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陆游所作的《沈园二首》,写出对唐婉的思念

陆游所作的《沈园二首》,写出对唐婉的思念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1587 更新时间:2023/12/21 21:14:03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他的尚书右丞陆佃的孙子,生于北灭亡之际,是南宋爱国诗人,他用前半生行走在祖国的苍茫大地上,用后半生完成了一个壮士最悲凉的等待。下面跟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陆游所作的《沈园二首》吧。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

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作者:陆游 宋《沈园二首》

这个故事,说来话长。这是陆游的名诗《沈园二首》,是写在他75岁。记住这个年龄,因为这不是他人生和相思的终点。

陆游和表妹唐婉,在陆游二十岁时就结婚了,他们还是表哥表妹,有理由相信他们婚前就有很深的感情,很可能是陆游执意要娶的。以陆游狂放执着的性格,从小在家里他也是难以驯服,这门婚姻对于陆游和唐婉来讲当然是再美满不过,但是这种恩爱得罪了婆婆。按道理表哥表妹,亲上做亲,母亲大人该开心不是,问题是陆游的母亲相当强势,她系出相门,指望陆游考进士,或者是娶更高门女子为妻,铺平世路。

对这桩婚姻,她是不满在先,但迫于陆游的执着同意了,但小夫妻过日子,她就开始刷存在感了。唐婉性格中应该有执着的一面,因为不是如此,陆游也不会欣赏和喜欢。但婚后就婆媳矛盾就爆发了,婚姻存续了三年。到底什么原因让陆游出妻?陆游在一首诗里曾经含蓄表示,母亲嫌她没有生子。但这是一个矛盾表面化的托词,无非是强势的母亲到了有她无我这种嚣张。

因为两家的关系也因此闹僵,所以陆游不得不让唐婉离开。但是这不关两个人的感情。他们在分开之后还秘密同居了一阵,直到双方父母都逼迫他们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陆游和唐婉能不能为对方等待呢,感情上是可以,但现实不行。至少唐婉不可以。因为这次对她家庭的羞辱,不关她和陆游的感情,很快,唐婉被嫁给宗室子弟,名士赵士程。而且婚后至少生了一儿一女。

这就看到唐婉不能生育根本是个伪命题,是双方的家长都认为对方家庭是高攀。是家族矛盾导致的。或者也有表兄妹不能结婚的风俗,给陆游家庭带来的心理阴影吧。

可是这件家族的事了断了,却在陆游心上刻上了永恒的伤痛。

陆游三十一岁那年春天,去城南沈家园看花,意外看到了唐婉赵士程夫妻,陆游此时被秦桧嫉恨,明白告诉主考官陆游不予录取,而立之年的陆游情场仕途两失意,心情寥落。他看到唐婉,很想倾诉,但唐婉和丈夫已经走到园林深处,那里有春筵在等待。

仿佛是心有灵犀,不多久,有人送酒和食合过来。虽然是赵士程的名义,但陆游肯定在细节处发现是唐婉的心思。他趁醉以墙就墨,写下了著名的《钗头凤》。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想必从前唐婉也是喜欢看陆游的诗的。他不能私相传递,只好写在墙上,潜意识当然是希望唐婉看到。我相信他没有留名。

陆游本身也处在悲愤低迷当中,但是他这首词里犯了一个大忌讳,就是明写了宫墙柳。赵士程是郡爵。这首本意是表达对唐婉愧疚和怀念的词很快就翻出了本事。这下就大了,至少有心的人因为这首诗查到了是陆游的杰作,当然又有了实指,唐婉这个王妃,怎么当都当不舒心了。

唐婉没有过几年就死了。至于为什么死,没有记载,那流传的唐婉的《钗头凤》属于杜撰。但是很显然,唐婉的死和陆游这首诗是有关的,至于关系深浅,只能心证。

我不知道陆游听到唐婉死讯的时候,是怎样一种心情,愧疚?悲痛?沈园是他们最后一面。这个他曾经许下天长地久此心不渝的发妻。

之后的陆游进入仕途,主张抗战,收复失地。将一生的精力和热情都投注到爱国事业当中。他60多岁还保留着唐婉不多的家用物品,比如菊花枕头,这是他们同床共枕,夫妻恩爱的信物。

直到退休之后,他回到故乡,四十多年再次游沈园,他已经七十五岁了。

唐婉离开人世已经四十多年,他无法到她的坟前祭拜,因为她是别人的妻子,母亲,但是在他心里,她是他的妻子,最后一面就是在这沈园,那依旧是春波碧水,只是那个牵动他心的爱人和妻子,不再归来。

这是陆游无法给唐婉上坟,选择在这里,给她祭奠。他这一生最后悔的事是保不住自己心爱的人。他相信唐婉知道。这个相信,是来源于他和唐婉并非寻常红颜夫妻,他们是青梅竹马的恋人,是同枕三年的夫妻,是他知道她看得懂不署名的诗词,她是他认定的妻子。

而且七十五岁,陆游有着日暮之感。我马上就要入土了,我来给你在这里给你说话祭奠。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这两首诗打动了很多人。

但是事情还没有完,因为陆游活了85岁。那么在有生之年,他年年都会来这里,这是一种召唤和仪式。当然不是所有的诗词都会留下来。也许有更深沉的,陆游自己不公开。

我相信陆游一生无数次梦见过唐婉。

那么他81岁的冬春之季,又一次梦见他穿行在沈园里。

"路近城南已怕行,沈家园里更伤情。

香穿客袖梅花在,绿蘸池桥春水生。"

"城南小陌又逢春,只见梅花不见人。

玉骨久成泉下土,墨痕犹锁壁间尘。"《十二月二日夜梦游沈家园亭》

梦是心中想,在梦里,他依然是带着伤心行走,一方面希望她在,另一方面好像已经知道早已经不在了。那沈园在梦中梅花开放,春水碧绿,他想去梅花间找她的影子,却又恍惚来到五十年前的题壁面前,那字迹仿佛还新,他期待她看到,他渴望她回应,如同五十年前的百感交集。

但是他看到无数的梅花,他等的人迟迟没有来。如同当年一样。

那么用佛洛依德的观点,梦见花,表达两种含义,一种是最深切的柔情和相思,这是陆游真的思念妻子,另一个就是自我精神的表达,而陆游恰恰一生酷爱梅花。这或者也是他妻子生前最爱的花吧。

所以转年开春,陆游依然拄着拐杖前来,他相信妻子有灵,和他做着沟通。

这种仪式一直延续到84岁,直到85岁的初春,他没有办法从床上起来,这年元月底,陆游谢世。

一个人的感情可以维持多久?陆游用他的一生证明了爱无止境,相思不绝。

那么唐婉有什么魅力让陆游痴恋一生?其实也很简单,那起在最初的最纯洁的如春水一样的爱,是一生的伤痛,也是一生的财富,陆游懂,唐婉也懂。就凭着她能看懂那题在壁上的血泪,生命无声凋落,她注定是陆游的妻子。

标签: 陆游南宋

更多文章

  • 盘点四首白居易所作的早春诗,他的早春别有清新细腻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白居易,唐朝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是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被后世称为”诗魔“。他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二人合称“元白”,又与刘禹锡合称“刘白”。下面跟趣历史小编一起了解一下白居易所作的早春诗吧。立春和岁首都可以看作春天的开始,这两个节日相连紧密,立春是迎接春天的到来,过年则是一

  • 马致远《拨不断·菊花开》:此曲用典较多,但并不显得堆砌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马致远,《拨不断·菊花开》

    马致远(约1250年-1321年至1324年秋季间),号东篱,大都(今北京,有异议)人,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散文家。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戏曲创作方面,马致远在音乐思想上经历了由儒入道的转变,在散曲创作上具有思想内容丰富深邃而艺术技巧高超圆熟的特点,在杂剧创作上具有散曲化的倾向

  • 周密《野步》:抒发了作者淡然闲适、钟情田园的感情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周密,《野步》

    周密 (1232年—1298年或1308年),字公谨,号草窗,又号霄斋、蘋洲、萧斋,晚年号弁阳老人、四水潜夫、华不注山人。祖籍济南,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宋末元初词人、文学家、书画鉴赏家。周密擅长诗词,作品典雅浓丽、格律严谨,亦有时感之作。能诗,擅书画。与吴文英(号梦窗)齐名,时人称为“二窗”。 著

  • 李白《赠闾丘处士》:诗人对自由的渴望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李白,《赠闾丘处士》

    李白(701年—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李白的《赠闾丘处士》,一起来看看吧!赠闾丘处士李白〔唐代〕贤

  • 古人常常围炉叙谈,有哪些关于围炉的诗作?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诗作,围炉

    历朝历代有不少文人墨客喜欢围炉,他们为此写下不少优美诗作,下面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最喜围炉,他写冬天的诗里,表达围炉向火之情的俯首拾来。诗人记挂着青毡房里那红红炉火的温暖,赋诗一首:《别毡帐火炉》忆昨腊月天,北风三尺雪。年老不禁寒,夜长安可彻。赖有青毡帐,

  • 关于画龙点睛有何历史典故?这个典故给予了什么道理?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画龙点睛,历史典故

    典故这个名称,由来已久。出自《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亲屈至尊,降礼下臣,每赐宴见,辄兴席改容,中宫亲拜,事过典故。”一指典制和掌故;二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的词语;三指具有教育意义且大众耳熟能详的公认的人物、事件。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画龙点睛的历史典故,一起来看看吧!【出处

  • 欧阳炯所作的《清平乐·春来街砌》,有一种自然的旖旎的春情之美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欧阳炯,宋朝

    欧阳炯是五代十国后蜀至宋初年间的词人,是花间派重要作家。下面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欧阳炯所作的《清平乐·春来街砌》,和大家一起分享。“春来街砌,春雨如丝细。春地满飘红杏蒂,春燕舞随风势。春幡细缕春缯,春闺一点春灯,自是春心缭乱,非干春梦无凭。”宋朝欧阳炯《清平乐·春来街砌》这首小词是需要慢读的,不可

  • 纳兰性德《画堂春·一生一代一双人》:丝毫没有小女人式的委婉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纳兰性德,《画堂春·一生一代一双人》

    纳兰性德(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1日),叶赫那拉氏,字容若,号楞伽山人,原名纳兰成德,一度因避讳太子保成而改名纳兰性德。满洲正黄旗人,清朝初年词人。其词以“真”取胜,写景逼真传神,词风“清丽婉约,哀感顽艳,格高韵远,独具特色“。著有《通志堂集》《侧帽集》《饮水词》等。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

  • 李商隐《无题》:最能代表作者无题诗的独特艺术风貌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李商隐,《无题》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省沁阳市)人。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其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颇高。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以《锦瑟》为代表)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

  • 秦观《八六子·倚危亭》:此词可谓感人至深,独具匠心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秦观,《八六子·倚危亭》

    秦观(1049年—1100年9月17日),字少游,一字太虚,号淮海居士,别号邗沟居士,高邮军武宁乡左厢里(今江苏省高邮市三垛镇少游村)人。北宋婉约派词人。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长于议论,文丽思深,兼有诗、词、文赋和书法多方面的艺术才能,尤以婉约之词驰名于世。著作有《淮海词》三卷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