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刘禹锡在南京追忆南朝江总,《江令宅》

刘禹锡在南京追忆南朝江总,《江令宅》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3476 更新时间:2024/1/1 16:03:00

南朝词臣北朝客,

归来唯见秦淮碧。

池台竹树三亩馀,

至今人道江家宅。

《江令宅》——唐·刘禹锡

【渊源典故】

江总,著名南朝陈大臣、文学家,字总持,祖籍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出身高门,幼聪敏,有文才。他的诗作深受梁武帝的赏识,因此在南朝萧梁时期,官至太常卿。当时的高才学士,比如张缵、王筠、刘之遴,都对他雅相推重,与之为忘年友。侯景之乱后,避难会稽,流寓岭南,至陈文帝天嘉四年(公元563年)才被征召回建康,任中书侍郎。陈后主时,官至尚书令,故世称“江令”。

据《江总传》载,江总居官不持政务,与后主、陈暄、孔范等十余人终日游宴后庭,饮酒赋诗,当时谓之“狎客”。江总和陈后主等一批文人创作了大量的侧艳诗,被称为宫体诗的最后一批诗人。陈亡后,江总一度入隋为官,后来放归江南,终老江都(今江苏扬州)。刘禹锡这句“南朝词臣北朝客”就是对江总一生的经典概括。

刘禹锡凭吊江令宅,指出“狎客词臣惑主误国”这一导致南朝灭亡的原因。南京师范大学博士钟翠红在论文《南朝江总及陈代文人的思想考察》中认为,刘禹锡在写作上,先站在江总的角度,写他从北朝归来时所见凄凉景象:秦淮河再也不见昔日笙歌缭绕、灯影凌乱的繁华,只有碧青的河水静静流淌。江总是见证了故国兴亡的人,兴亡之事与他本人有着脱不开的关系。《江令宅》是刘禹锡《金陵五题》中的最后一首。创作这组诗词时,正是唐后期时局动荡的时候。

藩镇割据、宦官专政、朋党之争是导致唐朝后期政局不稳的三个主要因素。宦官问题,“始于明皇,盛于肃、代,成于德宗,极于昭宗。”宦官的专权骄横,威胁皇权,引起皇帝和朝臣的强烈不满。因此唐中后期,发生多次皇帝与朝官联合反对宦官集团的斗争。其中最为激烈的两次斗争是顺宗时期的“永贞革新”(公元805年)和文宗时期的“甘露之变”。刘禹锡作为在“永贞革新”中失败的朝臣,和柳宗元等八人被贬为江州司马。

距离刘禹锡第一次被贬,到奉命回京路过金陵时,已经过去了23年。其间不断地被提升又被贬黜、被调任。刘禹锡来到江总黯然度过余生的地方,池台依旧,竹树森森,他成了见证历史兴亡的又一位诗人。诗中秦淮碧水这种穿越历史、延续至今的景物,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江总当日的凄凉与诗人今日的惆怅。回首前人的故事,就和每个朝代的兴亡一般,如出一辙。只有秦淮河一如既往地流淌——“归来唯见秦淮碧。”

标签: 江令宅

更多文章

  • 清·庄盘珠【秋水轩词】,浣溪沙(甲寅元旦)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清朝

    秋水轩词毗陵 庄盘珠 莲佩 撰庄盘珠,字莲佩,阳湖人,庄有均女,同邑举人吴轼室,母梦珠而生,故名盘珠。幼颖慧好读书,女红精巧,然辄手一编不辍。嘉庆某年,以某月某日垂绝,复甦谓其家人曰:“余顷见神女数辈,抗手相迎,云须往侍天后,无所苦也。”言讫卒,年二十有五。浣溪沙(甲寅元旦)似雨如尘旧岁花。晨鸦声动

  • 【君不见】原文及翻译赏析,作者薛逢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诗人

    君不见唐代:薛逢君不见,马侍中,气吞河朔称英雄;君不见,韦太尉,二十年前镇蜀地。一朝冥漠归下泉,功业声名两憔悴。奉诚园里蒿棘生,长兴街南沙路平。当时带砺在何处,今日子孙无地耕。或闻羁旅甘常调,簿尉文参各天表。清明纵便天使来,一把纸钱风树杪。碑文半缺碑堂摧,祁连冢象狐兔开。野花似雪落何处,棠梨树下香风

  • 秦韬玉《贫女》原文翻译赏析,为他人作嫁衣裳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秦韬玉《贫女》

    《贫女》是唐代诗人秦韬玉的作品。此诗诉说贫女悲惨的处境和难言的苦衷。诗人把贫女放在社会环境的矛盾冲突中,通过独白揭示贫女内心深处的苦痛,着意刻画贫女持重清高的品行,对贫女给予深切同情,也寄寓着作者的不平和感慨。全诗没有典故,不用比拟,语言质朴,以广泛深刻的内涵,浓厚的生活哲理,使诗作蕴有重大的社会意

  • 《缑山庙》作者崔曙,原文注释翻译,只闻风竹里,犹有凤笙音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缑山庙》

    《缑山庙》是唐代崔曙创作的一首诗。缑山庙遗庙宿阴阴,孤峰映绿林。步随仙路远,意入道门深。涧水流年月,山云变古今。只闻风竹里,犹有凤笙音。注释译文①缑ɡōu山:即缑氏山。在河南省偃师县。借指修道成仙之处。②宿:素常;一向。③阴阴:幽暗貌。④凤笙:笙。汉?应劭《风俗通·声音·笙》:“《世本》:‘隋作笙。

  • 密县 (唐朝汪遵诗作) ,原文注释、相关事件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汪遵

    密县这是一首咏古的七言绝句,作者以西汉时期名臣卓茂治蝗的历史典故为题材,赞颂了卓茂破除迷信治理蝗灾为民除害的明智信仰和高贵精神。同时也勉励当今的官吏以卓茂为榜样一心为民,治地有方。密县唐·汪遵百里能将济猛宽, 飞蝗不到邑人安①。至今闾里逢灾沴②, 犹祝当时卓长官③。注释①飞蝗不到邑人安:指卓茂组织人

  • 唐代诗人汪遵《燕台》,如今寂寞无人上,春去秋来草自生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唐朝

    《燕台》是唐代诗人汪遵创作的一首咏史七绝。作者通过对战国时期燕昭王招贤纳士而大破齐国的历史故事的感怀,表达了报国无门的无奈与愤慨之情。燕台礼士招贤万古名①,高台依旧对燕城②。如今寂寞无人上,春去秋来草自生。作品注释①礼士招贤:指燕昭王为雪国耻招贤纳士的典故。②燕城:故址在今河北易县东南,相传燕昭王曾

  • 泥溪 (宋洪咨夔诗作),晚花酣晕浅,平水笑窝轻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泥溪

    此诗写旅途的感受,用一连串的意象来表现:缘着江边蜿蜒隐现的沙路,“塞”满了夕阳光的轿子,好像少女酒后脸上淡淡红晕的野花,那宛若少女浅浅笑窝的水面涟漪,还有饥肠辘辘的旅人感到胜过珍馐玉馔的随风飘来的炊饼香味。泥溪沙路缘江曲,斜阳塞轿明。晚花酣晕浅,平水笑窝轻。喜荫时休驾,疑昏屡问程。谁家刚齐饼,味过八

  • 《点绛唇·梅》南宋词人朱翌,原文注释及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宋朝

    《点绛唇·梅》是南宋词人朱翌于雪中游西湖观梅花而作的一首咏梅词。词的上片状物绘景,短短四句,有声有色地展现出一幅寒梅傲雪图;下片赞美江南早春无比迷人的自然风光。全词清新明美,平淡似水,却蕴涵深味。点绛唇①·梅流水泠泠②,断桥③横路梅枝亚④。雪花飞下,浑似⑤江南画。白璧⑥青钱⑦,欲买春无价。归来也,风

  • 清代孙星衍《玉兰》,迎春开趁早春时,粉腻香温玉斫姿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清朝

    这是清代孙星衍著有的诗作,题名是《玉兰》。是一首介绍说明性的诗歌。《玉兰》作者:孙星衍迎春开趁早春时,粉腻香温玉斫姿。容易阶庭长得见,人从天上望琼枝。作者简介孙星衍(1753—1818),字伯渊、渊如,阳湖县(今常州市区)人。生于观子巷(今和平南路),后迁居双桂坊。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殿试榜眼

  • 盘点史上最搞笑的九首诗词,看看大文人的另外一面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诗词

    中国是诗的国度既有李白这样潇洒飘逸的“诗仙”又有杜甫这样忧国忧民的“诗圣”流传后世的千古名篇更是数不胜数可这些诗词圣手也有另类的一面你恐怕未必了解……01用语最穿越——韦庄《菩萨蛮·其四》搞笑指数:三颗星劝君今夜须沉醉,尊前莫话明朝事。珍重主人心,酒深情亦深。须愁春漏短,莫诉金杯满。遇酒且呵呵,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