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卢照邻所作的《雨雪曲》,表现了自相矛盾及对立世界的混合

卢照邻所作的《雨雪曲》,表现了自相矛盾及对立世界的混合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2577 更新时间:2023/12/15 21:40:08

卢照邻,字升之,号幽忧子,唐朝时期诗人、官员,与勃、杨炯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工诗歌骈文,诗以歌行体为最佳。下面跟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卢照邻所作的《雨雪曲》吧。

雨雪曲

卢照邻 〔唐代〕

虏骑三秋入,关云万里平。

雪似胡沙暗,冰如汉月明。

高阙银为阙,长城玉作城。

节旄零落尽,天子不知名。

简析

卢照邻这首《雨雪曲》是一首边塞诗。此诗的一个显著特征是诗中所包含的戏剧化元素,表现为自相矛盾及对立世界的混合。

诗中写冰雪将长城装扮成一个银和玉的宫殿,神仙的宫殿。然而具有嘲讽意味的是,中国的军队正覆没在这里。诗中恰当地保持了“省略战争”的手法,但长城的肃穆景象后面隐藏着征人大量死亡的残暴事件,而长城上空云层“平”展, “平”的另一意义是“平定”。“节旄零落”具有讽刺意义,“零落”一词经常与秋天树木的落叶相联系。征人们全部牺牲了,他们的旗帜像秋天的树叶一样轻柔地飘落地上,而皇帝并不知道这一切,若只看到平静景象和琼玉般关塞的读者也未观察到这一点。他们的“名”,功名,在字面上又指征人的名字,但除了不知名的死者外,整个场面空无一人。

标签: 卢照邻唐代

更多文章

  • 陆龟蒙《冬柳》:全诗在立意上构思新奇而又别致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陆龟蒙,《冬柳》

    陆龟蒙(?—约881年),字鲁望,自号天随子、江湖散人、甫里先生,长洲(今江苏省苏州)人,唐代诗人、农学家。陆龟蒙与皮日休齐名,人称“皮陆”。其诗求博奥险怪,七绝较爽利。写景咏物为多,亦有愤慨世事、忧念生民之作,如《杂讽九首》《村夜二篇》等。文胜于诗,《四舍赋》《登高文》等均忧时愤世之作。小品文写闲

  • 贯休《古离别》:这首诗写得联想奇妙,意味隽永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贯休,《古离别》

    贯休(832年-912年),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溪(今浙江省兰溪市)人。唐末五代时期前蜀画僧、诗僧。贯休能诗,诗名高节,宇内咸知。尝有句云:“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时称“得得和尚”。有《禅月集》存世。亦擅绘画,尤其所画罗汉,更是状貌古野,绝俗超群,笔法坚劲,人物粗眉大眼,丰颊高鼻,形象

  • 杜荀鹤《乱后逢村叟》:对现实黑暗的抨击和对人民的同情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杜荀鹤,《乱后逢村叟》

    杜荀鹤(约846—约904),字彦之,自号九华山人。他以“诗旨未能忘救物”(《自叙》)自期,故而对晚唐的混乱黑暗,以及人民由此而深受的苦痛,颇多反映,如山中寡妇的避征无门,《旅泊遇郡中叛乱示同志》中官兵的遍搜珠宝,乱杀平民,甚至拆古寺,掘荒坟;《再经胡城县》中酷吏的残忍,县民的含冤,都是这一时期社会

  • 杜荀鹤《旅泊遇郡中叛乱示同志》: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见证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杜荀鹤,《旅泊遇郡中叛乱示同志》

    杜荀鹤(约846—约904),字彦之,自号九华山人。他以“诗旨未能忘救物”(《自叙》)自期,故而对晚唐的混乱黑暗,以及人民由此而深受的苦痛,颇多反映,如山中寡妇的避征无门,《旅泊遇郡中叛乱示同志》中官兵的遍搜珠宝,乱杀平民,甚至拆古寺,掘荒坟;《再经胡城县》中酷吏的残忍,县民的含冤,都是这一时期社会

  • 雍陶所作的《题君山》,描绘出君山涵映水中的深翠倒影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雍陶,唐代

    雍陶,字国钧,晚唐时期诗人,善词赋,代表作有《题君山》《城西访友人别墅》等。下面跟趣历史小编一起了解一下雍陶所作的《题君山》吧。题君山雍陶 〔唐代〕烟波不动影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译文及注释译文湘山湖面烟波浩渺,水中山影沉沉,浅淡的湖色全无,只有一片深深翠色。洞庭君山

  • 雍陶《城西访友人别墅》,蕴含对别墅主人恬然自适高雅情怀的赞赏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雍陶,唐代

    雍陶,字国钧,晚唐时期诗人,善词赋,代表作有《题君山》《城西访友人别墅》等。下面跟趣历史小编一起了解一下雍陶所作的《城西访友人别墅》吧。城西访友人别墅雍陶 〔唐代〕澧水桥西小路斜,日高犹未到君家。村园门巷多相似,处处春风枳壳花。译文及注释译文澧水桥西边的小路弯弯曲曲,太阳升得很高了还没有走到你家里。

  • 卢照邻《雨雪曲》:这首诗中包含有戏剧化元素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卢照邻,《雨雪曲》

    卢照邻(?—?),字升之,号幽忧子,幽州范阳(今河北涿州)人,唐朝诗人。出身范阳卢氏北祖。博学能文,起家为邓王李元裕府典签,迁益州新都县尉。离职后逗留蜀中,放旷诗酒。后因身染风疾,痛苦不堪,自沉颍水而死。与王勃、杨炯、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工诗歌骈文,诗以歌行体为最佳。著有《卢照邻集》《幽忧子》

  • 卢照邻《送梓州高参军还京》:一首登临送别类的小诗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卢照邻,《送梓州高参军还京》

    卢照邻(?—?),字升之,号幽忧子,幽州范阳(今河北涿州)人,唐朝诗人。出身范阳卢氏北祖。博学能文,起家为邓王李元裕府典签,迁益州新都县尉。离职后逗留蜀中,放旷诗酒。后因身染风疾,痛苦不堪,自沉颍水而死。与王勃、杨炯、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工诗歌骈文,诗以歌行体为最佳。著有《卢照邻集》《幽忧子》

  • 李益《立秋前一日览镜》:全篇既有实感,又富意趣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李益,《立秋前一日览镜》

    李益(746年—829年),字君虞,陇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后迁河南洛阳,唐代诗人。主要以边塞诗作出名,擅长绝句,尤其是七言绝句。其作品有: 江南曲、北从军征等。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李益的《立秋前一日览镜》,一起来看看吧!立秋前一日览镜李益〔唐代〕万事销身外,生涯在镜中。惟将两鬓雪,明日

  • 李益《同崔邠登鹳雀楼》:起笔有居高临下、先声夺人之感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李益,《同崔邠登鹳雀楼》

    李益(746年—829年),字君虞,陇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后迁河南洛阳,唐代诗人。主要以边塞诗作出名,擅长绝句,尤其是七言绝句。其作品有: 江南曲、北从军征等。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李益的《同崔邠登鹳雀楼》,一起来看看吧!同崔邠登鹳雀楼李益〔唐代〕鹳雀楼西百尺樯,汀洲云树共茫茫。汉家箫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