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历史上有哪些关于仙鹤的诗作?仙鹤有什么特殊含义?

历史上有哪些关于仙鹤的诗作?仙鹤有什么特殊含义?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1713 更新时间:2023/12/31 10:11:10

仙鹤其实就是丹顶鹤,是鹤类中的一种,生活在沼泽或浅水地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仙鹤具有特殊的意义与象征。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因它体型美丽,行动优雅,并且会展开翅膀翩翩起舞,所以人们将仙鹤冠以“湿地之神”的美称。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仙鹤是神仙的坐骑。在《封神演义》里,哪吒的师父太乙真人,就曾骑着一只玄鹤飞来飞去。

在鸟类中,仙鹤的寿命相对较长,可达五六十年。于是人们常把仙鹤和松树绘在一起,作为吉祥、富贵与长寿的象征。

仙鹤是那样的圣洁,高雅和忠贞,所以在很多诗人的笔下,常常会出现仙鹤的身影:

我有所爱鹤,毛羽霜雪妍。

秋霄一滴露,声闻林外天。

元稹是非常喜爱仙鹤的,因为它的羽毛就像霜雪一样洁白。当秋天的露水滴下之时,那鹤便在秋风中长鸣,声音一直传到了林外的天际。

绝顶人来少,高松鹤不群。

一僧年八十,世事未曾问。

在那高峰入云之处,人迹罕至;在那苍松上栖息的仙鹤,卓尔不群。一个八十岁的老僧隐居山中,从未听说过世间的事情。

在《宿山寺》这首诗中,贾岛为我们描绘了一个飘然物外、隔绝红尘的空寂之境。

在这个境界之中,没有世俗的喧扰,没有名利的烦恼,有的只是无边的寂静和空灵。

如果说我们所看见的外部世界,常常是我们心灵的投射,那么《宿山寺》这首诗,反映的就是贾岛在某一时间段,淡泊宁静、与世无争的内心世界。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很多人到了秋天,都有悲秋的情绪,生性豁达的刘禹锡却说,秋天没有什么好惆怅的,它的美和情调甚至胜过春天。

不信你看,那晴朗的高空中,一只仙鹤拍打着翅膀,正凌云而上。

它的姿态是那样优美,它的叫声是那样嘹亮,它的气质是那样出尘。看到它自由自在翱翔天宇的情景,我的内心里,就会涌起满满的诗情。

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

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

刘长卿的僧人朋友灵澈,将要进山去修行。刘长卿在送别他的时候,写下了这首诗。

刘长卿说,灵澈你进山也好,你本来就如一朵孤云,一只野鹤,那俗不可耐的人间,怎能将你容纳?

只是你要修行,不要到沃山那样的地方凑热闹,因为那里早已被人们所熟知。

或许对于灵澈来说,他对进山这件事是非常认真的,但读了这首诗,我倒觉得修行不一定非得去做僧人。

只要拥有如仙鹤般高洁的品性,还有一颗如孤云般自由与来去的灵魂,其实在哪里,我们都可以诗意地栖居。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站在黄鹤楼上,崔颢想象这么雄伟的江楼,以前肯定曾有仙人来过,但是如今他已无缘得见,因为他们已经乘着仙鹤飞走了。

虽然黄鹤飞走一去不复返,但是这里的一切都没有改变,天还是那样蓝,云还是悠悠地翻卷。

只是当暮色渐起,面对浩瀚奔腾的江水,崔颢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因为此时此刻,他分外地想念家乡,想念亲人,那浓重的乡愁,像海浪一波一波向他袭来。

崔颢不由的面对着江水发问:我的故乡在哪里?我的理想在哪里?我的前路在哪里?

这几个问题看似简单,实则是深奥的哲学命题,它不只是崔颢在千年前的人生之问,也是人类永恒的命运之问。

关于仙鹤,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在很多诗词里,我们都会看到对仙鹤声音的描写。

比如《诗经》中云:“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又如《毛诗陆疏广要》:“鹤知夜半,其鸣高亮,闻八九里”等等。

那么,鹤的叫声为什么这么大,为什么能传那么远呢?

因为它的鸣管很长,大约在一米以上,末端卷成环状,盘曲于胸骨之间,发音时能引起强烈的共鸣,所以鹤的声音几公里以外都清晰可闻。

在百鸟之中,除了凤凰,仙鹤是最灵异、最美好的一种鸟了。人们无不喜爱它优雅的体态,无不陶醉于它高亢的啼鸣,无不感动于它对伴侣的忠贞。

在那辽阔的湿地,无数的仙鹤在幸福自由地生活,那是它们最后的家园。让我们用心保护这大自然的精灵,让它在蓝天之上,尽情地翱翔;让它美丽的身影,倒映在清澈的湖水之中,也长久地倒映在我们每一个的心上!

标签: 仙鹤诗作

更多文章

  • 苏轼《阮郎归·初夏》:此词表现了初夏时节的闺阁生活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苏轼,《阮郎归·初夏》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 ;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

  • 司马光《客中初夏》:平白如话的小诗,既无险字,也无丽词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司马光,《客中初夏》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省夏县)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自称西晋安平献王司马孚之后代。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司马光的《

  • 戴复古《初夏游张园》:用欢乐、用幸福感染和陶醉读者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戴复古,《初夏游张园》

    戴复古(1167年-约1248年),字式之,常居南塘石屏山,故自号石屏、石屏樵隐,天台黄岩(今属浙江台州)人,南宋著名江湖诗派诗人。后裔有清尚书戴联奎。曾从陆游学诗,作品受晚唐诗风影响,兼具江西诗派风格。部分作品抒发爱国思想,反映人民疾苦,具有现实意义。晚年总结诗歌创作经验,以诗体写成《论诗十绝》。

  • 蔡确《夏日登车盖亭》:描写闲散生活,委婉抒发归隐之志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蔡确,《夏日登车盖亭》

    蔡确(1037年—1093年),字持正,泉州郡城人,北宋大臣,哲宗朝宰相,王安石变法的主要支持者之一。仁宗嘉祐四年科进士,历任邠州司理参军、御史中丞、领司农寺。神宗元丰五年,拜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协助王安石进行变法改革。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蔡确的《夏日登车盖亭》,一起来看看吧!夏日登车盖

  • 北宋大臣夏竦的词作:赏析《鹧鸪天·镇日无心扫黛眉》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夏竦,北宋

    下面趣历史小编带来夏竦的《鹧鸪天·镇日无心扫黛眉》原文及赏析,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鹧鸪天·镇日无心扫黛眉(宋)夏竦镇日无心扫黛眉,临行愁见理征衣。尊前只恐伤郎意,阁泪汪汪不敢垂。停宝马,捧瑶卮,相斟相劝忍分离?不如饮待奴先醉,图得不知郎去时。注释镇日:整日,成天。 扫黛眉:画眉,意

  • 盘点十首关于中元节的诗作,表达了诗人的哀思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元节,诗作

    历史上有不少关于中元节的诗作,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农历七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祭祀节日——“中元节”,这一天人们纷纷祭祀自己的祖先,设食祭祀、诵经作法等活动,也祈祷祛除疾病和保佑一家平安。古代诗人创作了不少的千古佳作,既体现了中元节传统节日的精神,又表达了自己的哀思,纪念祖先之意

  • 李白《白田马上闻莺》:通俗易懂,但构思上却独具匠心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李白,《白田马上闻莺》

    李白(701年—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李白的《白田马上闻莺》,一起来看看吧!白田马上闻莺李白〔唐代

  • 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心情的变化是贯串全诗的主线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谢灵运(385年~433年),名公义,字灵运,小名客儿,陈郡阳夏县(今河南省太康县)人,东晋至刘宋时期大臣、佛学家、旅行家,山水诗派鼻祖,秘书郎谢瑍之子,母为王羲之的外孙女刘氏。谢灵运年少好学,博览群书,工诗善文。其诗与颜延之齐名,并称“颜谢”,是第一位全力创作山水诗的诗人。兼通史学,擅长书法,翻译

  • 范仲淹《苏幕遮·怀旧》:与一般婉约派的词风有所不同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范仲淹,《苏幕遮·怀旧》

    范仲淹(989年10月1日-1052年6月19日),字希文。祖籍邠州,后移居苏州吴县。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教育家。范仲淹文武兼备,政绩卓著,文学成就突出。他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对后世影响深远。有《范文正公文集》传世。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

  • 杜牧《山行》:这首诗展现出了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杜牧,《山行》

    杜牧(803年—852年),唐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字牧之。杜佑之孙。唐代文学家 、大和进士。其自负经略之才,诗、文均有盛名。文以《阿房宫赋》为最著,诗作明丽隽永,绝句诗尤受人称赞,世称小杜。与李商隐齐名,合称“小李杜”。代表作《泊秦淮》《江南春》《赤壁》《题乌江亭》等,脍炙人口。年轻时即好读兵