、乐观,拥有阳光心态,

江头女儿双髻丫,常随阿母供桑麻。

当户夜织声咿哑,地炉豆秸煎土茶。

不仅是辛勤劳作,还爱美爱生活,“青裙竹笥何所嗟,插髻烨烨牵牛花。”江边这梳着双角髻丫的小姑娘,跟着阿妈每天采桑绩麻、织布煮茶。她常穿着青衣布裙无忧无虑,髻边插着牵牛花儿,多么光彩焕发啊!诗人在绵绵秋雨之夜,看到篱园的牵牛花谢结荚,不由感慨道:

藩篱处处蔓牵牛,薏苡丛深稗穗抽。

只道物生常茂遂,一宵风雨又成秋。

——《夜雨》

是啊,即使再繁茂再艳丽的花花草草,也经不起一夜秋雨的摧折,终将垂垂老去。

牵牛花到了秋天开始结荚果,晒干后炸裂出的种子就是牵牛子,白黑两色,称为黑丑、白丑,是常见的一味中草药。

古诗里多有记述,如宋人陈景沂在《牵牛花》诗中云:“牵牛易斯药,固特取其义。”明代“吴中四才子”之一的祝允明也在诗中说:“药品能攻疾,花名强效人。”

牵牛子味苦辛,性寒有毒,归肺、肾、大肠经,具有杀虫功积、消痰涤饮、泻水通便的功效,可治涤虫病、气逆喘咳、水肿胀满、二便不通等症。

我一直搞不明白,牵牛子为何叫黑丑、白丑?是这种野草籽很丑陋吗?明代中医药学家李时珍给出的解释倒颇有意思,因为它是“牵牛”,便与牛联系起来:十二地支对十二属相,“丑”对应“牛”,故牵牛子又称黑丑、白丑或二丑。

黑丑白丑花不丑,牵牛花的美丽也传到了一衣带水的日本。它被遣唐使带到日本之后,改名叫做“朝颜”,不仅被当成贵重的中药材使用,还成为日本重要的观赏花卉,而且每年7月7日七夕前后三天,东京上野要举行盛大的“牵牛花”节,称为“入谷朝颜祭”。牵牛花在《源氏物语》里称作“朝颜姬”,形容牵牛花如同早醒的美人一样清秀健美。

到了江户时代,日本女诗人加贺千代有一首著名的俳句:

早上汲水去,朝颜绕井绳。

惜花不忍摸,邻家借水去。

也有的译成:“娇艳牵牛花,紫露晶莹萦清井,惜花借水去。”这种怜惜之爱、禅意之美,读得令人柔软的心不由一颤。

牵牛花在日本学中常见,许多有名的俳人都写过它。

如松尾芭蕉的“门前的墙根开着牵牛花,锁着门”,正冈子规的“牵牛色艳,染得晨雨亦紫妍”,与谢野晶子的“比远方的人声,更渺茫的,是那绿草里的牵牛花”,金子美铃的“靛蓝染料新新的味道,闻着浴衣袖子,我好高兴啊”......

皆美得令人心悸!

标签: 牵牛花

更多文章

  • 《红楼梦》中人物所作的《咏白海棠》有着怎样的寓意?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咏白海棠》,红楼梦

    《咏白海棠》出自清代曹雪芹所著的《红楼梦》,是小说人物所作的七言律诗,下面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红楼梦》里“脂批”说作者曹公雪芹“作此书,亦有传诗之意”,又说写诗“此等才情,自是雪芹平生所长”。确然,红楼一书以诗开篇,书中不仅引用了历来许多的名家诗词,还引用了许多生僻、冷

  • 历史上有哪些脑洞大开、思路清奇的咏物诗?诗人想表达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咏物诗

    咏物诗是通过事物的咏叹体现作者的人文思想,是一种诗词题材,历史上的文人写过一些清奇的咏物诗,下面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文人墨客常常在作品中托物言志,将个人的高尚情操及美好品质与精心选择的“物”结合在一起,以此表现自己的远大志向和崇高的人生追求。或是把深刻的哲理寓意蕴含在“物

  • 古诗词鉴赏之:韩愈的《晚春二首·其一》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韩愈,唐朝

    下面趣历史小编带来韩愈的《晚春二首·其一》原文及赏析,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晚春二首·其一(唐)韩愈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注释不久归:将结束。杨花:指柳絮榆荚:亦称榆钱。榆未生叶时,先在枝间生荚,荚小,形如钱,荚花呈白色,随风飘落。才思:才华

  • 苏舜钦的一首七言绝句:《题花山寺壁》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苏舜钦,北宋

    下面趣历史小编带来苏舜钦的《题花山寺壁》原文及赏析,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题花山寺壁(宋)苏舜钦寺里山因花得名,繁英不见草纵横。栽培剪伐须勤力,花易凋零草易生。注释花山寺:地址不详。《镇江府志》载有沈括诗《游花山寺》一首,据此,花山寺可能在镇江。繁英:繁花。草纵横:野草丛生。剪伐:指

  • 李颀《少室雪晴送王宁》:素描淡抹,透露出主客惜别之情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李颀,《少室雪晴送王宁》

    李颀(690年~751年),汉族,郡望赵郡(今河北省赵县),河南颍阳(今河南省登封市)一带人 ,唐代诗人。开元二十三年中进士,曾任新乡县尉,后辞官归隐于颍阳之东川别业 。李颀擅长七言歌行,边塞诗,风格豪放,慷慨悲凉,与王维、高适、王昌龄等人皆有唱和。主要作品《李颀集》。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

  • 李白《送范山人归泰山》:再现了初唐送别诗三部式结构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李白,《送范山人归泰山》

    李白 (701年—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李白的《送范山人归泰山》,一起来看看吧!送范山人归泰山李白

  • 《江南行》唐代张潮所作,表现了细腻感人的情怀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张潮,唐朝

    张潮,生卒年、字号、生平介不详,唐朝时期诗人,《全唐诗》中存诗仅5首。下面跟趣历史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张潮所作的《江南行》吧。思念是个坏东西,就像风捉摸不定,就像云变幻不停,狠狠地折磨着人的心灵。在这深夜里,不知是你,也不知是我,更不知是他或她,常常面对夜色无端沉吟,内心隐匿多少真诚,不许自己有半分虚情

  • 李颀《听安万善吹觱篥歌》:风格不同,却有一脉相通之处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李颀,《听安万善吹觱篥歌》

    李颀(690年~751年),汉族,郡望赵郡(今河北省赵县),河南颍阳(今河南省登封市)一带人 ,唐代诗人。开元二十三年中进士,曾任新乡县尉,后辞官归隐于颍阳之东川别业 。李颀擅长七言歌行,边塞诗,风格豪放,慷慨悲凉,与王维、高适、王昌龄等人皆有唱和。主要作品《李颀集》。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

  • 李贺《示弟》:诗中悲愤的情怀愈显得深沉激越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李贺,《示弟》

    李贺(790~816) ,字长吉。河南府福昌县昌谷乡(今河南省宜阳县)人,祖籍陇西郡。 唐朝中期浪漫主义诗人, 与诗仙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后世称李昌谷。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 有“太白仙才, 长吉鬼才”之说。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李贺的《示弟

  • 《溪居》唐代裴度留守东都时所作,抒发了怎样的心境?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裴度,唐朝

    裴度,字中立,中唐杰出政治家、文学家,在文学方面颇有建树,受人敬重,与白居易、刘禹锡等人交好。下面跟趣历史小编一起了解一下裴度所作的《溪居》吧。唐宪宗时期,由于宰相武元衡坚决支持削藩政策,被节度使李师道派人杀害,当时一同上朝的裴度,也被连刺三剑,幸好身子掉落排水沟中,方才逃得一条性命。正是因为藩镇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