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草书屏风》的原文是什么?该怎么翻译呢?

《草书屏风》的原文是什么?该怎么翻译呢?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1123 更新时间:2024/1/3 18:08:00

《草书屏风》的原文是什么?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草书屏风

韩偓

何处一屏风?分明怀素踪。

虽多尘色染,犹见墨痕浓。

怪石奔秋涧,寒藤挂古松。

若教临水畔,字字恐成龙。

背景一:

【“屏风”是室内挡风或作为障蔽的器具,为美观计,上面一般都绘有图画或写有文字,所以它在适用中还有书画的艺术价值

。这首诗看似咏“屏风”,实际上是咏“屏风”上怀素的草书。它“通过生动精辟的语言形式,极其深刻地描述了怀素草书的飞动气势和苍劲形象,以及它那无穷的生命力。是为唐人论书名篇之一”(洪丕谟《书论选读》)。

怀素,字藏真,湖南长沙人。原姓钱,幼年便出家做了和尚 。生卒年月不可考

,活动当在公元八世纪,即唐代中叶。他曾师事张旭颜真卿等著名书法大师,勤奋好学,后遂以狂草知名,兴到笔运,如骤雨急旋,随手万变,而合乎法度,成为一代大师。他的草书名盛一时,到后来

,他的书迹更为人所珍爱,虽片纸只字,亦价值连城。他留存下来的墨迹有《自叙帖》、《苦笋帖》、《食鱼帖》和《千字文》等,皆系草书,有影印本传世。其中尤以狂草《自叙帖》为最出众有名。】

怀素的草书到了韩所在的晚唐、五代,愈来愈为世所珍爱。韩偓本人不仅精于诗歌,对书法也有一定造诣。据宋代《宣和书谱》卷十载:“考其(指韩偓)字画

,虽无誉于当世,然而行书亦复可喜 。尝读其《题怀素草书诗》(按即《草书屏风》)云云,非潜心字学 ,其作语不能迨此。后人有得其《

石本诗》以赠,谓字体遒丽,辞句清逸 。”由于韩偓本人对书法有爱好和研究 ,因而他对怀素遗留在屏风上的草书墨迹表示了极大的爱好 。

“ 何处一屏风 ?分明怀素踪 。”

一开始就以问句突起,好象十分激动地在问主人:“您从哪里得到的这个屏风啊?”惊喜万分之态,溢于言外。而且紧接着就立刻判断,这个分明是怀素的笔迹(“踪”是踪迹,这里指笔迹)!这充分说明他平日对书法极为留心,尤其是对怀素的草书风格十分熟悉,如故人相逢,一眼便认了出来。接下来,作者在惊喜中对屏风上的整幅墨迹作了审视

“虽多尘色染,犹见墨痕浓。”

前一句从“尘色染”中

,看出墨迹流传已久,古色古香,弥足珍贵;但由于长期辗转流传,字幅上侵蚀了尘色,有些斑驳,诗人在极端爱惜中也流露出一丝惋惜之意。后一句说虽然蒙上了很多尘色

,但还是可以看见那浓黑的墨迹 ,从“墨色浓”三字中 ,仍满含着诗人的惊喜爱惜之情

。这里一个“浓”字,生动地描述出怀素草书中那种笔酣墨饱、痛快淋漓的特点,已经把整幅字中体现的风格和意境初步传达给读者,十分形象准确。

前四句一句一转,“何处”、“分明”、虽多”、“犹见

”,在转折中步步顿宕,峰回路转,引人入胜,作者的惊悦之情在诗行中不停地跃跃。但一气贯通,流转自如,其欢欣的情绪,犹如一条活泼的小溪,在曲折中畅流而下。这四句显得极为自然,完全是一片真情的流露,读来仿佛如见当时情形。到后四句,作者采用比喻的手法,对字幅中的点画作了具体描述,把这一高度抽象的艺术

,十分具体 、形象地再现在读者面前 ,而且具有怀素书法的特点 ,使人欣赏赞叹不已。

“怪石奔秋涧,寒藤挂古松 。”

这两句先是从点画来赞美怀素书法的刚劲有力。前一句是说怀素草书中的点,好象怪石正在向秋涧奔走。这一比喻形象奇特,但有由来。晋代卫夫人(笔阵图)说:点,要如“高峰坠石,磕磕然实如崩也”这里在“石”前加一“怪”字

,就表明它不同一般 ,体现出怀素草书的 “狂”的特色

。在“怪石”与“秋涧”间着一“奔”字,充分表现了草书中“点”画在映带时那种迅疾有力的动势,十分形象生动。后一句是说怀素草书中竖和弧钩笔画,真象枯藤(即“ 寒藤

”)挂在古松上,这个比喻从欧阳询来。欧阳询 《八诀》说 :竖,要如“万岁之枯藤”;弧钩,要如“劲松倒折

,落挂石崖”。“藤”、“松”已有劲健意味,再用“寒”、“古”来形容,就更具苍劲感。两句中虽只点出点、竖和弧钩这些个别笔画,但却在怀素草书中具有代表性,其他笔画概可想见,那种中锋运笔时饱满、刚劲、浑厚的效果,鲜明地凸现出来

。而且

,这些“怪石奔秋涧,寒藤挂古松”的点画,构成了狂放、豪纵的整幅气度,无一字不飞动,无一字不活泼,体现了生动活泼的气韵。这是书法作品中很难达到的高妙境界。这屏风上生动的草书,激动着诗人的心,不禁萌发奇妙的想象:

“若教临水畔,字字恐成龙。”

如果把屏风搬到水边,每个字恐怕都要化成龙,游到水里去了。这一想象更为奇特,但也并非无来处。古人把写草书比为“笔走龙蛇

”,如李白《草书歌行》:“时时只见龙蛇走,左盘右蹙如惊电 。”因为笔画的盘绕曲折,有如龙蛇迅速有力的游动。从这个比喻中,可见怀素草书是何等的笔势飞矫 ,生动活泼

,显现了旺盛的活力。另外,古人常以“龙跳天门,虎卧凤阙”来比喻“书圣”王羲之的字,此处隐然以怀素比王羲之,可见推许之高

。“恐”字,不仅有估计的意思,也还恐怕它真化为龙,从水中飞走,而失去这珍贵难得的字幅的意思,有一种风趣的意味隐含其中,曲折委婉地表达了对怀素草书遗墨的万分珍爱之情,使前四句那种惊喜神情一直贯穿到结束

,全诗洋溢着充沛的激情。诗人从屏风写起,然后写怀素草书,写怀素草书又先表现整体感觉,然后再以形象的笔墨作具体的描述,全诗层层深入,步步递进,最后又以神奇的想象结尾,留下回味不尽的余意,同篇首暗中照应,在章法上显得严谨、完整,表现出精心的安排。特别是形象的生动描写,激情的强烈抒发,使全篇荡漾着盎然诗意,语语动人心弦,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作者背景:

韩偓(844 —914 以后),字致,一作致光,小字冬郎,自号玉山樵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市东南)人 。十岁能诗,曾得其姨夫李商隐赞许

,称其“皱凤清于老凤声”。龙纪元年(889)登进士第。始佐河中幕府,累迁左谏议大夫。天复元年(901),为翰林学士,迁中书舍人。黄巢起义军入长安,从昭宗至凤翔

,升任兵部侍郎、翰林承旨,深得昭宗信任,屡欲擢为宰相,均辞谢不受。偓为人正直,后因不阿附朱温 ,受排斥贬官

。天佑二年(905),复召为学士,不敢入朝,携家入闽,依闽王王审知而终。其诗工于七言近体,词彩绮丽,悱恻柔婉。部分诗作反映了一定的社会现实 。

标签: 宋朝韩偓

更多文章

  • 《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的作者是谁?这首诗该如何解释呢?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唐朝,李商隐

    《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的原文是什么?今天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 李商隐十岁裁诗走马成,冷灰残烛动离情。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注释]《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原来的题目较长,全文如下:《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一座尽惊。他日余方追吟“连宵侍坐裴回久”之句,有老成之风,因

  • 南宋词人张孝祥的作品赏析:《浣溪沙·洞庭》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张孝祥,南宋

    下面趣历史小编带来张孝祥的《浣溪沙·洞庭》原文及赏析,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浣溪沙·洞庭(宋)张孝祥行尽潇湘到洞庭。楚天阔处数峰青。旗梢不动晚波平。红蓼一湾纹缬乱,白鱼双尾玉刀明。夜凉船影浸疏星。注释红蓼:指生长在水边的红色蓼草。白话译文从湘江走到尽头便抵达了洞庭湖,楚天辽阔,远处是

  • 周邦彦的一首伤春词:《浣溪沙·楼上晴天碧四垂》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周邦彦,北宋

    下面趣历史小编带来周邦彦的《浣溪沙·楼上晴天碧四垂》原文及赏析,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浣溪沙·楼上晴天碧四垂(宋)周邦彦楼上晴天碧四垂。楼前芳草接天涯。劝君莫上最高梯。新笋已成堂下竹,落花都上燕巢泥。忍听林表杜鹃啼。注释浣(huàn)溪沙:唐代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分平仄两体,字数以

  • 晏几道《鹧鸪天·十里楼台倚翠微》:语言具有一定的感染力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晏几道,《鹧鸪天·十里楼台倚翠微》

    晏几道(1038年5月29日—1110年),北宋著名词人。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人。晏殊第七子。与其父晏殊合称“二晏”。词风似父而造诣过之。工于言情,其小令语言清丽,感情深挚,尤负盛名。表达情感直率。多写爱情生活,是婉约派的重要作家。有《小山词》留世。那么下面趣历

  • 历史上有哪些关于上巳节的诗作?古人是如何过上巳节的?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上巳节

    三月三是上巳节,是我国民族传统节日。历史上有不少关于上巳节的诗作,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后来鞍马何逡巡,当轩下马入锦茵。杨花雪落覆白苹,青鸟飞去衔红巾。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杜甫《丽人行》“

  • 李商隐《春日寄怀》:全诗纯以对比之法结撰成章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李商隐,《春日寄怀》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省沁阳市)人。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其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颇高。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以《锦瑟》为代表)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

  • 朱服《渔家傲·小雨纤纤风细细》:以“而今”句为得意之笔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朱服,《渔家傲·小雨纤纤风细细》

    朱服(1048-?),字行中,湖州乌程(今浙江吴兴)人。熙宁六年(1073)进士。累官国子司业、起居舍人,以直龙图阁知润州,徙泉州、婺州等地。《全宋词》存其词一首,格调凄苍。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朱服的《渔家傲·小雨纤纤风细细》,一起来看看吧!渔家傲·小雨纤纤风细细朱服〔宋代〕小雨纤纤风细细

  • “伴我萧萧惟代马,笑人寂寂有牵牛”:赏析《浣溪沙·已惯天涯莫浪愁》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纳兰性德,清朝

    下面趣历史小编带来纳兰性德的《浣溪沙·已惯天涯莫浪愁》原文及赏析,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浣溪沙·已惯天涯莫浪愁(清)纳兰性德已惯天涯莫浪愁,寒云衰草渐成秋。漫因睡起又登楼。伴我萧萧惟代马,笑人寂寂有牵牛,劳人只合一生休。注释浣溪沙:唐代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分平仄两体,字数以四十二

  • 历史上有哪些关于仙鹤的诗作?仙鹤有什么特殊含义?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仙鹤,诗作

    仙鹤其实就是丹顶鹤,是鹤类中的一种,生活在沼泽或浅水地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仙鹤具有特殊的意义与象征。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因它体型美丽,行动优雅,并且会展开翅膀翩翩起舞,所以人们将仙鹤冠以“湿地之神”的美称。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仙鹤是神仙的坐骑。在《封神演义》里,哪吒的

  • 苏轼《阮郎归·初夏》:此词表现了初夏时节的闺阁生活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苏轼,《阮郎归·初夏》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 ;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