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历史上有哪些关于上巳节的诗作?古人是如何过上巳节的?

历史上有哪些关于上巳节的诗作?古人是如何过上巳节的?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4641 更新时间:2023/12/22 16:57:06

三月三是上巳节,是我国民族传统节日。历史上有不少关于上巳节的诗作,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

……

后来鞍马何逡巡,当轩下马入锦茵。

杨花雪落覆白苹,青鸟飞去衔红巾。

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

——杜甫《丽人行》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千年前的某一天,我们的杜甫写下了此番情景。那是农历三月三日,彼时万物复苏,在长安水边,丽人们穿着各色衣裳嘻戏游玩,习习祥风,纤条披绿,阳物清明。

农历三月三是个极美的节日,古称上巳节,在《后汉书·礼仪志上》中有记载:“是月上巳,官民皆絜于东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疢,为大絜”。祓除即为除灾去邪之祭,也就是在这一天里人们需清洁自己,使己洁净。

论语中对上巳节的情景有具体描写,“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三月是万物清新之际,人们刚刚度过严冬,能够在如此日子里,外出踏青、三五好友高谈阔论,既可观宇宙之物,又能察品类之盛,实在是别具风味。

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上巳节的存在感却显得越发微弱,特别是现在,很多青年男女们每表情谊时都喜爱过西方的情人节,可曾想,上巳节才是我们中国实实在在的情人节,它存在的历史不仅可以追溯到公元前,更是比西方的情人节早了上千年。当然,很多人会把我们的七夕节拿来理论,情真意切说这才是我们的“中国情人节”,不错,牛郎织女鹊桥相会,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胜却人间无数,的确很浪漫。

但是可曾想,七夕又叫乞巧节或者女儿节,是民间拜织女之日。这天晚,女子们纷纷于庭院中穿针引线,祈求织女望自己能够心灵手巧,唐代诗人林杰不是有首特别著名的诗篇嘛,其中写道:“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说白了,这是女儿们特有的节日,大多数活动的举办都和针线有关。我看过更好笑的一种说法,就说牛郎织女相会,哪有带着子女一起过的,拖家带口的那不叫二人世界。三月三就比较自由了那才是属于我们中国人真真正正的情人节。

《诗经·郑风·溱洧》中早就有所表示:

溱与洧,方涣涣兮。

士与女,方秉蕑兮。

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

洧之外,洵訏且乐。

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

看那溱水洧水何其长,悠悠不断流淌至远方。岸边青青,翠微苍苍,男男女女手持兰花请求吉祥,他们嬉笑谈天,互赠芍药以示情长。诗经所描述的场景正是发生在我们的上巳节,春日是郊游踏青之好季节,淫雨霏霏,桃李争妍,万物置身于烟雨朦胧里,煞是好看,这时若出来赏景,提壶小酌更是别有一番风趣。况且农历三月三差不多已经是四月份了,那时春日早已摆脱冬的寒冷禁锢,江山绚丽多彩。这时候就很适合人们出行游玩,微风不冷不燥。

其实古代的女子受封建影响,她们常被束缚于高墙楼阁里,传下来的规定便是不准抛头露面。但是三月三这天,她们不用在逼仄的屋檐下遥想远方,她们可以自己走过郊外泥泞的小道,自己轻嗅春天味道。

《周官·地官司徒》里不是有记载嘛,“仲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男女如果在这日子里出来幽会,是允许的,不会被勒令告退,不会违规,是上级安排的。那么还有什么理由不出来呢?嗨就完事。

他们会着华丽的春服前来踏青游乐,就说首段的《丽人行》吧,看看里面的着装是多么华丽娇艳:

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

头上何所有?翠微盍叶垂鬓唇。

背后何所见?珠压腰衱稳称身。

身着绫罗绸缎的丽人行走在春日小道,环佩鸣鸣,深远悠长,嗔羞嬉闹,人声鼎沸之态,更能将暮春的飞花时光衬托得淋漓尽致。

这些娇美人,衣裳装饰乃是金绣线所织,而身上的麒麟配饰也是银线所绣,看美人头上,翡翠做的头饰垂挂在鬓发两侧,随着走路的姿势一前一后的摇晃,在太阳的斜斜照耀下,好看得紧。美人的背后则是各色珍贵珠宝,纷纷镶嵌于裙摆上,左右相衬,步履稳当。

正是因为他们对于节日的重视,故此会竭尽全力打扮自己,让自己能够更好地融入暖暖春日,继续下个征程。其实这一天不止黎明百姓去水边游玩宴饮,上至天子皇妃,下至文武百官都是如此。

且移步来看王维的诗作:

万乘亲斋祭,千官喜豫游。

奉迎从上苑,祓禊向中流。

草树连容卫,山河对冕旒。

画旗摇浦溆,春服满汀洲。

——《三月三日曲江侍宴应制》

万乘也就是我们的吾皇万岁,在这一天他将亲自斋戒祭祀,携带众多的官员一同出游。

故事修春禊,新宫展豫游。

明君移凤辇,太子出龙楼。

王维《奉和圣制与太子诸王三月三日龙池春禊应制》

古人这天不仅仅愿意出游沐浴洗去污渍,还愿意互相赠送兰花来达到驱邪之意。届时人潮攒动,出游盛况也是异常庞大,换言之就是交通不便,人满为患,看我们的崔护在诗篇中怎么说的,说这天啊“弱柳障行骑,浮桥拥看人。”确实是很拥挤,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这天在古人的心中还是非常值得重视的。

或许就能收获爱情呢,主人公还是崔护。话说崔护的《题都城南庄》不就是在那天出游,受一女子款待,见其似人面桃花,心存情意,后年来,不见其人,恍惚题诗离去。姑娘见其诗,心神恍惚竟差点驾鹤西归,好在崔护寻来,最终有情人终成眷属。美好的春日,打扮极妥,偶遇良人,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这感觉实在是太好了。

当然,没有偶遇的朋友也不要灰心,三月三还有好多好玩的游戏可以做的,说前点是东晋王羲之的会稽山之游,曲觞流水。说后点有刘长卿相约鲍侍郎泛舟耶溪:

兰桡缦转傍汀沙,应接云峰到若耶。

旧浦满来移渡口,垂杨深处有人家。

永和春色千年在,曲水乡心万里赊。

君见渔船时借问,前洲几路入烟花。

江上泛舟不可谓不是一件绝妙的事情,随波逐流,能够肆意欣赏两岸的花团锦簇,山峦起伏。而后寻渡口下,进花影迷离处久待不归。

张九龄三月三日登龙山:

伊川与灞津,今日祓除人。

岂似龙山上,还同湘水滨。

衰颜忧更老,淑景望非春。

禊饮岂吾事,聊将偶俗尘。

自然也有人去参加宴饮,譬如我们的卢纶陪齐相公花楼宴:

钟陵暮春月,飞观延群英。

晨霞耀中轩,满席罗金琼。

持杯凝远睇,触物结幽情。

树色参差绿,湖光潋滟明。

礼卑瞻绛帐,恩浃厕华缨。

徒记山阴兴,祓禊乃为荣。

如此精彩绝伦的活动实在令人心驰神往,但是可惜了,上巳节不知为何在宋朝就渐渐销声匿迹了,到如今只有一些少数民族才过上巳节。我永远怀念那时热闹的上巳节,自然与人情结合的节日,听起来多么令人怦然心动。

“暮归尚有清狂态,乱插山花满角巾。”我们现在的很多观念其实早已与古人大相径庭,我当然也想恢复上巳节昔日的光彩,不过不可强求。只要我们能在春日出来,不负繁花之好,不忘自然之貌,其实真的可以了。

标签: 上巳节

更多文章

  • 李商隐《春日寄怀》:全诗纯以对比之法结撰成章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李商隐,《春日寄怀》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省沁阳市)人。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其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颇高。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以《锦瑟》为代表)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

  • 朱服《渔家傲·小雨纤纤风细细》:以“而今”句为得意之笔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朱服,《渔家傲·小雨纤纤风细细》

    朱服(1048-?),字行中,湖州乌程(今浙江吴兴)人。熙宁六年(1073)进士。累官国子司业、起居舍人,以直龙图阁知润州,徙泉州、婺州等地。《全宋词》存其词一首,格调凄苍。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朱服的《渔家傲·小雨纤纤风细细》,一起来看看吧!渔家傲·小雨纤纤风细细朱服〔宋代〕小雨纤纤风细细

  • “伴我萧萧惟代马,笑人寂寂有牵牛”:赏析《浣溪沙·已惯天涯莫浪愁》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纳兰性德,清朝

    下面趣历史小编带来纳兰性德的《浣溪沙·已惯天涯莫浪愁》原文及赏析,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浣溪沙·已惯天涯莫浪愁(清)纳兰性德已惯天涯莫浪愁,寒云衰草渐成秋。漫因睡起又登楼。伴我萧萧惟代马,笑人寂寂有牵牛,劳人只合一生休。注释浣溪沙:唐代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分平仄两体,字数以四十二

  • 历史上有哪些关于仙鹤的诗作?仙鹤有什么特殊含义?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仙鹤,诗作

    仙鹤其实就是丹顶鹤,是鹤类中的一种,生活在沼泽或浅水地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仙鹤具有特殊的意义与象征。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因它体型美丽,行动优雅,并且会展开翅膀翩翩起舞,所以人们将仙鹤冠以“湿地之神”的美称。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仙鹤是神仙的坐骑。在《封神演义》里,哪吒的

  • 苏轼《阮郎归·初夏》:此词表现了初夏时节的闺阁生活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苏轼,《阮郎归·初夏》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 ;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

  • 司马光《客中初夏》:平白如话的小诗,既无险字,也无丽词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司马光,《客中初夏》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省夏县)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自称西晋安平献王司马孚之后代。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司马光的《

  • 戴复古《初夏游张园》:用欢乐、用幸福感染和陶醉读者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戴复古,《初夏游张园》

    戴复古(1167年-约1248年),字式之,常居南塘石屏山,故自号石屏、石屏樵隐,天台黄岩(今属浙江台州)人,南宋著名江湖诗派诗人。后裔有清尚书戴联奎。曾从陆游学诗,作品受晚唐诗风影响,兼具江西诗派风格。部分作品抒发爱国思想,反映人民疾苦,具有现实意义。晚年总结诗歌创作经验,以诗体写成《论诗十绝》。

  • 蔡确《夏日登车盖亭》:描写闲散生活,委婉抒发归隐之志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蔡确,《夏日登车盖亭》

    蔡确(1037年—1093年),字持正,泉州郡城人,北宋大臣,哲宗朝宰相,王安石变法的主要支持者之一。仁宗嘉祐四年科进士,历任邠州司理参军、御史中丞、领司农寺。神宗元丰五年,拜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协助王安石进行变法改革。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蔡确的《夏日登车盖亭》,一起来看看吧!夏日登车盖

  • 北宋大臣夏竦的词作:赏析《鹧鸪天·镇日无心扫黛眉》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夏竦,北宋

    下面趣历史小编带来夏竦的《鹧鸪天·镇日无心扫黛眉》原文及赏析,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鹧鸪天·镇日无心扫黛眉(宋)夏竦镇日无心扫黛眉,临行愁见理征衣。尊前只恐伤郎意,阁泪汪汪不敢垂。停宝马,捧瑶卮,相斟相劝忍分离?不如饮待奴先醉,图得不知郎去时。注释镇日:整日,成天。 扫黛眉:画眉,意

  • 盘点十首关于中元节的诗作,表达了诗人的哀思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元节,诗作

    历史上有不少关于中元节的诗作,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农历七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祭祀节日——“中元节”,这一天人们纷纷祭祀自己的祖先,设食祭祀、诵经作法等活动,也祈祷祛除疾病和保佑一家平安。古代诗人创作了不少的千古佳作,既体现了中元节传统节日的精神,又表达了自己的哀思,纪念祖先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