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唐诗月夜忆舍弟如何赏析,杜甫在诗中描绘了有什么景象?

唐诗月夜忆舍弟如何赏析,杜甫在诗中描绘了有什么景象?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636 更新时间:2024/2/18 13:15:14

月夜忆舍弟,唐代杜甫,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边秋 一作:秋边)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意境赏析

在古典诗歌中,思亲怀友是见的题材,这类作品要力避平庸,不落俗套,单凭作者生活体验是不够的,还必须在表现手法上匠心独运。杜甫正是在对这类常见题材的处理中,显出了他的大家本色。

这首诗首联即突兀不平。题目是“月夜”,作者却不从月夜写起,而是首先描绘了一幅边塞秋天的图景:“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路断行人,写出所见;戍鼓雁声,写出所闻。耳目所及皆是一片凄凉景象。沉重单调的更鼓天边孤雁的叫声不仅没有带来一丝活气,反而使本来就荒凉不堪的边塞显得更加落沉寂。“断人行”点明社会环境,说明战事仍然频繁、激烈,道路为之阻隔。两句诗渲染了浓重悲凉的气氛,这就是“月夜”的背景。

颔联点题。“露从今夜白”,既写景,也点明时令。那是在白露节的夜晚,清露盈盈,令人顿生寒意。“月是故乡明”,也是写景,却与上句略有不同。作者所写的不完全是客观实景,而是融入了自己的主观感情。明明是普天之下共一轮明月,本无差别,偏要说故乡的月亮最明;明明是作者自己的心理幻觉,偏要说得那么肯定,不容质疑。然而,这种以幻作真的手法却并不使人觉得于情理不合,这是因为它极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微妙的心理,突出了对故乡的感怀。这两句在炼句上也很见功力,它要说的不过是“今夜露白”,“故乡月明”,只是将词序这么一换,语气便分外矫健有力。所以得臣说:“子美善于用事及常语,多离析或倒句,则语健而体峻,意亦深稳。”(《麈史》)读者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杜甫化平凡为神奇的本领。

以上四句信手挥写,若不经意,看似与忆弟无关,其实不然。不仅望月怀乡写出“忆”,就是闻戍鼓,听雁声,见寒露,也无不使作者感物伤怀,引起思念之情。所以是字字忆弟,句句有情。

诗由望月转入抒情,过渡十分自然。月光常会引人遐想,更容易勾起思乡之念。诗人今遭逢离乱,又在这清冷的月夜,更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在他的绵绵愁思中夹杂着生离死别的焦虑不安,语气也分外沉痛。“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上句说弟兄离散,天各一方;下句说家已不存,生死难卜,写得伤心折肠,感人至深。这两句诗也概括了安史之乱中人民饱经忧患丧乱的普遍遭遇。

尾联紧承五、六两句进一步抒发内心的忧虑之情。亲人们四处流散,平时寄书老是不能送到,更况战乱频繁还没有停止,生死茫茫当更难逆料。含蓄蕴藉,一结无限深情。读了这首诗,我们便不难明白杜甫为什么能够写出“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春望》)那样凝炼警策的诗句来。深刻的生活体验是艺术创作最深厚的源泉。

结构分析

全诗层次井然,首尾照应,承转圆熟,结构严谨。“未休兵”则“断人行”,望月则“忆舍弟”,“无家”则“寄书不达”,人“分散”则“死生”不明,一句一转,一气呵成。

思想感情

在安史之乱中,杜甫颠沛流离,备尝艰辛,既怀家愁,又忧国难,真是感慨万端。稍一触动,千头万绪便一齐从笔底流出,所以把常见的怀乡思亲的题材写得如此凄楚哀感,沉郁顿挫。

标签: 唐诗月夜忆舍弟

更多文章

  • 唐诗天末怀李白如何赏析,杜甫在诗中描绘了有什么景象?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唐诗,天末怀李白

    天末怀李白,唐代杜甫,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此诗以凉风起兴,对景相思,设想李白于深秋时节在流放途中,从长江经过洞庭湖一带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李白深切的牵挂、怀念和同情,并为他

  • 唐诗赋得暮雨送李曹如何赏析,韦应物在诗中描绘了有什么景象?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唐诗,赋得暮雨送李曹

    赋得暮雨送李曹,唐代韦应物,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李胄,一作李曹,又作李渭,其人,其事,以及他与韦应物的关系,似已无考;从此诗看,想必两人的交谊颇深。诗中的“楚江”、“建业”

  • 唐诗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如何赏析,李隆基在诗中描绘了有什么景象?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唐诗,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

    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唐代李隆基,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夫子何为者,栖栖一代中。地犹鄹氏邑,宅即鲁王宫。叹凤嗟身否,伤麟怨道穷。今看两楹奠,当与梦时同。此诗意在“感叹”孔子的际遇。全诗以疑问入笔,表现出作者于孔子神像前谦恭行礼,心中感慨万千,口内喃喃自语的情状。作者着笔于

  • 唐诗无题·来是空言去绝踪如何鉴赏,李商隐在诗中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唐诗,无题·来是空言去绝踪

    无题·来是空言去绝踪,唐代李商隐,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蜡照半笼金翡翠,麝熏微度绣芙蓉。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这首诗是组诗中的第一首,是一首艳情诗。首句“来是空言去绝踪”凌空而起,次句“月斜楼上五

  • 唐诗无题·飒飒东风细雨来如何鉴赏,李商隐在诗中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唐诗,无题·飒飒东风细雨来

    无题·飒飒东风细雨来,唐代李商隐,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这首无题诗写一位深锁幽闺的女子追求爱情而幻灭的绝望之情。“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

  • 唐诗贼退示官吏如何鉴赏,元结写这首诗的用意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唐诗,贼退示官吏

    贼退示官吏,唐代元结,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癸卯岁,西原贼入道州,焚烧杀掠,几尽而去。明年,贼又攻永破邵,不犯此州边鄙而退。岂力能制敌与?盖蒙其伤怜而已。诸使何为忍苦征敛,故作诗一篇以示官吏。昔岁逢太平,山林二十年。泉源在庭户,洞壑当门前。井税有常期,日晏犹得眠。忽然遭

  • 唐诗渭川田家如何鉴赏,王维写这首诗的用意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唐诗,渭川田家

    渭川田家,唐代王维,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斜阳 一作:斜光)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至 一作:立)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诗人描绘了一幅恬然自乐的田家暮归图,虽都是平常事物,却表现出诗人高超的写

  • 唐诗洛阳女儿行如何理解,王维在诗中流露出了什么情感?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唐诗,洛阳女儿行

    洛阳女儿行,唐代王维,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洛阳女儿对门居,才可颜容十五余。良人玉勒乘骢马,侍女金盘脍鲤鱼。画阁朱楼尽相望,红桃绿柳垂檐向。罗帷送上七香车,宝扇迎归九华帐。狂夫富贵在青春,意气骄奢剧季伦。自怜碧玉亲教舞,不惜珊瑚持与人。春窗曙灭九微火,九微片片飞花琐。戏

  • 唐诗玉阶怨如何理解,李白在诗中表达了什么隐喻?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唐诗,玉阶怨

    玉阶怨,唐代李白,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水晶 一作 水精)李白的这首宫怨诗,虽曲名标有“怨”字,诗作中却只是背面敷粉,全不见“怨”字。无言独立阶砌,以致冰凉的露水浸湿罗袜;以见夜色之浓,伫待之久,怨情之深。“罗袜”,表现

  • 宋诗赏析之村行,该诗的作者在诗中有什么隐喻?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宋诗,村行

    村行,宋代王禹偁,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这首诗是作者即景抒情小诗中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以村行为线索,以多彩之笔逼真地描绘了山野迷人的景色,以含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