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孟浩然《晚泊浔阳望庐山》:表露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追慕

孟浩然《晚泊浔阳望庐山》:表露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追慕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2214 更新时间:2023/12/9 9:06:56

浩然(689年—740年),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其诗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后人把孟浩然与盛唐另一山水诗人维并称为“王孟”,有《孟浩然集》三卷传世。那么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孟浩然的《晚泊浔阳望庐山》,一起来看看吧!

晚泊浔阳望庐山

孟浩然〔唐代〕

挂席几千里,名山都未逢。

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

尝读远公传,永怀尘外踪。

东林精舍近,日暮空闻钟。

这首《晚泊浔阳望庐山》,一开篇便是“挂席几千里,名山都未逢”,淡笔轻轻挥洒,勾勒出一片宽广的大自然,不精雕细刻个别景物,却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余地。我们仿佛看到诗人的轻舟,掠过千里烟波江上的无数青山。诗的起势高远。而且“名山都未逢”,又将诗人对于名山的热烈往之情充分地抒写出来了。接着,“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只以“始见”二字轻轻点染,就描摹出诗人举头见到庐山在眼前突兀而起的惊喜神态。这四句如行云流水,一气直下,以空灵之笔叙事;感情却从“都未逢”、“始见”等平淡字眼含蓄地透露。

上半首是从眼中所见直写“望”庐山之意,下半首则是从意中所想透出“望”字神情。面对着香炉峰上烟云缭绕,诗人的思绪也随之飘忽。他想起了曾经在香炉峰麓建造“东林精舍”,带领徒众“同修净业”的高僧慧远。他读过慧远的传记,深深地倾慕与怀念这位高僧弃绝尘俗的幽踪。此刻,东林精舍就在眼前,而远公早作了古人,诗人因此而感到惆怅和感伤。诗的末尾,写夕照中从东林寺传来一阵悠扬的钟声。把诗人惆怅、怀念的感情抒写得更为深远。山寺都是朝暮鸣钟,“日暮”是“闻钟”的时间,“闻钟”又渲染了“日暮”的气氛。日暮闻钟,带给人忧郁感和神秘感。而“空”字,表明高僧已逝,钟声空闻,从而传达出诗人的怀念、惆怅等复杂的感情。后四句字面上没有出现“望”字,但诗人遐想高僧和聆听暮钟,却透露出了“望”意。

其实所谓“韵”和“神韵”,就是指诗人用平淡自然的语言和高度传神的笔法写景抒情罢了。由于笔墨疏淡,景物在若有若无,若隐若现之间,却蕴藏着丰富悠远的情思,余味无穷。王士祯等人推崇这首诗有“神韵”,足当“逸品”,“一片空灵”,主要是欣赏孟浩然诗的“清空”、“古淡”的韵致。这首诗流露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倾羡,企图超脱尘世的思想;在艺术上,诗人以简淡的字传出景物和人物的风神,表现丰富的情意,给人以言简意赅、语淡味醇、意境清远、韵致流溢的感受。

纵观全诗,气势不凡,色彩清幽素淡,神韵自然贯通,诗人用“晚泊浔阳”的所见、所闻、所思,表露了对隐逸生活的追慕。

更多文章

  • 韦应物《西塞山》:此诗仅二十字便堪称一首优秀的山水诗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韦应物,《西塞山》

    韦应物(生卒年不详),字义博,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唐朝官员、诗人,世称“韦苏州”“韦左司”“韦江州”。韦应物是山水田园派诗人,他的诗风澄澹精致,诗歌内容丰富,风格独特,影响深远,后人每以王(王维)孟(孟浩然)韦柳(柳宗元)并称。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韦应物的《西塞山》,一起来看看吧

  • 江淹《游黄檗山》:作者继承了元嘉诗人“极貌写物”的传统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江淹,《游黄檗山》

    江淹(444年—505年),字文通,宋州济阳考城(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程庄镇江集村)人。南朝政治家、文学家,历仕宋、齐、梁三朝。江淹总共有诗歌一百四十二首,受当时主流文风和时代世风的影响,他在创作上努力追求新变,江淹正处于处于元嘉诗风向永明诗风的过渡时期,但其诗风既不追求古奥艰涩,又不崇尚浅俗艳丽,

  • 陈芸为什么能得到赞美?她的可爱体现在哪些方面?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陈芸,《浮生六记》

    陈芸是散文《浮生六记》的女主角,她是作者沈复的表姐兼妻子。她在众多经典女性形象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国文学史上最可爱的女人,她可爱在什么地方呢?下面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浩如烟海的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各有千秋,或千娇百媚,或风情万种,或才华横溢,或活色生香,令人目不暇接,心驰神

  • 秦观《如梦令·池上春归何处》:开篇两句是作者对春去的叹息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秦观,《如梦令·池上春归何处》

    秦观(1049年—1100年9月17日),字少游,一字太虚,号淮海居士,别号邗沟居士,高邮军武宁乡左厢里(今江苏省高邮市三垛镇少游村)人。北宋婉约派词人。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长于议论,文丽思深,兼有诗、词、文赋和书法多方面的艺术才能,尤以婉约之词驰名于世。著作有《淮海词》三卷100

  • 李白《九日龙山饮》:作者借吟诗来倾泻胸中之情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李白,《九日龙山饮》

    李白(701年—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李白的《九日龙山饮》,一起来看看吧!九日龙山饮李白〔唐代〕九

  • 米芾《水调歌头·中秋》:全篇用笔空灵回荡,而自有清景无限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米芾,《水调歌头·中秋》

    米芾(1051年-1107年),初名黻,后改芾,字元章,自署姓名米或为芊,祖居太原,后迁湖北襄阳,谪居润州(现江苏镇江),时人号海岳外史,又号鬻熊后人、火正后人。北宋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合称“宋四家”。米芾书画自成一家,枯木竹石,山水画独具风格特点。在书法也颇有造诣,擅篆、

  • 李白《赠钱征君少阳》:作者不拘格律,首联对仗,颔联却不对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李白,《赠钱征君少阳》

    李白(701年—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李白的《赠钱征君少阳》,一起来看看吧!赠钱征君少阳李白〔唐代

  • 陶渊明《九日闲居》:诗人有菊无酒,遂产生出无限感慨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陶渊明,《九日闲居》

    陶渊明(约365~427),字元亮,晚年更名潜,字渊明。别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一作宜丰人。东晋末到刘宋初杰出的诗人、辞赋家、散文家。被誉为“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派之鼻祖”。是江西首位文学巨匠。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陶渊明的《九日闲居》,一起来

  • 张孝祥《浣溪沙·中秋坐上十八客》:全词最后一句即景生情作结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张孝祥,《浣溪沙·中秋坐上十八客》

    张孝祥(1132年—1170年),字安国,别号于湖居士,历阳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卜居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南宋著名词人,书法家。唐代诗人张籍的七世孙。其善诗文,尤工于词,其风格宏伟豪放,为“豪放派”代表作家之一。有《于湖居士文集》《于湖词》等传世。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张孝祥的《浣

  • 海棠花受到文人墨客的喜爱与赞美,有哪些描写海棠的诗作?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海棠,诗作

    历史上有不少描写海棠花的诗作,下面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春来百花盛开,争奇斗妍,正所谓万紫千红总是春。在满目的芳菲里,海棠依然是独特的存在,它美丽的风姿,惊艳了世人,虽不能独占春色,却也是相当出彩的花儿。自古以来,就受到不少人的喜爱和赞美。今年春色可胜嗟 ,二月山中未见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