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古代文人写诗拍马屁,那叫一个妙!

古代文人写诗拍马屁,那叫一个妙!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3476 更新时间:2024/1/25 18:56:42

解缙朱元璋(一)

朱元璋对解缙的才学很是赏识。一天,他突然对解缙说:“宫中昨夜有喜,你不做诗一首?”

解缙立即想到可能有皇子诞生,随即出口一句:

昨夜降金龙

朱元璋却说:“生的是个女孩子呢。”解缙脑筋急转,吟出第二句:

化做嫦娥下九重

哪知朱元璋接着说:“可惜已经死了。” 解缙马上跟进:

料是世间留不住

这句将其不幸处理成“才下凡又走了或升天了”,很妙。朱元璋跟着说:“已经把她抛到水里去了。” 解缙立马吟出:

翻身跃入水晶宫

只有龙种才会这样,这句与第一句呼应,更妙。

解缙与朱元璋(二)

某日解缙与朱元璋在御花园的池塘钓鱼,解缙技术好,接连钓了几条大雨,而皇上钓了半天则一无所获,甚为尴尬郁闷。解缙道:“皇上,你没发现鱼也如此知礼节吗?”皇上听了疑而问曰:“此话怎讲?”

解缙道,有诗为证:

数尺丝纶入水中,

金钩抛去荡无踪。

凡鱼不敢朝天子,

万岁君王只钓龙。

朱元璋龙颜大悦:“原来如此!”

唐伯虎:这个婆娘不是人

一财主为其母摆寿宴,多次邀请唐伯虎,伯虎推辞不得,只得出席。席间,财主请伯虎为其母题诗以贺,伯虎在众人面前更不好推辞,乃乘酒兴挥笔写了第一句:

这个婆娘不是人

财主五兄弟脸上顿现怒色,“婆娘”有鄙视之意,“不是人”的评价任谁也受不了啊。伯虎不以为意,稍一醮墨,题出第二句:

九天仙女下凡尘

财主五兄弟脸色立即阴转晴,厅上掌声一片。掌声未已,伯虎又挥毫写下第三句:

生下五男都是贼

这还得了?财主五兄弟怒目圆睁,几乎要挥拳了,虽然财富的积累过程的确有剥盗之嫌,可也不能当这么多人面来羞辱啊!伯虎微微一笑,写下了最后一句:

偷得蟠桃献母亲

宾客们掌声雷动,财主五兄弟眉开眼笑。五个人能到天上去偷蟠桃,也非俗子啊。九天仙女又吃了能长寿的蟠桃,可是万寿无疆了!这个马屁拍得可谓惊险刺激而绝妙。

祝枝山题画

同是江南才子的祝枝山到唐伯虎家客住时,杭州太守慕名拿出一画交唐伯虎请他题诗。祝枝山开口要200两银子。太守哪里舍得出这么多,只送来100两。祝枝山大为不快。他展开画轴,见画的是个码头,岸上有几株杨柳,杨柳上有几只鹧鸪和杜宇(杜鹃鸟),一小船泊在柳荫下,一商人模样的男子站在船头似要远行,有女子则立于岸上,脸现依依不舍状。祝枝山沉吟片刻,挥笔题下四句:

东边一棵大柳树

西边一棵大柳树

南边一棵大柳树

北边一棵大柳树

写罢,请伯虎拿去送给太守。

这哪里是诗?这怎么会是祝枝山的诗?太守看后大怒,令伯虎让祝枝山退还100两银子并赔偿糟蹋了的画的价值。伯虎一一告诉了祝枝山。祝枝山却说:“他只给了我一半银子,所以我的诗也只写了一半。你让他把银子补齐,我写下另外一半,定让他的画价值大增。”

伯虎只得跑去转告太守。太守其实搜刮的资财无数,原本不在乎这100两,只是想以官压人,不愿意全部满足他,现在到了这个份上,没办法,只得答应。但他坚持要在大宴宾客时当众给他银子,让他当众写后半部分的诗——他其实是想让祝枝山出丑,因为他觉得前面四句如此俗鄙,祝枝山再怎么写也不会出来一首好诗。

这天,太守官邸高朋云集。酒过三巡,太守命人取出银子,同时笔墨伺候。祝枝山大笑接过银子,挥笔题下:

任你东西南北,

千丝万缕,

总系不得郎舟住。

这边啼鹧鸪,

那边唤杜宇,

一声声:“行不得也,哥哥!”

一声声:“不如归去!”

在场人无补拍案叫绝!有了后面这几句,“送别”的主题和女子不愿男人离去的心态表现得淋漓尽致,前面那四句俗鄙语顿时被化腐朽为神奇。在一片赞叹声中,祝枝山拿了银子与唐伯虎扬长而去。

某僧人与朱元璋

太祖朱元璋未登皇位时,曾带兵过安徽某地的不若庵。寺僧不知他是谁,就问其尊姓大名。朱元璋心想,我纵横天下,你却还问我姓名,实在是太不像话。但他原来也做过和尚,不好发作,就不搭理他,只在墙上题诗一首:

杀尽江南百万兵,

腰间宝剑血光腥。

野僧不识英雄主,

只顾哓哓问姓名。

诗写得非常嚣张、傲慢、骄横。题完诗他就领兵离开了。

数年后,朱元璋成为皇上,竟然又派人去不若庵查看御笔题诗还在不在。得到回报说诗已经被人洗掉了。朱元璋大怒,派人将寺僧抓来要斩首。寺僧显然修行不够,还不想这么快就离开人世,马上说是有重要原因才洗去皇上的诗的,皇上问:“到底什么原因,快说!”寺僧战战兢兢写了首诗呈上:

御笔题诗不敢留,

留来惟恐鬼神愁。

故将法水轻轻洗,

尚有豪光射斗牛!

皇上的诗连鬼神见了都发愁,这实在厉害啊!虽然洗了,豪光都能冲到天外的斗宿、牛宿上,皇上的诗神啊!皇上自然因此留了他的小命了。

标签: 文人

更多文章

  • 刘禹锡在南京追忆南朝江总,《江令宅》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江令宅

    南朝词臣北朝客,归来唯见秦淮碧。池台竹树三亩馀,至今人道江家宅。《江令宅》——唐·刘禹锡【渊源典故】江总,著名南朝陈大臣、文学家,字总持,祖籍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出身高门,幼聪敏,有文才。他的诗作深受梁武帝的赏识,因此在南朝萧梁时期,官至太常卿。当时的高才学士,比如张缵、王筠、刘之遴,都对他雅相

  • 清·庄盘珠【秋水轩词】,浣溪沙(甲寅元旦)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清朝

    秋水轩词毗陵 庄盘珠 莲佩 撰庄盘珠,字莲佩,阳湖人,庄有均女,同邑举人吴轼室,母梦珠而生,故名盘珠。幼颖慧好读书,女红精巧,然辄手一编不辍。嘉庆某年,以某月某日垂绝,复甦谓其家人曰:“余顷见神女数辈,抗手相迎,云须往侍天后,无所苦也。”言讫卒,年二十有五。浣溪沙(甲寅元旦)似雨如尘旧岁花。晨鸦声动

  • 【君不见】原文及翻译赏析,作者薛逢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诗人

    君不见唐代:薛逢君不见,马侍中,气吞河朔称英雄;君不见,韦太尉,二十年前镇蜀地。一朝冥漠归下泉,功业声名两憔悴。奉诚园里蒿棘生,长兴街南沙路平。当时带砺在何处,今日子孙无地耕。或闻羁旅甘常调,簿尉文参各天表。清明纵便天使来,一把纸钱风树杪。碑文半缺碑堂摧,祁连冢象狐兔开。野花似雪落何处,棠梨树下香风

  • 秦韬玉《贫女》原文翻译赏析,为他人作嫁衣裳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秦韬玉《贫女》

    《贫女》是唐代诗人秦韬玉的作品。此诗诉说贫女悲惨的处境和难言的苦衷。诗人把贫女放在社会环境的矛盾冲突中,通过独白揭示贫女内心深处的苦痛,着意刻画贫女持重清高的品行,对贫女给予深切同情,也寄寓着作者的不平和感慨。全诗没有典故,不用比拟,语言质朴,以广泛深刻的内涵,浓厚的生活哲理,使诗作蕴有重大的社会意

  • 《缑山庙》作者崔曙,原文注释翻译,只闻风竹里,犹有凤笙音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缑山庙》

    《缑山庙》是唐代崔曙创作的一首诗。缑山庙遗庙宿阴阴,孤峰映绿林。步随仙路远,意入道门深。涧水流年月,山云变古今。只闻风竹里,犹有凤笙音。注释译文①缑ɡōu山:即缑氏山。在河南省偃师县。借指修道成仙之处。②宿:素常;一向。③阴阴:幽暗貌。④凤笙:笙。汉?应劭《风俗通·声音·笙》:“《世本》:‘隋作笙。

  • 密县 (唐朝汪遵诗作) ,原文注释、相关事件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汪遵

    密县这是一首咏古的七言绝句,作者以西汉时期名臣卓茂治蝗的历史典故为题材,赞颂了卓茂破除迷信治理蝗灾为民除害的明智信仰和高贵精神。同时也勉励当今的官吏以卓茂为榜样一心为民,治地有方。密县唐·汪遵百里能将济猛宽, 飞蝗不到邑人安①。至今闾里逢灾沴②, 犹祝当时卓长官③。注释①飞蝗不到邑人安:指卓茂组织人

  • 唐代诗人汪遵《燕台》,如今寂寞无人上,春去秋来草自生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唐朝

    《燕台》是唐代诗人汪遵创作的一首咏史七绝。作者通过对战国时期燕昭王招贤纳士而大破齐国的历史故事的感怀,表达了报国无门的无奈与愤慨之情。燕台礼士招贤万古名①,高台依旧对燕城②。如今寂寞无人上,春去秋来草自生。作品注释①礼士招贤:指燕昭王为雪国耻招贤纳士的典故。②燕城:故址在今河北易县东南,相传燕昭王曾

  • 泥溪 (宋洪咨夔诗作),晚花酣晕浅,平水笑窝轻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泥溪

    此诗写旅途的感受,用一连串的意象来表现:缘着江边蜿蜒隐现的沙路,“塞”满了夕阳光的轿子,好像少女酒后脸上淡淡红晕的野花,那宛若少女浅浅笑窝的水面涟漪,还有饥肠辘辘的旅人感到胜过珍馐玉馔的随风飘来的炊饼香味。泥溪沙路缘江曲,斜阳塞轿明。晚花酣晕浅,平水笑窝轻。喜荫时休驾,疑昏屡问程。谁家刚齐饼,味过八

  • 《点绛唇·梅》南宋词人朱翌,原文注释及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宋朝

    《点绛唇·梅》是南宋词人朱翌于雪中游西湖观梅花而作的一首咏梅词。词的上片状物绘景,短短四句,有声有色地展现出一幅寒梅傲雪图;下片赞美江南早春无比迷人的自然风光。全词清新明美,平淡似水,却蕴涵深味。点绛唇①·梅流水泠泠②,断桥③横路梅枝亚④。雪花飞下,浑似⑤江南画。白璧⑥青钱⑦,欲买春无价。归来也,风

  • 清代孙星衍《玉兰》,迎春开趁早春时,粉腻香温玉斫姿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清朝

    这是清代孙星衍著有的诗作,题名是《玉兰》。是一首介绍说明性的诗歌。《玉兰》作者:孙星衍迎春开趁早春时,粉腻香温玉斫姿。容易阶庭长得见,人从天上望琼枝。作者简介孙星衍(1753—1818),字伯渊、渊如,阳湖县(今常州市区)人。生于观子巷(今和平南路),后迁居双桂坊。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殿试榜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