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李商隐《无题·重帏深下莫愁堂》该如何赏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李商隐《无题·重帏深下莫愁堂》该如何赏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2699 更新时间:2023/12/23 0:46:12

商隐《无题·重帏深下莫愁堂》,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章介绍。

无题·重帏深下莫愁堂

李商隐 〔唐代〕

重帏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

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

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幽寂的厅堂中层层帷幕深垂;独卧床上,追思前事,倍感静夜的漫长。

巫山神女艳遇楚,原来只是梦一场;青溪小姑住所,本就独处无郎。

风波不信菱枝柔弱,偏要摧残;像那具有芬芳美质的桂叶,却无月露滋润使之飘香。

即使相思全无好处,但这种惆怅之心,也好算是痴情了。

注释

神女:即玉《神女赋》中的巫山神女。

小姑句:古乐府《青溪小姑曲》:“小姑所居,独处无郎。”

直道两句:意谓即使相思全无好处,但这种惆怅之心,也好算是痴情了。

直道:即使,就说。

了:完全。

清狂:旧注谓不狂之狂,犹今所谓痴情。按:如作狂放解本也通,但既把诗中人作为女子解,那么,还是作痴情解较切

赏析

李商隐的七律无题,艺术上最成熟,最能代表其无题诗的独特艺术风貌。这首七律无题,内容是抒写青年女子爱情失意的幽怨,相思无望的苦闷,又采取女主人公深夜追思往事的方式,因此,女主人公的心理独白就构成了诗的主体。她的身世遭遇和爱情生活中某些具体情事就是通过追思回忆或隐或显地表现出来的。

这首诗侧重于抒写女主人公的身世遭遇之感,写法非常概括。首联 “重帷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写环境: 层层叠叠帷幔低垂的闺房,幽邃宁静; 夜深了,闺房的主人上床后却心事重重、辗转反侧,凄清的长夜其漫漫。她为何迟迟不能入眠? 她在想什么呢?诗中什么也没说,任由读者去想象。

“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 是她长夜无眠的思绪吗? 如巫山神女一样有浪漫的奇遇、过恩爱的生活,原来只是一场梦。至于这场梦是她的往,还是曾经的巫山云雨,已在岁月的流逝中变得如梦似幻,我们无从得知。但现状很明显,她还像清溪小姑一样,独处无郎。“本无郎” 有孤单、寂寥、无奈,也有自我安慰的味道。颔联巧妙化用两个典故,融会了神话的传奇色彩和乐府的文化韵味,写得瑰奇迷离,摇曳多姿。

“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 转以客观事物来影射主观感情: 菱生水中,大风吹来,波起浪涌,激得菱叶翻飞,菱枝欲折; 菱枝本柔弱,而风波 “不信”,是否意味着有些纤如菱枝的东西,是经不起生活的波浪的,即使“不信”,要逆势而为,终究是枉然。月下露珠,谁会滋润桂叶,让其吐出馨香?流露出无可依靠、无所寄托的幽怨。颈联的意象具体而鲜明,但象征的意味相当隐晦,可能是抒写那个女子在长夜无眠时的慨叹,可能是暗示女主人公的不幸遭遇,可能是诗人自伤身世,历来说法颇多。

尾联“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直抒胸臆: 就算相思全无益处,仍不妨碍为相思而惆怅的情怀执著、狂放。明知相思无益而惆怅不已,实已是情至深处,铭心刻骨,欲罢不能了。

中唐以来,以爱情、艳情为题材的诗歌逐渐增多。这类作品在共同特点是叙事的成份比较多,情节性比较强,人物、场景的描绘相当细致。李商隐的爱情诗却以抒情为主体,着力抒写主人公的主观感觉、心理活动,表现她(他)们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而为了加强抒情的形象性、生动性,又往往要在诗中织入某些情节的片断,在抒情中融入一定的叙事成分。这就使诗的内容密度大大增加,形成短小的体制与丰富的内容之间的矛盾。为了克服这一矛盾,他不得不大大加强诗句之间的跳跃性,并且借助比喻、象征、联想等多种手法来加强诗的暗示性。这是他的爱情诗意脉不很明显、比较难读的一个重要原因。但也正因为这样,他的爱情诗往往具有蕴藉含蓄、意境深远、写情细腻的特点和优点,经得起反复咀嚼与玩索。

无题诗究竟有没有寄托,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离开诗歌艺术形象的整体,抓住其中的片言只语,附会现实生活的某些具体人事,进行索隐猜谜式的解释,是完全违反艺术创作规律的。像冯浩那样,将《无题·凤尾香罗薄几重》中的“垂杨岸”解为“寓柳姓”(指诗人的幕主柳仲郢),将“西南”解为“蜀地”,从而把这首诗和《无题·凤尾香罗薄几重》说成是诗人“将赴东川,往别令狐,留宿,而有悲歌之作”,就是穿凿附会的典型。但这并不妨碍读者从诗歌形象的整体出发,联系诗人的身世遭遇和其他作品,区别不同情况,对其中的某些无题诗作这方面的探讨。这首着重写女主人公如梦似幻,无所依托,横遭摧折的凄苦身世,笔意空灵概括,意在言外,其中就可能寓含或渗透作者自己的身世之感。熟悉作者身世的读者不难从“神女”一联中体味出诗人在回顾往事时深慨辗转相依、终归空无的无限怅惘。“风波”一联,如单纯写女子遭际,显得不着边际;而从比兴寄托角度理解,反而易于意会。作者地位寒微,“内无强近,外乏因依”(《祭氏姊文》),仕途上不仅未遇有力援助,反遭朋党势力摧抑,故借菱枝遭风波摧折,桂叶无月露滋润致慨。他在一首托宫怨以寄慨的《深宫》诗中说:“狂飚不惜萝阴薄,清露偏知桂叶浓”,取譬与“风波”二句相似(不过“清露”句与“月露”句托意正相反而已),也可证“风波”二句确有寄托。何焯说这首无题“直露(自伤不遇)本意”,是比较符合实际的。不论这首无题诗有无寄托,它首先是成功的爱情诗。即使读者完全把它作为爱情诗来读,也并不减低其艺术价值

标签: 李商隐唐朝

更多文章

  • 三国演义中,曹操是如何使用美色诱惑关羽的?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曹操,三国

    曹操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趣历史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说到色诱这件事情吧其实很多时候你会发现还真的是蛮有趣的,因为在三国时期这个技法用的人很多了,什么吕布对董卓啊这个是最为出名的,但是其实曹操对关羽这位铁哥们也是有用过色诱之术的,哈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来揭秘看看吧!关羽

  • 《天净沙·即事》的写作背景是什么?该怎样去理解呢?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元朝,乔吉

    【原文】莺莺燕燕春春,花花柳柳真真,事事风风韵韵。娇娇嫩嫩,停停当当人人。【注解】即事:作者以此题共写曲四首,此为第四首。真真:暗用杜荀鹤《松窗杂记》故事:唐进十赵颜得到一位美人图,画家说画上美人各真真,为神女,只要呼其名,一百天就会应声,并可复活。后以“真真”代指美女。风风韵韵:指美女富于风韵。停

  • 《落梅风·鸾凤配》是哪位诗人的作品?这首散曲的原意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元朝,周文质

    【原文】鸾凤配,莺燕约,感萧娘肯怜才貌。除琴剑又别无珍共宝,只一片至诚心要也不要?【作者简介】周文质(?-1334),字仲彬,建德(今属浙江)人,后居杭州。与钟嗣成相交二十余年。中年去世。善绘画,谐音律。所作杂剧今知有四种。现仅《苏武还乡》(或称《苏武还朝》)存有残曲。散曲存有小令四十三首,套数五套

  • 元朝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张养浩,元朝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 〔元代〕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踌躇 一作:踟蹰)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译文及注释译文华山的山峰从四面八方会聚,黄河的波涛像发怒似的汹涌。潼

  • 元朝张养浩《山坡羊·骊山怀古》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张养浩,元朝

    张养浩《山坡羊·骊山怀古》。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山坡羊·骊山怀古张养浩 〔元代〕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只见草萧疏,水萦纡。至今遗恨迷烟树。列国周齐秦汉楚。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译文及注释译文站在骊山上环望四周,雄伟瑰丽的阿房宫已被付之一炬,当年奢侈的场面

  • 《寿阳曲·新秋至》是哪位诗人的作品?这首散曲的原意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元朝,贯云石

    【原文】新秋至,人乍别,顺长江水流残月。悠悠画船东去也,这思量起头儿一夜。【作者简介】贯云石(1286-1324),本名小云石海涯,因其父名贯只哥,遂以贯为氏。号酸斋,又号芦花道人,维吾尔族人。文武双全,官至知制诰同修国史。后辞归江南,卖药杭州。散曲与徐再思(甜斋)齐名,世称“酸甜乐府”。任二北辑有

  • 《普天乐·浙江秋》的原文是什么?这首散曲该如何赏析呢?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元朝,姚燧

    【原文】浙江秋,吴山夜。愁随潮去,恨与山叠。寒雁来,芙蓉谢。冷雨青灯读书舍,怕离别又早离别。今宵醉也,明朝去也,宁奈些些。【写作背景】姚燧这首小令,是一首离别之作。周德清将它选入《中原音韵·正语作词起例》,题作“别友”。可见,当时就已脍炙人口。。【注解】浙江:即钱塘江。为兰溪与新安江在建德会合后经杭

  • 《阳春曲·春景》的原文是什么?这首散曲该如何赏析呢?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元朝,胡祗遹

    【原文】几枝红雪墙头杏,数点青山屋上屏。一春能得几晴明?三月景,宜醉不宜醒。残花酝酿蜂儿蜜,细雨调和燕子泥。绿窗春睡觉来迟。谁唤起?窗外晓莺啼。一帘红雨桃花谢,十里清阴柳影斜。洛阳花酒一时别。春去也,闲煞旧蜂蝶。【作者简介】胡祗遹(1227-1295),字绍开,一作少凯,号紫山,磁州武安(今河北磁县

  • 《沉醉东风·渔得鱼心满意足》的写作背景是什么?该怎样去理解呢?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元朝,胡祗遹

    渔得鱼心满意足,樵得樵眼笑眉舒。一个罢了钓竿,一个收了斤斧,林泉下偶然相遇,是两个不识字的渔樵士大夫。他两个笑加加的谈今论古。【写作背景】原作无标题,共两首,此其二。。【注解】斤斧:斤即斧头。斤,斧同义。笑加加:即笑哈哈。【译文】捕到了鱼便心满意足,砍到了柴就眼笑眉舒。一个拿起钓竿,一个收起斤斧。两

  • 《小桃红·江岸水灯》的写作背景是什么?该怎样去理解呢?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元朝,盍西村

    【原文】万家灯火闹春桥,十里光相照,舞凤翔鸾势绝妙。可怜宵,波间涌出蓬莱岛。香烟乱飘,笙歌喧闹,飞上玉楼腰。【作者简介】盍西村(生卒年不详),盱眙(今属江苏)人。工散曲,现存小令十七首,套数一套。【写作背景】盍西村的小令中有两组分别题为“临川八景”及“杂咏”的组曲,共十四首。本篇为“临川八景”中的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