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李贺《巫山高》:作者循着巫山神女的典故展开诗思的

李贺《巫山高》:作者循着巫山神女的典故展开诗思的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2214 更新时间:2023/12/20 14:04:19

李贺(790~816) ,字长吉。河南府福昌县昌谷乡(今河南省宜阳县)人,祖籍陇西郡。 唐朝中期浪漫主义诗人,

与诗仙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后世称李昌谷。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 有“太白仙才,

长吉鬼才”之说。那么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李贺的《巫山高》,一起来看看吧!

巫山高

李贺〔唐代〕

碧丛丛,高插天,大江翻澜神曳烟。

楚魂寻梦风飔然,晓风飞雨生苔钱。

瑶姬一去一千年,丁香筇竹啼老猿。

古祠近月蟾桂寒,椒花坠红湿云间。

全诗是从描写巫山景色着笔,循着巫山神女的典故展开诗思的。

诗的首三句,“碧丛丛,高插天,大江翻澜神曳烟”,将巫山十二峰的奇特景观,表现得十分精当,一下子就摄住了读者的注意力,引领大家进入到诗的意境中去。“神曳烟”三字,极妙。这三字,形象描绘巫山闻空滚缥缈、渐移缓行的烟云,它与波澜翻滚、水势迅猛的“大江”,形成动态上的强烈比差;同时,大江、云烟的动态,又与静谖的陡峭山壁,丛碧树木,构成鲜明对比,使全诗的开端显得色彩和谐,层次感强、动静配合,富有诗情画意。如此优美的环境,接容易感发超人们的奇思遐想。“神曳烟”里的“神”字,轻笔一点,便逗引出下文巫山神女构典故来。至此,诗情便从景色描写很自然地转入到优美的传说故事中去。

“楚魂寻梦风颸然”以下四句,专写楚王梦寻瑶姬事,诗里的“楚魂寻梦”,即指此事。李贺翻用这则典故,不说巫山神女会见楚王,反过来说楚王的灵魂在飒飒的凉风里去寻求梦中的瑶姬,但是,瑶姬一去已隔千年,巫山之阳再也找不到她的形迹,剩下来的只有在晓凤飞雨里生长的苔藓,丁香翠竹丛中传来的老猿的悲啼声。诗的结尾二句,申足上文诗意。神女不在,古祠尚存。诗云“椒花坠红”,这是因为长吉从未到过蜀地,出于艺术想象,所以误将紫赤色的花椒果实当作花朵,写出“坠红”的诗歌意象。山里湿气重,似乎云也是湿的,故云“湿云”。两旬意谓古祠近月,寒气侵逼,空寂无人,不时有椒花坠落在古祠旁。用空寂的意境收束全篇,有力地突现了“楚魂寻梦”的空幻,暗示了全诗的题旨。

揣摩其艺术特色,有三点:一是着力于揭示矛盾,求变求新。作者的这种艺术追求突出地表现在对比手法的运用上。例如开头三句,使山与水相比照:峰峦高耸,岿然不动;江水绵延,翻滚不已。一者静,一者动;一者高,一者远;一者秀丽,一者混沌。于对比中生发出气势来,显得雄高远,开阖动荡。

二是重音叠字用得巧妙,丰富了语言的内涵。如开头的“碧丛丛”。中间的“瑶姬一去一千年”,两个“一”字,一虚一实,似乎彼此不相干,其实联系紧密,具有非凡的表现力。“一去”有“去不复返”的意思,而“一千年”则暗示逝者的无情和时间的无情。多情的“楚王”望眼欲穿,却始终不见神女的身影,这就有效地浓化了诗歌的悲剧气氛。

三是出奇制胜,用暖色调表现悲凉的景况,很成功。末句“椒花坠红湿云间”,红不仅是暖色,且多用以渲染喜庆场面。这里把它和动词“坠”字、形容词“湿”字相缀连,惨红的颜色和凋残的态势令人触目伤怀,就象堕楼的绿珠引起后人广泛的同情、惋惜和哀伤那样,所有美好的、充满生命力的事物被毁弃,更加剧人们的伤感心情。

标签: 李贺《巫山高》

更多文章

  • 孟浩然《晚泊浔阳望庐山》:表露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追慕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孟浩然,《晚泊浔阳望庐山》

    孟浩然(689年—740年),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其诗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后人把孟浩然与盛唐另一山水诗人王维并称为“王孟”,有《孟浩然集》三卷传世。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孟浩然的《晚泊浔阳望

  • 韦应物《西塞山》:此诗仅二十字便堪称一首优秀的山水诗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韦应物,《西塞山》

    韦应物(生卒年不详),字义博,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唐朝官员、诗人,世称“韦苏州”“韦左司”“韦江州”。韦应物是山水田园派诗人,他的诗风澄澹精致,诗歌内容丰富,风格独特,影响深远,后人每以王(王维)孟(孟浩然)韦柳(柳宗元)并称。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韦应物的《西塞山》,一起来看看吧

  • 江淹《游黄檗山》:作者继承了元嘉诗人“极貌写物”的传统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江淹,《游黄檗山》

    江淹(444年—505年),字文通,宋州济阳考城(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程庄镇江集村)人。南朝政治家、文学家,历仕宋、齐、梁三朝。江淹总共有诗歌一百四十二首,受当时主流文风和时代世风的影响,他在创作上努力追求新变,江淹正处于处于元嘉诗风向永明诗风的过渡时期,但其诗风既不追求古奥艰涩,又不崇尚浅俗艳丽,

  • 陈芸为什么能得到赞美?她的可爱体现在哪些方面?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陈芸,《浮生六记》

    陈芸是散文《浮生六记》的女主角,她是作者沈复的表姐兼妻子。她在众多经典女性形象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国文学史上最可爱的女人,她可爱在什么地方呢?下面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浩如烟海的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各有千秋,或千娇百媚,或风情万种,或才华横溢,或活色生香,令人目不暇接,心驰神

  • 秦观《如梦令·池上春归何处》:开篇两句是作者对春去的叹息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秦观,《如梦令·池上春归何处》

    秦观(1049年—1100年9月17日),字少游,一字太虚,号淮海居士,别号邗沟居士,高邮军武宁乡左厢里(今江苏省高邮市三垛镇少游村)人。北宋婉约派词人。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长于议论,文丽思深,兼有诗、词、文赋和书法多方面的艺术才能,尤以婉约之词驰名于世。著作有《淮海词》三卷100

  • 李白《九日龙山饮》:作者借吟诗来倾泻胸中之情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李白,《九日龙山饮》

    李白(701年—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李白的《九日龙山饮》,一起来看看吧!九日龙山饮李白〔唐代〕九

  • 米芾《水调歌头·中秋》:全篇用笔空灵回荡,而自有清景无限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米芾,《水调歌头·中秋》

    米芾(1051年-1107年),初名黻,后改芾,字元章,自署姓名米或为芊,祖居太原,后迁湖北襄阳,谪居润州(现江苏镇江),时人号海岳外史,又号鬻熊后人、火正后人。北宋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合称“宋四家”。米芾书画自成一家,枯木竹石,山水画独具风格特点。在书法也颇有造诣,擅篆、

  • 李白《赠钱征君少阳》:作者不拘格律,首联对仗,颔联却不对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李白,《赠钱征君少阳》

    李白(701年—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李白的《赠钱征君少阳》,一起来看看吧!赠钱征君少阳李白〔唐代

  • 陶渊明《九日闲居》:诗人有菊无酒,遂产生出无限感慨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陶渊明,《九日闲居》

    陶渊明(约365~427),字元亮,晚年更名潜,字渊明。别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一作宜丰人。东晋末到刘宋初杰出的诗人、辞赋家、散文家。被誉为“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派之鼻祖”。是江西首位文学巨匠。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陶渊明的《九日闲居》,一起来

  • 张孝祥《浣溪沙·中秋坐上十八客》:全词最后一句即景生情作结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张孝祥,《浣溪沙·中秋坐上十八客》

    张孝祥(1132年—1170年),字安国,别号于湖居士,历阳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卜居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南宋著名词人,书法家。唐代诗人张籍的七世孙。其善诗文,尤工于词,其风格宏伟豪放,为“豪放派”代表作家之一。有《于湖居士文集》《于湖词》等传世。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张孝祥的《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